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7年度赤壁市质量工作自评报告
索引号 : 11346509/2018-1563891 文       号 : 赤政办函〔2018〕5号
主题分类: 文秘工作 发文单位: 赤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名       称: 关于2017年度赤壁市质量工作自评报告 发布日期: 2018年02月06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2018年01月24日
赤政办函〔2018〕5号
赤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2017年度赤壁市质量工作自评报告
咸宁市质量强市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按照贵办《关于做好2017年度咸宁市质量工作考核的通知》(咸质强办发〔2018〕3号)要求,由我市质量强市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牵头,对照《考核细则》和《考核自评表》,结合全市质量目标、任务和质量工作实际,从质量目标、质量措施等方面深入开展自查,自查得分100分。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质量目标完成情况
2017年,赤壁市质量强市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依据咸宁市质量相关文件精神及指导,严格遵循“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的质量工作基调,始终将“产品、工程、服务、生态和环境”质量看作促进经济发展的五个阵地,对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和成功创建湖北省质量强省示范城市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7年全市工业产品抽检合格率98.5%;农产品抽检合格率100%;食品抽检合格率96.2%;药品抽检合格率100%;食品质量问题发现率达到全咸宁地区平均值;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100%;流通领域产品抽检合格率83%,依法查处率100%;商贸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85%;旅游服务质量连续5年排全省前5位;卫计服务质量满意度92.5%,城市居民满意度调查得分83.2分,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调查得分82.91分,市民对房屋与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满意度评分为84.83分。到目前,全市质量工作整体平稳,未发生区域性、系统性质量安全事件。
(一)产品质量指标完成情况
按照上级下达的2017年度定期监督检查计划和风险监控企业进行了监督检查,检查率100%,定检抽样102个批次,不合格3个批次,合格率97%;对风险监控企业生产产品的原材料监督抽查31个批次,抽取的原材料的质量状况对企业进行了反馈。国家级专项监督抽查合格率为100%;省级专抽合格率100%。
(二)工程质量量化目标完成情况
2017年,我市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监管,建立健全“政府监督、建设单位负责、工程监理、企业自检、社会监督”五级质量综合保障体系,落实工程质量管理各项措施。积极开展工程质量治理相关活动并出台工程质量治理相关政策措施,确保我市工程质量水平。
1.新受监工程项目完成情况。2017年新受监33个工程项目,总面积60.45万㎡,上年结转37个工程项目,面积96.97万㎡,全年累计受监70个工程项目,面积145.98万㎡,受监督覆盖率100%。全年大中型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100%,住宅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合格率100%。
2.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全年在建工程4个,里程180公里,农村公路里程61.3公里,完工项目一次性验收合格率100%。
3.水利工程建设目标完成情况。2017年,市本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完工2个,一次性验收合格率为100%。
(三)环境质量完成情况
环境工作是我市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17年我市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认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客观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质量观,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崛起”的战略取向,以打造宜居城市为目的,继续深化环境质量整治,大力提升水、空气质量水平,持续推进质量强市建设。
全年新上主要减排项目有“1+3”污水处理厂、晨力纸业有限公司停止制浆、碱回收生产线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整治、围栏围网养殖拆除等项目。全年削减379.17吨,氨氮削减30.204吨,分别完成咸宁市下达的削减2%的减排目标。二氧化硫排放量9393.4吨、氮氧化物5565.2吨。主要减排项目有华润电力#1、#2、#3机组超洁净排放改造,以及燃煤锅炉淘汰或改电改气等项目。据初步统计,年减排二氧化硫7319.6吨、氮氧化物2103.2吨,分别较上年分别减排77.9%、37.8%,均超额完成咸宁市下达削减3%的减排目标。同时,对涉及生产许可、行业准入、产业与技术政策等行业的高耗能、高污染等企业开展了风险监测,确保各项质量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二、质量措施落实情况
2017年,我市按照《咸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的决定》(咸政发〔2016〕2号)和《赤壁市实施质量强市战略2017年度行动计划》指导下,紧紧围绕《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深入推进质量强市战略,为实现我市建成湖北省质量强省示范城市及2020年质量强市这一宏伟目标而奋斗。
(一)进一步加强质量宏观管理
