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搜索:

赤壁市•车埠镇总体规划修编(2017-2030)

索引号 : 11346509/2019-1549807 文       号 :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含住房) 发布机构: 赤壁市人民政府

名       称: 赤壁市•车埠镇总体规划修编(2017-2030) 发布日期: 2019年01月22日

有效性: 有效

赤壁市城乡规划局 赤壁市测绘局

政务信息(网上)公开签审单

信息报送股室(签章):规划设计院 信息编号:201901

信息名称赤壁市·车埠镇总体规划修编(2017-2030)报送栏目规划成果
股室负责意见签 字:年 月 日
分管领导意见签字:年 月 日
局长审定签字:年 月 日
内 容:详见附件 共 1 页 第 1 页

信息员:汪丽珊

注:报送栏目为:政务公开、基本情况、批前公示、批后公布、规划成果、办事服务、行政许可、政策法规、财政资金、政府采购、精准扶贫

赤壁市·车埠镇总体规划修编(2017-2030)

一、 总则

(1)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范围为车埠镇全域辖1个社区(车埠社区)和15个行政村(鸡公山、毕家、梅湖、熊家岭、马坡、官田、斗门、勤俭、肖桥、车埠、黄土、芙蓉、枫桥、白驹、盘石)。总用地面积168.0平方公里。

(2)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年);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

3、《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

4、《赤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

5、《车埠镇土地利用规划(2010-2020)》;

6、《湖北省赤壁市车埠镇总体规划(2012-2030)》

7、赤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相关文件;

8、车埠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关文件;

9、《咸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0、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技术规范和规定。

(3)指导思想

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为指导,贯彻落实《赤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的要求,依据相关上位规划,依托现状,在湖北省加快推进“一元多层次”和“四化同步”发展的新形势下,车埠镇总体规划修编编制工作既要深化落实上位规划的相关要求,全面对接赤壁中心城区外溢功能和产业转移,也要全面统筹协调全域空间与周边地区共融发展;同时合理配置空间资源,集约、节约使用土地,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统筹全域发展。突出不同阶段的发展重点,明确近期发展要求。尊重城镇自然生态环境,优化城镇景观风貌,塑造独特的镇村风貌和魅力,全面建设赤壁市域副中心,实现车埠镇社会经济环境全面可持续发展。

(4) 规划原则

统筹兼顾、区域对接原则;

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原则;

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原则;

生态优先、低碳发展原则;

近远结合、可操作原则。

(5)规划期限

近期:2017年至2020年。

远期:2021年至2030年。

二、 性质与规模

(1) 发展目标

1、经济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年平均增长速度控制在10%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10%。

2、社会发展目标

以就地城镇化为基础,促进人口转移市民化速度稳定提高,实行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既要引导农村人口向赤壁市中心城区和车埠镇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相对集中,又要创造就业机会吸引外来人口入驻。

提高人口素质,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加强实施成人素质继续(远程)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全面改善人民生活质量,逐步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努力推动建设和谐文明社会。

尽力创造就业机会,力保城镇居民(不包括外出就业者)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全域常住人口基本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率实现全覆盖。

3、镇村发展目标

以人为本,实现赤壁市全域城镇空间统筹发展目标为核心,以特色旅游服务业、商贸物流、城镇工业和乡村农业现代化并举,共同促进镇村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加快建设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全面统筹农村社区建设,努力建成赤壁市的重要特色城镇。

4、生态环境目标

加强全域资源环境保护与空间管制,构筑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产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生态屏障,规划期末将车埠镇建成山水生态型城镇。

规划期末,全域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60%以上。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力争达到60%以上,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地,饮用水源达标率100%。加强水资源涵养与保护区管制。镇村的生活区绿地率达到30%以上,镇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0%,农村地区污水收集率大于80%,污水处理率大于75%。

(2)规划性质

车埠镇是赤壁市水乡河埠特色小镇、西部副城和生态旅游名镇,具有山水特色的综合型城镇。

(3)规划规模

近期:车埠镇城镇人口规模为2.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3.07 km²,人均建设用地为153.38㎡/人;

远期:车埠镇城镇人口规模为3.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5.38km²),人均建设用地为153.71㎡/人。

