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搜索:

关于赤壁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2020年重点工作上半年进展情况督查通报

索引号 : 011346509/2020-18869 文       号 :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布机构: 政府督查室

名       称: 关于赤壁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2020年重点工作上半年进展情况督查通报 发布日期: 2020年11月05日

有效性: 有效

按照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政府督查室就《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2020年重点工作上半年进展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一)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咸宁市平均水平。上半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亿元,同比下降16.67%,低于咸宁市增速0.8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1.8%,低于咸宁市增速0.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58.8%,低于咸宁市增速0.3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5亿元,同比下降26%,低于咸宁市增速0.2个百分点;税收收入7亿元,同比下降13.1%,低于咸宁市增速6.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33亿元,同比下降28.4%,与咸宁市增速持平。

(二)城镇新增就业8000人以上。截至目前,我市城镇新增就业2993人。

(三)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截至目前,我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四)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收入13521元,同比下降10.2%;农村居民收入6560 元,同比下降17.7;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降16.67%

(五)脱贫成果更加稳固。扎实推进产业扶贫、社会保障、就业扶贫志智双扶、基础设施、安居保障、生态环境等十一大巩固提升工程,不断激发贫困村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全面提升我市脱贫质效。

(六)重大金融风险有效防控。截止7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6336万元,比年初增加4056万元,不良贷款占各项贷款余额的1.67%,较年初下降0.05个百分点。

(七)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我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十三五”目标任务为下降17%,2020年需下降3.6%,上半年实际上升2.72%。“十三五”期间,我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于2018年提前超额完成;2019年,减排二氧化硫1604吨、氮氧化物735吨;2020年,主要污染物减排项目正在实施中。

一、坚持创新驱动,建设转型发展示范区。

(一)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1.聚焦应急装备、电子信息、电力循环、纺织服装、食品医药五大主导产业,构筑经济发展“四梁八柱”。

落实情况:现代应急产业集群:支持华舟中伙产业园投产达效,全力打造“三园一城”的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协调推动水域救援装备与洪涝灾害应急服务产业园、应急交通工程装备与应急服务产业园、消防装具与应急服务产业园、国际灾害体验城建设。引导银轮、蒲起、九达、蒲旗等一批传统企业技改扩能上规模,鼓励传统产业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推广应用自动化、智能化,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促进装备制造企业实现脱胎换骨式的提升。循环及新能源产业集群:以华润为依托,加快推进雄韬、中亚环保、亿达环保材料投产达效,培养引进峰峦环保、尚楚新能源等新项目。电子信息产业:以维达力为代表,推动万津实业建成投产,争取维达力实施四期、五期。建材及新材料、纺织食品产业集群:发挥如高正、百玉蓝等建材及新材料企业技术优势,加快引进3至5个新项目扩大产能;加强纺织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在技改和引进新项目方面发力,落实5个以上技改项目。生物医药、美丽健康产业集群:加快思贝林医药产业园投产见效,推动羽清国际、千层水生物科技、绮易美、旭林、优聚湖北生物等项目建成投产。

2.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三年行动,每年建设20家,三年实现企业研发机构数占规上工业企业数的30%以上;凸显高新区产业发展龙头地位,全面推进“161”产业体系建设,筹建科技企业孵化器,组建应急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信息发展研究院;做大做强创新集聚区,高效运营湖北技术交易大市场(赤壁)、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创建全省、全国创新型县(市)。全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4%以上。

落实情况:一是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三年行动。目前,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3家,现建有研发机构平台48家,建立研发机构比例达22.5%。二是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我市组织22家企业分二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7月10日已上报第一批16家企业申报资料。三是湖北技术交易大市场(赤壁)线上科惠赤壁网,线下展示大厅、路演大厅、服务大厅、交易大厅“一网四厅”的格局已建设完成。四是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情况。上半年,赤壁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年度指标)根据市统计局反馈完成了29.73亿元,约占GDP比重16.4%。

3.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滚动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引导企业“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全年完成技改项目40个以上,盘活困难企业30家以上,新进规企业20家以上。

落实情况:2020年,我市有技改投资意向规模工业企业69家。上半年,全市工业企业完成技改投资12.5亿元,同比负增长78.5%,已完成技术改造项目22个;盘活困难企业14家;新进规企业13家。

4.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5G技术,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强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转化应用;推动“万企上云”,全年新增上云企业115家。

落实情况:一是推进5G通讯基础建设。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5G基站12个,43个在建基站预计9月底完工。二是推动“万企上云”。截止7月份,我市上云企业206家,其中:电信171家,移动35家,较2019年新增112家。

5.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实施煤改电、煤改气(汽)工程,加快华润电力蒸汽管道延伸,提高天然气工业生产使用率;鼓励企业建设多层厂房、重复利用工业用水,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和再制造产业,建设总投资4.8亿元的升科新能源再生利用项目、总投资3.5亿元的云再生二期等项目。

落实情况:一是围绕华润电力、华舟重工、维达力实业、长城炭素等存量重点耗能和排放企业,深入开展新一轮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二是加快西气东输管输气接入建设进度,推进开发区天然气、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替代煤炭,提高清洁能源占比。三是重点针对开发区内印染、酒类生产企业,实施“两减一增”工程,减少取水量、废水排放量,增加循环利用量,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四是发展循环经济和再制造产业。云再生二期项目已完成道路及设备基础建设,5号厂房场地平整完成70%,管网完成10%。

6.推动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力争成功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国家工业遗产2家,省级隐形冠军示范企业3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2家。

落实情况:上半年,组织蒲纺工业园和赵李桥砖茶厂申报国家工业遗产项目,目前正处于评审阶段;正在组织维达力、凯利隆、恒瑞非织造等10家企业申报省级隐形冠军示范企业;霍尔科技今年被评为咸宁市隐形冠军企业。

7.夯实园区平台。加快赤壁高新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车埠镇纺织产业园、赵李桥镇砖茶产业园、官塘驿镇泉口工业园发展,形成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

落实情况:一是加快赤壁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土地平整988.26亩,陆水产业园纬三路延伸市政工程、电厂运灰桥改建加固工程正在进行施工图图审,中伙产业园横一路、横二路、纵三路等地段路网配套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二是加快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示范区概念性规划和规划纲要编制,并与瑞典本特集体签订了规划、招商、运营管理委托协议,初步确定了欧洲哈马碧国际生态文旅产业城·赤壁项目,计划投资总额101亿元。三是支持车埠镇纺织产业园、赵李桥镇砖茶产业园、官塘驿镇泉口工业园发展。车埠镇新兴非织造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为12.8亿元,已完成征地补偿、道路施工图设计,土方平整工程已完成80%,正在进行1号地块挂牌出让、35KV变电站可研设计;赵李桥镇砖茶产业园,正在加快推动清轩茶业建设;官塘驿镇镇区工业园用地面积150亩,已启动土地收储工作,鹏凡制衣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

(二)扩大有效投资。

8.抢抓中央支持湖北疫后重振一揽子政策窗口期,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一般债券、地方专项债券、国债以及新增转移支付等,全年计划争取各类资金80亿元。

落实情况:截止7月31日,我市已向上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22490万元、省预算内资金450万元、一般债券15171万元、地方专项债券22100万元、特别国债21258万元。

9.全力以赴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推进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项目建设,全年实施重点项目491个,计划完成投资300亿元。

落实情况:截至目前,我市实施重点项目共486个,计划总投资1387.3亿元,其中:在建重点项目428个,计划总投资953.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95.27亿元,1-6月完成投资74.2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的25.1%;已开工258个,开工率60.3%。

10.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68亿元新建5G基站450个,投资3亿元建设充电桩500个,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落实情况:一是已建成5G基站12个,43个在建基站预计9月底完工。二是已完成城区公共区域停车场、城乡公交一体两个项目充电桩建设EPC招标工作。

11.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资2.57亿元改造老旧小区20个以上,支持加装电梯;建成总投资5.5亿元的市体育中心、总投资1.2亿元的砂子岭城市公园、总投资6.08亿元的城市公共停车场,提升城镇公共设施供给水平。

落实情况:2020年,我市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7个,已开工建设7个,剩余10个项目计划9月上旬开工建设。体育中心项目已完成混凝土结构、屋面钢结构桁架安装,正在进行屋面檩条安装、内部精装修,累计完成投资34000万元。砂子岭城市公园项目已完成园区土建、建筑物砌体粉刷和部分内外墙装饰、水电预埋、雨污水管网等工程,累计完成投资8200万元。城市公共停车场项目已完成EPC招标工作。

12.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今年计划启动总投资12亿元的南环大桥前期工作,开工建设总投资35亿元的赤壁长江公路大桥东延段工程、总投资8亿元的陆水河节堤码头项目,加快建设总投资11.4亿元的107国道城区段外迁工程,完成总投资32.5亿元的赤壁长江公路大桥主体工程等;启动建设总投资6.2亿元的长江取水工程、总投资6990万元的赤马港渡槽升级改造等项目,建成总投资4.5亿元的黄盖湖防洪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4100万元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落实情况:南环大桥项目、赤壁长江大桥东延线工程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陆水河节堤码头项目已完成环境评价、水土保持、防洪评价、通航论证、初步设计、土地补偿等工作,计划10月份开工。107国道城区段外迁工程累计完成货币工程量30000万元。赤壁长江公路大桥工程项目累计完成货币工程量247907万元,占总投资的75.1%。赤马港渡槽拆除重建工程已编制完成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报告,正在修编完善方案。黄盖湖防洪治理工程(湖北部分)批复概算总投资52719万元,累计完成货币工程量51585万元,占总投资的97.8%。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已完成招投标工作。

13.启动总投资50亿元的官塘驿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建成总投资5500万元的110千伏丁卯山输变电工程,解决能源瓶颈制约问题。

落实情况:500千伏变电站工程已完成变电站选址和系统接入方案初步设计,正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110千伏丁卯山输变电工程已完成可研、初步设计,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

14.完成“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落实情况:已启动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组建了规划编制工作专班,制定了《赤壁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正在积极对接第三方咨询机构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三)稳外贸扩外资。

15.实施“一企一策”,争取省级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帮扶中小外贸外资企业,支持维达力发展。

落实情况:一是帮扶全市44家外贸企业争取中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赤壁市外贸出口奖励资金近700万元;申报境外参展资金60万元,申报外贸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658万元。二是申请湖北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亿元,用于维达力三期(万津实业)项目建设。