1.质量强市工作机制基本健全。我市相继出台了《赤壁市实施质量强市战略2017年行动计划》、《赤壁市质量强市工作制度》、《创建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2017年,质量工作建立了联络、会议、质量分析报告等制度,并继续纳入了市委、市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并进行考核,切实加大了各部门对质量强市工作的重视,规范了政策引导,为推动我市质量强市工作的有序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2.市场质量监管体系不断健全。大力加强我市市场质量监管体系建设,质监、工商等部门积极开展质量管理和服务工作,依据市场发展的客观需求,不断推动产品质量和标准创新、计量体系建设等基础工作,加大对赤壁市市场环境的监管,将“两项职责”和“四个最严”融入我市市场质量监管体系建设中,为我市进一步开展质量强市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3.编制质量提升发展规划。结合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和湖北省质量强省战略,市质强办研究制定了《赤壁市实施质量强市战略2017年行动计划》、《赤壁市砖茶等消费品工业、应急装备产业和其他产业重点产品标准和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6-2020)》、《赤壁市茶产业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分别制定涵盖本部门质量提升工作的发展规划和相关配套措施,保证了产品、工程、服务、环保等领域工作的开展,并依据规划做出了关于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等方面的经费投入预算,从而推动了我市质量工作的有序进行。
4.深入实施品牌战略。赤壁市品牌发展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品牌建设助推经济转型发展,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目的,市场导向、突出特色为基本原则。按照一年一个计划,五年一个跨步的总体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截止2017年底,我市有效注册商标已达1578件,位居咸宁市各县(市、区)首位。近三年注册商标总量增幅分别为10%、15%、20%;34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都有注册商标;全市中国驰名商标2件(“川”、“羊楼洞”)、湖北省著名商标21件,湖北省名牌产品13个、咸宁市名牌5个,咸宁市知名商标40件,拥有中华老字号1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全市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0个。
5.深入推进湖北省质量强省示范城市创建活动。为贯彻落实《湖北省质量兴省战略发展纲要》,树立一批质量发展标杆城市,推进我省自主品牌建设和进一步推动质量强市工作。我市2016年申报湖北省质量强市示范城,于2016年11月获得创建。为将该项工作的落到实处,市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工作专班,全面启动开展创建湖北省质量强省示范城市。在创建工作中,我市根据湖北省创建质量强省示范城市有关考核验收及我市创建方案要求,下达了《创建湖北省质量强省示范城市目标任务分解表》,细化了创建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责任。
(二)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2017年我市以保障民生质量为重点,加大对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危险化学品以及消费者反映强烈产品的质量监管,深入开展质量监督抽查及后处理工作。对人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大力实施民心工程。积极开展计量惠民活动,强化民生计量监管,完成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监督抽查200批次以上。深化执法打假力度,突出加强消费品、建材、农资、食品、药品等产品执法打假力度,集中攻坚抓好重点产品质量监管和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大打特种设备安全攻坚战,有效地遏制了特种设备等质量事故发生,为全市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为我市创建湖北省质量强省示范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1.产品质量监管情况
2017年,通过建立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和重大质量违法突发事件快速的反应机制、执法联动机制、重点质量案件挂牌督办制度等,强化对农产品,重点工业品、农业投入品、食品药品和流通领域商品的监督检查,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效震慑了各类违法行为。
(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得到保障
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2017年,我市按照相关要求组织开展了“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活动,强化农资生产经营单位资格审查,严格执行农资经营登记备案制度。全年集中进行拉网式检查30余次,经营门店、销售作物种类检查覆盖率100%,共出动执法人员800人次,车辆100台次,检查农资经营户500家(次)。
(2)工业产品质量监管深入推进
深入开展生产企业监管。一是加大对建筑材料的监督抽查力度,对不合格的企业联合有关部门实施联合整治,真正实现了抽查一类产品、整顿一批企业、规范一个行业的目的。二是继续将企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工艺相对简单,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中小型企业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加大对这些企业监督和巡查,强化对涉及安全、环保、节能、卫生等强制性标准要求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三是切实加强不合格企业的后处理工作,对质量低劣的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加大曝光力度,依法责令停产整顿,整改复查仍不合格的,坚决依法予以关闭。同时,对15家获证企业和4家食品相关产品企业开展了不少于两次的日常监督检查,并要求企业签订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承诺书。全年共计完成检验批次632个。其中接收委托检验样品499个批次(建材产品397个批次,食品119个批次);定期监督抽查样品102个批次,风险监控抽查31个批次。全面完成咸宁市质监局对赤壁市下达41家定期监督检查计划和18家风险监控企业的任务。
