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创建第四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任务清单
索引号 : 011346509/2022-14784 文 号 : 无
主题分类: 文化 发布机构: 赤壁市文化和旅游局
名 称: 赤壁市创建第四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任务清单 发布日期: 2022年05月23日
有效性: 有效
赤壁市创建第四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任务清单
制定日期:2022年3月16日
一级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 指标 | 指标内容 | 任务分解 | 责任单位 | 完成时限 |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 1.科学布局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 | 按照“城区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乡镇3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的原则,建立上下联通、运行规范、服务优质、覆盖广泛的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实现图书馆、文化馆分馆或服务点在乡镇(街道)基本全覆盖。具备条件的县市建有地方特色博物馆、非遗展示馆等。 | 1.1制定《赤壁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划》; | 市自规局 设计集团 | 2022年6月 |
1.2绘制赤壁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布局图(要求:体现城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构成全市文化服务圈); | 市民政局 市文旅局 市自规局 | 2022年11月 | ||||
1.3建成文体中心群艺馆,并对外开放; | 市文旅局 城发集团 | 2022年10月 | ||||
1.4依托乡镇文化站、重点社区、景区、企业,建设群艺馆分馆、图书馆分馆,建立健全工作体系; | 市文旅局 各乡镇(街道) | 2022年6月 | ||||
1.5规范中国青砖茶博物馆免费开放管理,组织开展常态化青砖茶茶文化论坛,形成特色品牌; | 市文旅局 中国青砖茶博物馆 | 2022年6月 | ||||
1.6对赤壁市博物馆茶文化展厅提档升级; | 市文旅局 | 2022年11月 | ||||
1.7对赤壁古战场“赤壁之战陈列馆”升级改造; | 市文旅局 两山公司 | 2022年11月 |
赤壁市创建第四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任务清单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内容 | 任务分解 | 责任单位 | 完成时限 |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 1.科学布局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 | / | 1.8打造万里茶道新店港史迹展; | 市文旅局 新店镇 | 2022年11月 |
1.9打造移民文化展厅; | 市文旅局 柳山湖镇 | 2022年11月 | ||||
1.10加强对三峡试验坝博物馆的管理。 | 长江委陆管局 | 2022年11月 | ||||
2.图书馆、文化馆建设。 | 县级图书馆、文化馆达到文化和旅游部一级标准,县级图书馆人均占有藏书0.85册以上;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率0.8次以上;人均年增新书在0.05册以上;人均到馆次数0.5次以上。 | 2.1按照国家对县级图书馆一级馆的标准,对图书馆消防安防设施以及外立面进行维修,对馆内分区与布局进行优化,并做好房屋屋顶漏水治理工作; | 市文旅局 城发集团 设计集团 | 2022年10月 | ||
2.2按照赤壁市常住人口50万的基数,图书馆藏书量按照人均0.85册的要求达到42.5万册(目前藏书31.2万册); | 市文旅局 | 2022年11月 | ||||
2.3完成图书馆RFID管理系统和数字图书馆建设,完成第七次图书馆评估定级。 | ||||||
3.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 | 98%的乡镇(街道)建有符合省定建设标准和功能的综合文化站(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 | 3.1对乡镇文化站进行改点提升,官塘驿镇、黄盖湖镇、赤壁镇、茶庵岭镇文化站需重新选址,蒲圻街道、赤马港街道、陆水湖街道、车埠镇、中伙铺镇、新店镇、神山镇、柳山湖镇、余家桥乡和赵李桥镇文化站需提档升级、完善功能。 | 市文旅局 城发集团 各乡镇(街道) | 2022年11月 |
赤壁市创建第四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任务清单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内容 | 任务分解 | 责任单位 | 完成时限 |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 4.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 统筹建有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符合省定建设标准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0%的行政村建有“百姓舞台”农村文化广场。结合村级(社区)行政组织办公场所建设,行政村(社区)设有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中心),每个文化活动室都建有公共数字文化基层服务点、村图书阅览室等。 | 4.1建设全市村(社区)符合省定建设标准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到村级文化场所“十有”要求:①1个500平米以上的农家乐文化广场,②1个100平米以上的文化大院,③1个80平米以上的文艺舞台,④1套简易音响设备,⑤1家藏书2000册以上的农家书屋,⑥1套应急广播系统,⑦1个文化信息平台,⑧1套较完善的健身设施,⑨1个30米以上的文化宣传长廊和5平米以上的好人好事榜,⑩1个标准篮球场; | 各乡镇(街道) | 2022年11月 |
4.2完成45个乡村大舞台和农村文化广场的建设,达到30%覆盖率; | 各乡镇(街道) 市文旅局 | 2022年11月 | ||||
4.3完善农家书屋管理。 | 市委宣传部 | 2022年11月 | ||||
5.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 | 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在公共文化领域的作用,丰富线上公共文化资源,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文化馆、数字化博物馆。实现与省、市、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网络连通,建立覆盖示范区的公共文化数字服务体系。 | 5.1建设赤壁“文旅云”大数据平台; | 市文旅局 市大数据局 | 2022年11月 |
赤壁市创建第四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任务清单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内容 | 任务分解 | 责任单位 | 完成时限 |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 5.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 | 县级图书馆可用数字资源不低于5TB。市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数字化建成体系。统筹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直播卫星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数字农家书屋、城乡电子阅报屏建设等项目,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在基层实现共建共享。 | 5.2推进数字图书馆、数字群艺馆、数字博物馆建设,建立覆盖市、乡镇(街道)、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市文旅局 各乡镇(街道) | 2022年11月 |
