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水湖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三年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的战略部署,深入推进美丽陆水湖,美丽乡村建设,特制定陆水湖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三年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赤壁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标三年行动计划》结合我处实际,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全处实施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三年攻坚行动,建立城乡一体、全域覆盖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和谐城乡人居环境。
(二)基本原则
1.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垃圾处理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不断提高生活
垃圾处理市场化和专业化水平。
2.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坚持城乡一体,科学规划处、
村全覆盖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合理安排转运、处理等设施布局,加强区域协作,推动共建共享。
3.整体推进,分步实施。以全面推进农村环境建设整治,实现农村垃圾治理全域覆盖为总目标,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条件、区域位置特点,工作难易程度,分年度分步骤实施。
4.健全机制,长效管理。突击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治标与治本同步推进.完善保障措施,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三)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在巩固近几年美丽乡村示范建设以及农村“双治”成果的基础上,三年内逐步实现农村垃圾治理全域覆盖。做到房前屋后有人清扫、公共部分有人保洁、垃圾无害化达标处理,“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综合治理体系全面建成。
2.年度目标。截至201 8年5月1 0日,已经批准的辖区内垃圾中转房和垃圾收集亭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处清扫保洁率达100%,处垃圾达标处理率达到90%;赤通线、库区线、荆羊线、陆水林场线、青崇线等五条主干线沿途行政村安排专人清扫保洁、收集垃圾,公共环卫设施得到充分利用,陈年垃圾全部被清除,垃圾达标处理率达90%;其他村庄完成路旁、沟旁、河塘旁、房前屋后段的垃圾集中清理,实现以村为单位的集中收集处理。2019年底,办事处环卫参照市区纳入“以钱养事”管理,全日制保洁机制建立完善;垃圾转运公司化运作模式向每个村推进,村庄垃圾达标处理率达70%,垃圾治理清扫保洁覆盖率达80%0 2020午底,清扫保洁覆盖到每个自然村,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全面完善,垃圾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建成,处村垃圾清扫保洁覆盖率、垃圾达标处理率均达100%。
二、主要任务
垃圾治理完成从清扫、农户分类投放、村集体统一收集、中标公司统一收运到垃圾中转房,通过压缩转运至华新水泥进行无害化处理每一阶段的工作。
(一)完善环卫收储设施建设。配合市环卫局督促桑德公司于2018年5月10日前在建的垃圾中转站全部投入使用,垃圾收集亭全部建成。
(二)清理陈年垃圾。2018年5月以前,处、村要完成陈年垃圾存量、分布和污染情况排查,制定陈年垃圾清理计划,并逐步清理村庄路边、房前屋后、河边桥头、坑塘沟渠、行洪通道等堆弃的陈年垃圾。同时加强垃圾堆弃日常巡查管理,防止村庄周边形成新的垃圾污染。
(三)狠抓示范引领。在赤通线、库区线、青崇线、荆羊线、陆林线等五条主干线沿线选择部分规模不同、特色各异、代表性强的村庄作为垃圾治理试点率先启动,建成示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引领会域治理工作的开晨。
(四)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推进以污染治理为主的生猪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支持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推进粪污无害化、资源化利用,从源头上减少粪污排放量。示范推广加厚地膜和可降解地膜,建立农资包装废弃物回收机制,回收处置农药化肥、农膜等农资包装物。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主任为组长、分管农业的人大主席为副组长的农村垃圾治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农办牵头,环保、城管、环卫等部门各抽调人员组成工作专班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各村(社区)分别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负责对接此项工作。
(二)建立环卫运营及设施维护保障机制
村庄每1 00户配备一名保洁员,保障保洁员合法权益,明确保洁范围及标准要求,建立日常保洁制度。督导村民自觉维护房前屋后及家庭环境卫生,培养村民良好的卫生习惯,引导村民不乱扔乱倒垃圾、自觉分拣垃圾并到规定地点投放。引导各村(社区)充分利用已建成的环卫设施,尽可能将生活垃圾向就近的垃圾亭、垃圾箱(桶)、垃圾转运站转运,切实提高环卫设施的使用效率;
完善基础设施设备。各村(社区)根据区域范围大小,均衡配置一定数量的垃圾集中收集点(垃圾亭或钩臂箱),每5-10户配备两个垃圾分类收集桶(鼓励村民自备垃圾容器),每150户配备一台小型封闭垃圾转运车。禁止露天焚烧垃圾,逐步取缔易产生二次污染的简易填埋设施。
(三)严格考评督办。建立健全处、村两级考评督办网络,处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专班负责对全处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明查暗访、督办、通报,各村工作专班负责对本区域内进行日常检查,并将检查情况报送处工作专班。实行日考评、月汇总、季通报、年总结。把考评结果与经费挂钩,与工作绩效挂钩,对工作扎实,管理到位,成绩突出的村(社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进展缓慢、效果较差、群众不满意的实行问责追责,并要求限期整改。
(四)落实资金保障。建立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社会投入的垃圾治理机制,农村垃圾设施建设资金以社会资本投入为主,整合住建、水利、环保、农业等部门用于农村环境整治的专项资金;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每年给予每个行政村5-8万的垃圾治理经费保障;鼓励村级集体和村民个人筹资投劳。建立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分担的自己保障机制。
(五)加大宣传力度
1.处、村、组层层召开动员大会,深化基层干部及农村群众对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的认识。
2.处、村在显著位置制作农村垃圾治理宣传栏,悬挂宣传标语同时印制宣传单、倡议书等宣传资料发到农户手中。与每家每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开展“文明洁净村庄”“卫生家庭”等多种形式的卫生评比活动。
3.普及农村垃圾治理知识,各中小学校利用课间活动向学
生进行宣传。
4.借助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着力报道先进典型,曝光负面事例。
5.发挥乡贤的带动和引领作用,鼓励在外工作或创业人士回乡,清理自家房前屋后垃圾,通过市民返乡、乡贤回归,在乡村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