16.利用好省农产品出口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农产品“海外行”,打造赤壁青砖茶、猕猴桃等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鼓励医药物资生产企业出口创汇。支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

落实情况:充分利用“云上广交”等平台,积极支持湖北祥源特种布出口转内销。上半年,湖北祥源特种布出口同比下降78%,内销同比增加1倍。

17.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年引进项目160个左右,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以上,亿元以上项目20个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70亿元;外资项目2个以上,实际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以上。

落实情况:上半年,全市招商引资签约项目6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4个;10亿元以上项目4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6.5亿元。

(四)优化营商环境。

18.全面落实省优化营商环境“30条”,着力打造规范高效的政务环境、宽松便利的市场环境、公平完善的法治环境。

落实情况:持续改善政务环境。完成了一件事一次办”清单、办事指南及流程图,正在编制“一事联办”主题业务流程再造优化方案》;完成了“一张网”建设政务服务事项的领取、编辑、发布、流程配置和事项测试等工作。实现重点领域创新突破。政府投融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67个工作日以内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压缩至45个工作日以内带方案出让用地的社会投资项目及小型社会投资项目压缩至20个工作日以内。不动产登记水电气过户实现一体化办理,将之前的5个环节整合为“申请受理”1个环节。实行企业开办“210”标准累计办理营业执照126户,刻制公章492枚。大力实施减税降费。我市阶段性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1447.76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101.34万元困难企业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336万元社保费5160.92万减免电费1120.17万元、水费9.28万元。优惠用气金额1094.24万元。减免国有资产出租租金1985万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我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2.11亿元。金融机构为13家企业提供过桥资金6374万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42万元;向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发放专项再贷款4.32亿元;为受困企业办理展期2.43亿元,续贷0.76亿元。降低和规范涉企收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对所有企业继续实行“零收费”。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引导失信企业进行信用修复31条,我市城市信用监测指数平均为83.79,在全国382家县级信用城市排名中位居前列。推进“互联网+监管”。不断加大电子证照归集和“互联网+监管行为”采集力度,确保数据录入及时透明,建立信息资源共享账号创新招标投标方式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网上招标,大力推行远程异地评标赤壁市乡镇公共厕所工程建设(赵李桥)项目我市首个实现远程异地电子评标工程类项目。

19.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梳理“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形成工作标准,编制办事指南。推广“一事联办”,对涉及多部门的审批事项“一号申请、提交一套材料、一个窗口取件”。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做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全覆盖,线上线下数据同源、服务同源,功能互补、无缝衔接。

落实情况:截至目前,我市1390个政务服务事项已进驻1140个,进驻率达82%。一是对全市工业企业、工程企业、民生事项办理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建立“多审合一”“多规合一”机制,实行企业开办“210”工作模式。二是大力推行线上函审,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三是推行项目单位申报材料在线审批,压缩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至39日。四是协调推动不动产与咸宁政务大数据系统对接,实现不动产登记+水、电、气过户一体化。

20.加快企业电子身份应用,提高电子证明、电子印章、电子档案在办理政务服务事项中的应用度,“一次拷贝、终生使用”。

落实情况:一是加快电子营业执照应用。通过省政务服务网,在税务、社保、公积金等涉企服务高频领域深度应用电子营业执照。二是推进电子印章应用。加快电子印章系统建设,企业完成设立后,同步生成电子印章,推动完善电子印章生成、使用、管理等方面制度规范。三是推行企业档案在线查询服务。2020年年底前上线“企业登记档案服务平台”,实现企业档案网上自助查询。

21.清理简并资质资格许可事项,将工程建设、测绘等领域企业资质类别、等级压减三分之一以上。

落实情况: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反馈工程建设、测绘等领域资质许可事项,县级无许可权限,无法清理简并。

22.实行企业开办“210”标准,即2个环节(一表申请、一窗发放)、1天办结、0费用(免费赠送一套三枚公章)。

落实情况:一是设立企业开办综合服务窗口,将申请人办理企业开办流程压缩至2个环节,实现一表申请、一窗发放,只到“一窗”、只进“一网”。二是将企业开办办理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办结,其中:企业设立登记0.5个工作日;公章刻制、发票申领、社保登记同步审批,0.5个工作日内办结。三是继续落实零费用政策,通过政府购买方式,为新开办企业提供免费公章刻制服务,免费赠送一套四枚公章。

23.降低和规范涉企收费,严格落实各项涉企收费,确保清单之外无收费。

落实情况: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进行了清理,公开了收费清单。制定了《赤壁市涉企收费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正在对市直有涉企收费项目的单位2018年以来涉企收费情况开展自查。

24.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建立“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实现政务失信100%治理,对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和签订的各类合同坚决兑现。

落实情况:出台了《关于赤壁市工业投资项目建设实行“零审批”实施方案(试行)》《赤壁市高新区工业投资项目建设实行“先建后验”承诺实施细则(暂行)》。持续开展政府失信问题专项治理,重点关注乡镇、村、组政府失信情况,完成政府失信问题100%治理。

25.大力弘扬“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全面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法律服务,让企业真正引得来、留得住、做得大。

落实情况:一是开展为期1个月的“一对一”专项“法治体检”活动,采取差异化策略启动分区分级分类分时有条件复工复产,全力做好援企稳岗各项法律服务工作。二是协助企业及时办理复工复产相关手续,对有条件转产各类紧缺应急物资的中小企业,为其尽快获得生产许可资质提供法律服务,协助企业加强生产销售合规管理。三是发挥律师调解优势,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引导企业之间、企业和职工之间互谅互让,尽可能通过对话协商方式处理合同违约、债务追偿、物业租赁等各类纠纷。

二、坚持绿色引领,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

(一)发展特色农业。

26.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提高复种指数,严厉惩处违法违规侵占耕地行为,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0万亩以上。

落实情况:一是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提高复种指数。2020年,全市粮食生产规划总面积61.93万亩,较2019年增加0.45万亩;今年早稻生产9万亩左右,中晚稻复种面积稳定在45万亩以上。二是严守耕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建立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将赤壁市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储备区数据库纳入湖北省自然资源政务云平台“一张图”进行监测管理。三是实施耕地占补平衡。依法加强耕地占补平衡规范管理,落实“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工作要求,实现市域内耕地占补平衡。四是加大耕地保护工作巡查管控执法力度。依法拆除永久基本农田上违法建房1宗,恢复基本农田原状400平方米。

27.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新建高标准农田3.5万亩。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支持“双胞胎”集团60万头生猪养殖产业链项目建设,全年全市生猪出栏量20万头左右。做大做强青砖茶产业,建设赤壁青砖茶研究院,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院长、首席科学家,高标准编制赤壁青砖茶发展规划,争取羊楼洞打造“一带一路”茶产业论坛永久会址,建设区域茶叶交易中心。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新建改建猕猴桃基地1.35万亩。稳定发展小龙虾产业,建设小龙虾良种繁育基地5000亩,支持柳山湖镇建设省级小龙虾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赤壁小龙虾进入公用品牌供应链。

落实情况:高标准农田。2020年,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5万亩,总投资5250万元,已完成项目选址和勘测,正在组织编制初步设计方案。生猪生产。截止7月30日,全市生猪存栏17.48万头,能繁母猪存栏1.13万头,生猪出栏9.7万头。双胞胎集团60万头生猪养殖产业链项目(共五期)一期种猪场已建成投产,引进种猪3200头,产仔猪4500头;二期种猪场建设规模1300头,预计10月初建成投产;三期种猪场建设规模7800头,正在准备“三通一平”;四期商品猪场建设规模24000头,已完成土地平整;五期种猪场建设规模12000头,正在签订土地租赁合同。特色农业。以青砖茶、小龙虾、猕猴桃为主的三大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全市茶叶基地面积16.2万余亩、年产值12亿元,产业链产值47亿元,跻身全国百家重点产茶县(市)第6位,赤壁青砖茶列入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组建了赤壁青砖茶研究院,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担任院长、首席科学家。小龙虾养殖面积25万亩,年产量突破1.5万吨,产值达10亿元,产业链产值20亿元。猕猴桃基地面积6.2万亩,年产量5.6万吨,产值10亿元,产业链产值15亿元。上半年,在神山镇、官塘驿镇、新店镇、赤马港办事处新建猕猴桃基地0.35万亩。支持柳山湖镇成功申报小龙虾农业产业强镇。

28.鼓励发展楠竹产业,开展楠竹质量认证,推动外销出口。

落实情况:一是多次协调解决湖北冠森竹纤维制品有限公司土地证问题、融资问题。二是为汇圆科技、骧腾科技等外贸型企业申请启动FSC竹林体系认证,已出台认证相关工作方案。三是启动赤壁市竹业协会改组工作。四是推进赵李桥竹木产业园建设,已进入征地论证阶段。

29.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和品牌培育行动,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5个以上,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6:1。

落实情况:开展“品牌兴市”工程,将我市“赤壁青砖茶”和“羊楼洞”2个品牌纳入湖北品牌产品名录,指导羊楼洞茶场将“松峰绿茶”打造成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0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赤壁青砖茶”“赤壁米砖茶”公共品牌价值分别达到30.29亿元和13.7亿元,新增“三品一标”企业一家。

(二)发展全域旅游。

30.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国赤壁古战场为引擎,辐射带动沧湖生态开发区、风情赤壁度假区以及黄盖湖、松柏湖、柳山湖、小罗湖、东柳村等优质生态景观,打造三国研学休闲区;以世界茶业第一古镇羊楼洞为引擎,辐射带动羊楼洞文化产业园、赵李桥茶厂、乾泰恒茶业、大德和茶庄、万亩茶园、峡山田园综合体等示范项目,打造茶文化体验休闲区;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陆水湖为引擎,辐射带动葛仙山、雪峰山、芳世湾、赤壁古城、夜游陆水河、黄龙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打造“一湖两山”生态休闲区;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龙佑赤壁温泉度假区为引擎,辐射带动五洪山温泉疗养区、春泉庄度假酒店温泉资源等,打造温泉康养休闲区。

落实情况:上半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91.65万人次,门票收入5212.15万元,实现旅游总收入21.24亿元,同比分别减少38.7%、38.9%、37.8%。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全力做好三国赤壁古战场、羊楼洞万里茶道源头、陆水湖风景名胜区和温泉康养度假区四个示范区建设。目前,羊楼洞明清石板街荣获“湖北省旅游名街”;已完成沧湖生态农业开发区普安村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俄罗斯方块小镇国家3A级旅游景区、春泉庄湖北省首批康养旅游目的地申报工作。