5.3提供直播卫星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推进农村数字化电影放映; | 市融媒体中心 市网络公司 | 2022年7月 | ||||
5.4图书馆、群艺馆数字资源达到10TB以上,并建立非遗数字库。 | 市文旅局 | 2022年7月 | ||||
(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 6.建立便捷的群众需求征集机制。 | 通过数字化建设,形成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供给模式,提供符合群众需求的公共数字文化内容,让群众通过手机等移动端便捷享受数字文化服务。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目录,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开展馆际合作,推进本地公共文化机构互联互通,开展文化服务“一卡通”、公共文化巡展巡讲巡演等服务,实现区域文化共建共享。 | 6.1制定《赤壁市公共文化服务群众需求调查方案》,采取六种方式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群众需求调查: ①每年分别统计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各1次,100%办理,100%回复,100%满意; ②通过赤壁“文旅云”等平台进行网络调查,了解网民用户对赤壁市公共文化服务和数字服务的需求; ③每年通过行风评议或民评民议,听取群众文化需求建议1次; | 市文旅局 | 2022年12月 |
赤壁市创建第四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任务清单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内容 | 任务分解 | 责任单位 | 完成时限 |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 6.建立便捷的群众需求征集机制。 | / | ④展览展示时,提供“观众留言簿”,调查分析群众对展览展示等静态文化艺术的需求; ⑤在动态文化艺术展演现场,发放群众文化需求调查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喜爱参与的公共文化活动项目和文化需求; ⑥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场馆设置群众信箱,随时收集群众的意见反馈。 | 市文旅局 | 2022年12月 |
(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 7.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 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实现重心下移、资源下移。积极组织城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和单位开展农村文化服务活动。县级公共文化机构形成1-2个具有鲜明特色、在全县有较大影响力的服务品牌。农村和社区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活动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人均参加文体活动的时间每周不少于5小时。 | 7.1市直各单位把“送文化下基层”作为驻村工作的重要内容,与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不少于2次; | 市乡村振兴局 市直各单位 各乡镇(街道) | 2022年11月 | |
7.2结合党员下沉社区“双报到、双报告”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各类志愿者、社会组织及社区热心群众开展党员文化帮扶、文化惠民、送文化下基层等活动; | 市委组织部 市民政局 市直各单位 | 2022年11月 | ||||
7.3依托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体育馆以及各乡镇文化站等公共文化场馆,响应国家“双减”政策,积极开展青少年校外文体活动,打造赤壁市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 | 市教育局 市文旅局 | 2022年11月 | ||||
7.4坚持举办乡镇文艺展演2轮次计28场次; | 市文旅局 各乡镇(街道) | 2022年11月 |
赤壁市创建第四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任务清单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内容 | 任务分解 | 责任单位 | 完成时限 |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 7.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 / | 7.5以红色文艺轻骑兵、大篷车等形式开展送文艺下乡活动140场次; | 市文旅局 市文联 | 2022年11月 |
7.6在传统节假日期间,组织开展广场文艺演出活动不低于12场次; | 市文旅局 市文联 | 2022年11月 | ||||
7.7创作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书画、摄影等文艺作品和音频、短视频、微电影、文化艺术慕课等数字文化产品300件(个)以上; | 市文旅局 市文联 | 2022年11月 | ||||
7.8打造有社会影响、有地方轰动效应的精品力作5件(个)以上。 | 市文旅局 市文联 | 2022年11月 | ||||
7.9持续开展羊楼洞灯会、广场文艺展演、乡镇文艺展演等文化品牌活动。 | 市文旅局 羊楼洞管委会 各乡镇(街道) | 2022年11月 |
赤壁市创建第四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任务清单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内容 | 任务分解 | 责任单位 | 完成时限 |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 8.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的基本文化服务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 城市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或优惠向农民工、老人、少年儿童和残疾人开放,设置方便残障人士以及老年人、少年儿童的活动区域和服务项目。县级图书馆设立盲人阅读区,配备设备和盲文读物。县级文化馆经常性组织针对上述特殊人群的各类文体活动,开展面向农民工的文化培训等。 | 8.1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等免费开放场馆设置无障碍卫生间、第三卫生间及无障碍通道; | 市文旅局 | 2022年11月 |
8.2图书馆设立盲人阅读区、增购盲人读物; | 市文旅局 | 2022年11月 | ||||
8.3联合举办残障人艺术培训; | 市文旅局 市残联 | 2022年11月 | ||||
8.4在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中增设文体类培训内容; | 市人社局 市文旅局 | 2022年11月 | ||||
8.5联合举办农民趣味运动会。 | 市总工会 市农业农村局 市文旅局 | 2022年11月 |
