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搜索:

关于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通报

索引号 : 011346509/2024-27206 文       号 :

主题分类: 政务督查 发布机构: ​赤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名       称: 关于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通报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1日

有效性: 有效

为切实推进市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室对《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跟踪梳理。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完成情况

1.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32.09亿元,同比下降1.8%。

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0.5%。

3.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6%,税收占比80%以上。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3.51亿元,同比增长13.3%。

4.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

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3%。

6.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9.75亿元,同比增长5.9%。

7.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2.36%。

8.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1-12月,城镇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42372元,同比增长5.6%;1-12月,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24313元,同比增长8.0%。

9. 确保完成市定节能减排任务。预计2023年单位GDP能耗上升4.27%。

10. 新增“四上企业”160家(工业40家、商贸75家、服务业25家、房地产和建筑业20家)。全市新增“四上企业”159家,其中,工业34家、商贸83家、服务业28家、房地产企业9家、建筑业5家。

二、其他指标进展情况

11.坚持“项目为王”,开展项目攻坚,谋划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80个,年度计划投资320亿元以上。185个亿元以上谋划重大项目开工建设159个,完成投资162.36亿元。

12. 全年争取中央、省预算内投资和债券资金30亿元以上。2023年收到中央预算内资金2.83亿元,省预算内资金552万元;争取新增政府债券17.1亿元,其中,一般债券2.7亿元、专项债券14.4亿元。

13.新引进各类招商项目160个以上、到位资金270亿元以上。2023年,全市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65个,到位资金305亿元。

14. 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全面对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咸宁功能区,打造“一院一谷”创新服务综合体,做大做强“1+6+N”公共研发服务平台,争取建立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咸宁市级研发机构8家。2023年维达力公司被认定为湖北省手机屏生产设备智能化改造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新增认定咸宁市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8家。

15. 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机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00家以上,新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6家、科技创业企业20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2023年,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现有3家,已推荐维达力申报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推荐维达力、赛因斯申报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目前等待省和国家部委反馈最后结果。组织43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7家通过认定。宣传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奖补政策,组织企业申报,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认定255家。

16. 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工程,全年计划技改投资72亿元、增长2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完成工业技改投资56.07亿元,同比增长54.9%。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9.6%

17. 建立人才数据库,组建人才发展有限公司,引进高端人才100人次,服务企业100家,人才数据库达到10万量级。一是通过“1+6+N”模式收集摸排人才信息和发展需求近10万条,包含高层次人才数量、6支人才队伍数量以及其他重点行业人才数量,全年摸排统计3次。二是举办“万名高校英才赤壁行”活动、“院士专家赤壁行”教育部空天信息智能服务集成攻关大平台年度工作现场推进会,邀请10名院士专家、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近1000名师生来赤建言献策。三是在高研院成立人才服务中心,对全市138家企业开展重点实地走访调研,了解企业发展难题,并帮助其解决问题。四是资金保障。人才开发专项2023年预算905万元,已拨付885.7万元。

18. 强化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实行“标准地”出让,报批建设用地2000亩。22个批次用地、3个单独选址项目取得用地批复,批复面积3753.969亩。

19. 实施美丽新赤壁共同缔造三年行动”,谋划实施投资42.61亿元的城市强功能补短板项目。委托广州市政设计院研究赤壁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谋划并实施13个项目,总投资约3.7亿元。平安路改造项目已完工。2024年谋划项目14个,总投资2.6亿元。申报中心城区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水厂改造项目、中西南城郊结合部域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管网及场站建设工程、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及管网中途加压泵站改造工程、蒲纺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程、道路数字化建设项目等5个专项债项目,总投资15.67亿元。2024年谋划21个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

20. 开展城市交通拥堵点治理,实施城市畅通工程(一期),加快建设以赤壁大道快捷化改造为重点的城区结构性路网、赤壁绿道网络工程,建设赤马港小学、市实验二小等5处儿童友好安全上学路和城区无障碍友好街道。完成城市畅通工程(一期)东洲桥头东侧新建道路、西侧道路改造、二桥桥头改造项目,赤壁大道快捷化改造为重点的城区结构性路网、赤壁绿道网络工程等列入2024年城市品质项目库。已完成赤马港小学、营里小学儿童友好安全上学路和城区无障碍友好街道,2024年计划新建车站路小学、二实小等5处儿童友好安全上学路和城区无障碍友好街道。

21. 加快城市更新,系统实施宜居城市微更新微改造、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和城市精细化治理等专项行动,实施蒲圻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三大街区片区城市更新,完成49个老旧小区改造。

完成陆水湖大道东洲加油站旁交通拥堵点、银轮大道十字路口、华美达十字路口、平安路、外国语学校至南鄂高中、校园安全路径、赤马港学校、营里学校等路段的试点改造。完成龙翔路长城花园段人行道、中华灯升级。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已基本完成,完整社区建设项目已转城发集团。蒲圻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一期书院街350m,迎薰街800m和弘道街200m的地下管网强弱电、雨污管道的埋设,主干道路及两侧人行道石材铺装,薰广场建设面积约25000㎡施工已完成。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49个项目73个小区已全部完工验收。

22. 构建15分钟生活圈,建设一批全民健身示范工程,配套建设一批文体设施,新建城区公共区域停车场(库)25个,建成一批智慧公共停车位和充电桩。2023年新建赤壁镇镇级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成功申请河北街社区全民健身中心、官塘驿镇村级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赵李桥镇镇级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三个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项目,12月底完成场地施工推动砂子岭智慧体育公园以及老城区全民健身中心项目立项,利用体彩资金88万采购体育器材,目前所有器材已分配各乡镇、村(社区)。已完成人民广场体育公园、政府后院体育公园建设。完成38处停车场竣工验收,25处停车场移交工作。共建16个公共停车场2712个停车泊位,目前已建成13个,3个在建。在陆水湖大道、河北大道、赤壁大道等区域施划停车泊位324个。市“智慧停车”平台已经接入公共停车场38个,停车泊位4424个。

23. 推进雨污分流,完成北干渠以东片区管网和61个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赤壁市城市排水管网建设项目(北干渠以东片区主次干道污水管网)目前已进入审计阶段。2023年老旧小区21个项目57个小区已全部完工。

24. 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实施优饮水建设试点、中心城区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及管网加压泵站改造等项目,更新改造供水管网128公里。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等工作,融资4.6亿元建长江取水工程,形成赤壁市双水源格局,完成长江取水工程与城区并网,城区4万吨加压泵站已建成移交正式运行,解决了城区生产、生活用水水压不足问题中心城区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水厂改造项目,修补漏损点13处,更换各类管道600米,完成货币工程量750万元。城区供水系统改造工程已完成管道改造约19.9公里。

25. 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新建“口袋公园”6个,新增海绵城市综合体5.6平方公里。赤壁市杨家湖生态修复工程目前已完成水生态系统、周边污水管网错接漏接、破损管网修复、周边排污口预处理、水动力设备、水质自动监测等建设内容。已完成建设北山幼儿园公园、华美达东侧公园、人民广场运动公园、政府后侧体育公园、铁山路口公园建设,二桥低碳运动公园。

26. 编制企业数字化升级改造指南。加快推进新基建建设,新建5G基站150个,加快布局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释放数字经济新活力。2023年新建5G基站208个,超额完成58个,其中城区65个,乡镇50个,农村93个。

27. 严格落实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加快推进2022年度3.8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赵李桥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等项目,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2.6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保持在28万吨以上。赤壁市2022年度3.8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于2023年9月底完工。赵李桥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已与小流域项目融合重新编制方案(项目名称为赤壁市羊楼洞港小流域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拟上报评审。2023年粮食播种面积63.36万亩,同比增长0.99%,总产量28.49万吨,同比增长1.97%。

28. 实施龙头培育工程,新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咸宁市级龙头企业4家,支持茶发集团、赵李桥茶厂、神山兴农等领军企业进入全省细分行业第一方阵。茶发集团组建了专业营销团队,在北上广深国内一线城市开设体验店、直销店115家,并获得“咸宁市龙头企业”的称号。赤壁神山兴农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湖北省林业厅颁发的“第五批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荣誉。2023年赤壁市新增8家咸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9.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完善“公司+合作社+农户+农信社+保险”利益联结机制。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60%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中伙铺镇安丰村、官塘驿镇白洋村、柳山湖镇易家堤村等三个项目村已竣工并验收。开展村级资产资源及小型工程问题专项治理行动,规范村集体资产资源及小型工程项目发包,发现线索问题44条,其中向市纪检机关移送7条,现已全面整改完成,有效增加了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出台《赤壁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以有效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30. 扎实稳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以城带乡,推进城乡供水、公交、环卫一体化,建设官塘驿、赵李桥2个气化乡镇。基本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项目,推进城乡供水、公交一体化建设。城区供水系统改造完成锁石岭管道改造700米,陆水湖大道-107国道管道改造1160米。杨家岭、茶庵等7个加压泵站已全线开工。农村供水一体化保障工程完成供水管道更新改造711公里,安装智能水表1.6万块,形成货币工程量1亿元。赤壁华润燃气有限公司目前已完成赤壁市全部11个乡镇的天然气输配设施发展规划,官塘驿镇原计划2021-2022年开发建设,但由于中伙铺镇京广铁路穿越至官塘驿镇管道建设手续办理等问题协调难度大,计划2024-2025年完成中伙铺镇至官塘驿镇的中压燃气管道建设(含铁路穿越)及镇区管网建设。2025-2026年计划建设完成赵李桥镇的燃气管网敷设。

31. 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建设,打通农村“断头路”,新改建“四好农村路”100公里,争创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市)。2023年,共完成新改建“四好农村路”142.193公里其中,提档升级68.531公里;县乡道改造20.666公里;通村组公路项目52.996公里。官塘驿镇被省交通运输厅命名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目前,我市已具备争创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市条件。

32. 深入实施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治理,深入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创建国家森林乡村2个。2023年我市改厕任务1000户。已完成农村户厕建改1550户,任务完成率155%。全市17个乡镇(场、区)建设垃圾中转站20座,做到定时定点清运,确保我市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率达100%。镇区周边村庄的生活污水已接入乡镇截污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集中达标处理,羊楼洞港小流域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已完成百花岭77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已成功创建中伙铺镇安丰村、罗县村、柳山湖镇宝塔山村、陆水湖街道办事处玄素洞村等4个村为2023年度“湖北省森林乡村”。