深入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监管。2017年我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加大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特别是对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实施了有效防控,引导生产、使用单位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从严开展了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全年对游乐场所、商场超市、医院、液化气充装站、燃气公司及大型企业、员工密集型企业等单位开展检查,重点检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主体责任制是否落实,日常维护保养是否到位,设备是否检验合格,警示标志是否完备,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应急救援预案和装备是否建立并演练等。
强化质量信用监管。诚信体系建设中我市坚持开展信用事中事后监管,按照“两库一清单”制度严格实行惩戒。一是建立市场主体名录库;二是建立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三是建立“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各部门严格执行《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和《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办法》,将有经营异常情形的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公示,提醒其履行公示义务。2017年,全年共计抽查572户,录入抽查结果572户,并实行各部门并网,使质量失信得到了充分曝光,真正实现联合惩戒。2017年赤壁市综合信用指数经国家发改委评定得分80.37,居全国362个县市中排第三位,湖北第一位。
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我市以“质检利剑”行动和“红盾护农”等行动为主线,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优化市场环境。全年在各成员单位的全力配合下,积极开展涉及农资、汽配、建材、烟花爆竹等专项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200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18台次,发放宣传资料4000份,有效优化市场环境。
(3)深入推进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
推动食品药品综合监管共治体系不断完善。历年来,我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将食品药品安全作为“一把手”工程,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列入赤壁市“十三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政府综合目标考核,权重分值不断提高。印发了《赤壁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印发<赤壁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和<赤壁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的通知》,进一步明确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职责,依法履行各自监管责任,成立了由各乡镇(办、场、区)镇长(主任、场长)为组长食品药品安全领导小组,着力打造确责、履责、考责、问责的责任闭环,确保食品安全工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2017年市长与市食药安委30个成员单位、17个乡镇(办、场、区)和73个市直部门全部签订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书,进一步完善强化了食品安全领导责任、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体系。
在创新监管机制上,在全市17个乡镇(办、场、区)落实食品药品安全“一书四员”制度,建立“四员”监管体系。共聘请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182名,监督员179名,网格员186名,信息员1891名,使监管触角到边到角,使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这个薄弱环节有人问有人管。
在提升监管能力上,从健全监管机构、充实执法队伍、改善执法条件三方面入手,政策上倾斜、资金上保障、执法上支持。一是建立健全机构,充实监管力量。2017年为食药监部门增加编制46人,进一步巩固我市乡镇标准所建设成果,进一步推进基层执法硬件建设标准化、日常监管制度化、执法程序法定化、执法行为规范化。二是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执法装备。市政府加大公共财政对食品药品安全的支持力度,按照食品药品安全属地化管理的要求,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予以保障。2017年投入食品药品监管经费969万元,较上年度670万元增长45%,2017年财政预算经费1230万元,抽检经费满足年度检测食品样本量达到4份/千人.总人口,并配备专用执法车8辆,用于支持提升食品药品监管执法能力。三是通过实行有奖举报制度,调动社会各方主动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共同维护“舌尖上的安全”,推动本市食品药品安全整体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提升市民对食品药品安全的满意度。
以“四个最严”加强食品药品全过程监管。今年来,为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原则,以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为契机,采取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在“四品一械”监管执法过程中,共出动执法人员9831人次,检查单位7322家次,共发出监督意见书2059份,责令整改2005份。其中,检查食品生产企业175家次,检查食品小作坊185家次,检查流通环节食品经营户7530家次,检查餐饮服务企业4092家次,检查药品生产企业5家次,药品经营使用企业215家次,检查医疗器械经营使用企业39家次,检查化妆品经营企业55家次。共查处食品药品案件168起,其中食品立案132起,结案132起;药械立案36起,结案36起,全面排查治理了食品药品安全隐患。
(4)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管工作进一步提升
