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索引号 : 11346509/2018-1229317 文       号 : 无
主题分类: 财政 发布机构: 赤壁市人民政府
名       称: 赤壁市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发布日期: 2018年08月31日
有效性: 有效
今年以来,我市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着力“三抓一优”,紧紧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方向,强化措施,突出重点,扎实工作,全市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建设和民生保障统筹有效推进。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4.06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06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85.45亿元,同比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77.55亿元,同比增长9.8%,二、三产业蓬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GDP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4.17亿元,同比增长1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73亿元,同比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03亿元,同比增长9.1%;外贸出口总值2.36亿元,同比增长3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54元,同比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08元,同比增长8.3%。主要经济指标基本符合年初预期目标,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运行质量显著提升。
(一)农业产业发展平稳。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36亿元,同比增长4.4%;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25亿元,同比增长3.7%。制定出台《赤壁市2018年乡村振兴行动实施方案》。新增家庭农场3家,达到59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3家,达到598家。积极推进1万吨砖茶原料茶叶初制清洁化加工厂、万吨砖茶仓贮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启动赵李桥茶厂升级改造、羊楼洞果茶加工中心、清茗茶业有限公司茶叶加工中心等一批新建项目。引进市场主体开发建设田园综合体,重点建设荷色沧湖、小罗湖梦幻三国园、随阳爱情文化小镇、娘娘山庄、赵李桥柳林、茶庵峡山、马蹄湖生态小镇、神山恒昇农业等8个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沧湖生态农业开发区成功创建农业农村部“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
(二)工业经济增长较快。上半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4.17亿元,同比增长1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税收4.2亿元,同比增长32.6%;工业增值税2.8亿元,同比增长39.7%。新入规企业8家,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达到209家。税收过千万企业3家,过百万企业达到17家。积极落实“降成本、稳增长”政策,累计减轻企业负担1.45亿元。大力发展绿色工业,我市工业基本由过去以纺织服装、起重机械、建材等为主的传统产业,逐步转变为以应急装备、茶产业和新兴电子等为主的绿色工业发展方向。
(三)服务业发展势头较好。上半年我市服务业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实现增加值77.55亿元,同比增长9.8%,占GDP比重44.6%,对全市经济起到重要支撑作用。茶源酒店、西湖国际(一期)、万亩茶园·俄罗斯方块小镇等一批商贸、旅游项目建成或即将投入运营;红星美凯龙爱情海、中农批农贸城、世界茶业第一古镇、随阳·爱情文化小镇、中船重工(赤壁)国际灾害体验城、点亮陆逊河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整合圆通、天天、百世汇通等物流企业农村配送业务,完成87个单一物流点与村级电商服务网点的合并叠加物流服务功能。上半年全市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4.1亿元。接待海内外游客561.44万人次,门票收入7515.88万元,实现旅游总收入30.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3%、13.6%、13.2%。
(四)项目建设及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7%。全市重点项目391个,总投资1050.7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28个,新建项目215个,策划项目48个。已开工项目228个,其中完工项目24个,完成投资59.9亿元。赤壁长江公路大桥、华舟应急装备二期、维达力赤马港基地等3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07亿元,占年计划57.64%;15个咸宁市重点项目总投资83.3亿元,已开工12个,完成投资23.4亿元;全市“十个十大项目”工程101个项目总投资706.5亿元,已开工62个,其中完工11个,完成投资24亿元。上半年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0.23亿元,其中省外资金72.5亿元。新引进项目59个,协议资金91.88亿元。其中项目注册30个,开工24个。
(五)城乡建设加快推进。体育中心、砂子岭城市公园、“四馆二中心一剧院”等城市公共服务项目加快实施;第二水源项目完成初步选址;赤壁大道、发展大道、十三号路改造及高新区中山元其路、东风路北延伸配套等16个市政工程完成投资3700万元。新建供水主管网1.08千米。更新纯电动公交车50台,正在筹建3个充电桩。赵李桥砖茶小镇、蒲纺智慧康养小镇、茶庵岭汤茶小镇、赤壁三国文化小镇成功申报特色小镇,官塘驿镇张司边村列入湖北省美丽宜居乡村示范项目培育名单。107国道、旅游快速通道、蒲嘉线、嘉泉线、官随线、赤通公路等交通干线沿线的村组和美丽乡村示范点共61个村纳入农村垃圾治理BOT运营。