33. 制定实施“双碳”行动方案,深入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实施碳汇造林工程项目,完成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3.7万亩、长江防护林更新造林绿化1.5万亩、森林抚育1.5万亩。目前赤壁市碳汇造林(2015-2017年)项目和竹林经营项目已经开展,审定已完成,申报资料已准备。国内自愿减排项目重启申报后可提交主管部门审批,2018年及之后新造林及森林经营项目可评估开展。2023年8月已进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生长量监测,等待国家碳汇交易平台开网交易。已完成国土绿化建设面积4.21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2万亩、退化林修复3.01万亩,完成森林抚育1.5万亩,林业育苗460万,完成义务植树135万株。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已完成建设任务3.71万亩。

34. 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快12家政策性关闭矿山生态修复。编制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目前正在按要求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前期工作。对龙佑温泉开展地热开发利用调研,并对该企业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进行指导;开展拟设偏脊山矿区出让前期准备工作。赤壁市12家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建设规模1084.63亩,总投资3754.73万元。目前12家历史遗留矿山已全部完成生态修复工作。其中已通过竣工验收3家,分别为刘家山、芙蓉、大罗湖3家矿山;已通过初步验收4家,分别为沈家山、二公里、金石、东边山4家矿山;已完成自验5家,分别为山尖山、月山、胜华、马坡、洞口采石厂。

35. 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保障更高水平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新增就业5500人以上,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1200人。组织职业技能培训5000人,培育产业工人1500人。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力度,争创湖北省返乡创业示范县。2023年“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为抓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多频次在云上直播平台、抖音平台等途径组织招聘会,确保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线上线下沟通就业供求信息,化解企业招工难和务工难,促进灵活就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年线上线下共举办63场招聘会,新增城镇就业5520人。全年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3503人,返乡创业人员625人。赤壁市采耘家庭农场、赤壁市有才能家庭农场、赤壁市深山莽园家庭农场被认定为湖北省2023年度返乡创业示范项目。赤壁市定点培训机构开办美容师、养老护理、中西式面点、保育员、创业培训等培训专业,共计发放培训补贴5087人次。全年组织企业工人培训1527人次,共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87笔7.9亿元,创业带动就业人数5943人。

36. 按照“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要求,推进住房保障,解决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保障性租赁住房531套,完成城市棚改区改造300套,打造一批住房保障社区样板已完成531套入住人员资格审核。其中碧水云谷项目29套房源已交付使用;砂子岭安置点485户租住人员已入住;鸣珂里项目17套房源已完成配租工作。在赤壁大道与光谷纵三路交叉路口西北侧,300套棚改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

附件:《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2023年其他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附件1

《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2023年其他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实施发展提速行动,跑出冲刺百强新速度

1.重点发展“312”产业集群,巩固延伸清洁能源、电子信息、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链,招引培育新材料一大特色产业链,改造升级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两大传统优势产业链,抢占现代产业发展新赛道。清洁能源产业方面,规上企业3家,完成工业总产值51亿元,企业用工554人。电子信息产业方面,规上企业27家,完成工业总产值50.5亿元,企业用工6126人,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19家。大健康产业方面,规上企业58家,完成工业总产值96.7亿元,企业用工4133人,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新材料产业方面,规上企业72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23.6亿元,企业用工4365人,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装备制造产业方面,规上企业38家,完成工业总产值51.3亿元,企业用工2662人,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31家。纺织服装产业方面,规上企业4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87.3亿元,企业用工3574人,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

2.持续推行产业链链长制。清洁能源产业链:龙头企业为华润电力湖北有限公司,年发电量达128.38亿千瓦时。总投资74亿元的电厂三期扩建项目总进度达到30%,预计2025年完工。湖北地区最大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华润·赤壁日曜35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已实现并网发电,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亿元。2023年华润电力湖北有限公司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电子信息产业链:维达力五期项目占地485.55亩,总投资35亿元,3、4号厂房完成80%工程量,新建面积8万平方米。1#、2#厂房已试投产。优昂健康科技、嘉晟光学扩建项目、壹润电子、蓝炬二期等项目已正式投产,奋尔富二期完成主体建设。大健康产业链:赤壁市疾控慢病医养中心建设项目已投入使用;赤壁市医养中心生态新城医养院区已封顶;赤壁市医养中心城南医养院区改建项目已达到开工条件;投资1.5亿元改造4A级旅游景区龙佑酒店,依托温泉资源开展温泉疗养,顺利通过试运营。积极推进陆水湖水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项目一期开工建设,打造成中部地区“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项目。茶产业链:举办第十九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2023“一带一路”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大会,组织茶企赴内蒙古、宁夏开展赤壁青砖茶专场推介会。做好赤壁青砖茶品牌营销工作,不断完善品牌体系及加盟政策机制,推动全国范围辐射。金融产业链:围绕“茶农、茶企、茶商、茶旅”全产链不同生命周期经济实体,持续改进信贷服务和金融服务。创新推行“茶商贷”示范街,对示范街内个体工商户、茶艺展示厅进行信用评级。针对茶产业不同环节的生产特性,推行“一户一策”“一业一法”等个性化、差异化信贷服务,并创新推出了青砖茶仓单质押、存贷反担保等多种创新产品。

3.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建设维达力四期五期项目、蒲圻电厂三期项目、北京双吉制药、原叶加法功能性饮料等重点产业项目。维达力五期工程总进度达到40%。蒲圻电厂三期工程总进度达到30%。北京双吉制药已完成车间厂房等建筑,部分机械设备进场,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工作。原叶加法项目完成土地征补手续。

4.引导支持企业建立健全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扩大“赤壁制造”影响力。2023年度组织43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备案通过37家,其中复审16家、新培育21家。全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92家,净增18家。2023年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1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1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2023年咸宁市级认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目前全市共有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咸宁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7家。

5.做优做强赤壁高新区,夯实平台支撑,加快建设先进智造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循环产业园、商创产业园等专业产业园区,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电子科技产业园1-5#厂房整体建安工程完成率已超过83%,累计完成产值约0.9亿元;赤壁市科技创新产业园项目已完成测试道路建设,实训楼主体结构完成、专家楼1、2、3、4号楼主体结构施工已完成、专家楼室外主道路及场地硬化基本完成,中试谷无人机基地及配套示意标语安装完成;新材料15#厂房确保年前移交企业入驻。

6.创新“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组建园区“六大服务平台”,建设智慧园区。设立“六大服务平台”,线上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参与”的原则,集成服务资源,依托市大数据局,搭建综合平台,建成“一张网”。线下按照“分类施策、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分类别整合服务资源,分阶段推进平台建设。设立产业发展基金2只(赤壁新动能产业发展投资基金、长江兴宁产业基金),基金规模4亿元。科创方面,46家企业和高研院达成合作协议。高研院正在承担的技术合作项目18个,合作企业有维达力、霍尔新风、时间种子、祥源特种布、中美百翰等,市高研院申请发明技术专利28项。集中采购销售平台方面,以各产业协会为载体,分行业摸清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地图”,已组建电子信息、大健康、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四个行业协会。高新投科创投公司为高新区企业代采代购,目前为4家企业代购原材料,3家企业代采设备。大数据平台方面,园区企业在市大数据局已实现“一窗通办”。现代服务业平台方面,“环保管家”专业服务已落地;水电气、安全生产等服务,已制定实施方案。生产生活服务平台方面,正在建设农贸市场、停车场项目建设,纵三路、纵四路等样板路,工业展示中心、商超正在规划。建立“三个副总”工作机制,制定《赤壁市“财务副总、科技副总、销售副总”服务工作机制》,对17家市直部门、国企服务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成果进行量化,形成36项工作任务清单,时序推进,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促进销售、科技创新。

7.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G107赤壁段外迁工程、G351赤壁段改扩建工程建成通车,加快推进赤壁长江大桥东延段高速公路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启动南环大桥、京港澳高速中伙互通、100公里城市绿道等项目设计论证工作,实现内外联通、货车绕城。G107赤壁段外迁工程调概新增部分完成补充协议签订,节点工程陆水河特大桥全桥已贯通,项目路基基本拉通,路面施工已铺开,月山段路面正在施工,受项目调概和补充协议、土地问题影响,项目需延迟一年建成通车,2024年12月前完成全部施工任务。G351赤壁段改扩建工程已完成路基3.8公里,完成路面基层、沥青面层3.06公里。赤壁长江大桥东延线已开工,清表已完成,路基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1.7亿元。南环大桥初步方案编制工作已完成。京港澳高速中伙互通工程计划纳入京港澳高速扩宽项目内同步施工,预计2026年开工建设。

8.构建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推进陆水河车埠综合码头、望山码头、陆水河航道整治工程、斋公岭综合物流园等现代物流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赤壁蒲圻公铁联运中心项目前期工作。陆水河车埠综合码头已完成工可报告和初步设计,目前正在开展项目前期设计及各项专题编制工作。望山码头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和工可报告审批工作,正在开展项目各项专题编制和初步设计编制工作。陆水河航道整治项目建设书已批复,相关工作正在推进。斋公岭综合物流园项目工可报告和初步设计已批复,专项债要件已办理完成,待上级审批。赤壁蒲圻公铁联运中心项目已与铁四院对接,进行选址方案、规划方案比选,现阶段拟定蒲圻货站和中伙货站。

9.加快电网升级改造,建设500千伏输变电工程、35千伏新余线工程有源配电网智能化升级工程。已完成新建500千伏赤壁变电站变压器,35千伏新余线已投产送电,赤壁有源配电网智能化升级工程已投资2.36亿元,涉及项目407个,完工项目344个,计划明年年中全面完工。

10.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完善配套提振消费政策措施,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组织开展2023年第三届赤壁年货节活动,现场实现销售(零售)额近1250万元,订单约580万元,同时开展网上年货节活动,直播间总成交量21万件;赤壁市城区12家重点商贸监测企业春节假期实现销售(零售)额近3600万元。开展“建材家居8.18FUN肆嗨购节”活动,80户经销商参与活动。举办2023惠购赤壁“迎中秋 庆国庆”商品大联展活动,实现销售(零售)额近900万元;赤壁市城区重点商贸监测企业中秋、国庆假期实现销售(零售)额近2433.12万元,较同期增长13.7%左右。出台《赤壁市购买新建商品房财政补贴优惠政策实施细则》,该细则延长至2023年6月30日,拉动消费1860套。出台《综合性民生政策实施细则》,支持刚需群体进城落户安家,有效促进消费。赤壁市交投集团已通过政府采购购买东风集团新能源货车70台。在市政府停车场、公交车停车场、社会停车场安装充电桩,服务新能源汽车需求。累计建设家庭养老床位423张,开展居家上门服务28224次。