开展红盾质量维权、“双打”等系列专项整治活动。为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行层层签订责任书。全年以种子、农药、肥料、兽药等7类农资商品为重点,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要农时,完善农资市场监管责任机制,启动了红盾护农部门联合机制,对全市各乡镇(办、场、区)农资经营户开展拉网式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1200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18台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 份,检查各类农资经营场所245户,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 5 份,查处农资案件89起。受理消费者投诉18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6万元。
进一步建立健全“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对违规行为,坚决按《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查处,2016年以来,我市共查处不按规定建立“两帐两票一卡一书”的案件38起,有效增强了农资经营户的自律意识,做到问题可控制,责任能追究。对未取得前置行政许可或许可证过期的农资经营户,依法进行清理,共取缔违法经营主体6户。
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重点场所,以传统节假日、销售旺季等位重点时段,以消费者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对象,在全市开展了摩托车、电动车、其它服装、家用电器、其它通讯产品、眼睛类、建材、电线电缆、手机、电脑配件、液化汽“靶向式”抽查检验,共抽取样品131批次,超出全年抽检任务21批次,已对销售不合格商品经营户进行立案调查47件。对流通领域农资和成品油进行了抽检,共抽检农资85批次,其中不合格8个批次,合格率95.3%,合格率较高;全年共抽检成品油29个批次,其中不合格批次中车用汽油1个批次,车用柴油1个批次。
2.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情况
2017年我市工程监督覆盖率达100%,建筑及市政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100%,交通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100%,水利工程验收合格率100%。
(1)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强化对工程的质量监管力度。强化对工程建设各责任主体单位的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管理,认真开展对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将强化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作为监督抽查重点,深入治理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在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时,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委托权限,对不履行质量责任和义务的建设工程责任主体单位进行行政处罚。2017年至今共受理5起工程质量投诉,工程质量投诉事件均得到及时处理。
严格落实住宅工程质量标准。住建部门,严格执行分户验收制度,推行住宅工程分户验收;严格工程竣工验收监督管理,有效地防止、杜绝带病的房子交给住户;严格要求施工单位及工程各责任主体单位按照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和设计图纸施工,采取切实有效的施工方案,加强了工程实体质量管理,建立健全施工过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对工程施工中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的质量情况以及工程质量通病进行仔细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有效处理并实时追踪处理情况。与此同时,强化建筑原材料的质量把控,不定期对建筑材料进行专项检查,坚持做到“两个不能使用”。严防质量事故发生。
(2)交通工程质量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加强对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2017年,公路建设项目4个,进行公路扩建、新建3级公路合计100余公里,农村公路建设61.3公里,项目建设总投资为2.8亿元,开展了交通重点项目百日大会战行动。建立了“政府监督、建设单位负责、工程监理、企业自检、社会监督”五级质量综合保证体系,落实工程质量管理各项措施,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监理全覆盖,覆盖率100%。为进一步强化工程质量监管,组织开展了全市交通工程完工、在建工程质量的全面检测工作。认真落实了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行业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推动交通运输企业进一步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和标准,彻底排查治理事故隐患,认真解决安全生产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事故发生。
(3)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有所进一步提升
2017年,我市严格执行水利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度,严格实施施工质量自检制度和施工工序验收“三检”制,落实监理单位、监理人员持证上岗,采取旁站、巡视、跟踪检测和平行检测等多种形式对我市水利工程质量实施有效监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检测、评定与验收工作。2017年,全市在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均接受市县两级质量监督机构的质量监督检查等管理工作,工程建设实现了质量监督覆盖率100%。全市17个建设项目中,市级质量监督机构监督项目6个,县级质量监督机构监督项目11个。
3.服务质量监管情况
2017年,服务质量监管与提升,是我市积极实施质量强市工作长效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建立健全服务质量监督制度,扎实开展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加强服务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进而推动我市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1)赤壁旅游服务市场进一步优化
