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赤壁市赤壁镇 返回赤壁政府首页

赤壁镇2023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3-08-28打印文章

根据市政府研究室《关于报送2023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安排的通知》的相关要求,现将赤壁镇2023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下半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凝心聚力,项目建设蓄势待发。

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工作主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争当店小二,切实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落户项目的顺利实施。今年以来,共摸排招商线索36条,新签约项目1个,新开工项目1个,完成招商引资投资额1.1亿元。

(二)深学笃信悟思想,凝心聚力担使命。

以中心组学习为龙头,结合主题党日和每周五机关干部学习会等平台,根据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开展中心组学习,今年已开展22次,并结合“大兴调查研究”活动,大力推动镇村(社区)两级党组织更好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三)慎终如始,推动全面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1.提高政治站位,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

镇党委切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把党建工作与全镇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一是落实主体责任,细化责任清单。细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制定党委班子共性清单,打造班子成员个性清单。明确责任分工。二是强化党委牵头,狠抓责任传导。深化考核问责的责任意识,开展谈心谈话和调研督导,落实党委会专题研究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听取纪检监察工作情况汇报,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任务清单,切实有效推进工作落实。建立党委班子党建联系点工作机制,开展党委书记做公开承诺、领办重点项目,推动党建工作落实。三是加强研究部署。坚持党委书记全程抓、抓全程,亲自研究部署主体责任工作,确定年度任务安排,对学习教育、谈心谈话、督导调研、监督检查等各个环节作出了具体安排,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打下坚实基础。

2.强化教育管理,规范组织生活。

一是扎实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开展每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做好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结合文章,组织全体党员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二是规范发展党员工作。规范发展党员程序,严把党员“入口关”,拟发展党员14人,储备入党积极分子储备60人以上。三是抓好巡察反馈问题资料整改工作。对2018-2022重点工作进行回头看,按照赤壁市第二巡察组进驻巡察反馈问题,抓好整改工作,规范资料整改归档要求。四是严格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严格贯彻执行党的“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引导党员干部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

3.坚持开展教育引导,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一方面,加强组织领导。党委书记任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副书记分管统战,充实统战干事,各村(社区)基层党支部设立统战联络员,同时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培养了一支具有统战观念、真懂统战政策、会做统战工作的干部队伍,真正成为统战宗教工作的“行家里手”。另一方面,深入领会上级思想与工作要求。今年以来,党委会专题研究统战工作2次,利用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支部主题党日、机关学习例会等学习《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湖北省《办法》,以及六个会议精神4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省宗教工作会议、咸宁市民族宗教工作会、赤壁市民族宗教工作会),不断提高干部对统战工作的认识。

(四)精准发力,促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

1.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

积极申报产业奖补,已申报享受畜牧产业补贴44户、水产产业补贴27户、水生蔬菜种植2户。落实教育扶贫政策,春季异地就学申报33人;春季雨露计划申报52人,资助金额78000元,达到了全覆盖。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目前全镇公益性岗位共155个,帮助了部分脱贫户在家门口解决了就业问题,今年上半年共有脱贫人口772人外出务工,占据全镇脱贫人口总数的近二分之一。注重落实政策兜底。脱贫人口符合低保条件的都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全面落实;老龄人领取基本养老金,实现老有所养。并积极推进贫困“三留守”关爱行动。

2.乡村振兴项目顺利实施。

全镇上半年共申报乡村振兴入库项目共5个,共计投资170万元,目前东柳村申报的东柳村堤湾小龙虾养殖产业与人行道铺装项目已完工。

3.特色农产业发展壮大。

加快农旅深度融合,充分发挥5A景区辐射效应,以青山黄桃采摘园、小柏山松柏湖黄桃采摘园、阡陌东柳产业园为载体,着力打造集乡村休闲、观光、采摘、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千古赤壁”旅游线;目前全镇小龙虾养殖面积18000亩;太平口、九毫青蛙养殖400多亩;周郎、太平口和小柏发展茶叶基地3000余亩,并配套建设两家茶叶加工厂,实现茶产业一体化发展。

4.强化动态监测机制。

不断完善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监测预警机制,以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7600元为监测标准,研判“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情况,综合考虑刚性支出,以及在就医、上学、就业、产业、遭遇意外事故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和潜在风险,重点关注农村低保对象特别是整户无劳动力、近两年新识别和申请低保的农户、农村残疾人家庭特别是新致残和重度残疾人家庭、多子女特别是非义务教育阶段在读子女较多的农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农户等八类人群。截至6月5日,我镇共排查走访农村人口5978户,无新增监测户。