31.实施“旅游+”模式,加大农业、水利、交通、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资金整合力度,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

落实情况:一是以建设赵李桥砖茶产业园、复兴羊楼洞万里茶道源头为切入点,完善以羊楼洞古街为中心的路网建设,建成赵李桥至羊楼洞环形旅游通道。二是已完成羊楼洞全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并上报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三是完成“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31.1公里路基拓宽工作,完成货币化工程量930余万元。

32.加快旅游产品开发,推进中国“拓展旅游之都”建设,建成运营陆水湖风景区、世界茶业第一古镇、夜游陆水河等项目,做到无处不精细、无处不精致、无处不精美。强化景区运营管理,积极引进有实力、业绩好的企业运营赤壁旅游。发展智慧旅游,建成智慧旅游系统,实现“一部手机游赤壁”。深入开展“赤壁人游赤壁”活动,积极融入“咸宁桂花游”,加大旅游产品对外推介力度,推动旅游行业全面复苏。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

落实情况:一是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夜游陆水河和陆水湖生态游已试运行;世界茶业第一古镇明清古街建筑部分已投入使用;加快推进赵李桥砖茶产业园、知青茶庄、羊楼洞新镇·卓尔一期万国茶市与茶交易市场、卓尔二期文创产品等项目建设。二是发展智慧旅游。舆情管控、全域旅游数据中心、大数据分析智慧旅游等三大系统已开发运用;完成“一部手机游赤壁”开发调试,并与数据中心对接。三是开展“赤壁人游赤壁”活动。出台了《关于倡导开展“赤壁人游赤壁”活动的通知》,给予全年200万元的补贴;联合北京巅峰公司开展赤壁市旅游线上宣传推介,联合人民日报“魅力中国县”大型互动直播栏目举办县长直播带货活动。四是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启动了《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和《赤壁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配套制定拓展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专项规划;陆水湖景区开园运营;启动陆逊营寨国防教育拓展基地建设;招商引进北京金汇通控股集团发展旅游康养产业,已签订协议;策划文旅局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34个。

(三)发展现代服务业。

33.主动融入武汉现代服务业、长江经济带大市场。实施“促进服务业发展三年计划”,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落实情况:羊楼洞文化旅游项目(世界茶业第一古镇·欧亚万里茶道源)获批2020年湖北省服务业“五个一百工程”重点项目建设计划。跟踪扶持全市126家限上规上服务业发展壮大,目前,已完成12家企业入规入限。

34.加快金融业发展。全市贷款余额增幅15%以上;支持汉口银行在我市布点;持续实施“金种子”“银种子”培育工程,全力支持神山兴农海外上市、维达力主板上市;加快推动新动能产业发展基金和湖北省(赤壁)长江光电子产业投资基金项目落地;持续创建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

落实情况:一是截止7月底,全市各项贷款余额217.87亿元,比年初增加29.59亿元(增量居各县市之首),同比增长18.15%。二是湖北银保监局即将批复同意汉口银行在赤壁设立分支机构,营业网点在市农业农村局临街一二楼,今年年底前完成布点工作。三是神山兴农公司于2019年4月向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提交了2016年至2018年审计报告,目前等待新交所正式函证。四是推介神山兴农、霍尔科技、高正新材料、恒瑞非织造等企业申报湖北省金种子、银种子企业。五是赤壁新动能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已完成合伙企业注册、管理制度建章立制,8月5日,基金投资款2000万元正式汇入湖北霍尔科技有限公司账户。六是湖北省(赤壁)长江光电子产业投资基金已完成工商注册、合资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计划8月底完成对湖北卫汉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的立项和内部评审。

35.发展现代物流业,开工建设总投资10亿元的昊顺达物流,加快建设兴农科技猕猴桃产业冷链物流、国际农副产品物流园,组建电商孵化中心,打造绿色城乡配送体系,争创交通运输部“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落实情况:2020年6月,我市“交通运输+邮政快递+电子商务”项目入选交通运输部首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名单。国际农副产品物流园已完成高压线改迁、5户房屋拆迁、疏港公路路基开挖及3#、5#、7#楼维修、9#和11#楼主体工程等工作。

36.发展房地产服务业,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合理保障土地供应规模,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

落实情况:一是发展房地产服务业。上半年,全市批准预售2282套,预售面积27.76万㎡,商品房销售1845套,销售面积21.55万㎡,可售商品房库存量80.09万㎡(其中商品住房库存44.32万㎡,商业房库存35.77万㎡),去库存周期14个月,比2019年去库存周期增加2个月。二是合理保障土地供应规模。编制了《赤壁市2020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2020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控制在711.44公顷以内,其中:住宅用地供应面积为113.26公顷,占比15.952%。目前,已供应住宅用地38.62公顷。

37.发展商务服务业,加快推动一批龙头企业升级改造,促进消费升级。发展汽车服务业,支持天驰汽车城建设,建成107国道茶庵综合服务区、银里机动车检验检测中心,培育汽车消费市场。

落实情况:天驰汽车城项目已完成土地平整,正在进行土地性质置换、设计方案优化等工作;银里机动车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已完成办公楼封顶、3栋车间钢结构主体、路面平整、管道填埋、绿化等工作,正在进行检测设备公开采购招标。

38.发展商贸产业,支持万达广场、西湖国际二期建设,持续开展“全民消费”促销活动。

落实情况:一是支持万达广场、西湖国际二期建设。目前,万达广场项目已达成意向协议,西湖国际二期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二是开展“全民消费”促销活动。组织相关茶企参与大小直播带货活动30余场,累计观看人数超5000余万人。“五一”期间,组织城市商贸商会近50家企业举办了“全民消费、买光赤壁”大型促销让利活动。5月份,联合武汉蜂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赤壁成立“赤壁青砖茶电商区域品牌公共服务中心”,助推赤壁青砖茶销售。

39.发展文体服务产业,支持千年文化广告公司等企业做大做强,谋划建设雪峰山索道、观光塔和滑翔伞基地。

落实情况: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支持文化企业疫后重振的若干意见》,支持千年文化广告公司文化产业园、“双创”园建设,正在进行项目选址。雪峰山索道、观光塔和滑翔伞基地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正在组织实施。

40.鼓励家政服务、研发设计和科技服务、教育服务等产业发展。

落实情况:开展了全市家政服务业调查摸底,并结合实际进行了分类指导。开展科技特派员线上线下技术指导50人次、线下小型培训服务6次,培训服务人数140余人。

三、坚持协调发展,建设自然生态公园城市。

(一)打造宜居城市。

41.加快推进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

落实情况:一是完成了赤壁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双评价)初步成果和赤壁市国土空间战略目标研究专题的初步成果。二是初步完成了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线以及城镇开发边界初步方案划定工作。三是开展了城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工作,形成了赤壁市交通现状、发展战略等方面初步研究成果。四是开展了乡村振兴专题的编制工作,形成了初步规划成果。

42.加强山体、水体、水源地、自然保护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锚固全域生态本底。

落实情况:一是开展了废弃矿山地质勘查,编制了《赤壁市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设计(一矿一策)》。二是编制了《赤壁市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新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隔离防护网1000米、设置标识标牌25个,投入资金39万元。三是起草了《赤壁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8月11日咸宁市组织了专家评审,正在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43.加快城市公园体系建设,狠抓城市主干道、公园、重要节点美化和绿化。

落实情况:一是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过程中,注重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公园绿地系统。二是加强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精细化修剪城区行道树5次、灌木4次,防治病虫害17余次,清除杂草190万平方米,修复城区破损护栏2200余米。三是加强公园广场维养护。修剪、施肥,维修大理石砖和喷泉盖板等设施,维护日常管理秩序和环境卫生。四是实施系列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春节、五一期间城区栽植鲜花及各节点摆放立体花架栽植鲜花约112万盆。五是计划对一河两岸青泉段及东洲人行桥段两岸进行灯光布景,增加城区4个节点(火车站、青泉公园、人民广场、一河两岸)休闲坐凳,预计8月底开始实施;北山大道七个节点正在进行前期规划和可研编制。

44.加快生态新城道路及配套工程建设,合理布局教育、医疗、商贸等服务功能。

落实情况:一是推进道路及配套工程建设。上半年,北山路已完成雨污管网预埋、路灯基座安装、消防和弱电管道铺设、行道树种植等工作;七号路已完成道路第二层水稳层铺设;十号路已完成两侧路牙铺装,目前正在进行绿化种植;十一号、十二号路已完成路基施工,正进行排水管铺设;体育中心外环路已完成土地征收、清表工作。二是推动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和公共卫生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已完成土地收储、规划和施工设计,正在进行土地平整、房屋拆迁等工作。残疾人“三位一体”项目已完成附着物资金拨付,正在进行土方回填;华中师范大学附属赤壁学校项目正在进行土地平整;中医院整体搬迁项目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汪家堡小学和陆水幼儿园新建项目已完成土地平整、项目部工棚搭设、花坛拆除等工作。

45.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内道路、雨污水管网改造,因地制宜植入菜场、健身场所、公厕等便民设施,打造“15分钟生活圈”。

落实情况:已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5分钟生活圈”规划设计。2020年,我市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7个,已开工建设7个,剩余10个项目计划9月上旬开工建设。

46.加强城市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和开发利用,启动蒲圻“一条龙”改造工程,完善“一河两岸”功能配套。

落实情况:一是加强城市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和开发利用。已完成蒲圻古城保护开发前期文物调查、登记工作,调查登记古城门4处、历史建筑9栋、历史文化遗存点13处、古民居34栋。二是启动蒲圻“一条龙”改造工程。已完成赤壁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和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专项债券申报,并通过了专家评审。三是完善“一河两岸”功能配套。陆水河两岸环境升级改造工程,正在进行“一河两岸”(青泉段、东洲人行桥段)灯光投影 、树围坐凳、水幕建设规划设计;陆水河排口建设项目正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47.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

