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赤壁市沧湖开发区 返回赤壁政府首页
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请调整您的计算机日期!

沧湖开发区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4-07-30打印文章

半年来,沧湖开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咸宁市、赤壁市委的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具体情况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重点

(一)经济发展“稳中向好”。2024年上半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3亿元,同比增长2.96 %;固定资产投资达 1.05亿元,同比增长5%。农业总产值3.13 亿元,同比增长2.96%,经济发展保持平稳运行合理增长。

(二)“三农”工作“稳步推进”

1、提升农业生产能力。一是开发区农业耕地面积11987亩,其中水田10767亩,旱地1220亩,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上半年早稻生产任务为310亩,中稻任务8085亩,截至目前我区已完成早、中稻种植面积6600亩。二是巩固发展水产养殖。巩固原有水产养殖4000余亩,邀请渔业技术专家、技术人员深入村场养殖一线,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确保了渔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鼓励多种经营养殖。上半年巩固发展稻虾轮作产业面积1500亩,带动农户300余户增产增收。利用水库、池塘等发展人工养鳝,发展敞口式网箱养鳝1800个,邀请养鳝专家指导相关技术2次。四是推动生态果园产业发展。为减少农药用量,确保果园品质,开发区为果园农户安装杀虫灯10盏。针对黄桃、枇杷、桑葚等鲜果保鲜期短、难储藏的短板,开发区积极动员党员干部自发购买农特产品。同时加强沧湖特色休闲采摘旅游宣传推广,吸引了大量游客自驾游前来采摘、品尝、购买,农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2、落实耕地图斑整治。遏制耕地抛荒,落实图斑复耕复绿。要求各村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对照整改的图斑进行实地核查,确保对每个图斑做到心中有数,措施跟进,该复耕的坚决复耕到位,该复绿的全面复绿,确保图斑整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目前各村完成承诺地斑35块,国土部门已验收8个,其余均已整改到位,待验收。

(三)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稳中提速”

1、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一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沧湖防汛抗旱盘山渠整修清淤工作,全长3300米,清理村组农田排灌渠道2000米,整修大小机泵站8座,确保了6000亩稻田生产用水安全。二是整改农业生产道路。正在启动普安村三组、沧湖渔场橡皮咀鱼池简易公路维修5000米,确保农户农业生产资料进出便利。三是开展生态水系修复。配合华润电力,开展防汛抗旱以及生态水系修复渠道2100米。四是完成损毁道路硬化工作。完成了汤家咀村一组至十二组以及原种场鱼池和光伏发电区域约2公里道路硬化建设,确保交通及农业生产安全。

2、提升抗灾防灾能力。一是积极应对雨雪冰冻灾害。春节前后,全区党员干部闻令而动,挺身而出,作战一线,战胜了两轮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保护了全区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二是修复整改农村线路。为恢复农村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用电安全,配合黄盖湖供电所修复整改农村线路11000米。修复更换汤家咀村、普安村变压器台区2处。三是强化防汛抗旱预警信息。按照常备不懈、以防为主的工作要求,高度重视雨情及汛情通报,超前谋划,扎实做好了各项防汛准备工作。

3、大力支持华润赤壁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建设。一是支持华润赤壁日曜350MW项目建设。沧湖开发区为华润光伏发电主要建设基地,该项目已全容量并网发电,年发电量达4.6亿度,实现产值1.9亿元,年缴税约2500万元。二是支持华润赤壁日曜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设施农业种植项目占地面积194亩,含1栋玻璃大棚、5栋塑料薄膜大棚和141栋单体拱棚,主要种植阳光玫瑰、蓝莓、圣女果等高品质果蔬;设施渔业项目占地面积80亩,一期40亩已建成,含一栋标育苗车间及室外养殖桶,养殖水方达1.5万方,养殖加州鲈、饲料鳜等高价值品种。三是支持渔光互补光伏发电二期项目建设。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搭建完成钢构生产厂房3栋,厂区道路硬化800米,建设路基循环式养殖桶282个,为周边百姓创造180个就业岗位,促进了环境治理和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稳中发力”