(六)脱贫攻坚深入开展。加快“八个一批”政策落实,建设易地搬迁房105套,已有68个贫困户家庭242人住进新居;计划危房改造806户,已落实省补和地方财政专项资金各400万元。金融扶贫5家承办银行累计发放贷款6285.4万元;教育扶贫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7264人次427.92万元;产业扶贫落实奖补资金1000万元;残疾人补贴发放两项补贴3200人次69万元;医疗救助为2858人次减负571.86万元;政策兜底扶贫19435人次750.47万元。同时,对我市对口帮扶的襄阳市南漳县,落实扶贫资金200万元。
(七)社会事业统筹推进。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006人,完成年目标任务的49.28%。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72人,完成年目标任务的74.67%,其中就业困难人员661人,完成年目标任务的132.2%。城镇登记失业率2.6%。累计发放住房租赁补贴2824万元,惠及1170户2716人。400户农村危房改造已开工325户。赤马港木田学校、一初中整体搬迁工程施工进展顺利,设备采购分段进行;中职教育资源整合项目已完成清产核资,正在进行人员安置、专业设置和秋季招生;第二实验小学周画校区、实验小学车站校区挂牌成立。市人民医院内科楼、鄂南肿瘤医院、德和妇产医院投入使用;市妇幼保健院业务楼、凤凰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楼进展顺利;市人民医院外科楼改造配套项目开工建设;市疾控中心、赵李桥镇卫生院整体搬迁项目年底前动工。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市工业传统产业占比较高,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仍任重道远。二是受土地指标、征地拆迁、项目融资等因素影响,部分重大项目建设整体进展较慢。三是维护社会稳定、征地拆迁、“双违”整治工作难度仍然较大。
二、下半年主要工作措施
(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扩大有效投资。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深化“三抓一优”工作。坚持引资、引技、引制和引智相结合,从工业、农业、旅游、城建、交通物流、商贸、金融、教育、文化体育和健康养老等10个领域发力,上下联动、全民招商。加快推进省、咸宁市重点项目、我市“十个十大项目”工程和“五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高水平、高质量谋划一批强基础、管长远、利大局的大项目、好项目,确保建设库项目转化率30%以上。进一步健全项目落地建设推进机制,努力提高签约项目的资金到位率、开工率和投产达产率。进一步降低投资门槛,放宽投资领域,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中来。活跃消费市场。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推动发展“零售+体验”、“商品+服务”、“线上+线下”等“新零售”,增强实体零售核心竞争力。推动城市核心商圈转型升级、错位发展,建成西湖国际商贸城等一批城市特色商业街区。推进农产品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新建2个城区农产品批发及零售市场和1个乡镇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稳定外贸出口。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强与沿线城市交流合作,举办第六届中国有机农产品展销会暨中国青(米)砖茶交易会。支持华舟重工、神龙保温等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拓展外经合作领域。发展壮大具有出口实绩的本地企业,新增备案登记企业10家以上、新增出口实绩企业3家以上。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突出发展现代工业。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用活省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专项资金,尽快出台鼓励支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实施方案,加快推进纺织、建材等传统企业改造升级,精心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能力。大力扶持现代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企业做强做大,紧紧围绕大项目、大企业打造配套产业链,不断壮大产业基础。加快推进工业经济“五大工程”。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加大技改、研发投入,加快技术改造升级,走节约型、高效化发展之路,激发实体经济发展动能,确保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家。做实做强新兴产业。着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光电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应急交通工程装备产业园、消防处置与应急救援装备产业园、洪涝灾害应急救援装备产业园、应急灾害体验城等“三园一城”建设,确保华舟二期、维达力赤马港基地建成投产。加快推进鄂南(赤壁)现代物流园一期、华云电商物流孵化产业园二期。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农村物流信息系统升级改造,整合镇级农村淘宝服务站、快递超市、农村物流综合服站,村级邮政、淘宝、供销网点,进一步推动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进一步做好三国古战场5A创建各项工作,确保顺利通过验收;鼓励发展具备旅游功能的定制农业、众筹农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业态。继续支持柳山湖、沧湖、余家桥以乡村赏花摘果、荷花观赏、民宿休闲为重点的乡村旅游示范建设和乡村精品旅游线路的推广。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加快茶叶、楠竹、油茶、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板块基地建设。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积极开展有机认证,打造示范样板基地。做好“三品一标”认证申报、续证工作。