落实情况:一是开展城区集贸市场周边、校园周边环境秩序治理以及城区主次干道临街餐饮店铺夜市经营秩序专项整治活动,累计取缔占道经营流动摊贩2500余人次。二是坚决查处违法建设行为。上半年累计拆除各类违建 448处(次),拆除面积约13732平方米,清理抢栽抢种共计191.5亩。三是严查渣土污染行为。共立案4起,批评教育4人次,清理渣土垃圾约73吨。四是加大城区露天烧烤油烟管控力度。开展城区主次干道临街餐饮夜市店铺经营秩序专项治理活动,摸排调查城区86户餐饮店铺,达了整改通知书30户,收缴暂扣占道物品6户。五是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清扫保洁一体化。日完成城乡清扫保洁面积达474.16万平方米、清运生活垃圾约320吨,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六是加大户外广告清理力度。上半年,共计清理污损广告9000余平方米,清理乱张贴、乱涂画3663处。

48.持续开展交通拥堵综合整治。

落实情况:一是改革城区交通勤务模式,逐步形成以视频监控巡逻为主,警力定点守候,就近快速出警的新型勤务模式。二是开展城区交通安全状况专题调研,形成了《赤壁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调研和思考》,组织排查城区道路堵点、瓶颈路段14处,提交改善方案4个、落实到位2个。三是坚持开展占道经营日常管理与集中整治,清理取缔出店、占道经营行为。四是开展交通违法整治,共查处违停车辆46926台次,强制拖离4210台次(含摩托车、小车)。

49.坚持包容审慎、规范管理,科学有序推进地摊经济发展。

落实情况:按照“管住底线、科学定点、有序设置、规范经营、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原则,组织实施“地摊经济”。一是适当放开城区具备有商业广场的商超综合体、其他类型超市、以及大型餐饮服务行业的门前广场,限时经营;二是在保障道路畅通的前提下,划定地摊经营区域,规定经营时间,规范经营秩序;三是结合市民生活需求,设置便民市场和便民疏导点6处。

50.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科学合理确定社区边界,配齐配强社区工作队伍,建立社区职业工作者制度,加大社区基层治理保障力度。

落实情况:一是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印发了《关于开展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对现有城市社区及“两委”成员、社区工作人员现状进行调查摸底。起草了《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对符合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岗位条件的153名人员进行组织考核,经考核考试合格的社区工作人员直接转岗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纳入社区工作者管理。同时,计划面向社会统一招聘约180名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二是优化调整社区规模。印发了《赤壁市城市社区调整方案》,对蒲圻街道和赤马港街道的部分社区进行适当调整,选优配强社区队伍。三是加大社区基层治理保障力度。将社区主职干部报酬列入了财政预算,比照村主职干部按照每人3.78万元/年标准落实,其中:本级负担1.39万元,社区负担2.39万元。

51.打造“红色物业”,推动社区物业管理全覆盖。

落实情况:一是成立“物业行业党工委”,充分发挥党员带头先锋模范作用,定期举办“物业管理条例”学习大课堂、“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等专题讲座。二是推动基层“四员”进小区。600多名公安警员、城管队员、市场监管员、社区工作人员下沉社区小区,划定责任区域并挂牌公示,解决街巷“十乱”“十怨”“十患”等问题和群众“十盼”等意愿诉求34100余项。三是打造一支永不撤防的小区工作队。整合社区工作者、下沉党员干部、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和热心党员群众等力量,组建380多支小区应急突击队和志愿服务小分队,坚持平战结合,长期参与小区疫情防控、突发事件处置、公益志愿、特殊群体关爱等工作。

(二)建设美丽乡村。

52.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启动实施《乡村振兴考核办法》。

落实情况:加快编制村庄规划。2018年第一批14个村庄规划已完成专家评审,比照全市村庄布局规划进行修改后组织文本批复;2019年第二批24个村庄规划已形成成果汇编,近期将组织专家评审。

53.加快城乡供水、公交一体化。

落实情况:城乡供水一体化。完成了全市11个乡镇12个水厂的前期摸底工作,拟定了乡镇水厂移交接管协议书,已接管经营赤壁镇水厂等7个水厂。委托第三方机构完成了赤壁镇水厂等5个水厂财务认定工作,正在对官塘水厂收购价值进行确认。完成赤壁镇水厂、柳山湖水厂、中伙水厂取水、消毒工艺等设施设备更新维护。公交一体化。截止6月底,我市已开通农村公交线路5条,投入公交车82辆。今年计划收购余家桥、赤壁镇、黄盖湖镇3条线路,6月16日正式开通通往余家桥镇的16路公交车。

54.推进气化乡镇。

落实情况:2020年6月,市政府授权市住建局与赤壁华润燃气有限公司签订赤壁市乡镇管道天然气特许经营协议。目前,华润燃气公司已完成全市11个乡镇的市场调研、投资预算、经济评价和可行性分析等工作,并编制了报告文本上,正在准备与市政府签约事宜。

55.支持赵李桥镇、黄盖湖镇、新店镇省际口子镇建设,着力打造官塘驿商贸重镇、车埠工业物流重镇、赤壁旅游名镇,推动神山镇、中伙铺镇、茶庵岭镇、柳山湖镇、余家桥乡、沧湖开发区特色化发展。

落实情况:上半年,官塘驿镇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8.58亿元,降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引进航宇建材、锦鹏建材、德睿电子等3家企业;加快推进智慧物流园建设,整合规范停车、洗车、修配、仓储、物流等一体化服务;恒佳木业5300万技术改造项目顺利入库;鹏凡制衣扩建项目完成土地平整;茅草棚餐饮顺利完成商贸入限。车埠镇新兴非织造产业园已签约企业6家,完成2019年16批次1号地块征地补偿,土方平整工程已完成总量的80%。赵李桥镇大力实施砖茶产业园满园工程,园区内洞庄茶业、乾泰恒茶业、思庄茶业等3家茶企发展稳中有升,预计年产砖茶达1.5万吨,年产值近1亿元。

56.加快编制村庄规划。

落实情况:已完成2019年度33个村庄规划征求意见;完成了市域村庄布局规划初步规划方案,正在征求意见;启动了2020年42个村庄规划编制的前期准备工作。

57.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庄清洁行动,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7个、整治村27个,打造省级美丽乡村试点村4个,争创国家森林乡村4个。

落实情况:一是制定了《赤壁市2020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下发了省级验收责任清单,并对各村上报的项目建设清单进行了审核。二是印发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财政专项资金统筹整合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通知》,统筹整合43项专项资金优先向美丽乡村示范村(整治村)倾斜。2019年度建设美丽乡村34个,其中:已完成15个,正在建设19个。三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庄清洁行动。疫情防控期间,共清除暴露垃圾和散落垃圾4832吨,日消毒面积达24万余平方米。

58.规范农村建房管理,建设5个农村建房示范点。

落实情况:起草了《赤壁市农村村民建房管理暂行规定》《关于加强全市主干道路沿线建房规范管理的通知》,待市政府审核印发。结合我市现状农村建房情况,初步拟定了金潭村、团山村、腊里山村、东柳村、温泉村等5个农村建房示范点。

59.推动“四好农村路”提质扩面,支持村内道路建设和改造,争创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

落实情况:完成“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路基拓宽31.1公里、货币工程量930余万元;完成路基路面29公里、货币工程量3200余万元;完成自然村通组公路22.283公里、货币工程量890余万元;完成日常养护路面维修2850平方米、货币工程量40余万元;完成全市农村公路35座危桥的前期检测评定工作。

60.推进电商、快递进农村。

落实情况:电商进农村。我市已按照电商示范市建设要求,完成了农村电商快递三级配套体系建设。快递进农村。一是抓好“+仓储物流”,积极协调磊鑫洪泰物流公司和武汉中铁大桥局物资公司商谈,计划合作共建大桥局华南区物资中转仓库;二是推进“+中小市场就近配送”,正在组织金福顺通物流公司等企业对接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拟建知名家电(格力、海信等)品牌赤壁仓储配送中心。

61.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

落实情况:已完成我市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2015年-2019年)全部17项目配网工程、2项目业扩工程。其中: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总投资3.16亿元,累计完成主体工程量为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641.937公里;完成新建、改造配变543台,容量56915千伏安;新建、改造低压线路1031.47公里。

62.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落实情况:一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市14个乡镇(办、区)、162个村(社区)已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在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管理系统进行了登记赋码,挂牌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开展“两清”工作,共清理账面资产总额40420.4万元,核实增加资产总额85930.42万元,经营性资产17019.45万元;确认村集体组织成员身份85490户368866人。2019年申报省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扶持村6个,2020年申报4个,争取省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扶持村资金共500万元。二是巩固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成果。办理确权改证申请改证568件;印发流转合同2万份,指导新型经营主体签订正规流转合同;开展全市规模经营大户调查摸底,共有规模经营户796户,规模经营面积 88046.58亩;发放“助农贷”贷款87笔、3230万元,“楚农贷”7笔、427万元,拨付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基金70万元。

63.建成运营丛林、炊烟依旧亲子乐园等一批田园综合体。

落实情况:余家桥乡杨梅产业园杨梅(露酒)保健酒生产线项目,已完成杨梅酒生产厂房主体大楼建设,正在实施内部装修、酒文化展示中心、绿化、环保设施等工作,预计于2020年底建成投产。乡遇·鸡公山村项目总投资1.5亿元,2008年11月28日启动一期核心区功能建设,预计12月底完工。

64.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强化乡村治理。

落实情况:一是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新增报名20人;开展“荆楚科普大讲堂—走基层”线上活动7场;实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双百”示范行动,评选“六有”家庭农场29家,监测认定“省级示范社”6家。二是强化乡村治理。加快推进农村社区试点建设,向省厅申报农村社区试点7家;规范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全市所有行政村实施了“五务合一”工程;引导村级自治组织参与乡村治理,140个村修订了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

(三)优化生态环境。

65.继续抓好中央、省、咸宁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落实情况:2016-2018年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及信访件127个,已完成整改125个,占比98.8%。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19个问题、21件信访件,已全部完成整改任务。2019年5月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我市两家企业表面整改、假装整改问题,已整改到位,关闭拆除包括万洲、良华等两家企业在内的22家碳酸钙企业生产设备设施,复绿1万余平方米;同时,举一反三,拆除56座非法石灰窑。长江经济带暗访董塘池投肥养殖问题,已完成整改。咸宁市主要领导批示的赤马港营里社区塑料加作坊污染问题,已全部关停并拆除、复绿。全省长江经济带警示片反馈晨力纸业公司涉嫌偷排废水问题,已整改完成。