三、 全域统筹发展规划

(1)人口与城镇化发展规划

1、人口发展规划

至2020年,车埠镇全域常住总人口为4.5万人,常住城镇人口为2.0万人;至2030年,车埠全域常住总人口为5.0万人,常住城镇人口为3.5万人。

2、城镇化发展预测

至2020年,常住城镇化水平为44.5%;至2030年,常住城镇化水平为70.0%。

(2)空间与产业统筹发展规划

1、全域空间结构统筹发展规划

全域空间结构为“两轴一带两心四区”,具体如下:

“两轴”:是指沿老214省道形成区域发展主轴线、沿镇区、车埠工业园区形成城镇发展次轴线;

“一带”:是指陆水河滨水生态景观带;

“两心”:是指依托老镇区中心形成的镇区公共服务核心及依托镇北产业园形成的产业发展核心;

“四区”:是指城镇综合发展区、生态农业发展区、生态工矿发展区、生态养殖发展区。

2、产业发展规划

1)第一产业

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全域北部包括白骏村、熊家岭村、盘石村在内以特色生态农业发展为主,逐步发展低碳产业,全域西部包括芙蓉村、枫桥村、鸡公山村以生态养殖发展为主。

2)第二产业

加快建设镇北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纺织、建材加工、轻工业等环保型产业。同时在镇南发展以采矿等为主的南部生态工矿发展区。

3)第三产业

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旅游服务业和现代商贸物流。依托西部生态养殖发展区优势农业、林地等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以生态养殖、农耕文化旅游与展示、山地特色旅游、农家休闲、周末旅游度假等为主的生态文化休闲旅游业。依托镇区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综合商贸、机械加工与现代物流服务业。

产业发展重点

在镇中依托武深高速、214省道、长江大桥连接线(省道)、港口等交通优势,结合车埠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以纺织、农副产品、建材加工、轻工业等产业为主。

在镇北依托蔬菜基地,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和农家休闲旅游业。

在镇西依托生态农业园及山地、丘陵特色生态林地和历史资源,重点发展生态养殖产业、农耕文化旅游与展示、红色旅游和农业休闲观光度假。

在镇南依托优势矿业资源,重点发展以采矿、农家休闲旅游等为主的生态矿业发展区。

产业空间布局

本规划将全域分为四片产业发展区,即:北部生态农业发展区、中部城镇综合发展区、西部生态养殖发展区、南部生态工矿发展区。

旅游发展统筹规划

全域旅游格局规划为“一带两片”,即:

“一带”:是指陆水河滨水生态景观带。

“两片”:是指北部生态农业观光、南部山地特色旅游。(具体见规划图)

(3)镇村居民点体系统筹规划

1、镇村居民点体系等级、规模与职能结构规划

镇村居民点体系等级分为二级,即: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其中农村社区分为新型农村社区和美丽乡村。

2、农村居民点规划

农村居民点体系建设以新型城镇化试点为契机,以建设“乡村社区化、生活城镇化、服务均等化、生产便利化”的农村社区为目标。农村社区用地在下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中按照本规划调整为村庄建设用地。

3、农村社区建设标准指引

积极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建设“乡村社区化、生活城镇化、服务均等化、生产便利化”的农村社区。新型农村社区内有社区服务中心、图书室、卫生室、农技站、生活市场等多种服务设施。美丽乡村内有社区服务中心、卫生室、农技站等服务设施。人均村庄建设用地控制在120㎡/人。

(4)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统筹规划

全域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统筹规划是以保障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主,分为三个等级,即:中心镇区级、重点社区级、美丽乡村级。第五节 综合交通统筹规划

1、交通框架规划

全域交通框架结构为:“三横一纵”,即:

“三横”:是指东西向的214省道、长江大桥连接线(省道)和凤余公路;

“一纵”:是指南北向的武深高速。

2、公路建设规划

依托现状和相关规划,本次全域交通设施统筹规划以提升骨干公路网为重点,逐步强化全域内村村通道路网为目的,明确过境交通线路,以中心镇区的道路网建设为核心,优化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之间的民用道路联系,具体规划如下:

