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赤壁市羊楼洞茶场 返回赤壁政府首页

羊楼洞茶场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规划

发布时间:2025-01-09打印文章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场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茶场中心工作积极履职担当,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责任在肩,加压奋进,茶产业发展和社会民生保障工作扎实有效推进经济增长稳中有进,社会和谐稳定,较好完成了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一、2024工作回顾

(一)抓经济稳增长促发展,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一是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培育发展新动能。坚持项目为王,以项目的落实落地推动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投资500万元的湖北赤壁羊楼洞佑香茶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即将完工,彭祖茶厂一期建成投入使用1-12实现规模工业产值7.2亿元农业产业5.5亿元积极引导茶企做好春、夏、秋茶采摘、生产、加工和销售,生产名优茶1.5万余斤,优质青砖茶原料(干)360万斤。二是加强茶园管护改造,打造高标准生态茶园,提升茶叶品质加强茶企管护培训,提升茶园管理水平。邀请华中农业大学黄友谊教授讲授茶园管理管护知识,提升茶企茶园管理水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引导茶企采用绿色杀虫技术,大力推广杀虫灯、诱虫板、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打造绿色生态茶园。加强茶园茶树良种化改造,栽植福鼎大白等茶树品种60余万株,改造、补种面积150余亩,极大提升茶树品质。完成万亩茶园500亩可降解膜覆盖除草技术试验推广项目。对老茶树实施更新,台刈1500余亩,让老茶树焕发新活力。三是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进茶叶生产加工清洁化、标准化、智能化。积极支持茶企对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提质升级,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和生产加工车间。积极推进松峰山茶文化村、彭祖茶业、佑香茶业初制加工厂项目建设,促进茶叶生产加工向清洁化、标准化、智能化、现代化迈进。瞄准年轻人市场,积极推动茶产品创新,推动茶产品逐渐“年轻化、功能化、高端化”。四是深入做好“三茶”统筹这篇大文章引领茶产业转型升级依托茶叶生产加工基地、赵李桥茶业观光园、羊楼洞茶文化产业园、万亩茶园俄罗斯方块小镇、松峰老知青茶庄、益阳桥智慧茶园等基地资源,积极打造集文化体验、红色教育、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及养生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知青文化主题茶园以赵李桥茶业为核心,打造研学基地,已接待多批高等院校、学生研学团。完善茶园基础设施建设,串联起各片茶园,打造连片茶园景观,将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五是品牌赋能做大做强做优赤壁“松峰茶”品牌积极推进“松峰茶”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各项准备工作稳步推进;3月份组织茶企赴浙江交流学习,宣传“松峰茶”品牌,学习先进经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深度挖掘“松峰茶”历史文化内涵,已完成书稿《峥嵘岁月稠——1968—1976武汉市“五七”干校、下放知青在羊茶》的出版;羊楼洞茶场场志初稿基本完成;发表宣传文稿5篇,优秀“松峰茶人”视文2篇。六是牢牢守住国土资源保护红线,筑牢国土资源安全底线。严守保护国土资源红线,建立场领导、包保领导干部、社区三级巡查制度,常态化巡查,每月不少于2次。对违规建房坚决予以查处打击,共查处制止3起违规建房事件。加强对邻村村民非法违规占地的监控,堵住国土资源无形流失漏洞,共查处制止2起非法违规占地事件。