赤壁市创建第四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任务清单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内容 | 任务分解 | 责任单位 | 完成时限 |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 9.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 | 面向市场,采取项目补贴、资助和政府招标采购等方式,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实施“一县一团”工程,各县至少重点扶持一个国有或民营艺术院团承担公益演出服务职能。每个行政村(社区)建立不少于2支社会文艺团队,每年开展文化活动不少于2次。常态化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文化馆、图书馆总馆、分馆均有文化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效。 | 9.1重点扶持市歌舞剧团,承担送戏下乡不低于120 场次、节庆演出不低于8场次,外宣演出不低于12场次,汇演3场次; | 市文旅局 | 2022年11月 |
9.2每个行政村(社区)建立社会文艺团队2支以上,每年开展文化活动不少于2次; | 各乡镇(街道) | 2022年11月 | ||||
9.3常态化面向社会招募文化旅游志愿者,群艺馆总分馆、图书馆总分馆、博物馆、A级以上景区均设有文化旅游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开展文化旅游志愿服务活动,成效显著。 | 市委宣传部 市文旅局 | 2022年11月 | ||||
10.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 | 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文化馆(站)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博物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8小时。避免行政化开放,有周末及下班时间开放时间安排。 | 10.1做好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文化站的免费开放工作,达到免费开放时间要求。 | 市文旅局 | 2022年12月 |
赤壁市创建第四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任务清单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内容 | 任务分解 | 责任单位 | 完成时限 |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 11.常态化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 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各配备1台以上流动服务车。县级图书馆每年下基层的流动服务次数不低于40次,县级文化馆每年组织流动演出10场以上,流动展览8场以上。县级博物馆每年至少举办或引进临时展览1个,开展社会教育活动5次以上。每个行政村每月看1场以上电影、每年看4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 | 11.1图书馆开展流动服务48次,群艺馆开展流动演出12场,流动展览12场,博物馆举办或引进临时展览1个,开展社会教育活动14次; | 市文旅局 | 2022年11月 |
11.2组织送电影下乡放映1860场。 | 市融媒体中心 | 2022年11月 | ||||
1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效开展。 | 每年至少举办1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展演活动。 | 12.1举办3次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展演活动。 | 市文旅局 | 2022年11月 | ||
13.完善古籍保护计划,制定古籍保护工作方案。 | 加大古籍宣传推广力度,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古籍走进百姓中间,让传统文化融入群众生活。 | 13.1制定古籍保护方案;举办古籍宣传活动不低于1场,创造条件展示古籍。 | 市档案馆 市博物馆 | 2022年10月 |
赤壁市创建第四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任务清单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内容 | 任务分解 | 责任单位 | 完成时限 |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三)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 14.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旅法治建设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体系,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建立公共文化机构绩效考评制度,考评结果作为确定预算、收入分配与负责人奖惩的重要依据。对重大文化项目资金使用、实施效果、服务效能等实行监督和评估。研究制定公众满意度指标,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 | 14.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文旅法治纳入赤壁市平安建设工作要点; | 市政府办公室 市委政法委 | 2022年11月 |
14.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旅法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 市发改局 | 2022年11月 | ||||
14.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旅法治建设纳入对政府考核指标体系,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 | 市考评办 | 2022年11月 | ||||
14.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旅法治建设纳入财政预算; | 市财政局 | 2022年11月 | ||||
14.5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旅法治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 | 市自规局 | 2022年11月 | ||||
14.6制定《赤壁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制度》《赤壁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办法》《文化社团管理办法》等制度; | 市文旅局 | 2022年11月 |
赤壁市创建第四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任务清单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内容 | 任务分解 | 责任单位 | 完成时限 |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三)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 14.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 | 14.7聘请第三方对我市公共文化服务进行满意度测评。 | 市文旅局 | 2022年3月 |
