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湖开发区2022年度主要工作情况汇报
一年来,沧湖生态农业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赤壁市委十届一次会议的有关要求,克难奋进,担当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落实利民政策,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1、农业经济效益明显增强。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 2.78亿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华润项目),2022年农民人均收入约23000元,经济效益取得明显成效。
2、农业产业持续优化。一是小龙虾产业增效明显。发展稻虾连作面积约1500亩,带动农户300余户。二是水产养殖不断扩大。主要以精养和生态养殖。其中精养鱼池水面800亩,鱼苗养殖500亩,成鱼养殖300亩,网箱养鳝200亩,鱼虾套养500亩。三是生态果园效益提升。休闲采摘果园基地500亩,桑葚基地200亩。春季利用旅游休闲采摘桑葚、枇杷、黄桃等果园实现农户增收1万元以上。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为农村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得到有效遏制。根据赤壁市委关于加强粮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有关要求,赤壁市反馈沧湖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疑似问题图斑,我区制订了《耕地“非粮化”问题整改“回头看”工作方案》,组织各村组逐宗进行实地核查,共计核实耕地“非粮化”地块189个,面积 504.98亩。对已核实的“非粮化”耕地地块进行了有效整改,通过复耕复种、补划调规等方式,完成了189个图斑整改任务,耕地“非粮化”清理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有效遏制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全年完成水稻种植面积9200亩任务。
4、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加强农业生产设施建设,确保农业生产安全。一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今年遭遇三个多月高温干旱天气,旱情十分严重,抗旱压力较大。区党委多措并举,整合各方资金,先后为村场清理疏通防汛抗旱渠道13000余米、维修抗旱泵站11座,解决了5000余亩旱情严重耕地的灌溉问题。二是实施通组公路硬化工程。积极组织实施汤家咀村三组、四组、七组通组公路5公里硬化工程,已启动项目立项、设计、招投标等程序,该工程将有效解决剩余村组农民出行难问题,全面实现“村村通、户户通”。
5、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稳步推进。一是开展2022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集中力量入户排查,特别是针对8类重点人群开展排查。全面准确了解农户收入支出情况,加强分析和研判,确保应纳尽纳,杜绝“体外循环”。通过电话联系、上门等方式准确掌握贫困劳动力务工信息变化情况,及时更新国网系统,落实帮扶措施。二是开展返贫动态监测。关注全区农户生产生活、家庭收入及因灾因病等情况,确保不发生返贫或规模性返贫情况。三是落实穏岗就业政策。为脱贫户提供新的就业渠道,华润项目开工建设就近就地务工22人。安排村级公益性岗位27人,其他外出务工20人,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就业率达100%。四是扎实做好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各项工作。认真对照《2022年度全省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任务落实责任清单》,压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任务,做好迎检准备工作。
二、实施生态保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坚决守牢生态红线,抓好环境保护。一是推动厕所革命。完成农村厕所革命任务数334户并验收,解决农户家庭生活污水处理问题。二是推动“河湖库长制”工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推动“河湖库长制”工作。加强湖泊巡湖力度,遏制围垦河岸、侵占水域等行为。开展志愿者“清河行动”6次。每月分析湖泊区域内水质动态趋势,确保水质稳定达标。三是推动“林长制”工作。强化森林资源管理质量,建立区、村二级“林长制”组织机构,稳定林地面积,保护林区秩序,促进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四是加强森林防火。按照市森林防火工作部署会要求,全区干部落实三级包保责任(区党委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山头),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做到“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守护好绿林青山。
三、围绕“共同缔造”,推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落地见效
坚持基层工作导向,盯牢“三个清单”。
1、深入村组察民情。以察民情作为下基层的着力点,开发区动员全体干部深入村组一线了解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累计组织入户走访112次,党委班子成员召开“村湾夜话”4次、召开群众共事商议“圆桌会议”3次、与群众“绿荫座谈”1次,党委收集形成问题清单9个,一般党员干部收集形成问题清单31个。
2、深入农户解民忧。以破难题解民忧为实践活动的核心要义,帮助群众解难点疏堵点。解决防汛抗旱渠道淤塞问题。修建污水处理设施1座,管道到家到户,解决45户居民生活污水排放净化问题、为765户居民更换了新式电子自来水表。解决了居民自建房安全问题,排查房屋942户,对10户有安全隐患房屋住户进行了劝离搬迁,确保安全。积极动员群众参与禁毒、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宣传教育工作,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3、深入群众暖民心。以暖民心作为实践活动的落脚点,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一是严格落实市委六个“百分之百”工作要求。机关干部应下尽下,每人每星期至少下村组4次,工作对象包括脱贫监测户、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信访重点人员、残疾人等群体,应扶尽扶、即知即改。暑期为老人购买电风扇、空调及生活用品等,服务群众63人次。为做好暑期儿童防溺水工作,在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的前提下,分别在汤家咀村、普安村开设2个暑期托管点,鼓励5名暑期返乡大学生积极参与托管服务,动员8名儿童家长积极参与托管工作,合力做好暑期托管服务。二是加强“一法一条例”的宣传和贯彻落实。抓好重点行业、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的生产安全,做到预防在先、排查在先,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水电安全、燃煤气安全、华润项目工地安全及防溺水安全等开展现场执法检查、座谈交流9次。三是干部下沉村组化解矛盾。积极主动化解华润项目建设所涉农户渔池纠纷、邻里矛盾、民生领域反映强烈问题等各类纠纷。采取针对性措施,集中研判,与当事人逐人见面、逐人谈话,坚持依法化解、以理化解,先后化解矛盾40余起,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秩序。
四、支持华润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华润赤壁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示范区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建设2021年落地沧湖开发区,我区为项目建设核心区。一是全面启动土地回收交付华润项目施工。华润项目建设涉及沧湖开发区土地面积4478亩,我区与项目有关的村、渔场已回收(或流转)面积达到4200亩,均已交付华润施工,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二是维护稳定和谐。加强项目利好宣传,做细群众思想工作,稳步推进土地回收、房屋拆迁等工作。解决争取市委市政府政策支持,妥善解决原种场企业改制历史遗留问题,使项目建设区社会稳定、百姓满意,不断营造平安、和谐的建设环境和良好氛围。三是建设成果丰硕。今年先后开工建设了“华润电力新能源项目建设升压站工程”、“华润日曜渔光互补清淤整治工程”、“华润赤壁日曜现代农业产业园工程”,深入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深度契合。解决了脱贫户就近就地务工22人、吸收本地及邻近乡镇农民务工553人、接纳外地务工人员1000余人。进一步推动了产业转型,促进了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逐步带动我区及邻近乡镇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