11.丰富城市多元化业态,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启动建设投资25亿元的新奥莱湖北国际创新产业基地、11亿元的赤壁万达商业综合体、5亿元的赤壁汇津航空文旅产业区,建设一批特色商业街区和品牌店,建设地产品展示交易中心,运营天驰国际车城。赤壁万达商业综合体已于2023年2月正式签约。市地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将并入赤壁市城市会客厅项目和茶产业发展市场项目一起进行规划建设。天驰国际车城项目主体建筑已经基本完工,已引进比亚迪、长城哈弗、五菱、宝骏、吉利等品牌汽车店入驻经营。赤壁新街口商业步行街经湖北省商务厅综合评审,被认定为湖北省第三批省级特色商业街,已公示确认。新奥莱湖北国际创新产业基地项目暂停合作。

12.推进集贸市场建设,建设斋公岭农贸综合批发市场,新建汪家堡、青泉集贸市场,升级改造陆水市场、龙泉市场。支持电商与产业融合发展,鼓励企业线上线下互动创新,做实创新聚集区电商孵化众创空间、康华智慧物流园电商星创天地。斋公岭农贸综合批发市场项目已完成建议书、可研报告、初步设计及其批复,项目招投标等前期工作,正在办理项目用地报批收储,规划建筑方案。汪家堡集贸市场已完成规划设计方案,正在办理项目土地收储。青泉市场已于2023年9月份动工。陆水市场升级改造已于2023年10月份开工。龙泉市场已于2023年10月底完工并于11月初营业。创新聚集区电商孵化园新增电商企业15家,康华智慧物流园电商星创天地已与全市19家种养殖业进行合作,推动“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全市已整改提升县级物流分拨中心2个(城南公交和城北公气),镇、村级物流点192家。

13.提升旅游产品供给,拓展生态游、乡村游、红色游、休闲游等新业态,推进陆水湖风景区提档升级,加快“夜游陆水河”投入运营,建设葛仙山片区户外营地,推进羊楼洞明清古街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加快创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推进陆水湖项目建设,陆水湖二期精灵岛于五一开岛,陆水湖水上(海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项目正在进行立项审批;赵李桥镇创建旅游名镇,已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公示。五一期间夜游陆水河项目试运营,接待游客3万人,十一期间以“月夜羊楼 好市发生”灯光夜游活动创新打造互动式体验文旅新场景、新业态,假期首日入场人数突破1万人次。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创建资料已上报省文旅厅,正在等待审批。羊楼洞明清古街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由羊楼洞运营主体申报。目前我市历史文化建筑均已完成挂牌。

二、实施科教兴市行动,汇聚市域发展新动能

14.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普惠发展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协调发展普通高中、职业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规范发展民办教育。我市16所核心学校与所有成员学校均举行了启动仪式并挂牌。核心学校向成员学校共派出校级领导9人,中层干部11人,一线教师106人;开展教师教研活动16次,学生间开展活动12场;走教送教教师24人,教联体内教师师徒结对53对。机关幼儿园新园区、未来星幼儿园等新建工程陆续验收,开始招生,改扩建11所公办幼儿园全部完成,我市今年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780个,普惠性幼儿园占比高达94.5%。赤壁镇中心幼儿园、官塘驿镇中心幼儿园改扩建项目现已完成主体结构工程、屋面工程、砌筑粉刷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及门窗工程均已完成施工,可提供公办幼儿园学位150个。目前职教集团改扩建项目一期已全部封顶,预计2024年9月前可以完成全面搬迁工作。不再审批设立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引导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回流到公办学校。完成书院实验小学办学资源整合工作,目前原书院小学资产以移交至实验小学开展办学。终止晨光学校等薄弱民办学校办学资格,压减现有民办义务教育资源存量。制定政府购买学位(服务)管理办法,将公办义务教育不足学位部分纳入政府向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购买学位(服务)的范围,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总数规模占基本控制在5%以内(含政府购买学位服务学生数)。推进化解大班额教育项目、落实相关措施,全市大班额数量控制在1.8%以内。

15.加快推进中伙铺中学改扩建工程,支持中心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新建第六、第七小学。建设连片科教中心,加快建设湖北科技学院赤壁产业学院,推进职教集团、赤壁一中、党校、教育培训中心等搬迁项目建设。完成羊楼洞小学、赵李桥镇小学概念设计布局,已确定最终设计方案。第六小学新建工程已完成招标,开始建设,预计2024年9月份可正常开学。市职教集团新校区一期建设已完成封顶,预计2024年可以完成搬迁。市委党校(教育培训中心)新建项目于2023年4月正式启动建设,由于省人防办拟在赤壁新建全省人防工程项目,拟将两个项目合并建设,目前省人防办尚未最终选址项目建设,市委党校(教育培训中心)新建项目暂时停工建设。

16.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进课堂。实施“荆楚好老师群星计划”,开展寻访荆楚好老师、学习荆楚好老师、争做荆楚好老师系列活动,编印师德系列读本《赤壁市教师家访好故事汇编》《赤壁市寻访荆楚好老师故事汇编》300多套。组织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一线工作测试。全市5339名教师参加测试,考察教师践行科学育人理念、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情况。加强师德表彰和宣传。将师德表现作为评选市级及以上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等的必要条件。2023年教育系统共评选表彰了216名优秀人民教师。组织各校开展相关主题班会3000余节,组织活动200多场,并在戏曲进课堂,传统“脚盆鼓”发展上发力,鼓励各校开展相关活动上百场。

17.整合教育、文旅、体育、乡村生态等资源,建设定制培训产业体系。陆水湖湿地、黄龙研学小镇、羊楼洞古镇、三国赤壁古战场四个点位已启动“适教化”课程研发落地工作,陆水湖湿地“湿地生态科学家”课程已经完成试课,羊楼洞古镇“万里茶道天下知”沉浸式课程、三国古战场“戏剧三国之赤壁风云”教育戏剧课程均已经进入课件制作阶段,黄龙研学小镇“生命教育与无人机救援”已完成课程大纲设计,即将开始课件制作。“适教化”改造项目四个点位按照国家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要求,分别采用项目式学习、主题式学习、跨学科学习、实景沉浸式探索等国内前沿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进行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结合、相互补充的教育创新探索。

18.健全家校联动机制,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和留守儿童,织密学生安全防护网。充实家长学校师资队伍,各校依托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聘请一批专业人士担任家长学校主讲教师。来自湖北大学、湖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二十余名学者分别在我各家长学校讲课。丰富家长学校课程内容,全市各校已开展家长学校活动总计150余场。拓展家长学校课堂阵地,华师附属赤壁学校家长学校先后走进实验中学华舟校区和赤壁镇小学,开展“家校共育 携手同行”活动。赤壁市实验小学结合义务辅导志愿活动,将家长学校办到社区,双休日开放。赤壁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赤壁市第二实验小学等学校组织教师利用业余时间遍访家长。利用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抖音号等平台发布、传播家庭教育信息,了解家长反馈。构建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全市已成立由市委书记和市长出任双组长,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长为副组长,32个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赤壁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已召开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3次。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制度体系,相继出台《赤壁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赤壁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分工》等指导性文件,构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制度体系。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全市设立未成年人保护中心1个,未保工作站16个(2023年统筹资金20万打造示范站点3个),建有“儿童之家”“幸福之家”“四点半学校”“青年之家”等116个。七是强化未成年人保护队伍。全市共设置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18名、村(社区)儿童主任187名。

19.坚持创新核心地位,争创国家级创新型县(市)。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55家,技术合同登记810个,技术成交额36.99亿元,成果登记16个,成果转化金额555万元,持续开展月度研发费申报工作,推进中试谷、离岸科创园建设工作,组织科技下乡活动。21家企业研发费后补助284.27万元,申报省级创新型平台1家,咸宁市级8家。

20.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加快建设智能无人系统测试基地等成果转化中试平台,着力打造湖北省创新型安全应急装备产业集群。开展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大健康与生物技术专场,组织我市2家企业代表咸宁地区签约,分别是湖北人福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郑化教授,签约项目纤维素新型改性方法在空心胶囊中的应用;湖北红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长江大学杨代勤教授,签约项目为“黄鳝苗种工厂化全程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转化金额230万元。搭建校企对接平台,组织我市霍尔新风等5家企业赴湖北科技学院对接产学研合作,企业与学院之间签订框架协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赤壁市累计成果转化项目17项,转化金额574.78万元。

21.建立“创业孵化、创新支撑、融资服务”体系,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支持维达力、霍尔科技、人福药辅、赛因斯科技、荟海药业等企业上市。2023年湖北赤壁经济开发区通过省级绿色工业园区和国家级绿色园区认定。全市争取省级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计划补贴2315万元,实际下达1685万元。为知腾工业(湖北)有限公司、荟海药业(湖北)有限公司、赤壁祥源特种布有限公司、赤壁银轮工业换热器有限公司、湖北人福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泽瀚实业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22.建立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完善人才引进政策,继续实施“招硕引博”和千人梯队培育工程。开展2023年全市重点人才全生命周期健康体检工作,组建医师和健康管理师“6+1”上门服务,近300名高层次人才享受个性化服务。对接咸宁市“引才专列”活动,推动实施“招硕引博”计划,引进52人。从全市重点行业领域选拔王文平、彭少彬等41余名优秀专家人才作为专家工作室领衔人,团队成员总量达到近200人,辐射人员达5000人。

23.支持企业组建企业技术研发人才队伍,在武汉设立技术研发“飞地”,建立武汉研发基地。赤壁科创中心已引进企业24家,其中常驻办公企业11家,意向入驻企业11家。已成功孵化至赤壁市完成建厂投产企业2家,常驻办公人员40余人。获得国家级科技小巨人企业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家、瞪羚企业4家。

24.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做活产业技术联盟、青年人才之家、创业咖啡等平台,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大赛、科研成果比武、人才联谊会、学术交流等活动。以创新聚集区为载体,打造省级青创园,常态化举行“青创大讲堂”,在园区开展2场创业政策宣讲和培训、2场青年发展论坛、2场“青年会客厅”活动和2场青年交友活动。开展创业宣讲、读书沙龙、主体活动等累计24次,引进国家纳米研究中心教授江潮、营销管理专家魏家东等100余名高层次人才来赤开展交流分享活动。举办“南鄂杯”高创赛赤壁专场复赛(资源与环境专场)、举办2023年“新赤壁之战”创新创业大赛。

