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
索引号 : 11346509/2011-1563180 文       号 : 赤政发〔2011〕13号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发文单位: 赤壁市人民政府门户网
名       称: 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 发布日期: 2011年08月30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2011年04月19日
赤政发〔2011〕13号
赤壁市人民政府
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场,市政府各部门:
稳定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是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基础,也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目前,我市粮食生产面临复杂的形势和较大的困难,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农民种粮比较收益下降,部分乡镇出现放松粮食生产的倾向。为进一步统一思想,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重农抓粮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全力保持粮食生产发展好势头,现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省粮食生产会议精神,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坚定抗灾夺丰收的信心不退缩,坚定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目标不动摇,坚定抓工作落实的劲头不放松,以粮食生产和增加重要紧缺品种供给为重点,以推广落实防灾减灾增产关键技术为重点,认真落实好国家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和项目,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政策扶持、措施到位、考核奖励,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稳定增产。
(二)目标任务。确保粮食播种面积60.3万亩,粮食总产24万吨,比2010年分别增加0.7万亩和1.7万吨,增幅1.2%和7.3 %。其中:水稻49万亩、总产量21.7万吨;马铃薯3.8万亩、总产量7600吨(五折一)。
1、力争夏粮获得丰收。落实各项技术措施,加强田间管理,实行分类指导。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及时发布病虫害信息,抓好重大病虫害防控,大力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积极推广“一喷三防”等关键技术,提高夏粮单产水平。
2、力争早稻恢复增产。充分抓住早稻最低收购价和良种补贴标准提高的有利时机,抓好政策落实,加强信息引导,推进“单改双”,扩大早稻种植面积。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争单产达到390公斤。
3、力争秋粮保持稳定。稳定播种面积,扩大水稻、玉米等高产作物种植,力争产量稳中有增。加快增产关键技术推广,重点推广超级稻品种和水稻集中育秧、机插秧技术、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努力提高单产水平。
4、力争马铃薯发展有新突破。充分利用冬闲田发展冬种马铃薯,利用岗地、荒山、荒坡等资源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使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3.8万亩以上;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引进外地老板和培植本地大户,带动马铃薯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广脱毒马铃薯种,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提高马铃薯产量和种植效益;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培养经纪人,促进订单生产、农超对接和农企对接,解决马铃薯销售问题。
二、主要措施
(一)落实播种面积。狠抓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层层分解任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推进耕作制度改革,挖掘土地资源潜力,提高复种指数。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的前提下积极推进规模化种植,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合作社,提高种粮规模化水平。对不愿种粮农户的责任田,鼓励和支持种粮大户或种粮专业合作组织承包或租赁连片种植水稻。在劳务输出较多的地方,通过代耕、代种等方式帮助缺乏劳动力的农户种足种满,杜绝耕地撂荒。尤其要引导农民扩大马铃薯、玉米、大豆、红薯等杂粮生产,确保今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加。
(二)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等重点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通过项目带动、节水设备购置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农民因地制宜使用喷灌、滴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加快实施新增粮食产能工程,加强田间工程、农技服务体系、防灾减灾工程等建设。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整合资金、集中投入、连片推进的要求,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积极发展旱作农业,推广地膜覆盖、深松深耕和保护性耕作等技术。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实施整村整乡(镇)推进,创新服务模式和推广机制,让更多的农民使用配方肥。继续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创新技术模式,搞好技术配套,培肥地力。
(三)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认真抓好粮食高产创建,按照“政技结合、技术组装配套、资源整合、高产示范、辐射带动、服务生产”的要求,把高产创建作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整体效益的中心工作来抓,扩大优质稻和超级稻种植面积,加大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推广,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层层开展高产示范,提高单产水平。在赤壁镇、新店镇、官塘驿镇、柳山湖镇办好6个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其他乡镇(办)也要因地制宜开展高产示范创建,通过示范带动,力争全市水稻单产比去年提高6公斤以上。
(四)大力开展科技指导服务。全面推进科技进村入户,大力推广增产增效和防灾减灾技术,做好重要季节、重点环节科技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村公益事业“以钱养事”机制,加大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多渠道多方式宣传和推广农业新技术。大力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推广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业投入品和无公害、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技术;积极开展订单生产,努力提高种粮效益。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充分发挥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在春耕、“三夏”、“三秋”等关键农时季节,组织开展科技服务大会战,动员农技专家和农技公益性服务人员深入生产一线,蹲点包片,搞好科技指导服务,提高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
(五)全力抓好农资供应和市场监管。搞好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调运和储备,加强电力调度,保障种子、化肥、农药、柴油等物资供应和农业用电需要。重点搞好水稻种子的余缺调剂,保证生产用种需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强化种子质量检测,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加强化肥等农资价格监测和市场调控,及时发布供求信息,推进产销衔接,依法打击坑农、害农行为,保持农资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维护农民利益。
(六)切实抓好防灾减灾工作。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坚持防在灾害前面、救在第一时间、抗在关键时点。制定完善防灾减灾预案,提早做好抗灾救灾的资金、物资和技术准备,要充分发挥防汛抗旱专业服务队伍和群众应急服务组织的作用。加强干旱、洪涝、病虫害等灾害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强化抗灾政策支持,加强分类指导,大力推进科学抗灾,指导农民因时、因地落实抗灾增产技术。要科学安排生产,积极应对不利气候和极端天气影响,大力发展避灾农业,从生产技术上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大力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重点抓好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为主的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尤其要全力遏制水稻黑条矮缩病的蔓延势头,积极推行全程承包模式,有效减轻病虫危害。
(七)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一步优化农机结构,拓展补贴范围,满足农民群众对农机增长的需求。认真落实扶持农机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用好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资金,积极扶持发展以机耕、机播、机收、烘干等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农机大户和服务组织,努力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
(八)建立粮食生产奖励机制。市政府在国家粮食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中拿出100万元,用于奖励为全市粮食稳定增长作出贡献的五个乡镇(办)、五十个村、五十个种粮大户、五名农技公益性服务人员。坚持和完善各项支农资金的统筹使用,加大对上级投入的争取力度,加大市级财政资金支农力度,重点保证对发展粮食生产和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投入。切实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各方面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强化责任。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制,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村委会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将粮食生产任务层层分解,到村到组到农户。凡粮食播种面积较上年减少的乡镇(办)主职领导要向市委、市政府说明原因;凡因抛荒和双改单面积增加而减少粮食播种面积、降低产量的乡镇,将追究分管负责人的责任。
(二)强化部门协调。由农业部门会同发展改革、财政、水利、科技、国土资源、统计、粮食、气象等部门具体实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各有关部门要落实责任,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密切配合,确保行动扎实有效开展。
(三)强化督导检查。在关键农时季节,市政府及时派出工作组开展工作督导,推动各项措施落实。各乡镇要建立相应的督导制度,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要防止搞形式主义。统计部门要建立粮食生产监测调查制度,严格核实产粮大县及粮食高产创建区粮食生产数据。
(四)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各地抓粮食生产的好经验、好措施、好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生产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粮食生产是我市传统产业,也是我市农业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是畜牧业和食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争取国家投入的重要产业载体,是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各相关单位务必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讲政治、讲大局,抓紧抓好粮食生产,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确保全市粮食生产面积、粮食总产和效益稳中有增。
二0一一年四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