(五)强基固本,社会治理全域提升。

1.重点场所安全隐患排查情况。

密切关注重点场所(加油站、学校、重点项目工地),联同镇应急办定期开展校车安全和食品安全检查,加大对镇区内加油站、液化气站、学校、卫生院、交通路口、滩头、建筑工地等重点安全风险点管控力度,盯紧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完善警示、提示标识标牌,确保不发生意外突发安全事故。今年以来,累计对28家重点场所、商户、酒店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问题56处。

2.开展平安建设宣传情况。

充分利用微信、会议、标语和开展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进行平安建设知识宣传,在市委政法委的协助下,在咸宁日报,咸宁政法微信公众号上推送报道2篇,在全镇党员、干部、群众中广泛宣传赤壁镇王洪海“湖北省见义勇为先进”英雄事迹,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营造崇尚英雄、尊重英雄、争当英雄的浓厚氛围。持续推进“平安咸安全域提升”活动,与市融媒体中心联系拍摄宣传片,凝聚平安建设合力。

3.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多次发动志愿者、网格员等社会力量,积极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工作,5月30日在镇区广场开展禁毒、反电诈、安全生产集中宣传,累计发放宣传彩页1800余份,安排各村(社区)及时转载市委政法委、公安局发布的平安建设宣传视频和电诈案例通报到村民微信群,提高群众对电信诈骗的知晓率,增强防范电信诈骗意识。

4.宗教领域整治情况。

根据赤壁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宗教事务执法大队巡查问题反馈、宗教领域专项整治行动等有关要求,完成四处关停宗教场所(太平口村伯公地母庙、太平口村九宫庵、小柏山村伯公庙、周郎嘴村东嶽府)宗教元素彻底清除工作。夯实宗教工作“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强化工作责任,推广“宗教事务服务”客户端下载使用,落实镇级月巡查、村级周巡查要求,压实网格责任,落实宗教信息报送制度。对沿街、客厅的道符、宗教对联、挂像等宗教标识,结合环境卫生整治、秩序整治,开展集中清理行动2次。

5.着力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情况。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推动企业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今年5月,赤壁镇组织开展“烟花爆竹”专项检查,运用“共同缔造”理念,通过邀请生产经营单位代表共同参与安全检查,让生产经营单位代入“管理者”视角,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发现隐患问题,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意识。此次活动共检查发现隐患问题11处,现场整改5处。积极开展应急演练。今年“5.12防灾减灾日”,我镇联合镇中心小学组织中心学校学生开展应急疏散综合演练活动,通过广播播放警报声,各班主任、民兵在通道口指导学生安全有序撤离,全体学生在60秒内撤离到位。组织开展安全宣讲。围绕“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专项行动,制作宣传横幅2处,宣传展板1块,在镇政府前面广场组织开展安全宣讲活动,发放宣传单页500份,结合实际,宣传农村消防、用电用气等安全知识。

(六)久久为功,人居环境全速推进。

1.整治占道经营,沿街立面。

组织镇规建办、自规所开展每日镇区秩序巡查,对30余处占道经营行为进行整治规范,其中针对农贸市场无序经营、“脏乱差”的现象开展了专项行动,规划市场内经营摊点,建立垃圾日产日清制度;要求各经营业主落实门前四包,每月进行亮化评分;整治没收违规门店招牌10余块,组织镇环卫工人和志愿者对全镇“牛皮癣”小广告进行了清除,清理乱涂乱画的现象,保持沿街及两侧立面整洁美观。

2.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各行政村辖区内,日常对主次干道、硬化路面等进行清扫,做到房前屋后、路面、塘边、河边、巷边、林边及可视范围无白色污染。完善了垃圾收储清运体系,按照“户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模式抓好垃圾清运工作。大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宣讲活动等方式广泛宣传,增强群众垃圾分类意识。

3.建立村庄环境卫生长效机制。

坚持月度考评。修改完成《赤壁镇人居环境长效治理和垃圾分类实施方案》《赤壁镇人居环境长效治理和垃圾分类考核办法》等方案,每月对辖区村(社区)、镇直单位进行环境面貌检查,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终考评,与评优评先挂钩,激发内生动力。今年上半年,我镇在全市城考排名靠前,其中3月份,全市排名第一。

4.规范农村建房规划管理工作。

根据《关于印发赤壁市农村村民个人建房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以及《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我镇建立起“政府牵头,相关部门联合”的农村建房审批制度,推行“三个阶段,八步完成”工作法,将农户申请、村级受理、镇级审批3个阶段,细化成8个步骤,即农户申请、村协管员接件、联合踏勘、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村务公开栏公示、镇窗口受理、镇组织联合审批、镇批准发证,明确每个环节的时间节点。今年上半年,我镇共审批通过农村建房户17户。