25.加强知识产权保护。2023年,我市专利授权75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8件,有效发明专利总量达181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85件,同比增长70%;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10576件,每万户市场主体有效注册商标拥有量1555件,新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支持高校国企专利转化2件,企业间专利转让55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500万元。开展跨区域知识产权联合执法,与湖南临湘市、湖北武昌区、团风县、南漳县、洪湖市签订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促进保护协作。在赤壁高新区建立知识产权行政司法联合保护工作站,在赤壁茶叶协会建设赤壁青砖茶商标品牌指导站,在15个市场监管所同步挂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实现知识产权快速保护。2023年维达力有9件发明专利得到授权。在全市开展杭州亚运会专用标志、蓝天、铁拳等专项行动11次。共办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14起,商标侵权案件9起,版权案件1起,撤回非正常申请专利55件。

26.建立人才价值实现机制,让人才在赤壁有地位、有收获、有成就。组织开展领导干部走访专家人才活动,走访慰问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90余人,2023年共发放高层次人才生活补贴83.3万元。建立“人才公寓+购房补贴+租房补贴”的人才安居保障体系,投放128套“拎包入住”式人才公寓。在春泉庄筹集138套公寓建设青年驿站,目前正在装修中。同时,在东海山水库谋划建设专家教授的山水田园式庭院以及高层次人才实习实训中心,目前正在建设中。打通市高质量发展研究院体制机制,坚持“四线城市、一线待遇”,明确技术总长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使用人才专项周转编制200个,并成功获评首批湖北省级人才创新服务中心。

三、实施改革引领行动,激发开放发展新活力

27.全力推进国家、省重大试点示范项目,加快推进全国首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等国家级试点项目,完成全国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市)创建。承担的6项国家试点、6项省级试点中,“全国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市)创建”“全省第四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分别通过交通运输部和省文旅厅现场验收结项。全国首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线上平台设置档案管理、设备管理、工单管理、投诉管理等11个子模块,数据库覆盖辖区老人群体和484名失独老人、尿毒症患者、癌症患者等特殊人群;手机APP设置健康管理、生活服务、家庭医生、居家安全4个模块,同步开通“5512348”服务电话,链接线下服务商20余家,推出5大类24项专业服务,累计受理上门服务近万人次。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工作顺利通过试点中期评估,探索试行《关于开展赤壁市青年发展型场所评定的实施方案》《赤壁市青年发展型县域指标体系(试行)指标释义及操作指南》。全国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市)创建,《赤壁市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创建实施方案》提出的28项创建指标目标全部实现、23项创建任务基本完成,达到验收标准。2023年11月,完成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实地复核验收工作。

28.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完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提升国投集团运营水平,支持高投集团、“两山”投资公司创建AA级信用评价。根据省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通知》(鄂林场〔2023〕98号)及省国土资源厅、省农垦事业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垦国有土地使用管理的通知》(鄂土资函〔2018〕488号)文件精神,暂停对农、林资产的划转工作,两山投资公司已做实资产12.7亿。

29.创新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为民营企业降成本、拓市场、常创新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开展了2022年度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后补助申报工作,现有21家企业申报了研发费加计扣除后补政策,初步统计企业发放补助达到284.27万元,享受加计扣除12221.69万元。2023年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15家,民营企业1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12家,民营企业1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全市共争取省级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计划补贴2315万元。

30.深化市场主体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资模式改革。培育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的金融业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农村宅基地改革。统筹抓好投融资、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改革。引导全市金融机构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为主线,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多层次、多元化、全天候、常态性、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积极给予续贷支持,确保实现贷款余额和户数的“两增”目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累计完成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130万亩次。依托赤壁印象电商,联合华顺物流公司,在各乡村建立180多个综合物流服务站点。建成1个农产品集采配送中心,完成10家农政生鲜超市提档升级建设。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2023年全市受理申请1040宗,审批了9宗统筹抓好投融资、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改革,11月2日完成定标工作,标志着赤壁市首个采取“评定分离”方式的项目圆满落实。共有4个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采用“评定分离”方式定标。

31.推行市镇村无差别受理的“一窗通办”,加快“跨域通办”,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建立“前台受理、中台支撑、后台审批”的“三台联动”并联审批模式,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高效办理。以羊楼洞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为契机,将赵李桥镇、羊楼洞村作为乡镇综窗改革试点,推动镇村“一窗通办”改革。2023年与湖南岳阳楼区、广东惠州签订跨省通办协议,进行跨省通办事项办理。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置“跨域通办(武汉都市圈)窗口”,依托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窗口通办等方式,实现跨域通办。

32.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通过再造流程将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社会一般投资建设项目、小型工业建设项目和带方案“标准地出让”建设项目等4类工程项目审批时间分别压缩至45、35、15、10个工作日。实现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办理施工许可的全周期耗时(自然日)压减10%的目标。制定《赤壁市关于进一步优化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小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实施方案》,并在赤壁市住建局政府门户网上公示,对工程审批领域的52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梳理。制定赤壁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帮办代办工作实施方案,并在门户网上公示。目前22个项目实现帮办代办服务。

33.大力发展和规范市场化社会化中介服务,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对我市设计、可研等第三方机构进行摸底,摸排第三方机构98家,均符合市场标准,未纳入“黑名单”。

34.强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持续开展破难解惑行动,常态长效“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出台《开展服务工业企业破难解惑专项行动方案》和《关于开展“5011”企业帮扶活动的通知》,严格落实咸宁市委全会提出的“5011”企业帮扶机制,市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带头推动,结合赤壁实际,统筹考虑企业生产经营、销售收入和税收等情况,从248家规上工业企业中筛选出50家重点企业,由市领导一对一进行重点帮扶。

35.持续推进惠企利民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

设惠企政策专窗,制定第二批惠企惠民“免申即享”清单43条,为669家企业兑现“免申即享”资金6.03亿元。

36.开展“亩产论英雄”绩效评价,提升土地亩均效益、投资强度。2023年共供地79宗,面积4345.86亩,出让价款123912.4059万元。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安排上优先选用批而未供和盘活闲置土地。通过供地方式消化处置1923.22亩,上级任务完成率为125.73%。通过督促动工和举证消号等方式共计消化处置19宗部下发闲置土地,总面积682.20亩,任务完成率为144.88%;消化处置省厅下发新增闲置土地77宗,面积3897.00亩,占省厅下发闲置土地的93.00%,超额完成了省厅下发新增闲置土地消化处置任务。

37.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全面实行“企业宁静日”制度,让企业安心经营、潜心发展。2023年按照年度抽查工作计划共开展部门联合抽查59次,检查各类主体268家,计划完成落实率100%,部门抽查事项覆盖率100%,全市29个单位均按照年度计划完成了抽查工作任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少对企业的干扰,提高了政府监管效能。按照“谁管辖、谁负责”原则,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严格做好后续监管查处工作。2023年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获省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38.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区域合作,积极融入武汉都市圈,打通要素交流渠道,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开展重大投资项目招引活动,累计对接知名企业70余批次,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开展项目考察20余次(含省内),重点对接推进中能华德力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安徽安坤新材料项目、绍兴山海纺织有限公司、德国碳基科技项目、中铝(上海)碳素有限公司、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时间种子功能饮品项目、正宇新材料总部搬迁项目、飞腾亚新材料生产项目、金山云城市智慧化改造与建设项目、中试谷智能无人系统测试基地等一大批重大投资项目。促成了时间种子系列项目、中试谷·东海山智造产业园项目、中能华德力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安徽安坤新材料项目、绍兴山海纺织有限公司、德国Carbonauten公司中国总部等一批重大优质项目签约来赤投资。

39.稳定发展外贸进出口,引进培育一批外贸出口重点企业,支持发展加工贸易等外向型经济。积极争取设立保税仓。全年完成新增外贸企业22家。积极推动公用型保税仓的建立,与武汉海关、咸宁市商务局积极对接,目前已确定赤壁市商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赤壁市公用型保税仓的建设、运营主体,选址初步选定为高新区农贸市场。2023年12月5日,会同武汉海关、咸宁市商务局对赤壁保税仓的下步建设计划进行协商规划。

40.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加快推进万里茶道申遗,继续举办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大会,支持企业参加华交会、广交会、消博会、进博会、食博会、旅交会等境内外知名展会,抱团闯市场。专题研究并通过《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赤壁市羊楼洞古镇保护管理规划(2023-2035)》;二是完成万里茶道(赤壁段)信息更新上报;三是积极填报2024年度立法计划立项建议书,拟定法规名称为《赤壁市万里茶道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管理办法》。11月17日-20日,圆满举办了第十九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2023“一带一路”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大会,2023年组织茶企参加各类展示展销活动达30余场次,现场交易过1000万元,签订销售意向过5亿元。

41.加快建设外埠展示窗口。赤壁市茶叶协会在省农业农村厅、咸宁市分别建立了青砖茶展示窗口;茶发集团、赵李桥砖茶厂在内蒙古新建了一个青砖茶展示窗口。

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彰显文明城市新魅力

42.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修编新区和城乡结合部控制性详细规划,强化城市建筑风貌管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成果已报省厅进行第一轮预审;生态保护红线持续按照《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通知(试行)》(自然资发142号)文件要求进行落实;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面,梳理现有控规编制情况及存在问题,拟定控规编制单元;强化城市建筑风貌管方面,已编制完成《赤壁市中心城区建筑色彩与材质管控规划》,并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中强化城市建筑风貌管控相关内容,引导城市建筑风貌协调统一。

43.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面开展网络媒体宣传、社会实地宣传和教育引导,市民创文工作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不断提高,创文责任意识文明素养显著提升加强示范点位建设,扣创文标准,打造20余个高质量共同缔造“文明典范小区”、3“文明示范大道”5个“文明示范路口”和20个示范级背街小巷开展城市环境市容秩序交通秩序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校园周边环境等专项整治行动,保障城市环境干净整洁,交通规范有序,市民文明有礼。印发《关于网申材料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等网申材料规范性文件,精准分解任务,每月督导落实到位。开展城市环境市容秩序交通秩序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校园周边环境等专项整治行动,保障城市环境干净整洁,交通规范有序,市民文明有礼。

44.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加强家庭家风家教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印发《2023年赤壁市“全民学条例文明我践行”活动方案》,广泛宣传普及《咸宁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全市党员干部在2023年第11期支部主题党日集中专题学习《条例》内容。组织党员干部讨论收集“文明礼仪我来提”意见,通过“云上赤壁”APP平台,收集文明礼仪意见建议近千余条。党员干部带头签订《文明行为承诺书》,开展规范守则实践活动。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印发《赤壁市深化拓展文明家庭创建工作方案》,开展“树清廉家风 创最美家庭”宣讲活动,落实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弘扬家庭美德、树立新时代良好家风。深入开展先进典型推选,张向温荣获2023年度第二季度“中国好人”助人为乐榜,袁炎良获评2023年第四季度“湖北好人”荣誉称号,陈军海等5人获评2023年“咸宁好人”荣誉称号。“云上赤壁”、电视台等各类媒体开辟先进典型专题专栏,线上线下以故事、小品、报告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讲述好人事迹,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45.开展“城市体检”行动,全面普查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城乡自建房等,强化市政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赤壁市城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排水管网详查工作已完成。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推进蒲圻街道、赤马港街道5栋D级公改房完成加固工程。对加固后的房屋进行安全鉴定,鉴定工作已完成,鉴定报告已出。出台房屋安全巡查制度,组织工作人员、技术人员等开展常态化的自建房、公改房日常安全巡查。