66.纵深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双十工程”。

落实情况:一是我市纳入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重大项目2个:羊楼洞文化旅游(世界茶业第一古镇·欧亚万里茶道源)项目、电子玻璃生产基地项目;完成了赤壁市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重大事项和重大项目的调整:共12项重大事项、20个重大项目。二是制定了《赤壁市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工作总体方案》和13个专项方案,正在有序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长江段沿线港口岸线资源清理整顿、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改提升、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等工作。

67.完成“五个三重大生态工程”。

落实情况:厕所革命。上半年,完成农村厕所1128座,其中:农户无害化厕所1106户、农村公厕22座,总完成量占农村厕所三年总任务的82.9%。精准灭荒。累计完成精准灭荒造林面积18534.2亩,占三年总任务的115.7%。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已完成8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市县两级竣工验收;2020年计划对全市34个村进行微动力污水处理,目前正在进行立项准备工作。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日完成城乡清扫保洁面积474.16万平方米、清运生活垃圾约320吨,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我市计划三年改扩建乡镇水厂9个,已完成7个。2020年,计划投资4100万元实施赵李桥水厂、赤壁市中心水厂改扩建工程,解决8.92万人的巩固提升问题,截至目前,已完成财政投资评审,正在进行招投标程序。

68.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完善大气污染调度工作机制,加强秸秆禁烧管控,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3%。

落实情况:1-7月,我市城区环境空气优良率为95.8%,比去年同期上升6.5%。

69.加强污水处置设施建设,建设蒲纺工业污水处理厂,全面完成“水十条”各项任务,断面考核达标率100%。

落实情况:一是建设陆水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补偿、地勘、施工图设计等工作,正在编制预算报告。二是完成“水十条”各项任务,断面考核达标率100%。截至目前,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陆水水库)水质检测结果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质标准,达标率为100%;市控以上地表水考核的8个断面好于Ⅲ类水功能水质达标率为100%。

70.推动垃圾分类处置与回收利用。

落实情况:已完成11个乡镇41个村或社区的垃圾分类和去桶化工作,覆盖人口18.5万人,城乡垃圾分类减量率达到20.3%、无害化达到100%、资源化达到95%。截至目前,累计清理城乡餐厨垃圾2928.23吨、有害垃圾9.08吨、可回收物51.85吨、其他垃圾15025.78吨,

71.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三条控制线,加快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

落实情况:一是生态保护红线评估工作已完成阶段性成果,并于8月初上报至省厅,待省厅审查反馈意见后,结合自然资源部8月20日的视频会会议精神,进一步优化再上报审批。二是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前期已由市生态环境分局完成了公开招投标,并与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签订了合同。三是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待上级通知后,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予以实施。四是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将结合现阶段生态保护红线阶段成果、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及双评价初步成果进行初步划定。

72.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二期。

落实情况:一是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启动了柳山湖镇团山村等4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已策划上报陆水河、黄盖湖、西凉湖三大流域生态环境整治修复等13个项目,项目总投资143830.19万元。二是建设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二期。已与本特签订正式合作协议,正在加快推进示范区规划、招商引资等工作。

73.加大矿产资源保护力度,规范河砂开采行为,依法依规推进非煤矿山关停和修复工作,有序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机制砂行业发展。

落实情况:一是推进非煤矿山关停和修复工作。编制了赤壁市“三道两旁”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方案,并通过专家评审。赤壁市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已完成凤凰山矿区、羊楼洞矿区工程招投标工作,正在组织对两个矿区危岩清理和场地平整工作。二是规范河砂开采行为。委托湖北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对朝天畈、郑家洲、苏洲垴、陆水老河道4个可采区河砂资源储量进行了勘探,出具了砂石资源储存量勘测报告书。2020年5月13日,苏洲垴河砂开采拍卖由赤壁市交投集团以5020万元成交价中标,目前正在办理环评、防洪、水保等开采前相关手续。陆水老河道河砂开采拍卖,已编制《赤壁市陆水河老河道可采区河砂资源勘查报告》,正在进行价值评估和土地收储工作。

74.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捕滥猎、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等违法活动。

落实情况:一是严厉打击乱砍滥伐、破坏林地行为。截至目前,共查处滥伐林木和非法使用林地案件12起,处罚违法人员12人次,其中:滥伐林木案件8起,罚款4.45万元,补种树木3873株;非法使用林地案件14起,破坏林地1.66公顷,罚款53.47万元。二是做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组建野生动物巡查工作专班,开展清理捕鸟网、猎枪猎捕工具、食用野生动物招牌的行动,查获非法持枪猎捕鸟类四人,已刑事立案。7月9日—22日,对全市13家合法养殖户在养野生动物进行了退养处置,其中:处置蛇类养殖户8户,数量41910.94公斤;处置竹鼠养殖户2户,数量3133.1公斤;处置蓝孔雀养殖户2户,数量231只;处置鸿雁、斑嘴鸭养殖户1户,鸿雁1990只、斑嘴鸭560只。

、坚持共建共享,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

(一)稳定和扩大就业。

75.通过推动一批工业项目投产,新释放就业岗位6000个以上,从国有企事业单位征集岗位1000个以上,新开发公益性岗位1000个以上,大力支持灵活就业,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零就业家庭及其他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力争企业不裁员、少减员,确保就业形势稳定。

落实情况:截至目前,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99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4.1%。一是以发展带动就业。推进总投资200亿元的维达力三期、总投资16亿元的住方科技等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开工,知腾工业、高瞻科技、长城炭素二期等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带动就业近1500人。二是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扩大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规模、扩大基层项目招募规模、扩大应征入伍规模,扩大就业见习规模等方式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为我市高校毕业生征集岗位1002个(不含企业)。三是强化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动态调整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标准,及时将受疫情影响人员纳入就业援助范围,对大龄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重度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员,全部进行摸底安置。目前已累计安置3289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从事公益性岗位政策期满仍未实现稳定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根据本人申请和用人单位申报继续保留岗位一年,目前已办理27人。四是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发放创业贷款2730万元,惠及36户个体经营者和7家小微企业。为6家大学生创业项目发放补贴41万元。五是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实施最大力度的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审核154家企业拨付稳岗返还补贴801.2万元,涉及企业职工10068人;加快落实支持我市企业复工复产吸纳就业奖补各项政策,目前已落实一次性延迟复工补贴840.95014万元;交通费补贴40家涉及882人,补贴金额25.458711万元;招工补贴3家涉及155人,补贴金额15.5000万元;免征赤壁市581家企业社会保险共计3703万元,为476家单位减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部分866万元,受理2家企业缓缴社保费申请;新增岗位补贴、企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补贴、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补贴及“囤人计划”补贴正在进行摸底测算。

(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76.坚持“一摘四不摘”,加大外出务工贫困人口就业帮扶力度,实现稳岗就业。强化产业扶贫,支持羊楼司村等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扶贫企业恢复生产步伐,做好农资保障和农技服务。开展消费扶贫,全面落实《湖北省消费扶贫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好产销对接,多渠道解决扶贫产品销售难问题。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加强贫困监测,落实返贫致贫预防措施,确保脱贫人口稳得住、能致富。强化兜底保障。持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融合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落实情况:就业扶贫方面。举办扶贫专场招聘会6场,进场企业255家,提供岗位1468个,现场达成意向人数1083人。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茶业经营主体、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近700家全部正常生产,各类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吸纳贫困劳动力5490人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疫情期间共服务贫困劳动力返岗1503人,为12000多外出务工人员发放补贴资金200余万元。开发公益性“五员”岗位2652个,当年新增加1104个。光伏电站落实公益岗位74个。产业扶贫方面。落实6600户贫困户产业奖补政策,发放产业扶贫奖补资金650余万元。对300户兴办小微企业贫困户进行奖补,发放奖补资金150万元。消费扶贫方面。开展“抗击疫情、公益助农”行动,广泛收集贫困户农产品信息,上门收购、定点采购、“以购代捐”、“以买代帮”,对扶贫产品加快认定、优先采购。截止8月15日,申报认定供应商33家,认定扶贫产品160个;实现“832”平台线上交易额497.1万元、湖北特色馆线上采购额570余万元、线下采购金额1.65亿元。防止返贫致贫方面。印发《赤壁市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实施方案》《赤壁市“防贫保”工作方案》《赤壁市“保灾+保价”工作方案》,纳入低保救助范围113户153人,其中:受疫情影响55户70人;纳入临时救助1069人,发放救助资金140万元,其中:受疫情影响生活困难“四类人员”555人,发放救助资金35万元;“保灾+保价”已发放662笔228.32万元。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把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把《十四五扶贫开发规划》编制与《十四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有机衔接起来,在资金投入、项目安排上聚焦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边缘户。综合考虑各村情况,在资金项目上统筹均衡使用,推动全市各行政村均衡发展。

(三)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

77.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今年一般行政性支出再压减10%以上,腾出更多资金用于保基本民生、保基层运转,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落实情况:明确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支出时严控、严审、严管;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能省则省、能减则减。预算执行中一般不追加预算,也不出台增加当年支出的政策。今年预算安排中压减一般性支出7600万元,压减比例达到10%。截止7月份,我市“三保”支出完成163850万元。其中:保基本民生89400万元,保工资67500万元,保运转6950万元。“三保”支出力度不减,同比略有增长。

78.落实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调整政策,做到及时足额发放。

落实情况:我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74448人,其中:职工40840人,离退休人员33608人。基金总支出48386万元。其中:养老金支出46711万元,丧抚费支出1430万元,转移支出245万元,每月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79.落实退役军人优抚安置政策,做好因公殉职人员抚恤。

落实情况:一是落实抚恤补助政策。发放2020年1-6月抚恤补助资金791.55万元;发放2020年1-6月价格临时补贴183.58万元,发放重点优抚对象门诊补助20.49万元,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234人704.1802万元; 发放2019年度秋冬季退役士兵141人自主就业一次性经济补助169.3万元,补发破产改制企业退休军转干部128人2019年医保个人账户补差19.64万元,发放129名企业军转干部发放“春节”慰问金35.8万元,及50名特困人员慰问金2万元。二是开展参加疫情防控一线军队人员家庭、退役军人家庭、新冠肺炎确诊退役军人家庭情况摸排,对摸排出的99人困难退役军人进行帮扶解困,解决资金6.2万元。三是为复退军人解“四难”3892人127.03万元,为继续承租廉(公)租房的25名重点优抚对象减免20%房租。今年以来,我市暂无因公牺牲人员。