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做好农产品加工企业“小升规”工作,培植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做好茶叶品牌推介、营销体验窗口、清洁化初制加工升级示范推广、砖茶仓储平台等工程建设。夯实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黄盖湖防洪工程、宋家河李家港段综合治理、长江四邑公堤赤壁段崩岸治理、陆水河防洪治理工程(二期)、12座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厂厂网一体建设,12月底建成并试运行;启动17个试点村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乡村垃圾收运处理项目建设,新建黄盖湖、余家桥、泉口、随阳4个乡镇垃圾中转站房建设,完成乡村存量垃圾清理,优化乡村垃圾转运设施配置,加大农村垃圾收集转运作业监督管理,推动农村垃圾治理纵深发展。深化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治理,完善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加快城市公交向农村延伸;积极稳妥推进4个咸宁市“气化乡镇”试点工作;继续改造农村危房。强化乡村治理。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进一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加大村务公开力度,发挥社会各类人才、新乡贤等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守法用法,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专项整治突出治安问题,打造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大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村民道德讲堂”的作用,以身边人讲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形成尊老爱幼、邻里和睦、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四)打好“三大攻坚战”。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防范化解政府债务,合理制定政府举债的中长期规划,规范PPP运作模式,健全“借、用、管、还”机制。积极化解金融风险,推动投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使失信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深化平安赤壁和法治赤壁建设,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推进食品药品“智慧监管”;贯彻安全发展理念,坚决守住安全生产红线;加强救灾设施建设,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持续开展双拥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把产业扶贫作为主要途径,积极探索产业托管、扶贫资金入股、产权入股等产业扶贫模式,在贫困户与市场主体之间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利益共享机制,不断丰富量化折股、村企共建、党建“双带”引领等成熟模式。做好因户施策,围绕乡村振兴和环境整治,推动贫困户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贫困村出列“九有”目标。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施产业就业帮扶、技能培训,通过发展生产实现脱贫;对阶段性劳动力缺失的贫困人口,通过健康扶贫途径恢复劳动能力;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政策兜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开展生态修复,加强环境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促进绿色发展。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实施“三禁三治”、治理“三非三水”。进一步规范非煤矿山开采,控制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加强餐饮油烟治理,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巩固禁鞭成果,提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深入开展长江大保护,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河湖库长”制,建立完善“一河(湖、库)一策”治理方案,持续开展“清河行动”,加强主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湿地生态保护,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湖库投肥投饵养殖和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五)持续推进民生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探索学校联盟,推行托管校区制,确保一初中整体搬迁、木田学校建设、中职资源整合等项目年内如期完工。加快健康赤壁建设。积极促进我市与先进和发达地区医疗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健联体建设,抓好医疗业务、公卫服务、疾病防控等,顺利通过国家慢性病示范区创建考核验收。加快体育中心、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提升体育馆、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等机构的服务水平,广泛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促进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健全民生保障体系。启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衔接工作,不断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确保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完善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推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