46.统筹防洪和排涝,编制中心城区排水规划,加快建设赤马港下游段防洪治理巩固提升工程,完成凤凰山片区、霞落港片区、锁石岭片区等城乡结合部排水管网建设。广州市政设计院已完成赤壁市中心城区排水规划(初稿),待征求意见后呈请提交规委会审评。已启动赤壁市中西南城郊结合部域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管网及场站建设工程,将完成凰山片区、霞落港片区、锁石岭片区等城乡结合部排水管网建设。

47.加快建设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实施城区燃气管道改造项目,推进高新区及中心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已完成永邦、国源、博园小区老旧燃气管道改造,并通天然气。集中供热工程目前已完成旺鹭食品厂支线管网建设。该项目拟采取特许经营模式,按照新机制管理办法,引进市场主体完成。

48.加强城区生产生活污水处理,加快建设陆水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推进城南、城东污水处理厂“一厂一策”系统化整治和乡镇生活污水管网延伸,启动高新区污水处理厂前期基础工作。2023年,赤壁市两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污水2940万吨,出水水质达标率100%。污水处理厂共产生含水率60%以下污泥4842.54吨,其中焚烧处理4802.54吨,陆水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接种利用40吨,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100%。羊楼洞管网延伸项目拟新建主管网6.88km,支管网6.54公里,目前已完成主管网开挖400米管道槽(待验收后埋设主管网),入户管埋设520米。

49.坚持数字赋能,建设区域大数据中心,提升政务云深度和广度,创造条件让各类数据在赤壁落地生根,更好支持现代化建设。现已有16家单位24个业务系统的400台云主机在赤壁市城市大脑云计算中心中运行。今年全市共有9家单位申请云服务资源,申请云服务13次。目前已对6家单位8个系统进行云资源优化调整。

50.加快建设赤壁城市大脑,汇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数据,实现数据融合、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建成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约300平方米,满足50余人指挥调度。数据共享应用不断加快,汇聚全市数据约4.6亿条、开发322个服务接口、编目717个数据目录,为各单位提供数据服务涉及数据量8135万条,数据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提高行政效能和城市管理水平。

51.加快大数据应用场景建设,完善提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互联网+政务服务、智慧城管等项目成效,启动市政工程和招商引资全生命周期、农业大数据等项目建设,推进5G技术、数字孪生与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文旅、智慧社区等场景的深度融合。推动城市智慧化改造与建设项目建设。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互联网+政务服务、未来城市体验馆、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4个子项目全面实施,并进入试运行阶段。智慧医保综合服务平台、“两专一晒”应用平台、市场监管一体化智慧云平台子项目启动建设,其中赤壁“两专一晒”平台、智慧医保综合服务平台已进入开发实施阶段,市场监管一体化智慧云平台项目已完成专家技术评审。

五、实施乡村振兴行动,打造城乡融合新典范

52.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改造提升)面积2.71万亩。持续推广新技术的应用,2023年耕地土壤培肥改良措施面积为63.4万亩次,水稻病虫害危害损失率为0.31%,小麦病虫害危害损失率为1.2%,玉米病虫害危害损失率为1.2%。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油菜等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稳定在较高水平。

53.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坚决遏制耕地抛荒,坚决守住51.91万亩耕地红线。2023年测算耕地面积54.1856万亩,高于“三区三线”划定耕地保护任务控制数,高于去年耕地总量。通过实施恢复耕地整治,完成了耕地流出问题整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年度任务,全年复耕面积3.69万亩。全市各乡镇依托农事直通APP各级管理员及网格员账号对所有图斑情况进行现场勘察并上传,共801个图斑,已全部完成。

54.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水利冬修补短板,实施南北干渠维修清淤,打通农业灌溉“毛细血管”。我市水利冬修补短板项目总投资3809.78万元,已完成形象进度100%。南北干渠均放水至最后一公里,打通了农业灌溉“毛细血管”。

55.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2023年,使用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356.136万元,补贴新购机具647台,受益农户373户。报废老旧收割机21台,使用报废补贴资金19.59万元。安装北斗农机智能终端210台,新增粮食烘干中心4家,烘干设备10台批处理能力300吨,已全部投入使用。

56.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抓好畜禽水产品、蔬菜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全市蔬菜种植面积32.48万亩,增长1.79%,总产量47.45万吨,同比增长3.41%。推广“三新”技术,结合本市实际,建立新型高效设施渔业示范基地;加强科技服务,提高水产养殖户科技素质,提高养鱼技术水平。生猪出栏35.95万头,存栏33.96万头;家禽出笼597.15万羽,存笼429.13万羽;牛出栏1.49万头,存栏2.25万头;羊出栏2.23万只,存栏2.08万只;禽蛋产量1.468万吨。完成了稳产保供预期工作目标。

57.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重点打造赤壁青砖茶、赤壁香稻、赤壁猕猴桃、现代种业、优质水产等农业主导产业链,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粮食加工园区建设。2023年全市现有茶园面积16.5万亩,茶叶总产量7.4万吨,茶叶生产产值67.8亿元,全产业链产值171亿元,较往年同期对比产量增长5.67%,产值13%。建成猕猴桃基地6.2万亩,2023年新发展猕猴桃面积400多亩,改造猕猴桃1000亩,实现猕猴桃防控面积1000亩。2023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63.36万亩、超目标任务0.45万亩,粮食产量28.49万吨、超目标任务0.29万吨。小龙虾养殖基地25万亩,农林牧渔总产值119.2亿元,增长8.1%。2023年4月,成功纳入第四批国家级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创建名单,完成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自评价工作,推动青砖茶产业融合、区域融合、创新融合和品牌融合的发展,争取示范园区的专项扶持。

58.实施品牌培育工程,整合打造“赤壁+”农产品公共品牌,做大做强“赤壁青砖茶”“赤壁猕猴桃”品牌,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赤壁青砖茶”荣获“我喜爱的湖北品牌”电视大赛、中部四省(鄂晋皖赣)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创新大赛双金奖。“龚嫂鱼糕”“宇菲家居”获咸宁品牌电视大赛银奖。加强地理标志运营推广,对11家砖茶企业许可使用“赤壁青砖茶”“赤壁米砖茶”商标备案,并向省知识产权局申请使用全国统一的地理标志专用标记。制订和完善“赤壁青砖茶”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加强地理标志2023年“赤壁青砖茶”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43.64亿元。2023茶业品牌强度调查结果显示赤壁青砖茶品牌强度居全省第1位,全国第11位。

59.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发展乡村旅游、精品民宿等新业态,加快建设五龙山、乡遇·鸡公山等田园综合体。建成猕猴桃、葡萄、杨梅、黄桃等一批特色水果基地和相遇鸡公山、阡陌东柳、荷色沧湖、田园柳山等一批田园综合体;建成了羊楼洞茶文化产业园、赵李桥砖茶产业园、赵李桥茶文化生态产业园、日曜光伏发电等融合基地,把农产品转化为工业产品,把农业产业园转化为旅游观光园。全年接待游客1665.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3.35亿元。发展特色乡村农旅产业,我市以羊楼洞港小流域综合治理省级试点为契机,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引导农民规范建房做民宿,打造“爱上你的小屋”品牌,共有59户纳入签约,其中羊楼洞港流域内品牌共计签约47户。重点打造赤壁镇、金峰村、羊楼洞村、普安村、张司边村五大旅游村镇,紧扣“春游万亩樱海、夏享陆水清凉、秋游乡村美景、冬沐五龙温泉”赤壁“四季游”主题,发布茶乡古韵、生态休闲、诗画乡村、主题研学、茶道寻源等精品线路,推出羊楼洞茶源之旅、沧湖、黄盖湖农趣体验2条荆楚乡村文化旅游“村游”精品线路。

60.加大“三农”投入力度,扩大“三农”保险品种覆盖面,完善金融服务“三农”模式。赤壁市“农林水”事务支出98040万元,同比增长0.11%。完成水稻完全成本保险42.90万亩、油菜保险23.9万亩、小麦完全成本保险0.4万亩、育肥猪保险16.55万头、能繁母猪保险1.34万亩、森林保险24.04万亩、小龙虾保险10.71万亩、茶叶保险2.05万亩、淡水鱼养殖保险1.85万亩、猕猴桃1.47万亩、温室及温室作物0.32万亩的相关承保工作,2023年度保费规模共计5512.36万元,需拨付财政补贴资金3817.72万元。正在审核拨付中。

61.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精准监测、精准帮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坚持月预警、季调度工作机制,每月定期报送预警信息,每季度召开1次联席会议,2023年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45户156人。建立防贫保障快速响应处置机制,投入资金700万元,为全市脱贫户、监测户、低保户购买“防贫保”和“保灾+保价”助农兴农双保险。坚持控辍保学双线三级责任包保制,春季资助脱贫户学生6152人次379.52万元,秋季资助脱贫户学生5986人次361.86万元;“雨露计划”资助1787人次268.05万元,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困失学辍学。安排资金350万元为所有脱贫人口和监测户资助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累计集中救治罹患30种大病脱贫人口1046人,农村低收入人口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92%,门诊慢特病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95%,脱贫人口等重点人群家庭医生做到应签尽签。为56户农村低收入家庭实施危房改造。累计发放社会救助专项资金11550万元。累计新增小额信贷156笔674.67万元,实现零逾期。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14015人,安排公益性岗位2446个,发放公益性岗位工资669.3万元全市24座光伏电站设置公益岗位86个,月均工资594.59元认定帮扶车间4个,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244人,其中建档立卡脱贫人口83人。