坚持把巩固脱贫成果放在突出位置,按照“四个不减”要求,持续发展产业,带动帮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一是建立防返贫监测网格。组织基层干部每月开展摸排,动态化处理农户申请和部门反馈预警信息,对符合条件的对象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纳入,截至目前,收到部门预警51户。经入户核查,以上农户两不愁三保障、住房、安全饮水上均有保障,不符合返贫监测对象。二是开展异地就读子女教育资助排查。经发函排查,全区能够享受在外教育资助2人。落实雨露计划申报4人。三是强化就业帮扶助增收。经开发区与华润项目部协商,优先就近安排本地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务工岗位50余个,落实公益性岗位 22个,扩大了就业渠道。四是开展住房安全隐患排查。做好“六类人群”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及时将新增“六类人员”等纳入住房安全监测。五是保障饮水安全。对接市水务集团纳入饮用长江水源,确保全区饮水安全。

(五)共同缔造“到问题处解决问题”“稳中有序”。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用好“一线工作法”,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载体,深入推进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真正到问题处解决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激发组织活力。在普安村、汤家咀村、沧湖渔场组建了“邻里中心”阵地。设置“两长四员”网格,汤家咀村设置2个网格,普安村设置1个网格,沧湖渔场设置1个网格。正在组建“汤家咀村石咀头村湾党支部”,成立监事会、理事会等自治组织,依托群众性组织开展环境保护、矛盾调处、志愿服务、文艺汇演等活动。6月8日汤家咀村利用端午节假期联合赤壁市文联开展了“邻里文化节”,丰富了群众节日生活。

2、开展和美乡村建设“五大行动”。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力量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环境卫生共抓、违搭违建共治、基础设施共建、矛盾纠纷共解、产业发展共富和美乡村建设“五大行动”。正在借助“以奖代补”机制,积极争取财政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沧湖和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3、建立矛盾不出村机制。按照“12345”热线、赤壁热线、“0715“有呼壁应”小程序等线上问题收集、办理、反馈、评价机制,做好新时代网上舆论工作。结合赤壁市《关于开展农村土地问题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的通知》,开发区严格落实矛盾纠纷化解“五个在村”工作法即“阵地在村、预防在村、教育在村、化解在村、满意在村”。先后化解矛盾纠纷34起。

4、强化“三个清单”管理。结合实践活动“三张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办理情况,健全问题收集、办理反馈闭环管理机制。开发区党委坚持每季度研究一次“三张清单”,对纳入清单的问题严格把关。上半年班子成员下基层112次,发现问题14个,已解决12个。普通干部下基层131次,发现问题13个,已解决13个。

5、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认真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工作减负。清理形式主义挂牌,各村共清理“室内牌”“房门牌”等挂牌40个,落实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门前“一横四竖一标识”工作。严格落实“不得要求村级组织对不属于其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出具证明”等事项。对不符合要求的微信群、QQ群和政务APP清理26个,着力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六)生态文明建设“稳中见效”

1、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一是主干道环境卫生整治。对雨雪冰冻灾害期间残留树枝、杂草等进行全面清理、拖运、销毁100余车,整治范围11.5公里。二是主干道景观树树木整枝修剪。对开发区主干道两旁因雨雪冰冻灾害损毁景观树进行整枝修剪,修剪树木2351棵,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观。三是开展残次林枯死树木砍伐工作。严格按照森林病虫害防治有关规定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木清理,清理面积达20余亩。

2、开展防污染环境整治。开展易发性环境问题专项巡查整治。加大对辖区内的畜禽养殖场、生活区噪声和餐饮油烟、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等污染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2024年4月11日-2024年6月12日开展62次专项巡查未发现环境污染问题。

3、常态化抓好河湖长制工作。开展碧水保卫战,缔造“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工作。一是打好碧水保卫战。积极开展以“清河岸、清河面、清河障”为主要内容的清河行动和清理“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的清“四乱”行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全天候保持“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上半年开展清河行动1次,开展三级“湖长”巡湖5次。二是开展河湖污染源头治理工作。推动农业面源污染以及畜禽养殖污染和养殖尾水的源头治理。加强小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与修复,确保生活污水净化排放。上半年适时调控湖泊水位2次,确保水质达标。三是开展湖泊非法矮围整治专项整治行动。加大了巡查力度,严厉打击一切破坏湖泊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有效遏制了围网养殖、围湖造田、侵占水域等违法行为,确保河湖行洪安全和水生态、水环境安全。

