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共同缔造|打开“隔壁”让“格局”大开——赤壁市小区合并试点资源共享
汪家堡社区位于赤壁市生态新城中心区域,在开展“共同缔造”活动中,探索如何打开城市生活小区的小格局,使共建有更大空间可发挥,群众共享更多实惠。
在试点中,仅一墙之隔的交通小区与华新小区群众均在对方的“硬件”和“软件”上找到互补,双方一拍即合,拆除围墙,共享资源,打开格局。
“硬件”共享,打开空间格局
11月17日,隔在两个小区中间的围墙拆除后,毕琳从交通小区两步就跨到华新小区,在华新小区建设中的停车场看了看,在拟建邻里中心的位置上转了转。两个小区合并后“共同缔造”的9个项目她都跑了一遍,眼里看着事,帮忙搬一下砖接一下瓦。
“建得怎么样啦,今天?”一位穿着讲究的老人缓着小步走来,问毕琳。毕琳乐呵呵地回答:“放心,顺利!能让咱安安心心过个舒适年。”
毕琳是交通小区的居民,退休后闲暇时光喜欢在小区走走,散散步。但2009年落成于赤壁市生态新城中心区域的交通小区,面积较小,T型格局,站在小区大门口便能将小区望到底。
“散步都散不开,几分钟就走到头。还因为缺少车位,车不得不停在路上,散步不方便是小事,占用消防通道安全没保障是大事呀。”毕琳说,根本问题还是在于小区的空间小,停车位扩充不了。
不仅仅是停车位的问题,无地建充电桩电动车飞线充电现象突出,开展文体娱乐健身活动的场地居民就更加不敢想。10余年间,赤壁市生态新城发展飞速,还是步梯的交通小区逐渐跟不上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在“共同缔造”圆桌会上,交通小区居民的困扰,隔壁华新小区接了招:华新小区只有两栋职工宿舍楼,正好空地较多,愿意拿出部分空地建停车场、充电桩和邻里中心,与交通小区的居民共享,解决交通小区居民困扰的同时,也解决华新水泥赤壁公司职工的停车、充电问题,以及邻里中心提供的食堂解决职工就餐问题。
毕琳清楚的记得,拆除与华新小区的围墙是10月24日的上午,那天她和10余位居民都欢欣鼓舞地参与拆除,“围墙一拆,眼前一亮,小区空间瞬间就大了。”
“软件”共享,打开心理格局
“围墙拆了,不仅大家的视野更宽阔,活动的范围更广,我觉得更多的是拆掉了心理上的围墙,人的格局更大一些。我们非常支持,渴望和愿意去付出华新小区这些基础条件。”华新水泥赤壁工业园园长郑桂林说,小区合并后,将加强职工与交通小区居民的沟通交流,开展志愿服务,既能培养职工积极向上的心态,又能让职工感受大家庭的温暖。
华新小区原是一个独立的小院,住着华新水泥赤壁公司141位职工,大部分职工的家在外地且单身职工较多,每天的工作生活单调,没有太多人际交往,渴望家庭温暖。在工作之余,公司便组织职工经常在公司驻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慰问关怀独居老人、特殊儿童,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通过多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今华新水泥赤壁公司的职工已融入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农忙时,有些职工在回宿舍的路上顺便就帮群众收割地里的庄稼。
志愿服务,是华新水泥赤壁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小环节。落户赤壁市15年来,华新水泥赤壁公司上缴利税超8亿元,夯实了地方经济基础。同时争当“环保先锋”,不仅利用水泥窑高温处置城市垃圾,守护鄂南绿水青山,还积极打造花园工厂,向周边居民交出“靓丽环保答卷”。
两个小区的邻里中心在华新小区建起后,根据设置的爱心超市、读书室、活动室、四点半学校以及食堂等功能,华新水泥赤壁公司还将发挥大学生职工志愿者作用,为小区孩童提供学习辅导,为老人提供照料服务。
“华新为我们付出这么多,我们也不会袖手旁观。”毕琳说,一群退休的老姐妹组成了巾帼志愿服务队,大家吆喝吆喝,与华新的年轻人共同组织活动,给身处异乡的他们带来大家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