62.坚持示范引领,加快建设华润·赤壁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示范区、乡村振兴汤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区、乡村振兴特色农业开发区“三大示范片区”,辐射带动打造一批有活力、有特色的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庄。华润·赤壁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积极组建平台公司,遴选确认平台公司两家战略投资方,目前各方正在履行内部审批流程;华润赤壁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一期装机43万千瓦已全部投入商业运营,截至第四季度累计发电35977万度;日曜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建设完成转运营;水系治理清淤并塘工程完成所有区域共6690亩并塘。汤茶“三产”融合发展区建成4万余亩茶叶基地、38家茶企、2家温泉休闲度假区等项目,目前龙佑温泉度假区改造项目完成投资1.8亿元,于2023年5月1日正式开业,至今接待游客18万人次,旅游收入1350万;谋划白石港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特色农业开发区已建成楠竹基地35万亩、优质猕猴桃基地6.2万亩、优质水产10万亩、香莲4万亩。赤壁镇获批创建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赤壁镇东柳村、柳山湖镇腊里山村、官塘驿镇西湾村、赵李桥镇柳林村、赵李桥镇羊楼洞村、官塘驿镇张司边村、车埠镇芙蓉村获批创建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围绕乡村旅游开展“大地欢歌”2023赤壁乡村文化活动年活动,开展“未来之城 璀璨绽放”元宵焰火晚会、“乡村四时好风光”葛仙山“樱花节”系列主题活动、夜游陆水河超奇妙潮玩夜市、赤壁田园音乐会等活动,其中,乡村四时好风光”葛仙山樱花节系列主题活动,仅开幕式当天,游客就高达1.2万人,直接带动沿线民宿和农家乐经济

63.大力保护传统村落和特色民居,传承历史记忆,加快建设小柏山村、东风村未来社区,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积极开展项目申报、规划编制、资金争取,强化保护等相关工作。2023年成功申报中伙铺镇安丰村为中国第六批传统村落,并于同年挂牌。2023年12月为全市各乡镇共22个历史建筑进行挂牌。

六、实施美丽赤壁行动,增添绿色发展新优势

64.全面贯彻长江保护法,共抓长江大保护。全面开展排口整治工作,目前我市28个排口已上报11个排口整治销号资料台账,其他排口销号资料正在收集整理。

65.对照全省流域综合治理“底图单元”,落实属地责任,编制流域综合治理专项规划。已完成流域综合治理专项规划编制。

66.加强长江岸线生态综合治理,巩固长江“十年禁渔”成果,加强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陆水湖保水渔业示范区,坚决守住水安全、水环境安全底线。在禁捕水域对各乡镇护渔员进行网格化管理,实行包保责任制,各水域推选片区负责人,每季度参与禁捕办对护渔人员考核评分,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全市电、毒、炸行为零容忍,采取高压严打态势,联合长航公安、市场、交通、公安派出所对重点水域进行联合执法12次,专项执法行动2次,共次开展执法巡查231次,出动执法车辆385次,出动执法船艇92次,出动执法人员3686人次。立案查处185起,行政处罚186人。

67.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强江河湖库堤防建设,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汀泗河系统治理(赤壁段)、老河泵站扩建等重点工程建设。全市市镇村三级河湖长348人,累计巡河5291次,其中市级巡河298次,镇级巡河1009次,村级巡河3984次。对全市河湖发现问题进行了2次通报,对河湖存在问题的市级河湖长呈送提醒函4次,解决河湖突出问题40个;先后出台了《赤壁市2023年河湖长制工作要点》等7个指导性文件,构建了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总体布局;推进“河长+检察长”“河长+警长”协作机制,开展联合巡河执法行动,确定全市170个河湖库的责任警长。完善我市45个水利工程划界成果,推进全市188个河湖库管理范围确权,编制完成8个重点河湖的健康档案。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完成陆水河车埠码头非法机制砂厂、西凉湖龙岭村段鱼塘加高围堤、陆水水库芳世湾村加高鱼池围堤等3个“清四乱”问题整改工作。组织对长江、黄盖湖、西凉湖、新店河流域开展非法矮围工作排查,完成黄盖湖余家桥乡苦肉咀段8个湖边塘退垸还湖整治任务。白石,马龙头,八斗垄等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批复总投资为947.91万元,目前已基本完成。汀泗河系统治理(赤壁段)项目完成投资6650万元。

68.加快陆水河生态廊道建设,推进“一河两岸”治理提档升级,让赤壁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已完成赤壁市城区陆水河北岸生活污水收集管道清淤、管网局部修复。市河长办按照计划开展陆水河城区段水域日常清漂打捞工作,日常安排2艘打捞船、4名打捞人员进行清漂。

69.持续开展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工作。印发《赤壁市开展突出环境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成立行动专班,明确行动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由12家相关单位和各乡镇牵头领办,强力开展18个生态环境领域专项行动。目前,共发现问题13个,其中,7个问题已整改完成,6个问题正在整改中。

70.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调度机制,抓好重点企业节能减排、“散乱污”整治、涉气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以建材、印染、工业涂装、包装印刷、柴油货车运输等行业为重点,提升重点行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对道路上行驶的中重型柴油货运车辆检测车辆污染控制装置、OBD、尾气排放达标等情况进行突击检查。推进华新水泥(赤壁)有限公司完成年度绩效等级“升A晋B”任务。推进赤壁市晨力纸业公司85蒸吨/小时及以上燃煤锅炉(含电力)超低排放改造,严格落实脱硫、脱硝、除尘等低效治理设施全面改造提升要求,目前已完工验收。赤壁市宸申纺织实业公司已开展清洁生产改造,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改造并通过验收。2023年1-12月,我市空气优良率为91.4%。较2022年同期(88.4%)上升3.0%。我市空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26µg/m3,较2022年同期(26µg/m3)持平。

71.加强陆水湖、黄盖湖、西凉湖等重要水体水污染防治,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加强重点河湖水质监测预警研判、入河湖排污口溯源整治,确保国控、省控、市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强化监测预警。陆水河流域61个排口已完成整治19个,西凉湖35个排口已完成整治20,黄盖湖25个排口已完成整治15个,长江排口28个,已基本完成主体工程整治部分,其中11个排口整治销号资料已报上级部门。实施工程减排,目前在建的项目有陆水水库地下水污染防治项目、赤壁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净化一期工程、西凉湖水生态修复项目。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对陆水水库、石人泉水库、张家坝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标识标牌进行换新。我市长江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案省政府已批复,已完成长江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方案,正在实施中。2023年赤壁市3个国控考核断面均达到考核标准要求,达标率100%;黄盖湖(鄂)水质得到有效改善。省控考核5个断面均达到考核标准要求,达标率100%。水质同比提升的断面5个,西凉湖(赤壁)湖心水质由去年的Ⅳ类提升至Ⅲ类,陆水水库主坝、蒲纺、副坝、猪婆湖水质均由去年的Ⅲ类提升至Ⅱ类。

72.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加强养殖尾水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开展新污染物治理。完成晨力纸业、垃圾填埋厂、中亚、新纺、帅力化工土壤污染防治重点企业土壤污染防治隐患排查整改、土壤及地下水监测等相关任务。督促全市56家“一住两公”重点建设用地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已完成29家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其余建设单位正在督办推进中。完成了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全市化学物质基本信息调查25种,详细调查2种的统计调查申报等工作。开展《赤壁市关闭矿山历史遗留固体废物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编制服务项目》现场排查工作,关闭矿山排查率达到100%。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对黄盖湖、陆水湖周边水环境问题开展大调研、大排查、抓落实专项行动;对全市12个天然水体(包括水库和湖泊)全部退出承包经营;对流域内水产养殖场,与养殖业主签订禁止投肥、投饵承诺书,制定《赤壁市“四大家鱼”池塘标准化养殖方案》,积极指导养殖户开展健康养殖;全部126家养殖场(规上42家)按照“一场一策”,落实粪污处理台账管理;落实农药、化肥“双减”举措,最大限度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采取云广播系统、无人机和人工等方式不间断巡查,今年共组织巡查27295人次,发现并劝阻秸秆焚烧火点172个。对涉事镇副科级干部停职1人、村支部书记撤职1人。对焚烧当事人,训诫56人/次,批评教育107起,罚款2800元。印发《赤壁市2023年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水稻油菜秸秆低茬收割实施方案》,投入210万元采购农机设备,开展农作物秸秆收集,构建“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的综合利用模式,基本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和农户参与的市场化运作机制。2023年,赤壁市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4.51%。

73.实施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全域推进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建筑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我市餐厨垃圾处理按照“集中+就地处理”模式,2023年完成25座小型餐厨垃圾站建设和设备安装,24座已投入运营,目前全市日平均处理餐厨垃圾24.7吨。

74.全面推进禁塑工作。召开赤壁市不易降祭祀用品专项整治部署推进会议,印发《赤壁市不易降祭祀用品专项整治方案》,多部门开展专项联合宣传活动。没收塑料156支,签订承诺书300,发放倡议书5000份,悬挂横幅40,通过移动公司发送宣传短信共2次,每次53万条;《湖北日报》客户端宣传1次,云上赤壁媒体赤壁热线媒体、赤壁广播电视台等已进行全市宣传各乡镇、街道等结合森林防火在主要路口开展文明低碳祭祀志愿服务宣传工作。

75.全面落实林长制,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合理化利用,筑牢自然生态安全屏障,加强古树名木资源保护,做好葛仙山野樱花群落保护修复。完成赤壁古战场、中伙镇、官塘驿镇、高新区30株濒危古树的复壮修复,重点对赤壁古战场古银杏进行两次疏花、疏果,叶面喷施营养液,根系加施促根剂等。对葛仙山野樱花保护核心区补植补造面积50亩,补植樱花2000株,完成退化林修复面积2007亩,竹林抚育1700亩。

76.扎实推进陆水湖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推进湿地休养生息,加快创建黄盖湖省级湿地公园,争创“国家重要湿地”名片。组织编制完成《赤壁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整合优化后,我市自然保护地由6个整合优化成4个,面积由31174.06公顷整合优化成29973.52公顷,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7.48%。目前,整合优化方案经省人民政府审定已上报国家林草局和自然资源部,待批复。

77.开展违规建房和矿山资源专项治理。共计拆除各类违法建设120处,面积约5868平方米;“屋顶革命”行动完成“平改坡”小区15个,屋顶面积约1.5万平方米;受理、勘测、监管豁免事项374件;受理各类违建投诉事项251件,办理处置251件;排查烂尾楼123户,总占地面积约32127.76平方米。完成全市生产矿山开展2022年度储量年报和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信息公示工作。

78.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落实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截至12月中旬,2023年森林生态效益累计兑现补偿资金429万元,其中:兑现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288万元,兑现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41万元;兑现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补助资金604.36万元;兑现停伐管护补助金额686.36万元;完成了公益林27.77万亩自查验收工作,兑现生态效益补偿资金424.04万元。