开展服务质量活动,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一是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三年来,开展各类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和综合检查近20次。全市坚持专项整治与联合执法相结合、区域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标本兼治与查处问题相结合的方法,在每年重点节点时期,市旅游局联合消防大队、市安监局、市药监局、市工商局、市民宗局、市物价局等单位和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活动,累计下发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30余份,规范涉旅宗教燃香场所5家,共受理旅游投诉16起,结案率100%。狠抓旅游安全管理。市旅游局以旅游安全工作为重点,年初与各相关企业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以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为核心,认真制定安全生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二是加强旅行社和分社管理。重点检查旅行社广告宣传、不合理低价游、合同签定、旅游服务质量等,下发13份旅行社责令整改督办意见书,实现旅责险100%全覆盖。三是加大旅游星级饭店的管理。定期开展星级饭店复核工作,宾客满意度调查。重点对星级饭店的消防实施、食品安全进行拉网式检查,对饭店因设施设备老化等原因不能达到星级旅游饭店等级要求,取消1家三星级旅游饭店资格,取消4家饭店二星级旅游饭店资格。
坚持协调发展,融合全域旅游产业。一是农旅融合。重点在旅游快速通道和107国道沿线,培育一批农旅一体化休闲观光园区和乡村旅游带,打造涉农旅游点近400个,初步实现“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二是工旅融合。引导企业将生产工艺、品牌产品和企业文化转换为旅游产品,赤壁青砖茶成为外交国礼,羊楼洞茶文化生态产业园荣获“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和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商旅融合。研发推出地方特色旅游商品100多种,与淘宝网、携程网展开合作,线上、线下同步营销,电商指数全省排名第四位,实现旅游商品与线路的即时推广。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有机农产品展销会暨中国青(米)砖茶交易会”。四是文旅融合。面向全球公开发布启用“万里寻茶道,赤壁“借东风”旅游城市形象口号、标识和系列卡通人物形象。10多部以三国、茶马、养生文化为代表的赤壁文化专题片在央视、凤凰卫视、湖北卫视等媒体播出,赤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迅速提升。
坚持绿色发展,优化全域旅游环境。一是坚持规划先行。聘请国内高层次的专家团队编制《旅游总体规划暨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将全市1723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大景区,构建“一心、两级、三景、四区”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并与城市、产业、土地、生态等规划无缝对接,“多规融合”。 二是建设美丽乡村。引进颐高集团建成美丽乡村运营中心,在巩固提升49个美丽乡村示范点的基础上,今年再启动建设17个,建成国家和省级旅游名镇、旅游名村4个。三是优化生态环境。积极开展长江大保护,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工程,加强山体、水体、湿地保护与修复,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城乡污水处理厂逐步实现全覆盖,采用“PPP”模式推进城乡垃圾收运处理一体化,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成效明显,主要河流水质和市域空气质量优良。
坚持开放发展,提升全域旅游产品。一是引进一批。卓尔集团投资28亿元开发羊楼洞古镇,花亭茶溪休闲运动度假区列入全国旅游优选项目。我市“十三五”储备旅游项目75个,计划总投资800多亿元。二是建成一批。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被评为全省十大旅游名片,力争今年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五龙山温泉度假区、万亩茶园自行车慢行公园、华美达酒店等一批旅游项目投入使用。三是推广一批。持续推出“赤壁美丽绽放季”主题线路,打造“春赏花、夏采果、秋拾叶、冬钓雪”的四季乡村特色休闲游,全市14个乡镇四季接力,连续剧式的推出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项目。
(2)城乡交通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2017年,全市加强交通与公安、城管等部门的联动,采取集中执法、错时执法、文明执法、刚性执法等多种有效执法方式,采取“五个统一”对证据确凿的非法营运车辆行为按相关法律法规实施行政处罚,并将处罚结果及时公布。今年对客运出租企业的综合服务质量进行测评,通过行业服务质量问卷调查(满意率96%)、乘车体验等办法对企业每季度服务水平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排名,定期向社会公布。争取了市政府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相关政策(赤政办发〔2016〕35号),指导湖北康华物流园编制的《农村三级物流配送服务规范》、《县级农村物流仓储运营中心建设规范》、《镇级、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站点建设规范》,被认定为湖北省地方标准;农村物流三级配送体系建设被省交通厅列为全省农村物流发展示范项目,并被交通运输部作为农村物流发展典型案例之首向全国推广。为物流企业发展设立了引导资金,交通物流业的服务得到物流企业的好评。