(1)规划沿武深高速公路两侧各控制30-50m宽的防护林带。

(2)升级改造214省道(旅游快速通道),红线宽度为30m,两侧各控制30m宽的防护绿化带。

(3)规划新建长江大桥连接线(省道),红线宽度为30m,两侧各控制30m宽的防护绿化带。

(4)加强老镇区与镇北工业园的联系,规划新建1条道路,同时改造车赤线,形成两条通道,联系老镇区和镇北工业园,红线宽度为20m,两侧各控制10m宽的防护绿化带。

(5)在原村村通道路基础上疏通路网,加强中心镇区与村、村与村之间的交通联系,以三级公路为标准,红线控制6.0m,两侧各控制5.0m的绿化带。

3、配套设施建设

在老镇区设置客运站一处,用地面积为0.75ha;同时,在镇北工业园设置港口一处,用地面积为9.15ha。

(5)生态环境保护统筹规划

车埠镇全域生态环境保护是保山护水为主,以陆水河、燎原水库等水库、生态保护区和走廊为主体,强化东南部丘陵山体生态农林区和西北部河滨洼地以及水系、水库、生物的保护。

1、水体环境保护

规划确定燎原水库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地,其保护范围为以水体为中心,外围各控制500米作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严格按照生活饮用水源地的国家保护标准控制,其水质要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

陆水河等水体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控制。

2、山体环境保护

重点保护全域东南部丘陵山体生态农林区的动植物资源,提高林草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发挥森林对于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改善的作用,辅助南部绿色生态农田的生态林网建设,增加涵养水土的能力,构建车埠镇绿色生态屏障。

3、大气环境保护

在全域内空气环境质量要求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4、声环境控制

在全域内沿214省、长江大桥连接线(省道)经过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路段按照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标准控制。

(6)空间管制规划

本次全域空间管制规划为三类控制区,即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

四、 中心镇区总体规划

(1)镇规划区规划

1、镇区空间发展方向与选择

车埠镇中心镇区(包括车埠老镇区和车埠产业园区)建设用地空间发展方向为:“东优西拓、南北控制”,即西部增量扩张,老镇区减量提升,东部适度优化,南北严格控制。

2、镇区规划区范围

本规划确定车埠镇城镇规划区控制范围为车埠、梅湖、毕家、黄土、马坡、官田六个行政村和车埠社区的全部用地以及芙蓉村的部分用地,形成车埠老镇区和车埠产业园区。

(2)空间结构规划

中心镇区的空间结构规划为“二心二区、二轴四廊”,即:

“二心”:是指城镇综合服务中心和产业园区服务中心;

“二区”:是指镇东综合生活片区和镇西北产业园区;

“二轴”:是指两条城镇发展轴线;

“四廊”:是指依托城镇山水格局形成的四条生态廊道。(具体见规划图)

(3)居住用地规划

老镇区规划居住总用地面积为82.72ha,占老镇区片建设总用地的36.40%,人均居住用地41.36㎡/人。规划布局车埠居住片、万家塘居住片和鸭儿湖居住片三片,即:

车埠居住片:车埠居住片规划居住用地面积约35.06ha,居住人口约0.9万人,人口毛密度250人/ha左右。

万家塘居住片:万家塘居住片规划居住用地面积约23.25ha,居住人口约0.5万人,人口毛密度220人/ha左右。

鸭儿湖居住片:鸭儿湖居住片规划居住用地面积约24.41ha,居住人口约0.6万人,人口毛密度240人/ha左右。

产业园区规划居住总用地面积为21.58ha,占产业园区建设总用地的6.9%。主要用于安置当地村民、园区部分工人和机械增长人口居住。

(4)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规划

老镇区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21.14ha,占老镇区片建设总用地的9.3%。人均公共设施用地10.57㎡/人。

老镇区规划行政管理用地2.22 ha;规划教育机构用地14.39 ha;规划文体科技用地1.79 ha;规划医疗保健用地1.56 ha,规划社会福利设施用地0.64 ha,保留宗教设施用地0.54 ha。(具体见规划图)

本规划确定的行政管理、文体科技、中小学、综合医院、社会福利院等公共设施需按规划进行定点、定位、定量控制,不得擅自改变。

规划行政管理总用地面积为2.22ha。规划保留并改造党政机关、外来驻地行政机构及事业单位等,并适当预留发展用地,优化办公环境。

规划保留车埠镇高级中学、初级中学和小学,并适当预留发展用地,用地面积分别为8.11ha、3.06ha和3.22ha。中小学用地容积率不宜大于1.0,建筑密度不宜大于30%,绿地率不宜低于40%,建筑限高为10.0-24.0米。