(二)保民生、保就业、保稳定,全力巩固社会和谐稳定基础一是积极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机制,矛盾纠纷排查常态化、制度化、广泛化及时发现矛盾纠纷。场包保领导、社区每月全面大排查1次。深入借鉴“枫桥经验”,采取社区、包保干部、场党委三级化解机制,矛盾纠纷化解清单化,同时细化化解措施,增强化解措施的针对性,坚持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场,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为打通矛盾化解“最后一公里”,织密矛盾化解防护网,积极联合信访局、政法委、派出所,建立矛盾纠纷联合化解机制,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联防联调联动运行机制,筑牢基层社会治理的坚实基础加强涉改制信访人员、涉金融集资(西湖国际、伟鼎、城市壹号)人员、精神病患者、刑满释放人员、吸毒人员等重点人员的监管,建立监管责任清单,社区每月定期走访1次,对3-5级精神病患者每月走访2次。加强民法典等普法宣传,让居民懂法守法知法用法。1-12,全场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8,调处化解28起,化解率100%。市领导下访接访14次、场领导接访下访48次。走访重点人群累计150余人次。普法宣传2次。二是强化红线意识,压实压紧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场党委高站位、深认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以“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为基本准则,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建立安全生产大走访、大排查常态化机制,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每月最少1次,对辖区3家规上企业、33家小规模企业实行全覆盖系统排查治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确保风险源头监督管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问责机制,对于安全生产落实不达标的主体下达限期整改要求,情节严重的,将上报职能部门,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切实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组建8人森林防火巡逻队伍,在1-3月火灾高峰期,每月加强森林防火巡逻和宣传,杜绝火灾事件发生,并建立火灾应急响应机制。以季为周期,深入企业、社区、家庭进行安全生产宣传,让人人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人人会应急,个个讲安全。强化冰冻雨雪灾害巡查帮扶。场领导、包保干部、社区全面下沉,积极开展冰雪灾情拉网式排查,发现安全隐患75处、整改75处,有效防止次生灾害风险。三是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守初心、担使命建立场领导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机制,常态化长效化深入社区,深入基层,深入居民家,深入了解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建立为居民办实事清单化管理机制,动态整改销号,落实闭环管理。建立为民办实事联动机制。市领导、场、社区、居民和相关单位商讨解决方案,落实解决措施,形成为民办实事工作合力,努力提升居民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宣传引导,涵养文明乡风。持续推进羊茶金源、十五连老旧小区改造,改善居住环境;全场347名困难户26名困难党员、10名优抚对象以及45名独居老人进行了慰问;引导全场居民积极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社会养老保险;羊茶社区开设老年大学,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开展2次义诊下社区活动,关爱老年人健康;持续推进社区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植树300余棵。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制定环境整治、垃圾清运方案及奖惩制度,聘请保洁员9人、垃圾转运员1人,清运存量垃圾清理240余吨,全力构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安装路灯5盏,健身器材2套,方便居民出行和健身;排查企业雪灾受损仓库面积4460平方米,积极向上争取灾后重建资金,减轻企业受灾损失;完成茶园道路4.1公里建设,路面修复200米,完善茶园基础设施。积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引导茶企落实居民就业帮扶举措,发挥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春、夏、秋三季茶叶采、割、加工生产带动1000余人增收致富,脱贫攻坚越走越扎实。

(三)强党建、提能力、转作风、促发展,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提升。一是加强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充分利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民主生活会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以集中和自主、线上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在机关、社区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省市相关会议精神,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为基本准则,原原本本地学,坚持把党的先进理论思想学深悟透、入脑入心,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提高政治站位、提升干事能力,践行使命担当。二是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全面推进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压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对标中央、省、市民主生活会精神和要求,常态化开展高质量“支部主题党日”,目前已举办12期。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廉政学习教育,全力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建设,筑牢全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防线。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提升党性修养,筑牢思想防线。三是吸收新鲜血液,不断发展壮大党员队伍。预计全年发展党员2人。四是深化共同缔造,一体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共同缔造为抓手,以幸福生活和美好环境共同缔造为牵引,以人居环境整治和老旧改和核心,不断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羊茶社区围绕老旧改多次开展“屋场会”“星空夜话”“座谈会”等民主协商活动,听民意解民忧。松峰社区积极发动居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宜居宜业和美社区不断形成。

二、2025年工作规划

2025年羊楼洞茶场将牢记使命和担当,牢固树立底线思维,责任在肩,使命在心,担当在行,继续深入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抢抓省、市大力支持赤壁青砖茶的机遇,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鼓足干劲、奋发进取、善作善成、久久为功、主动作为,为赤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贡献茶场的力量。

(一)2025年总体工作要求。保民生、保稳定、强产业、强品牌、促发展。

(二)2025主要工作目标。一是全年实现规模工业产值8亿元,农业产业产值5.9亿元;二是管好资源,完成全场国有农用地确权颁证工作。三用活资源,招商引“智”,促进传统茶产业生产加工的转型升级,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整合资源,聚合力,多措并举,宣传推广“松峰茶”品牌,打造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等金字招牌,为赤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内生动力

(三)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凝神聚力,多措并举推动党建工作走深走实,构筑起基层坚强战斗堡垒。二是持续加强高标准茶园建设,继续推进低产低效茶园改造和品种改良,改造(种植)茶园面积1200亩,打造高标准绿色生态茶叶种植生产基地。三是支持完善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和茶叶生产加工改造升级,科技赋能茶叶生产加工提质升级。继续推进松峰山茶文化村项目建设深化“共同缔造”,让为民服务理念持续走深走实。继续完成金源小区、十五连老旧小区改造,持续加强人居环境改善,提升民生福祉,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六是深度发掘“五七”干校文化、知青文化、茶文化,打造更多研学基地,全面做好“三茶”统筹这篇大文章。七是充分发挥茶产业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全面稳就业促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八是积极完成年度为民办实事工作计划,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九是加强“松峰茶”品牌宣传力度,全力提升品牌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

附件:
分享到:
./t20250109_3872120_xzap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