为进一步落实质量强市战略和坚持“以人为中心”的质量理念。2017年,我市进一步优化城乡公共交通环境,将车埠镇至赤壁市客运进行调整,取消旧的运行机制,新增由赤壁市客运中心开至车埠镇公交车,把以前全票4元改为全线2元并延长运行时间。城乡交通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3)卫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2017年,积极开展我市医疗质量提升工作。一是以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为切入点,对各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数据监测、综合评价等各方面加进行了突击检查,对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大力实施医疗环境改善,针对存在问题落实持续改进措施,提高了医院感染诊断水平,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二是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服务水平。组织开展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近三年来,市人民医院普外科等13各科室被评为咸宁市市级重点专科;肿瘤科被评为咸宁市市级重点建设专科;临床药学科和普外科被评为湖北省省级重点专科。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扩大了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全市二级医疗机构70%的病床实施了优质护理服务,加强了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切实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三是深入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了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的医疗支出。四是健全“三调解一保险”制度,解决医疗纠纷。落实构建了和谐医患关系的各种措施,完善了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大力推进了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建设,近三年全市所有的医疗机构均购买了医疗责任保险。共受理医疗纠纷事件250余起,调处成功率96%。五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健康产业。赤壁市中医医院申报了湖北省文明中医医院,鲁国良、龙振寅等一批知名中医设置了“工作室”,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成立了”国医堂”,其中官塘驿镇卫生院、莼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赵李桥镇卫生院被湖北省卫计委授予湖北省示范国医堂称号。六是依法行政,抓好医疗准入管理。
近三年来,全市有多家医疗机构通过了执业校验审核,责令28家医疗机构补办申请校验手续,对全市各医疗机构进行了重点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督导检查,检查处方2500余份,检查门诊和住院病历1200余份,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予以了通报,并制定了整改方案。
4.环境质量监管情况
2017年,我市依据“五大”发展理念,积极开展污染治理攻坚战,完成废水、废气污染防治设施改造升级,持续开展陆水流域综合治理,坚持问题导向,实施三大工程。
(1)守牢环境安全底线
制定了我市《污染源日常环境监管随机抽查制度实施方案》《“一园两水”环保执法检查实施方案》,开展工业园区综合整治、“双护双促”等系列执法行动,检查污染源66家企业。每季度开展对重点企业、一般企业“双随机”抽查,检查“双随机”企业284家次,日常移动执法现场检查68次。对晨力纸业、华润电力、大昇印染、创业水务、华新水泥、博盛啤酒、凯迪生物、新纺纺织、祺乐纺织等重点省、市控企业纳入环境信用评价管理体系,开展现场管理工作,对博盛啤酒发现的问题,在信用管理平台进行填报。我市省、市控企业8家安装了废水、废气在线监控系12台套,其中废水5套,废气7套。我市制定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方案,承担31项整改任务,2017年已完成19个整改问题已全部完成,2018年已完成3个,余下9个为常规工作,有序推进达到进度要求。出台《赤壁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开展全市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点位核实系列工作,完成了国家确定的133个点位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布点及核查。认真开展饮用水质安全整治,深入实施清洁化生产,强制性清洁化改造生产企业有2家。
(2)深入推进履职尽责督促检查
围绕问题导向,中央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全面落实。聘请政风行风监督员22人,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及网民代表参加重点企业开放日活动37人次,走访“两代表一委员”、市直部门以及服务对象代表200人次,征求意见建议34条,针对收集的意见建议,制定了整改方案,着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深入开展“三禁三治”、“三非三水”、“碧水蓝天”工程治理和突出环境问题整治。
2017年我市城区环境空气有效监测358天,其中优95天,良212天,轻度污染43天,中度污染7天,重度污染1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5.8%,比去年同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66天)多41天,优良率(去年75.1%)上升10.7%。地表水环境达标率100%。
(3)助推赤壁市乡村振兴战略
赤壁依托三国文化故地、万里茶道源头,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十分优越,引进中国电子商务园区开发运营领军者和具有运营美丽乡村的丰富经验的颐高集团,打造颐居美丽乡村运营中心,通过多层次合作,优势互补,有效促进赤壁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起到更大的作用。颐居美丽乡村运营中心启动运营后,将有力助推赤壁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建设步伐,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三、强化质量基础建设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质量管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攻坚时期。强化质量基础建设是进一步落实质量强市工作的客观要求,加强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制度支持计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检验检测公共平台建设,加强质量宣传与推广教育和质量人才队伍建设。
(一)计量工作情况。按照检定与监督并处及为民的原则,大力实施计量基础建设。一是开展计量加油机、“民用四表”、医用计量器具、集贸市场计量器具等为重点的检定和监督检查工作,确保了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99%以上。二是组织开展定量包装商品监督抽查,抽查产(商)品10批次,合格率100%。以提升能力为重点,加强计量认证和计量授权机构的监管。三是规范计量认证机构检测行为,加强日常监管检查,确保认证机构出具数据科学、公正。四是开展我市重点用能单位的专项监督检查,确保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和受检率符合规定要求。五是以“5.20”计量日、6.6爱眼日等为契机,开展计量知识集中宣传,现场受理群众投诉与咨询。组织计量检定人员免费为群众检定家庭自用计量器具。推行商业、服务业计量诚信体系建设,创建诚信计量单位。