规划新建综合文化中心一处,用地面积为1.79ha,主要为当地居民提供学习文化与娱乐的场所;文化娱乐用地容积率不宜大于1.0,建筑密度不宜大于35%,绿地率不宜低于30%。

规划保留车埠镇医院,用地总面积为1.28ha。医疗用地容积率不宜大于1.2,建筑密度不宜大于30%,绿地率不宜低于40%。规划保留车埠镇血防站,用地面积为0.28 ha。

规划新建一座福利院,用地面积为0.64ha。

规划保留车埠镇心安寺,用地面积为0.54ha。

产业园区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2.39ha,占产业园区建设总用地的0.8%。主要为行政办公用地,主要服务于产业园区。第4.5.1条 在老镇区现有工业用地基础上,东部和西部各布置一片小规模工业用地,用地总面积为28.28ha,以供生产发展之用。

为承接赤壁市中心城区产业和车埠本土产业发展和集聚,产业园区规划工业用地168.83ha,占产业园区建设总用地的54.3%。

结合车埠码头建设,在老镇区东北部集中规划仓储用地一处,用地面积为8.23ha。

在产业园区北部,规划一片物流仓储用地,用地规模为18.75ha。

五、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1)对外交通规划

1、公路建设规划

升级改造214省道(旅游快速通道),红线宽度为30m,两侧各控制30m宽的防护绿化带。

2、配套设施规划

老镇区中部规划布局旅客集散的客运站一处,用地面积为0.75ha。

(2)道路系统规划

1、路网框架

中心镇区干道路网框架为“六横七纵”,即:

“六横”:六条东西向城镇干道;

“七纵”:七条南北向城镇干道。

2、道路等级、红线宽度、断面形式及干道网密度规划

老镇区片区道路网的主干路红线宽度为30m、20m;次干路红线宽度为15m;支路红线宽度为12m、10m、7m。产业园区道路网的主干路红线宽度为40m;次干路红线宽度为30m、25m;支路红线宽度为20m、15m。

城镇干道网密度规划为7.46km/km²。原则上主干路、次干路的红线宽度和线型严禁调整,支路可以结合实际建设需要灵活控制。

六、 绿地与景观系统规划

(1)绿地系统规划

1、绿地规划指标

中心镇区规划绿地面积为29.97ha,占城镇建设总用地的5.6%,其公园绿地面积为21.10ha,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6.03㎡/人。

2、绿地规划布局

老镇区规划布局公园五处,即情人湾滨水公园、新垸休闲公园、万家塘绿道公园、鸭儿湖湿地公园、南塘湖郊野公园。中心镇区沿旅游快速大道两侧各控制30m的防护绿化带;沿陆水河两侧各控制30-50m宽的防护林带。

(2)景观系统规划

中心镇区景观结构规划为:“二心四带、三轴多点”具体来讲:

“二心”:是指车埠镇老镇区公共景观中心和产业园景观中心。

“四带”:是指依托城镇山水格局形成的四条生态景观带。

“三轴”:是指沿新世纪大道、旅游快速路和产业十路形成的城镇景观轴线;

“多点”:是指多个软质景观节点。

七、 近期建设规划

1、城镇规模

近期人口规模为2.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3.07km²,人均建设用地为153.38㎡/人。

2、居住用地规划

近期规划居住用地66.90ha。规划建议近期居住用地开发建设应集中在老城居住片,优先改造万家塘居住片,逐步向东改造鸭儿湖居住片。

3、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近期规划公共设施用地23.53ha。近期重点以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为主。

4、工业用地规划

近期规划工业用地107.54ha。

5、道路交通规划

新建客运站一处,用地面积为0.75ha,新建社会停车场二处,用地总面积为0.87ha。

近期完成新世纪大道升级改造,新建二号路、三号路和车埠老街。

6、绿地规划

近期重点打造万家塘工程和情儿湾公园。(具体见规划图)

附件:
分享到:
./t20190122_1549807_app.shtml
./t20190122_1549807_xxgk.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