4、常态化抓好林长制工作。按照赤壁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实施林长制的意见》要求,全面落实区、村两级林长制,扎实推进我区林长制工作和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进程。一是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制作林长制宣传公示牌。采取宣传车巡回广播、横幅、宣传标语等形式,大力开展林长制宣传活动,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工作的氛围。二是建立“一长两员”管理架构。全区共聘用监管员1名、护林员2名,明确各自工作职责,落实到山头地块,真正做到“山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上半年巡林达标率为100%。三是加强对森林防火重点人群的管理。尤其是痴呆傻等特殊人群,落实包保管控,确保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不足之处

半年来,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市领导要求和群众的期盼有一定的差距。一是农村公路硬化“户户通”未全部实现。因农户居住相对分散,开发区各村还有部分农户居住房屋未实现“户户通”,居民出行不便。二是农民致富渠道有限。农民增收渠道只能依靠如稻谷、湘莲、鱼类等原始初级产品。缺少深加工,农产品附加值低,收入不高,增收渠道有限。三是生态文明建设投入不够。河湖库、道路、涵闸、水系治理等投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大。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一是加强理论武装。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严格落实“首个议题”学习制度。把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赤壁市委市政府相关工作要求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第一主题,作为党委锤炼党性、提升能力、推动发展的第一任务。三是召开一次专题民主生活会。按照党纪学习教育有关规定开展民主生活会,自觉对照《条例》各项规定,检视个人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点、不足处,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切实抓好整改落实。

(二)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赤壁实践在沧湖实施。

1、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载体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村按照“1+2+N”(基层党组织+理事会和监事会+群众性自治组织)模式,进一步完善基层组织体系。积极探索红旗党支部、五星理事会、监事会、农户评定机制,不断提升群众参与率。

2、加快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推广工作计划。按照赤壁市委工作部署,全面落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市复制推广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模式的通知》工作要求,我区制订了《沧湖生态农业开发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推广工作计划》,将土地资源整合和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坚持运用共同缔造理念,进一步发展乡村致富产业,改善民生完善基础设施,促进社会基础治理,形成自然资源与农业、水利、环保、旅游、乡村振兴为一体的沧湖流域综合治理特色样板。

3、推行邻里党建“五邻”工作法。以睦邻文化为引领,打造“五邻”服务品牌。通过邻里“圆桌会”推动决策共谋、邻里“帮帮团”志愿队推动发展共建、邻里“管家”推动建设共管、邻里“先锋创建推动效果共评、邻里“文化节”推动成果共享。

4、持续开展到问题处解决问题。一是健全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机制。深入群众找需求。走村入户,深入调研,把诊文脉。开展党员干部“认岗认事认亲”,问计于民、问策于民,为群众解困接难题。二是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培养业务精、能力强的工作人员组建帮代办服务团队,为群众提供普法、办证、就业、义诊等家门口的便民服务。三是矛盾纠纷不出村。组建调解员队伍,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矛盾发生。及时准确排查和妥善化解矛盾纠纷,依靠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乡贤能人等群众身边的力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村。

(三)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1、加强生态水系建设。实现沧湖区域内排洪沟渠治理与湖泊进行水系联通,达到水循环效果,提升水生态质量及抗旱排涝能力。

2、加快中湖栈桥维修。以华润项目建设为契机,利用中湖核心地缘优势,将中湖栈桥升级改造,建设具有生态养鱼、赏荷栈桥、亲水钓台、康养骑行于一体的旅游景点,发展净水、亲水、品水相统一的生态开发项目。

3、推动农业产业和基础建设共同建设。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村级乡村治理和村级环境整治工作,引导群众共同参与和美村庄建设,推动共同缔造工作取得实效。

4、支持华润赤壁日曜35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支持华润赤壁日曜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坚持绿色导向,集中技术创新优势,优化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支持设施化渔业光伏二期项目建设。支持“棚下养殖、棚上发电”模式,实现水产养殖、光伏发电互利互补。

分享到:
./t20240730_3674583_xzap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