(二)认证认可情况。一是深入赤壁2家车检机构、1家环境监测机构、2家食品检测机构进行深入调研,对检验检测机构实行分类监管。二是完善7家有机认证企业档案,组织对全市强制性认证产品生产企业开展了监督检查,总体落实情况较好。
(三)坚持标准引领。2017年全市按照省、咸宁市质监局的统一部署,大胆进行标准体制、机制创新,破解标准有关难点,扎实开展标准化工作。年初,成立了光荣院标准化管理办公室。同时借鉴外地先进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管理的经验基础上,编写形成了《赤壁市光荣院内控标准》,标志着赤壁市光荣院服务管理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标准化”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由赤壁市康华物流园探索、创新构筑的赤壁市农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被国家交通部作为首个《全国农村物流发展典型案例》在全国进行推广。目前已在赤壁市标准化建设、运营11个镇级物流综合服务站,140个村级流综合服务点,行政村覆盖率基本达到100%,专业的速递、物流综合信息处理平台和实时信息查询系统网络正在建设中。公司成功申报并立项了湖北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通过了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专家组验收。筹备并举办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研讨会。深入重点产品企业、地标产品企业开展标准监督检查,为进一步规范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工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依托标准化专家库,按照"双随机"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对公开的企业标准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共抽查标准100余项。围绕我市起重机械、应急装备、纺织服装和高新技术企业选择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大潜力的优势企业和重点产品列入技术标准化工作重点,推动3家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专利创造和标准研制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鼓励各类企业采用先进标准,引导龙头企业完善一流标准体系,并积极争取参与行业标准乃至国家标准的制订,从而增强发展硬实力,拓宽发展新空间。当前,我市电子商务、现代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以标准引领产业发展正逐步得到广大企业的认同。
(四)积极推进质量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质量兴企,人才第一”战略,在开展质量管理人才培养的同时,鼓励企业引进人才,加大专业技术骨干力量培养,不断提升质量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积极开展卓越绩效管理培训教育,免费为企业培训质量管理人员并指导26余家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树立3家企业为卓越绩效管理标杆企业;开展群众性质量教育宣传活动。积极利用国家相关假日及纪念日,在全市开展质量教育宣传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相关知识,提高质量认识。
(五)注重信用建设。赤壁市先后出台《赤壁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编制方案的通知》、《赤壁市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用信息公示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的实施方案(试行)》等信用制度文件,明确信用生态环境建设、培育诚实守信文化、工作步骤和工作措施,推动信用体系创建工作有序开展。赤壁市对接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构建国家、省、市互联互通的信用平台体系,归集40家具有权责清单单位上报4339条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并与省、国家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对接。依托“信用赤壁”网站,依法提供信用信息公开、企业信用查询等服务。扎实推进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上网公开工作,做到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及时公开。依托省公共信用共享服务平台,会同全市33家部门联合签署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对教育、国土、环保、交通、林业等40家具有权责清单单位上报的行政处罚信息及时在“信用赤壁”平台上公布,加大对“老懒”的曝光度,有效解决执行难问题。截至目前,我市综合信用指数80.37,居全国362县级市中第三、湖北省第一,其中在GDP规模300-500亿的76个城市中位列第一。赤壁市连续八次获得金融信用县市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获得保险先进县市区荣誉称号。
四、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2017年,全市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健全质量管理机制,尤其是政府全面质量考核机制、质量强市推进机制、计量基础发展机制,工程、环保、服务质量提升机制方面还有待改进完善。2018年,我市将紧紧围绕咸宁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结合我市质量工作实际,加快推进质量强市发展战略,确保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
(一)完善机制,推进质量强市战略
1.建立大质量工作格局。全要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为依托,以创建“湖北省质量强省示范城市”为抓手,坚定不移地推进质量赤壁建设,进一步完善质量强市各项工作机制。提高政府对质量工作的建设投入,不断推动“赤壁速度”向“赤壁质量”提升、“赤壁制造”向“赤壁创造”转变、“赤壁产品”向“赤壁品牌”升级,率先在咸宁市走出一条质量优先的发展路径,为赤壁产业优化升级、为经济提质增效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以“技术提升”工程拉动质量发展。积极开展赤壁市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推进检验检测服务能力和水平,为赤壁战略建设打下结实基础,更好地服务赤壁经济发展。