79.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组织华润赤壁日曜35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申报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2023年,赤壁高新区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维达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工厂,我市现有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重点支持华润集团在赤壁市沧湖生态农业开发区实施日曜千亩渔光互补光伏项目,支持华润集团充分利用区域风能资源,在官塘驿镇、黄盖湖镇、中伙铺镇、车埠镇和神山镇等区域开发风力发电项目,规划容量25万千瓦。鼓励凯迪生物发电项目在改进技术、降低污染、绿色发展的前提下做大做强。引导华润电力、赵李桥茶厂、长城炭素等12家企业申报节水型企业,加快建设节水型城市。推进华新水泥(赤壁)有限公司完成年度绩效等级“升A晋B”任务。推进赤壁市晨力纸业公司85蒸吨/小时及以上燃煤锅炉(含电力)超低排放改造,严格落实脱硫、脱硝、除尘等低效治理设施全面改造提升要求,目前已完工验收。市交投集团投资3.9亿元,采购200台新能源重型卡车、5 台新能源铲车,建设4个新能源补能场站,占地面积约70亩。目前,100台新能源纯电重型卡车以及2个新能源补能场站已交付运营,剩余100台将在两年内逐步投入运营。

七、实施民生改善行动,共同缔造幸福新生活

80. 推动全民参保计划扩面提质,提高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应保尽保。制定《赤壁市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工作实施方案》,落实阶段性降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以及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等政策规定,鼓励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继续为职工参保费。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7.67万人。累计减征社会保险费1911万元。医保方面,赤壁市城乡居民参保38.11万人,职工参保核定参保7.22万人。

81. 适度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孤儿保障标准及补助水平。在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上,一是采用“消费支出法”动态制定和调整了2023年城乡低保标准,其中:城市低保标准由650元/人/月调整到720元/人/月;农村低保标准由550元/人/月调整到649元/人/月;城市特困供养标准由1300元/人/月调整到1440元/人/月;农村特困供养标准由1021元/人/月调整到1150元/人/月。二是落实低保重度残疾人全额保障政策,对低保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4303人给予全额保障,月人均补助标准由264元提高到668元(城市由332元提高到720元;农村由243元提高到649元)。三是提高城乡低保整体补助水平,由2022年12月的234元和198元分别提高到2023年12月的316元和302元。在孤儿保障上,我市建立了孤儿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按照孤儿保障标准执行根据咸宁市有关文件要求,从2023年4月份起,我市孤儿养育标准调整为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1500元,集中供养孤儿每人每月2400元。

82. 善社会救助和慈善制度,进一步加大特殊困难群体综合保障和救助力度社会救助方面,2023年,全市共纳入社会救助对象21389人,累计发放社会救助专项资金11550万元。其中:城市低保6420人2445万元;农村低保13403人4545万元;城市特困309人610万元;农村特困1257人1910万元;累计开展临时救助5013人次841万元;累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2109人次1199万元,全市社会救助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救尽救,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慈善救助方面,持续开展赤壁市慈善助医项目,通过赤壁市慈善助医基金救助各类对象3445人,救助金额162.15万元;继续推进鄂南肿瘤医院(湖北)有限公司合作“感恩有你,爱在赤壁”慈善助医基金项目,共救助3142人次,救助资金94.55万元,切实帮助解决我市重特大疾病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开展“博爱送万家”活动和人道资源募集,市红十字会接受社会捐赠款物124.37万元。全面动态更新录入14425名残疾人信息数据,推动残疾人资料信息化、康复智慧化、服务常态化;聚焦残疾人出行难、洗浴难、做饭难、如厕难、沟通难等“五难”问题,对重度贫困残疾人家庭开展无障碍改造。今年460户残疾人家庭改造工程全部竣工验收。

83. 加快建设“健康赤壁”,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建成健康大数据中心。不断完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目前,集疾病预防与控制、基层医疗公卫业务一体化、区域心电中心、区域影像中心、远程医疗及卫生健康综合管理等为一体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信息中心基本建成。持续推进“323”攻坚行动,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和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筛查目标任务167400人,完成筛查198878人,完成率118.82%;出生缺陷防治能力建设——产前筛查率目标任务93%,完成率94.32%;新生儿五项遗传代谢病筛查率目标任务99%,完成率99.35%;新生儿听力筛查率目标任务99%,完成率99.30%;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率目标任务97%,完成率98.44%。城乡妇女宫颈癌筛查目标任务 41337人,完成44886人,完成率109%。心血管高危人群筛查干预完成214人。

84. 实施投资9.4亿元的公共卫生补短板项目,建设医养中心、生命健康综合体、精神病院、中医医院综合服务楼、妇幼保健院新门诊楼,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赤壁市医养中心生态新城医养院区已封顶,城南院区改建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并达到开工条件,待现有城南院区搬迁后开工;市生命健康科普馆项目已完成项目选址现场踏勘和论证,正在进行项目建设规划、用地报批等工作;市精神病院建设项目已完成项目建议书批复、可研批复、初步设计批复、环评批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一案两书、土地自有等程序,正在办理招投标及施工许可证;市中医医院综合服务楼建设项目正在进行外架拆除施工;市妇幼保健院公共突发事件(妇、儿)应对能力提升建设项目正在进行原门诊楼拆除。

85. 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全面推进慢病一体化管理工作,优化门诊慢特病病种待遇认定、慢性病医保线上支付、门诊药品集中联合采购及个性化配送到家服务。制订下发《关于深入推进医共体建设,打造“赤壁模式”的通知》《全市基层四类疾病防治及相关防治站建设技术帮扶培训指导活动方案》;组织总院临床专家下沉基层开展带教查房、疑难杂症会诊等共建帮扶活动,推进医疗服务同质化管理,切实提升基层能力,优化资源均衡布局;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加强市外住院转诊工作的通知》要求,2023年累计转诊4976人,其中职工医保1375人,居民医保3601人;将“赤壁市门诊慢特病认定系统”嵌入慢病一体化系统中,增加“健康赤壁”慢特病病种待遇认定申报窗口,更加方便群众网上申报;慢性病医保线上支付已进入联调测试阶段,待测试稳定后投入运行;赤壁市慢性病一体化管理改革全面启动,开展全市22家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联合采购工作。目前包括人民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共计20家医疗机构参与赤壁市药品联合采购工作,采购金额合计69.38万元。

86. 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打造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全省样板。完成全市统一的传染病报病平台与省级中转直连国家报病平台的对接;利用赤壁市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掌握的数据开展全市三级医疗机构疾病监测和预警工作。完成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名单的收集、整理、比对工作;印发《赤壁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和《赤壁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排查随访工作方案》,组织开展集中排查随访专项行动,全面掌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基础信息。

完成慢性病中心医院编制核定申报,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2023年12月28日正式启动运行。

87. 加快推进殡仪馆搬迁项目建设。已完成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主体及附属工程招标项目主体及附属工程施工许可证、“一案两书”实施方案、财务评估报告、法律意见书、工程监理招标殡仪馆搬迁建设项目所有前期准备工作,待专项债券获批后,启动项目建设工作。

88. 统筹推进老龄事业,改造、建设一批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食堂,建设区域性农村福利机构,提升孤寡老人保障水平。制定《赤壁市2023年乡镇(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和农村互助照料中心提档升级实施方案》,完成赤马港街道营里社区、官塘驿镇泉口社区2个乡镇(街道)层面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和赤壁镇东柳村、官塘驿镇张司边村2个农村互助照料中心的提档升级。完成赤马港木田畈、北站、龙翔山、汪家堡4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目前全市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启动赤壁市区域性医养老年中心建设项目,目前已获得项目建议书批复和用地初步规划意见。

89. 发展适老产业,培育“银发经济”。金秋养老养生公寓即将建成,正在谋划思贝林康笙园康养中心康养园区项目、赤壁市生命健康全周期综合体建设项目、二医院医养结合服务项目等3个项目。完成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公办养老服务机构能力提升项目)的申报。完成189户适老化施工改造,并将改造过程纳入赤壁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继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2023年度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人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项目,截至12月26日,依托赤壁市智慧养老信息平台,累计对1322名老人开展上门服务6976次。

90.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加快建设普惠性托育机构。推动发展家庭养育型、政府引导型、社会创办型“三型”模式托育。2023年,赤壁市现有托育服务机构16家,其中属幼儿园开设托班的7家,拥有托位1320个,目标完成率达107%。

91. 繁荣发展文事业,实施更高质量的文化惠民工程,启动大剧院艺术中心设计建设,提档升级市群艺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建设乡村大舞台,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加快建设陆水湖国家级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国家水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打造万里茶道新店茶埠文化节点,规划建设大湖咀文化遗址博物馆。图书馆改造提升项目已完工,新群艺馆改扩建项目已基本完工,现正在进行供电项目招标工作。新建黄盖湖镇综合文化站,改造提升车埠镇、余家桥乡、赵李桥镇、神山镇、茶庵岭镇、柳山湖镇等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现赵李桥镇、柳山湖镇文化站已完工。2023年度乡村大舞台建设已全部完工。旅游驿站项目已完成立项和初设等前期工作,正在进行专家评审;陆水湖水上(海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项目正在进行立项审批。组织开展贺良朴书画展、赤壁脚盆鼓启动仪式等线上线下文化惠民活动320余场次。2023年“赤壁青砖茶杯”职工篮球联赛赛程达2个月,共100余场比赛成为我市的品牌赛事。完成赤壁市袁家桥修缮工程和竣工验收工作、新店土城遗址一期(祝家岭墓地)安防工程、博物馆金属文物修复项目、博物馆预防性保护项目方案编制和申报工作;核准公布大湖咀遗址为第八批赤壁市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抢救发掘古墓葬宋代砖室墓一座;建立健全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机制。完成新店明清石板街建设街(49、51、52、56、57号)古建筑修缮工程、新店明清石板街消防项目的方案编制和申报工作,新店明清石板街修缮工程(道路及排水)和新店明清石板街胜利街(53、55号)建设街(31、35号)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建设和竣工验收工作。完成大湖咀龚家湾西周城址考古勘探发掘工作,整理修复文物200余件;完成大湖咀考古工地辅路道路硬化及水管建设、大湖咀遗址考古工棚项目建设和大湖咀遗址工地围栏安装工作;成立赤壁市大湖咀遗址文物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大湖咀遗址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协调会,整合部门力量,统筹协调推进大湖咀遗址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确定大湖咀遗址绝对保护范围,并纳入了国土空间规划;持续跟进大湖咀遗址博物馆等功能用房整体规划;推进大湖咀遗址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大湖咀遗址文物保护规划编制队伍进场,跟进编制大湖咀遗址考古公园建设项目节约集约用地论证分析专章报告;积极谋划大湖咀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专项债项目。