15.按标准落实场地建设。 | 切实按照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国家有关部门编制的《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文化馆建设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等标准,无偿划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用地。 | 15.1无偿划拨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用地。 | 市自规局 | 2022年9月 | ||
16.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费得到落实。 | 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投入保障机制,近三年财政投入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人均文化事业费(按常住人口计算)高于所属市(州)平均水平。建立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运行经费及乡镇综合文化站经费的合理增长机制。 | 16.1全年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不低于8千万元(人均不低于151元); | 市财政局 市文旅局 | 2022年11月 | ||
16.2建立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运行经费及乡镇文化站经费的合理增长机制; | 市财政局 市文旅局 | 2022年11月 |
赤壁市创建第四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任务清单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内容 | 任务分解 | 责任单位 | 完成时限 |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三)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 16.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费得到落实。 | / | 16.3将创建示范区专项资金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 | 市财政局 市文旅局 | 2022年11月 |
17.夯实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 落实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县聘乡用”政策,确保每个乡镇文化站有1名事业编制,有2名工作人员,每个行政村有1个政府保障的公益性文化岗位。鼓励和支持文化专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和志愿者到基层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 17.1落实“县聘乡用”政策,确保每个乡镇文化站有1名事业编制,有2名及以上工作人员; | 市人社局 市文旅局 | 2022年12月 | ||
17.2各行政村(社区)均设置有1名工作人员专职(兼职)负责文化宣传工作,挂牌上岗,设置固定岗位、服务时间并予以公示。 | 各乡镇(街道) | 2022年12月 | ||||
18.加大基层文化人才培养力度。 | 县级文化单位在职员工参加脱产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20天,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集中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0天。县、乡、村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全国基层文化队伍远程网络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50课时。 | 18.1开展6期以上培训活动,对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文化站、基层文化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达到规定课时;并组织参加远程培训,达到规定课时。 | 市委党校 市文旅局 | 2022年11月 |
赤壁市创建第四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任务清单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内容 | 任务分解 | 责任单位 | 完成时限 |
二、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 | / | 19.促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功能融合。 | 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能提供旅游信息服务,50%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具备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功能,50%的旅游服务设施增设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文化惠民功能。在旅游资源富集、游客集中的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明显。深入推进“一县一品”建设,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和旅游活动品牌。 | 19.1举办新春文艺赶集、乡镇文艺展演、中国青(米)砖茶文化节、新农民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活动,形成具有浓郁特色的地方文艺活动品牌;选取100首赞美赤壁的优秀地方原创歌曲,开展五进活动;举办地方春晚和四季“村”晚。 | 市文旅局 市文联 | 2022年11月 |
19.2赤壁古战场景区、陆水湖风景区、俄罗斯方块小镇、羊楼洞明清石板街建立文化活动室; | 市文旅局 陆水湖管委会 羊楼洞管委会 | 2022年11月 | ||||
19.3举办“一带一路”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大会,开办青砖茶文化大讲坛; | 市农业农村局 市文旅局 茶发集团 | 2022年11月 | ||||
19.4建成羊楼洞戏院; | 商发集团 | 2022年11月 | ||||
19.5复兴“万里茶道”,共建“一带一路”; | 市文旅局 赵李桥镇 新店镇 茶庵岭镇 茶发集团 | 2022年11月 | ||||
19.6打造茶文化“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 | 市文旅局 赵李桥镇 | 2022年11月 | ||||
19.7开展三国赤壁古战场研学之旅,深挖三国故里、红色热土,文旅融合品牌; | 市文旅局 | 2022年11月 |
赤壁市创建第四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任务清单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内容 | 任务分解 | 责任单位 | 完成时限 |
二、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 | / | 19.促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功能融合。 | / | 19.8余家桥乡、神山镇、赤壁镇、赵李桥镇、车埠镇、陆水湖街道办事处、蒲圻街道办事处等7个文化站具有旅游咨询和旅游集散功能。 | 市文旅局 相关乡镇 (街道) | 2022年12月 |