3.以“质量品牌”带动效益提升。以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质量奖、鲁班奖、湖北省名牌、咸宁市政府质量奖、咸宁名牌及地方品牌为抓手,加快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发展步伐,全面开展创建省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并接受验收,打响“赤壁制造”名片,推动“三个转变”,提升品牌经济效益。
(二)突出重点,加强产品质量监管
1.抓好食品药品、农产品和重要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将涉及民生安全的食品药品、农产品和重要消费品质量监管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深入调查研究,对企业情况、主要特点、监管的重点难点,进行分类梳理,提高工作针对性;开展风险研判、风险监测和风险预警,坚持风险排查常态化;及时收集质量舆情,注重从监督抽查、执法检查、巡查回访、群众投诉举报、新闻媒体反映的质量安全信息研判质量风险爆发点,细化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和预案,加强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提高风险处置的科学化水平和实战能力。
2.抓好质量、标准、计量等基础性工作。推动标准化技术创新战略。研制实施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形成产业或增强产业竞争力的技术标准,使德阳更多的行业、企业参与抢占标准话语权,为“创新驱动”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不断深化工业、农业、服务业标准化示范试点建设,助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管理创新。同时,发挥计量认证认可作用,做好“C”标志评价和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管理,围绕品牌创新建设,扎实开展创建湖北省质量强省示范市和湖北省食品安全示范市创建活动,推进国家级和省级“中小学生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加大农业品牌培育力度,继续争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推进国家有机产品示范市建设。
3.开展质量为民服务行动。一是严格打假保名保民生。组织开展以“打假劣、净环境、惠民生、促发展”为目标的专项打假行动,围绕民生安全热点问题、垄断行业等重点领域查处潜规则,严厉打击制假制劣行为;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和规范性制度建设,建立执法风险预警机制,防止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杜绝执法队伍违纪违法行为发生。二是狠抓计量惠民生。深入开展“关注民生、计量惠民”行动,推进实施“计量四进”活动。三是开展节能降耗促民生;四是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以及“重合同,守信用”、A级信用评选等方式,推动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三)优化环境,推动服务质量提升
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加快培育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确保我市在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1.创新贸易服务质量。多措并举抓好“市内、国内、境外”市场和贸易,切实发挥市场带动生产、流通促进消费、商务保障民生的重要作用,推动我市商贸流通服务业能力建设。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城乡市场体系建设中来,以城市综合体、社区商业、农村市场集约整合发展为抓手,加快打造特色商业街,完善商业网点布局和功能配套;着力构建国内市场网络,组织企业参加国家有机产品展销等活动。
2.培育旅游餐饮服务热点。加快发展新型商业业态和新型消费模式,积极促进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消费,推动餐饮转型升级。落实中央、省级、咸宁市和推动出台市支持餐饮业转型发展的政策措施,抓好餐饮行业协会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打造餐饮特色街区,推进餐饮业大众化、集约化、品牌化、信息化、国际化、标准化“六化”发展,为促进消费注入新动力。
(四)规范市场,推动工程质量提高
进一步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规范工程监理、勘察设计招投标活动,建立诚信体系和社会监督机制,强化建筑市场准入清出制度,坚决打击违法转包、挂靠行为。狠抓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整治,加强企业资质管理,把资质与文明工地创建挂钩,促进文明施工和确保质量安全。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有关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加大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力度。继续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和商品房预售管理。
(五)强化监督,推动环境质量改善
强化环境监督管理,着力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继续推进污染防治工作,开展高污染燃料锅炉淘汰、油气回收治理、市区主要区域餐饮油烟治理等工作,落实大气污染防治项目资金补助政策,开展督查督办,确保各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实处,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确保大气全年质量目标达标完成。落实联动执法联席会议、联动执法联络员、重大案件会商、紧急案件联合调查、规范刑事司法案件移送等制度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加大环境执法力度,落实日常监管监察职能,认真开展环境保护安全大检查,加强环境风险防控;强化环境信访调查处理,切实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
赤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