80.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加强城乡居民医保市级统筹,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

落实情况:2020年,我市城乡居民参保406358人,参保率98.6%,农村贫困人口34539人,参保率100%。城乡居民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72%。农村贫困人口县域内政策范围医疗费用全面落实“985”政策,其中住院医疗费用内报销比例93%,门诊特殊慢性病报销比例82%,个人自付医疗费用不超过5000元。继续在全市定点医疗机构推行住院付费总额控制的基础上,对医疗机构实行协议管理,维护参保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医保基金安全。市医保局聘请了第三方机构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进行审计。我市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已按政策落实到位。

81.扩大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范围,将参保不足1年的农民工等失业人员纳入常住地保障,将符合条件的城镇失业和返乡人员及时纳入低保,对因灾因病暂时困难的人员实施救助,确保所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都能得到保障。

落实情况:①将符合条件的城镇失业人员和返乡人员66人及时纳入低保,其中:城镇失业人员59人;返乡人员7人。对因灾因病暂时困难的城镇失业人员2人实施了临时救助;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4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2人;返乡人员2人;疫情期间发放物资补助71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65人;返乡人员6人。②累计发放失业保险金1169人次,发放金额为144.79万元。及时启动社会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累计为705人次发放价格补贴26.02万元。

82.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落实独生子女“照料假”,推广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

落实情况:咸宁市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赤壁分平台建设已完成,正在进行信息采集、录入等工作,预计年底投入使用。截止2019年,我市共有城乡养老服务中心124个,2020年,计划新增城乡养老服务中心10个,已经完成选点工作,准备选址建设。开展《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相关条款宣传落实。民政部门在养老机构或福利机构落实了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全市普遍推广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正在推进。

(四)补齐公共卫生短板。

83.针对疫情暴露出的问题,今年全面实施补短板工程,启动建设医用应急物资储备库;新建市公共卫生检验检测中心和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市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市血防专科医院发热门诊、12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市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市中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市精神病医院改扩建项目、莼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官塘驿镇中心卫生院住院楼、赵李桥镇中心卫生院整体搬迁项目,建成市疾控中心,改造提升村卫生室,增加防疫救治医疗设施,完善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全面构建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基层卫生服务三大体系协同机制及市县乡三级卫生应急网络。深化医共体改革,整合市人民医院、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138家村卫生室等医疗卫生资源,组建市医疗集团。鼓励中医药发展。

落实情况:项目建设方面,卫健部门策划补短板强弱项项目39个,计划总投资23.5亿元,其中:公共卫生检验检测中心和卫生应急指挥中心(物资储备中心)、人民医院感染病区、中医医院医疗救治综合能力提升等3个项目预计9月份正式开工;12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健康大数据中心、第二人民医院(莼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赵李桥镇中心卫生院整体搬迁、官塘驿镇中心卫生院、血防专科医院发热门诊、蒲纺医院发热门诊、120急救中心大楼等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计划今年开工。医共体改革方面,印发《赤壁市全面推行市镇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工作方案》,组建了由市人民医院牵头,11家乡镇卫生院、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8家村卫生室参加的医疗集团,实行行政、人员、业务、财务、药械、绩效、信息平台统一管理。医疗集团院长由市人民医院院长兼任,实行一套领导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挂赤壁市人民医院分院牌子,法人代表由市医疗集团院长担任。鼓励中医药发展方面,开展“中医中药文化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率90%以上;市中医医院针灸科、肾病科、骨伤科被湖北省卫健委评为省级重点专科,心脑科、妇科、老年病科、肛肠科为咸宁市卫健委评为市级重点专科;4家镇、社区“国医堂”被评为湖北省示范国医堂;30家村卫生室被评为湖北省百镇千村中医药服务示范村卫生室;全市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站,9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84.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招聘医护人才200名左右。

落实情况:开展“招硕引博”,引进硕士研究生9名,正办理岗前体检等入职手续;开展校园招聘,共有符合条件59人报名;开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计划招聘医疗卫生专业48个岗位,35人通过考试,现正进入体检和资格复审。

85.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落实情况:一是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参与开展“月月大扫除、扫扫更健康”爱国卫生运动和万人洁城活动。二是农贸市场整治效果明显。印发《赤壁市农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整治责任、范围、时间等,建立了工作机制,推动市场整治工作常态化。三是城市卫生环境不断改善。完成主次干道、人行道、路沿石、绿化带等基础设施,城区公厕、道路护栏、果皮箱、垃圾箱(桶)等城市家具定期清洗保洁。四是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全面禁止。依法打击非法经营行为,严查食品安全,督促市场食品经营者落实“三防”(防鼠、防蝇、防尘)措施,督导乡镇农贸市场整治工作。五是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全面实施“五个三重大生态工程”,乡镇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厂实现全覆盖,建成村级生活污水处理站45个。全面推进农村改厕,已完成户厕21351户,验收617户;公厕建设任务150座,已建成137座,在建13座。开展农膜回收行动,合理处置废旧农膜,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

(五)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86.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中、高考工作,做好其他学生复学复课准备工作。有效缓解“大班额”问题,投资2.4亿元开工建设青泉学校、汪家堡学校,今年力争主体工程完工,明年9月投入使用;投资6000万元建成北山和陆水两所公办幼儿园,支持中伙铺镇学校建设寄宿制学校。支持车埠高中打造高水平普通高中。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加快推进华中师范大学附属赤壁学校、赤壁慧晟实验学校建设。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发展。高度重视学生体育锻炼。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市管校聘”,新招录义务教育阶段教师300人左右。财政新增3000万元用于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强化名师工作室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建设。

落实情况:一是落实疫情防控“两案十一制”。制定中高考疫情防控方案,完善应急预案,落实防控措施,加强噪音控制、交通管控和饮食安全管理,中、高考期间,全市各考点均未出现异常情况。复学复课准备按上级要求正常进行。二是采取多种方式增加学校容纳能力。改扩建周画小学、实验中学;一初中租赁原职教中心教室14间,五中租借活动中心教室10间;蒲圻二小、蒲圻三小、蒲圻四小、赤马港学校压缩原有学前班,继续实施联校托管改革。三是加快公立学校项目建设。实验中学新建教学楼已全部完工,9月份将投入使用;周画小学新建教学楼和北山幼儿园教学用房已封顶并进入装修阶段,预计周画小学教学楼9月底可投入使用,北山幼儿园2021年春季投入使用;汪家堡小学和陆水幼儿园新建项目已开始基础施工,预计2021年秋季学期竣工并投入使用;青泉学校因规划调整,正在抓紧施工勘探和施工图的设计,计划8月底开始基础施工。四是加快推进民办学校项目建设。慧晟实验学校新建项目已于2020年元月开工,目前正在抓紧施工,2栋宿舍楼、3栋教学楼、1栋食堂同时进行,结构部分到达第2层或第3层,10月底全部工程完工,12月底投入使用;华师附属赤壁实验学校已于8月初开工,预计12月底完成主体工程,2021年秋季建成并投入使用;华晟外国语学校项目正在实施土地平整,项目规划正在办理。五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招聘教师360余人,推进教师“县管校聘”,印发《赤壁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实施方案》,安排120名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进行为期三年的交流轮岗。安排财政投入3000万元提高教师工资待遇。

(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87.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落实情况:一是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印发《赤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指导意见》,全覆盖推进基层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已建成1个中心、18个文明实践所(其中6个为示范所)和182个文明实践站(其中55个为示范站)。开展为民利民志愿服务活动,完善了“三单”运行机制,启动了网上志愿活动申报和工时录入工作。二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开展2017-2019年度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考核验收、表彰、推荐等工作;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大建设、功能大融合、队伍大扩充、爱心大循环等活动;开展系列先进典型等评选推荐和“一切为了人民”疫情防控先进事迹宣讲;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抓好乡村红白理事会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校园周边环境为重点的净化环境行动。三是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组织考察学习大冶市、宜都市创建经验,起草《赤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对照全国测评体系进行了任务分解。调整创建指挥体系,成立赤壁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指挥部。目前,正在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年推进”的工作思路,健全配强创建班子,谋划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机制。同时,加强问题常态化督办整改,针对《2019年县域文明指数测评问题整改清单》,召开专题会议整改,下发《整改通知书》20

88.进一步支持融媒体中心改革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落实情况:市融媒体中心办公大楼外置电梯项目和宝塔山发射台改造项目已启动并可在年内完成建设;融媒体全景式播音大厅完成立项和前瞻规划设计规划启动全媒体媒资管理系统全媒体参观式机房建设。

89.加快推进档案馆建设。

落实情况:市档案馆2020年4月1日开工,已完成项目投资在建工程量553万元,计划2020年9月20日完成全部主体工程建设。

90.加快博物馆、群艺馆、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整体提升14个乡镇文化站,建设50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倡导全民阅读,争创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市。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动万里茶道申遗,加强文物保护工作。

落实情况:一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群艺馆改扩建项目可研、立项工作。完成图书馆提档升级项目立项审批工作。顺利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提档升级项目。二是提升免费开放服务效能。开展疫情环境下的“书香赤壁”线上阅读活动,坚持“闭馆不闭网,阅读服务不打烊”,累计提供线上服务项目25项,4.23世界读书日开展线上活动达12场次。组织举办世界读书日线上系列阅读活动颁奖仪式。组织举办第六期、第七期拓展阅读推广公益行动。组织举办端午听书有奖答题活动。群艺馆举办声乐、舞蹈、美术、摄影、阅读、器乐各类线上讲座,举办《发现赤壁之美》“6.1”少儿美术作品线上展。三是繁荣文艺精品生产创作。创作赤壁地方特色音乐作品《竹玲珑》。积极创作抗疫情景剧、歌曲、舞蹈等,同时改编传统戏剧《葛麻》。创作完成一首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题材音乐作品《最美天使》。创作抗疫歌曲5首。四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2020年湖北省“百千万”全民健身武术系列赛事暨湖北省青少年武术散打网络交流赛。组织参加湖北省线上亲子运动会。第二届“西湖广场杯”赤壁市3v3篮球赛、2019--2020赤壁市篮球俱乐部联赛开赛。组织开展赤壁市全民健身“五项五进”活动。体育馆免费接待5000人次,低收费接待3000人次。组织开展青少年乒乓球、篮球、围棋、羽毛球训练活动1000人次。五是推动万里茶道申遗。成立羊楼洞文化旅游服务中心,设立羊楼洞青砖茶博物馆管理机构,履行羊楼洞古镇保护开发和万里茶道申遗工作,筹备召开八省联盟文物部门申遗工作推进会。六是加强羊楼洞古镇保护。完成羊楼洞明清石板街整修工程,启动贺良朴艺术馆建设,顺利推进长裕川茶庄场景复原工程项目,申报羊楼洞明清石板街安全消防工程。组织举办咸宁市2020年文物保护与利用培训现场会。启动贺良朴名人馆保护和利用等羊楼洞重要文化节点项目建设。七是加强文物保护。完成赤壁之战遗址——武侯宫、拜风台安防消防工程量的60%。加强省首批列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革命文物保护工作,推进革命文物保护示范市建设,实施原第67军预备医院旧址、142烈士墓群等羊楼洞革命文物保护工程,遴选申报第八批省保单位。加强非遗传承保护,积极开展了砖茶制作技艺、剪纸、曲艺进校园进课堂系列非遗文化讲座与巡展。筹划非遗数字馆建设。

