赤壁市中伙铺镇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党的二十大、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以建立健全制度为基础,以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为目标,强化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现将本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与责任担当。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全镇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确保法治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二)带头学法用法,提升法治素养。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法律以及党内法规,通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研讨等形式,深入领会法治精神实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精神动力和责任担当,并积极组织并参与各类法治培训活动,有效提升了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法治学习,提升干部法治思维。持续强化干部法治思想引领,通过组织观看法治网课、组织干部学法考试等形式,推动干部常态化学习法律知识,拓宽干部法律知识面。积极落实工作人员学法考试任务,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通过学习与考试,干部的法治思维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更加自觉地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二)完善行政决策制度,提高决策科学性。落实“三重一大”有关制度,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理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将公众参与、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在制定涉及民生、经济发展等重大决策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通过召开座谈会、听证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充分听取群众的声音,确保决策符合民意、科学合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律师担任法律顾问,为政府决策提供专业法律支持。开展法律顾问全程参与重大行政决策和重要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全年共参与审核修改重要合同及法律文件十余份,有效防范了法律风险,提高了政府依法行政水平。
(三)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确保文件合法有效。严格执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落实规范性文件制度。强化文件审查与清理,按规定对规范性文件进行严格的合法性审查和备案,定期开展文件清理工作,保证了规范性文件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四)依法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透明政府。一方面,加大主动公开力度,对政务信息进行全面梳理和汇总,进一步细化主动公开的范围,重点公开产业发展、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农林补贴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工作动态。2024 年度在政府网共发布公开信息12条,“信步中伙”微信公众号发布105期,共123篇,及时满足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另一方面,加强信息管理与平台建设,健全信息管理机制,明确专人负责信息公开工作,确保信息发布及时、准确、安全。
(五)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和包案解决突出问题机制,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六)大力推进普法宣传,营造浓厚法治氛围。一是创新普法形式与载体,结合“八五”普法工作要求,以平安建设、普法宣传、《条例》宣传、禁毒宣传等为重点,充分利用“ 国际禁毒日”“宪法宣传周” 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法律进乡村”“法律进校园” 等普法宣传活动,提高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二是加强 “法律明白人” 培养,定期组织业务培训,邀请法律专家进行授课,提升法律知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基层干部法治思维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工作人员虽然具备基本的法治素养,但多形式运用新媒体普法能力略显不足。法治学习不够系统全面。学法用法不能做到知行合一,法治知识学习零散化,浅显化。对于法律法规学习理解不够深刻,日常工作应用程度不深。
二是法治宣传氛围营造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法治宣传过程中,对于政策解读等方面还可以更加优化,常住人口大部分为老年人,对法律的理解领悟能力不够。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增强。宣传内容和形式还不够丰富多样,对不同群体的法治需求关注不够,部分群众法治意识淡薄,参与法治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持续加强法治学习,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法律以及党内法规作为长期学习的重点内容,不断丰富学习方式,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提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创新法治宣传方式,增强全民法治意识。针对不同群体的法律需求和接受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法治宣传方案。如针对农村群众,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法治文艺演出、以案说法等,开展贴近生活的法治宣传;针对青少年群体,结合学校教育,开展法治主题班会等活动,培养青少年的法治观念。
(三)加强基层法治队伍建设,提升执法水平。鼓励和支持现有工作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考试,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专业素养。建立健全执法人员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日常管理和监督,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推动乡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