三、公共文化服务支撑体系 | / | 20.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的创建指导。 | 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政府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专家咨询制度、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营的公众参与制度,形成政府宏观管理、行业协会参与、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的管理模式。建立城市对农村的文化援助机制。 | 20.1成立创建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 | 市政府办公室 | 2022年12月 |
20.2组建示范区创建工作专家小组并聘请省级专家指导创建工作; | 市文旅局 | 2022年12月 | ||||
20.3组建文化小分队(红色文艺轻骑兵)13支,常年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 | 市文旅局 市文联 | 2022年12月 | ||||
20.4定期召开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会; | 市政府办公室市委宣传部 | 2022年12月 | ||||
21.加强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 | 以示范区创建为平台,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和项目有效整合,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综合、系统、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现便民惠民,提高整体服务能力,发挥综合效益。 | 21.1全市内权属各单位所有且具备条件的文体休闲场所(如: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馆、网球场等)免费(限时段)对公众开放,并将信息予以公示,实现资源共享。 | 市政府办公室市直各单位 市文旅局 | 2022年6月 |
赤壁市创建第四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任务清单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内容 | 任务分解 | 责任单位 | 完成时限 |
三、公共文化服务支撑体系 | / | 22.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的创新。 | 深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事业建设有关政策,民营文化团体、民间文艺社团和农民自办文化具有规模,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 | 22.1制定《赤壁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赤壁市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制度。 | 市政府办公室 市文旅局 | 2022年11月 |
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创新示范 | / | 23.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手段。 | 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实践,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 23.1建立赤壁市群艺馆总分馆建设和业务干部派遣制:实行分馆业务辅导员驻馆制,派驻到群艺馆分馆担任业务辅导员,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对群艺馆总分馆实行“五个统一”管理,即:场馆阵地统一管理,文化资源统一配置,文化服务统一标准,文化活动统一安排,绩效考核统一评价; | 市文旅局 | 2022年12月 |
23.2推动“文化+文明实践+旅游”三大体系深度融合发展:建立公共财政保障长效机制、人才队伍提升机制等机制;实现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及旅游景点的机构融合; | 市委宣传部 市人社局 市文旅局 | 2022年12月 |
赤壁市创建第四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任务清单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内容 | 任务分解 | 责任单位 | 完成时限 |
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创新示范 | / | 23.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手段。 | / | 23.3打造赤壁“文旅云”平台:完善赤壁市公共文化场馆、旅游景点与赤壁“文旅云”的网络空间建设融合的路径和服务机制,提供“一站式”、“一键式”的现代智慧型公共数字文化旅游服务。 | 市大数据局 市文旅局 | 2022年12月 |
24.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 | 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共性问题,总结经验,并形成课题研究成果,为本市和省级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为同类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课题报告通过专家组验收。 | 24.1.制定《赤壁市创建省示范区制度设计研究方案》《赤壁市创建第四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宣传工作方案》《赤壁市创建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宣传手册》; 24.2制定《赤壁市群艺馆总分馆业务辅导员“五个一”服务标准》《赤壁市群艺馆总分馆业务副馆长“八个一”服务标准》《赤壁市群艺馆总分馆公共文化服务人员年度考核标准》《赤壁市群众艺术馆总分馆公共文化服务手册》; 24.3制定《赤壁市文化与文明实践融合标准》《赤壁市文化与旅游融合标准》; 24.4编写《赤壁市赵李桥镇万里茶道源头复兴建设》《赤壁市群艺馆总分馆服务人员“派出制”创新实践》等典型案例; 24.5完成《赤壁市文化+文明实践+旅游三大体系深度融合发展研究》课题研究,并通过专家组验收。 | 市文旅局 | 2022年12月 |
赤壁市创建第四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任务清单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内容 | 任务分解 | 责任单位 | 完成时限 |
五、其他方面 | / | 25.涉及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等部门的工作内容,按照部门要求达到相应标准。 | 25.1全市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9%; | 市融媒体中心 市网络公司 | 2022年12月 | |
25.2全市体育健身设施实现村级(社区)全覆盖。 (目前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55平方米) | 市文旅局 | 2022年12月 | ||||
25.3拥有3个数字影院。 | 市文旅局 | 2022年12月 | ||||
26.涉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工作内容,达到中央和我省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要求。 | 26.1组织市各协会举办文化帮扶、文化惠民、送文化下基层等活动3次以上。 | 市总工会 团市委 市妇联 市各协会 | 2022年11月 | |||
注: 1.请各责任单位在完成时限内将工作台账(含文件、报告、方案、投入经费、创建工作图片、视频、总结等资料)的电子档及纸质档文本提交至赤壁市创建第四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办公室(邮箱:125206044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