(七)切实维护安全稳定。

91.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慈善事业等健康发展。

落实情况:一是支持社会组织发展。目前向上级争取购买项目5个,争取项目资金50万元,向上级申报项目3个,落实购买“爱满荆楚”项目等5个。开展赤壁社工人才队伍线上培训,参训人员143人,网上报名考试103人。二是发挥志愿服务功能。我市志愿者协会共登记志愿队伍近300支,志愿者近5万余人。运用“赤壁市志愿服务网”“赤壁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微信公众号、“云上赤壁”APP等融媒体中心网络平台,建立健全“群众点单、中心(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运行机制。疫情期间,发布志愿者招募令7次,招募社会志愿者1500名,累计接听电话约3万多次、搬运物资1120余吨、义务理发5100人次、场所消杀近1000万平米。三是发展社会慈善事业。2020年1月24日至2020年8月20日17点,赤壁市慈善会共接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上级拨款和社会捐赠款人民币共计5599.05万元,已拨付社会捐赠款5588.55万元。自2月1日接收第1批捐赠物资以来,赤壁市慈善会累计接收上级调拨物资10批次,社会捐赠物资14批次,总价值4795766.34元,已全部发放完毕。做好日常助医工作,从2020年1月至8月17日,开展日常慈善助医累计救助1850人次,救助金额55.9万元。

92.建设民政事业园、残疾人康复中心,保障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合法权益。

落实情况:一是加快项目建设。民政事业园共有5个子项目中,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着手准备EPC招标,余下4个子项目进行初步设计工作。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建设初步设计方案已经发改部门批复,效果图已完成,正在制作施工图。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救助布局不均衡、床位总量不足、功能单一、硬件设施滞后等问题。二是关爱残疾人、老人和妇女儿童。审核残疾人“两项补贴”362人次,向329名残疾人发放燃油补贴资金8.554万元,向6741重度残疾人名发放疫情期间生活物资补贴,安排60名0-6岁残疾儿童接受康复,向20名残疾儿童每人提供3000元的助学资助,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品牌基地奖励扶助资金10万元,通过“阳光家园”项目向120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开展普法宣传进社区、乡镇活动,发放宣传手册3000余份,赤壁巾帼公众号推送“楚凤学法—民法典”5期。接待婚姻家庭矛盾纠纷1240起,成功调解145起,受理来访案件19件,调解成功16件。举办妇女职业技能培训班13期,培训贫困妇女400余人。为17名贫困“两癌”母亲争取救助资金17万元,开展“两癌”免费检查1900人,开展亲子阅读、爱心书包、爱心捐赠、关爱留守儿童、庆“六一”等各类活动11场。

93.着力防范化解“疫后综合症”和金融领域风险,落实化解、帮扶、疏导、稳控措施。

落实情况:防范化解“疫后综合症”方面,将全市新冠肺炎治愈患者纳入公共卫生服务范围,坚持生理心理协同治疗,促进患者全面康复;按自愿原则对需要提供心理疏导服务的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医务人员、家属成员及其他人群进行服务;将居家康复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心理疏导服务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并与上级定点医院建立转诊服务机制。防范金融领域风险方面,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召开防范金融风险攻坚战指挥部联席会议,印发《2020年赤壁市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工作要点 》,压实工作责任,建立联络员制度,明确总体目标、工作任务、责任单位、保障措施和运行机制。二是加大化解处置力度。加快饶志高非法集资案件资产处置进度。加强不良贷款化解,截止7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6336万元,比年初增加4056万元,不良贷款占各项贷款余额的1.67%,比年初下降0.05个百分点。摸排制造业工业企业和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制定风险化解处置方案,及时处置部分资产,降低综合负债率。三是开展金融风险宣传月活动,制作宣传折页、画报5万余份,向全市手机用户发送短信20万条,在赤壁电视台播发专题宣传片1期、新闻报道16条、防范非法集资公益广告60次,组织综治网格员进村入户宣传,清理整治涉嫌非法集资等金融风险宣传内容的广告资讯信息。四是开展风险排查。印发《关于开展涉嫌非法集资及非法集资涉稳风险专项排查工作的通知》,筛选各类与金融业务关联企业773户,经初步排查,正常经营145家、暂停经营280家、准备注销9家、公安立案2家。认真落实监测预警工作机制,加强银行资金账户异动监测预警,印发公告鼓励群众举报非法集资。五是加强类金融机构监管。通过网上监管、实地检查和定期上门检查等方式实施监管,加强数据监测,规范经营行为。严把类金融机构登记准入关,对经营范围涉及“金融”“理财”“资产管理”等机构,加强资格审查,严禁未取得相关经营资格的机构注册登记。

94.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决胜战,深入推进线索、案件、伞网、逃犯等清结工作,部署开展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

落实情况:线索清仓方面,完成省市两级交办的18条线索,查结率达100%,我市线索核查工作受到省厅扫黑除恶线索核查督导组肯定。逃犯清零方面,18名涉黑恶目标逃犯已全部抓获归案,受到省厅刑侦总队表扬。案件清结方面,3个涉黑社会性质案、4个恶势力犯罪集团案、44起个恶势力团伙案件移送起诉,检察院公诉39起,不公诉1起(未成年案),法院判决34起;未公诉5起,未判决11起。伞网清除方面,实行“两个一律”和“一案三查”,共办理涉黑案和恶势力犯罪集团案5件,同步破伞5件。黑财清底方面,实行逐案筛查,查扣显性“黑财”,深挖隐形“黑财”,依法予以查封、扣押、冻结各类涉案资产20044万元。行业清源方面,坚持一案一整改机制,向行业部门发出“三书一函”24份。先后针对严重侵害在校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向教育局发出公安提示函、司法建议书;针对市税务局、市水利和湖泊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存在工作疏忽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发出公安提示函和检察建议书。打击其他违法犯罪方面,现发2起命案全破,抓获网上在逃人员47名;电信网络诈骗立案281起、破获2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9人、电诈止付冻结金额1.54亿元;盗窃类案件立案297起、破案61起,无涉枪犯罪、文物犯罪。

95.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设小食品归置点。

落实情况:一是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加强食品生产源头、食品生产流通环节、餐饮服务监管,着力做好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强食品安全全链条、全过程监管,督导47家食品生产企业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并开展抽查考核;引导49家食品小作坊进行提档升级改造。开展农贸市场、禽流感非洲猪瘟、母婴店固体饮料等9项专项整治,共检查食品经营户780户,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8份;对流通领域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593个批次,免费快检食品2571批次,生产领域完成抽检11个批次;查封扣押“白条肉”103.9余斤,都进行无害化处理,清理并销毁过期食品19余万元,变质食品58642元;查办食品违法案件33起。二是加强餐饮服务单位监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2017家,网络食品销售第三方平台2家,超市商场9家,冻库33家。对赤壁市两家网络订餐平台违规商铺158家进行清理,整改42家,下线116家。对复学学校开展评估验收,对己复学27所学校校园周边34家食品店、47家餐饮单位开展食品安全检查。保障“两会”、中高考、疫情防控、防汛期间等重大活动期间食品安全,共排查餐饮单位1119家,排除食品安全隐患238处,快速检测556批次。三是强化药品安全监管。开展医疗机构口腔科使用药械、中药饮片等专项整治行动,开展零售药店的专项治理工作,检查药品经营企业980余家次,指导帮助企业规范经营164次,变更药品经营许可22起,责令停业整顿3家,依法查处非法进购药品、医疗机构使用过期药品等违法、违规行为案件4起,查处零售经营中的“挂证”行为10人,严查制度不落实、经营不规范等行为46余起,没收、收缴药品数量达到519种1969盒。四是建设小食品归置点。统筹规划建设小食品生产工业园区,已进驻1家食品加工企业和1家小作坊,其中食品加工企业厂房面积1200平方米,总投资达到430万元,两条全自动熟面和河粉生产线正在加紧安装,预计9月份投产。

96.加大校园、校车安全监管力度,推进学校、幼儿园食堂明厨亮灶全覆盖。

落实情况:投入资金752万元,落实封闭管理、监控联网、专职保安和安保设备配备“三个100%”。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校车公司校车180辆全部办理校车运营标牌,并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同时建成校车终端、校车公司、校车办三级监控平台系统。投入明厨亮灶改造资金352万元,改造63所学校食堂,8月底可全部完工。

97.坚决遏制各类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落实情况:一是落实安全生产“分线负责、分片包保”工作机制。印发了《市安委会关于调整市安委会领导同志“分线负责、分片包保”责任制分工的通知》,市级领导先后带队督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各地各部门结合人员变动和分工调整,完善了本地本部门的“分线负责、分片包保”责任制。二是加强复工复产企业安全生产把关。组建复工复产指导督查组,检查全市重点企业102家,排查事故隐患340余条,出具现场检查记录87份,责令限期整改5份。全市各乡镇(办、场)和相关行业主管单位对涉及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建设工地、道路交通、民爆物品、消防、工贸和旅游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各类检查督查共计1100余次。三是加强隐患整改督办。落实省安委会《关于防范化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安全风险责任分工方案》,排查隐患77条,分两批对其中的52条隐患进行挂牌督办。四是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印发《赤壁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开展各自辖区和行业领域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应急演练、宣传教育及标准化创建各项工作。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98.加强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提升火灾、洪涝、旱灾、地质灾害等防御水平。