92. 深挖掘和传承三国文化、红色文化、万里茶道源头文化,争取将三国赤壁古战场列入国家长江文化公园项目,提升城市“软实力”。完成赤壁摩崖石刻危岩体及滑坡治理工程,赤壁摩崖南侧危岩体治理工程。羊楼洞志愿军烈士墓保护工程和新店明清石板街项目方案申报立项。组织参加第三届环中国万里茶道汽车集结赛活动和万里茶道九省(区)茶文物联展活动;接待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暨万里茶道文化旅游推介活动走进赤壁;邀请《万里茶道》电影剧本创作团队和联合申遗办考察羊楼洞并召开座谈会,突出羊楼洞万里茶道源头价值;争取文物保护资金完成羊楼洞智慧消防设备安装项目和消防工程,积极启动2023年省级文化遗产保护工程。2023年6月,羊楼洞明清石板街文物保护工程(三期)荣获湖北省优秀文物建筑保护利用项目。

93. 牢牢把握安全稳定这个基础前提,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2023年未发生新冠病毒感染聚集性和暴发性疫情,也未出现过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

94. 建设法治赤壁,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加快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构建“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权力运行。印发2023年法治建设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园区)法治建设工作的意见》《赤壁市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法治建设领域改革纲要(2023-2027年)>重点任务清单》等纲领性文件,明确各部门法治建设工作任务职责文化阵地建设向乡村社区延伸,“法律六进”、智慧普法深入开展,全社会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增强。2023年,开展第批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训,新增法治文化阵地9个,讲授法律知识课40余场次,开展“法律六进”活动40余场次,发放民法典宣传手册5000余册,累计发布“法治微讲堂”“部门说法”“赤壁小宁抖音普法”18期,法治赤壁微信公众号发文60余篇。

95. 加强审计监督。完成2023年计划内项目42个,查出违规金额474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2.29亿元、损失浪费金额273万元和多计工程价款3417万元。持续对2022年度26个专项债券项目和“维达力五期项目”进行跟踪审计,促进政府投资高效规范。

96.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度应用“雪亮工程”,完善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功能,整合资源打造线上线下、“一站式”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平台。投资3600万元新建6000平方米的市级综治中心,采取“常驻+轮值”方式,整合法庭、公安、司法等平安建设力量入驻;市综治中心创新群众来信来访“点兵点将”,相关部门调解专家“坐诊把脉”,提供“访-调-仲-诉”一站式服务;镇村两级综治中心聘请综治专员,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就地化解。2023年全市共排查矛盾纠纷4966起,化解纠纷4875起,化解率达98.16%,确保矛盾化解形成“一条链”。我市“雪亮工程”完成项目竣工验收,已进入运维阶段。全市“雪亮工程”综治视频共享平台监控探头8308路,一类视频监控探头接入4359路,二、三类视频监控探头接入3949路。在安全生产、森林防火、长江大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协助破获非法狩猎案9起、捕捞水产品案17起、失火案2起。

97. 打好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主动战,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严打“黑恶枪”、“盗抢骗”和电信诈骗、涉毒涉赌等突出犯罪,刑事拘留615人,侦破刑案619起,抓回逃犯169名,打掉犯罪团伙15个,端掉电信诈骗窝点13个、赌博窝点15个,追赃、止付、冻结挽损1.6亿元,“黄赌毒”警情同比下降12 %,“盗抢骗”警情同比下降16%,入户盗窃警情大幅下降,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引导金融机构充分利用风险化解政策,多渠道、多途径分散和化解风险,积极跟进地方中小法人金融机构改革进程,加快不良核销工作进程2023年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2.99亿元,不良贷款率0.82%,不良贷款率控制在省考目标以下,守住了金融领域的风险底线。

98. 加快推进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积极稳妥推进“保交楼”。化解历史遗留问题42个,剩余15个正在推进化解中。积极推进项目“保交楼”,完成保教楼项目8个,剩余5个项目有序推进,将于2024年陆续交付。

99. 加快建设诚信赤壁,打造全国首创个人诚信收集应用平台建设“信用赤壁”网站,设置信息公示、信用报告下载等功能模块,满足社会公众的信用服务需求。印发《赤壁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建设任务分工》《赤壁市信用承诺事项清单》《赤壁市重点行业从业人员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组织开展“3·15诚信经营无欺诈 百姓消费更放心”主题宣传活动,开展“信‘闪’赤壁‘诚信雨伞’进校园”、6·14诚信宣传活动。评选出廖华清等8名“诚信之星”。

100. 守牢安全稳定底线,加强食药安全、校园安全、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各项工作,开展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印发《赤壁市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总体方案》,各地各部门共抽查检查单位(企业)3609家(次),帮扶指导重点企业887家(次),行政处罚149次,罚款88.678万元,责令停产整顿企业9家,曝光约谈企业20家。食品安全方面,指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及食品安全员524个;指导459家企业开展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年自查工作;督促653家特殊食品销售企业参加特食抽考并全部合格。全年应用鄂食安平台监督检查食品经营单位4311户次,发现问题573个并已完成整改。开展春节、3·15期间食品生产流通质量安全、冷藏冷冻食品销售质量安全等各类专项监管检查,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325户次,发现问题36个并已完成整改。创新智慧监管模式,以天骄超市等8家超市为试点,建立我市食用农产品追溯平台,推行肉菜追溯码,鼓励企业对食用农产品进行分级销售,设立有机食品专柜,致力“放心肉菜超市”提升,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校园安全方面,全市各学校建立“一校五员”机制,长年公示“五员”工作信息,以学校教员和责任区警员、市场监督员、城管执法员、法治辅导员为主要力量,由学校幼儿园牵头,组建各校周边环境治安治理日常工作专班,坚持开展护学护校活动。森林防火方面,对全市竹木加工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共排查企业77家,下达限期责令整改指令书61份,行政处罚2家,罚款3万元。危化品安全方面,检查化工(危化品)企业135家次,发现一般隐患361条,发现重大隐患8条,已全部整改到位。组织开展了打击非法储存甲醇制作餐厨燃料、无证经营危险化学品的专项整治活动,排查出带储罐储存设施的利用甲醇制作餐厨燃料窝点3处,已责令立即消除隐患,停止无证储存、经营活动。排查整治醇基燃料、生物质燃油经营单位6家,立案3起,没收非法经营的甲醇燃料5吨,罚没金额30.8万元。约谈生物燃油经营企业2家。烟花爆竹安全方面,对两家批发企业检查15次,发现安全隐患41条,已全部完成整改。116家零售店开展2轮全覆盖安全检查,下达现场检查记录210份,限期整改指令文书9份,发现问题隐患155条,已全部完成整改。不具备经营安全条件1零售店吊销许可证,规经营6共处罚款1.5万元“春节”“清明节”等重点时段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取缔非法经营点80余家,立案5起,处罚8万元,没收非法经营的烟花爆竹3000余件。

101. 加快建设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体系,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 军休干部活动中心和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立项申报资金680万元对军供站基础设施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开展送政策进军营活动,为148名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家属送上喜报,发放奖励金11.1万元。2023年,共发放各类优抚资金2103.84万元,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530.81万元,优待抚恤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102. 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一核多元”协商共建机制,完善“自治为主+政府奖补+社会参与”的激励机制,推动美好环境社会治理党群服务中心老旧小区改造乡村公路建设等共同缔造活动深化拓展,建成一批共同缔造试点,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打造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格局。扎牢“红色根须”,推动村湾党支部应建尽建,探索“1+2+N”模式,建立“纵向到底”的治理体系。培育“红色头雁”,组织全市139名村党组织书记、7名村委会主任参加中组部主办的全国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培训班,深化村书记擂台比武活动。建强“红色堡垒”,坚持“八个一”措施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以“强县工程”为契机,加快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加大村级运转经费保障力度。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建立村民协商共治、项目申报竞争答辩机制。改变传统自上而下的立项程序、政府大包大揽建设模式,实行项目实施经95%以上村民讨论同意制度,群众投工投劳达到30%以上,汇聚群众力量,让共同缔造理念深入人心。深化“领导联社区、单位包网格、党员进小区”活动,坚持半年一次街道大工委联席会,一季度一次社区大党委联席会,一月一次小区圆桌会,持续推进治理重心下移。选优配强550名社区工作者,设立以全国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金玲为代表的社区书记名师工作室。依托“楼栋党小组”建强“党员中心户”,探索“一带双联”为主要内容的党员联户模式。深化物业党建联建,打造10个“红色物业”示范小区。深化“一社一品”创建,打造一批居民自治特色品牌。深化智慧城市建设,打造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平台。

八、加强自身建设,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103. 铸牢“第一等”的品格,提高站位抓落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定落实“首个议题”制度,全年开展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3次,市政府常务会议24次,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3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理论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坚定,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104. 压实“第一等”的责任,强化担当抓落实。对照国务院、省、咸宁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发展目标、重大举措和重点部署,结合实际制定具体落实方案,细化推进措施,明确“任务、责任、时限”三张清单。围绕省政府2023年10大民生项目、《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2023年重点工作、市政府会议议定事项,市政府十届三次全会安排部署、项目开工入库等重点工作推进开展督查,印发《督查通报》27期。印发《市政府工作例会重点任务清单》20期,跟踪重点任务330项。建立经济运行分析研判机制,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105. 锤炼“第一等”的本领,提升能力抓落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年开设4个主体班次,培训领导干部200余人。围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小流域综合治理、乡村振兴等开设专题培训班20余期,培训党员干部1.2万人次。结合赤壁实际,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赤壁高质量发展若干实践问题大讲堂8期,邀请市直乡镇国企主职及社区(村)党组织书记上台授课,为干部提供本土化实战经验,累计授课9次、培训干部2600余人次。

106. 聚焦“第一等”的业绩,优化服务抓落实。印发《赤壁市政务服务中心“小诸葛帮办”实施方案》,打造“推着办、陪同办、引导办、代理办、上门办”的赤壁帮办代办服务品牌。推进“互联网+监管”,全市共认领监管事项主项962项,归集监管行为数据17.72万条,监管事项覆盖率达45.74%,注册监管人员2959人,共发布监管动态171条、监管曝光台49条。从严从紧编制部门预算,节省1.8亿元以上,“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7.8%。

107. 打造“第一等”的队伍,转变作风抓落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开展监督,围绕长江大保护领域履职情况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1个,处理处分28人。开展“不担当不作为突出问题”“‘空、蛮、懒、乱、假’作风问题”、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落实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涉及政府系统53个问题整改,推进2023年《咸宁问政》反映问题整改。深入开展赤壁问政活动,推出圆桌问政3期,刊播党报问政、广播问政各2期,社区万能章、红色物业、“健康证”办理等一系列曝光问题得到逐一解决。


附件:
分享到:
./t20241021_3773144_app.shtml
./t20241021_3773144_xxgk.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