5.秸秆禁烧再加压。

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加强秸秆禁烧管控工作,人防与技防相结合,每日利用遥感监控摄像头对辖区内黑斑及焚烧烟雾进行监控,开展秸秆禁烧宣传巡查300余人次。

6.湖泊管理再规范。

我镇辖区内6个湖泊承包经营权已全部收回,人放天养,同时开展“脚步丈量”巡湖行动,市、镇、村三级湖长带头巡湖,通过联动治理,全镇水生态得到切实保护,河水生态明显改善,水环境持续向好。

7.长江大保护再提升。

坚持不懈打好“长江十年禁渔”持久战,确保长江禁渔管得住、顶得住、稳得住。强化监督执法,对违法捕捞垂钓等行为,联合农业农村局执法大队严肃查处。做好长江岸线复绿工作,对八把刀、石头口、九毫堤、太平口等村沿线堤防禁脚30米内211栋房屋进行拆除,目前征地拆迁工作基本完成,后续还建工作在有序开展。

上半年的成绩取得之不易,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镇上下的奋力拼搏,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倾情帮助。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招商引资力度不大,产业结构不优;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有待完善,镇区建设未全覆盖,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与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距离;长江禁渔、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任重道远;社会治理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基层新矛盾不断显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担子依然很重。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不回避、不遮掩,坚决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赤壁镇将进一步理清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抢抓机遇,补短板、增实效,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

(一)着力提高项目质量。

一是提升集镇功能品位,打造赤壁镇的“新名片”。去年年底,我镇争取到赤壁市首家文体中心的建设项目,整个文体中心项目占地面积约15亩,一期预算约800万元。通过依托赤壁市三国文化旅游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了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和门球场等运动场馆建设。下一步,我们将依托赤壁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等相关项目,在完成公交车停车场建设外,扩面新建旅游公厕、小游园、休闲步道、自由健身区,完成排水管网、线路管网铺设、绿化硬化亮化等系列配套设施的建设,打响旅游品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增长需求。二是长江排口整治,生态环境有新变化。为改善红旗渠长江入河排污口整体生态,我镇投资400万元对红旗渠进行清淤、护砌;对周边违章建筑进行拆除;对农户直排问题进行改造接入污水管网。目前,前期规划设计已完成,与农户签订拆除协议20余份,已有序组织开展施工。

(二)着力创新社会治理。

一是加大对刑满释放人员、吸毒人员、精神病人、社区矫正人员、缠访重访人员等“重点人员”的管控、感化、教化工作力度,严管严控,确保社会面稳定。二是创新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路子,建设平安赤壁、和谐赤壁。三是继续按照综治中心建设年活动要求,建设好两级综治中心。依托镇、村综治中心,发挥好群众接待、监控研判、矛盾纠纷调处、心理咨询功能室作用,整合各类信息资源。

(三)着力推动现代农业。

一是持续推进农产品高质量发展,加快东柳西瓜、太平口优质水稻产业发展升级,高质量推进标准化生态园,全面提升生态化、标准化种植水平,促进大棚西瓜、果蔬产业在现有基础上提质增量。二是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园、农产品交易中心等市场平台建设,积极发展农村电商等新业态,促进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无缝对接,让广大农民获得更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和就业岗位。三是依托茶叶、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鼓励农产品贴标上市。

(四)着力改善民生福祉。

一是持续加强监测对象的动态管理。按照监测对象识别标准,重点关注八类重点人群,对新发现的监测对象及时按程序纳入,对已化解风险的对象,及时调整帮扶政策,实现进退有序,确保不漏一户,不掉一人。二是按照“四不摘”要求,应补尽补,持续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做到应保尽保,阳光施保。三是完善“三留守”关爱服务体系,加大对留守儿童和失独老人的关爱帮扶力度,优先保障特困人员的生活需求,由党员干部带头,与困难群众结对子,交亲戚。

(五)着力提升镇村品质。

一是“擦亮小镇”行动,重点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镇风貌、产业发展以及治理水平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小城镇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质量,让小城镇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纽带。二是垃圾分类整体推进,在镇区、各村重要路段配备四分类垃圾桶,街道主路配备二分类垃圾桶,真正做到环境保护、垃圾分类宣传随处可见,入脑入心。三是长江大保护行动,以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和整治为抓手,打造绿色长江岸线;坚持不懈打好“长江十年禁渔”持久战,确保管得住、顶得住、稳得住。

附件:
分享到:
./t20230828_3250640_xzap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