落实情况:一是完善应急预案。细化完善《赤壁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赤壁市抗旱应急预案》2个县级总体预案以及《赤壁市山洪灾害应急预案》《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等24个专项预案。二是申报应急物资储备项目。已申报“赤壁市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和“赤壁市应急救援物资与装备储备库建设项目”两个项目并已完成入库,其中“赤壁市应急救援物资与装备储备库建设项目”已在省应急管理厅进行项目申报。三是组建应急队伍。组建120人的市级应急队伍、69人的市级应急抢险技术力量队伍、12支共772人的应急专业力量队伍、14支809人的乡镇(街道)突击队、163支3784人的村(居)突击队。四是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累计在赤壁长江干堤铁山咀段等9处险工险段自储砂石料1.7万立方米,代储砂石料2.5万立方米。在物资储备中心储备了移动发电机7台、移动应急灯20套、手提式防爆灯50只、篷布1200平米、帐篷328顶(新帐篷208顶,回收帐篷120顶),救灾棉袄1050套,电缆2000米、冲锋舟7艘、橡皮艇9艘、救生衣1759件、救生圈1060只等各类物资设备。各乡镇(街道)规范建设物资储备仓库,除自储应急灯、救生衣、铁锹、鞋、伞等必备物资外,还分别通过市场主体代储了60000方石料、50000只编织袋、20000平米彩条布。五是加强应急值守。开展防汛值班值守,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

99.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落实情况:成立了全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赤壁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内设工作组工作职责》《赤壁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分工》,普查经费落实到位,19家相关单位、152个行政村、33个街道(社区)相应成立了普查机构,组建了工作专班。宣传发动、资料搜集、普查试点、地图绘制、人员选聘等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五、坚持服务优先,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一)提升政治站位。

100.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政府会议的“首个议题”“首要内容”,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和咸宁市委、市政府及市委工作安排,确保政令畅通、政策见效。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持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落实情况:每月组织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民法典》等党章党史国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的领导体现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在工作中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咸宁市委和赤壁市委的决策部署,不打任何折扣,重大事项、重大问题及时请示汇报。印发《关于提高办文办会质效的若干规定》,凡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和重要论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内容,必须作为政府常务会议的首个议题,进行重点学习和部署落实。组织参加市委中心组学习和干部在线学习,用好学习强国平台,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八种本领”。

(二)坚持依法行政。

101.认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活动,用法治引领市域治理现代化。

落实情况:把《民法典》列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邀请武汉大学专家授课,并纳入市委党校干部培训必修课程。运用抖音、网站、电子屏、广播电视、举办培训班、组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旁听民事案件庭审等多种方式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印发《民法典》宣传海报9张500套和宣传册页5000份。在校学生《民法典》的学习宣传教育工作将在秋季学期展开。

102.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纪律监督、社会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必备程序,提升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水平。

落实情况:一是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收到省、咸宁市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任务67件,办结64件,本级人大代表建议66件、提案95件正在按程序办理。二是强化审计监督。实施审计项目31个,现已完成13个;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方面,完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复工复产政策落实审计,参加咸宁组织的扶贫政策落实审计;财政审计方面,完成2019年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实现部门预算执行全覆盖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方面,完成对统计、民政、发改部门经济责任审计;民生项目审计方面,完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资金和捐赠款物资金审计、企业复产复工情况审计、调查全市工伤保险基金审计,新开展2017年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工程审计;政府投资审计方面,完成赤壁市车站路道路改造工程等政府投资审计项目并出具投资结算审计报告7个,送审工程投资9863.93万元,审减金额810.51万元。三是推进科学决策。印发《关于提高办文办会质效的若干规定》,①实行内部议事制度,凡拟提请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的重大事项,报请上会前,各地各部门、各议事协调机构应严格落实内部议事制度,通过召开党组(党委)会、局长办公会、领导小组会议等方式,就相关事项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提出合理化工作方案或建议;②充分征求意见,凡拟提请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的重大事项,应当开展调查研究和评估论证,涉及多个部门的,应当充分协商,并形成统一意见;③加强合法性审查,凡拟提请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的重大事项,涉及法律法规规定,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的,应由市司法局进行合法性审查。四是规范会议流程。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相关议题时,先由呈报单位主要负责人汇报,然后由分管副市长发表意见,其他参会市领导依次发表意见,市长末位表态。

103.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立健全“一府两院”协调沟通机制,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落实情况:一是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检查,开展全市执法单位“三项制度”落实情况督查验收并印发通报,全市执法单位案卷评查正在进行。二是开展与优化营商环境不一致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证明事项专项清理工作。三是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通过下发整改建议书、行政复议等方式予以改正。四是落实行政执法主体责任。全市共有25家行政执法单位确认了主体资格,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全面落实,今年所有到期证件已经换证完毕。五是拟订全市执法人员培训计划,将于2020年9至10月开展。六是发挥公益诉讼作用。市检察院摸排公益诉讼线索37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36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2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件,农村饮用水污染行政公益诉讼案被评为年度全国检察公益诉讼十大典型案例,某机械制造厂非法排放工业废水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被评为“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公益诉讼十大典型案例”。

(三)加强作风建设。

104.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开展“六大”活动以及政府系统“作风建设年”活动,定期开展“全媒体问政”,全面整治政府系统干部作风。

落实情况:一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梳理涉嫌公款购买烟酒茶类问题信息,比对筛选涉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相关问题线索17个;集中治理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发现问题线索3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人,组织处理2人。二是深入开展“六大”活动。政府系统党员领导干部紧紧围绕三大主题,深入发达地区和乡镇村组、企业项目一线,了解掌握情况,现场解决问题。通过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和路径,工业方面发展“赤壁青砖茶、应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电力循环”五大制造业;农业方面做好茶叶、猕猴桃、小龙虾三篇文章;旅游业方面带动“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相关产业。市政府领导确定调研课题12个;市政府有关部门和乡镇(办、场、区)均确定调研课题。三是开展全媒体问政。电视问政方面,摄制播放电视短片问政《集贸市场管理乱象何时休》;配合《咸宁电视问政》协助拍摄完成问政短片《“打着包票”背后的活禽交易》,并开展了跟踪问效报道;正在筹备《咸宁电视问政》赤壁综合专场工作。网络问政方面,90多家单位部门进驻云上赤壁“问政”栏目,共有效处理各类咨询、投诉、求助等信息1065余条,回复率100%,处理办结率达到98%,群众满意度达到98%以上。广播问政方面,邀约部门单位主职领导参加《党风政风热线》访谈,现场办理、解决、反馈群众投诉和反映的问题,一般问题在7个工作日内办结,较复杂的问题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将办理情况及时向市纪委监委反馈。

105.完善信访制度,加强法律援助,着力化解历史遗留问题。

落实情况:一是拓宽信访渠道,引导群众通过电话、书信、电子邮件、书记市长信箱、阳光信访平台等多渠道反映诉求。我市网络信访占比70%以上。二是律师参与接访。上半年律师参与接访78人次,直接化解信访问题25批次。三是推动市级领导接访约访下访。市级领导接访下访55人次,约访接待群众67批229人次,及时化解信访问题38件。四是建立领导干部阅信制度。各级主要领导批阅群众来信63件,领导批转给市信访局信访件35件,均按要求办理完成。五是提高阳光信访平台办信质效。按照省信访局快速办信要求,涉疫信访件均在两天内办结完成。上半年办结上级转办信访件263件,上级交办件3件,书记市长信箱信访事项156件。六是着力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梳理11个领域群体性信访问题,均由分管市领导包保督办化解,目前已化解金湖农贸城办证群体、外贸大院拆迁户和炭素棚改项目拆迁安置户群体等8个群体性信访问题。对涉及我市乡镇“七站八所”改革、出租车营运、退伍军人优抚安置、住房和房地产、涉众型投融资、民办教师等六类历史遗留信访突出问题列出了责任清单,制定解决方案,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限要求,整合力量共同化解。

106.整合“12345”市民服务热线、数字化城管系统等平台,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落实情况: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依托赤壁市政府门户网,加强和规范“12345”公共服务热线和“两微一端”等平台建设,围绕“疫情防控、环境噪音扰民、物业管理、工资拖欠、环境污染、不动产登记证、违建、行政部门效能(效率、服务态度等)、供水、土地农田纠纷、复工复产、消费维权、价格、乱收费”等热点问题,满足市民群众诉求办理需要。上半年,全市共分派“12345”热线工单1356件(其中投诉类535件,占比39.45%;求助类487件,占比35.91%;举报类43件,占比3.17%、咨询类233件,占比17.18%;建议类55件,占比4.06%;表扬类3件,占比0.22%),按时办结率99.57%,满意率85.81%。市城管局运用“四位一体”(12319城市服务热线,“智信”采集终端、视频监控、微信公众平台)的综合集中受理平台,受理上报各类城市管理问题11999件,其中领导交办26件、视频上报3件、微信举报17件、12319服务热线举报3件、社区网络员上报9件、信息采集员上报11784件及自行处置134件。涉及到城市事件11051件案件;部件设施948件案件。共向全市各责任单位立案派遣案件11770件,处置结案11154件,处置率94.77%,按时处置结案5668件。累计发送《工作情况通报》4份,督办函2份。疫情防控期间,设立30部便民咨询服务热线电话,24小时为市民群众提供提供水、电、气、物价、药品、出入赤壁以及复工复产复市等方面的咨询服务,累计接听市民群众来电6000余个,同步解决问题6000余个。

107.加强廉洁政府建设,严肃整治重点领域腐败和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

落实情况:一是开展财务方面问题专项整治“回头看”专项治理活动,共发现问题140个,涉及违规金额363.14万元,及时督促整改。二是开展扶贫作风督查7轮次,对发现驻村工作纪律执行不到位、驻村工作作风不实、资料台账不齐的问题进行严肃处理,印发专题通报2期。三是开展“大数据”监督检查工作,正在对416条问题线索进行调查核实,已追缴资金13.1万元。四是开展人防领域、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专项治理。党纪政务处分7人,诫勉2 人,拆除违建面积926m2,排查农村乱占耕地违规建房236处。


附件:
分享到:
./t20201105_2210978_app.shtml
./t20201105_2210978_xxgk.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