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搜索:

关于赤壁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索引号 : 011346509/2020-07987 文       号 :

主题分类: 宏观经济调控 发布机构: 发改局

名       称: 关于赤壁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 2020年06月16日

有效性: 有效

一、2019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9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三抓一优”、培育新动能,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好、进中显优。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66.85亿元,同比增长8.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6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16元,同比增长9.6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73元,同比增长9.56%。

(一)三大攻坚战不断深入脱贫成果持续巩固。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十一大提升工程,全面完成中央省委专项巡视国考、省考、市考、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全面实现23个贫困村、9780户34813人贫困人口脱贫目标。污染防治成效显著。深入实施长江大保护和绿色发展“双十”工程,陆水河陆溪口水站获评全国首批“最美水站”。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工程公共交通基本实现清洁能源替代,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82.4%,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和地表水环境达标率100%重大风险管控有力。强化P2P网贷排查整治,加快非法集资案处理力度,新发非法集资案件、存量案件总量同比下降50%。政府性债务风险、金融风险总体可控“迎大庆、保军运、护论坛”等重大敏感时期实现“零进京”目标,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二)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现代农业接续发力成功举办2019“一带一路”国际茶产业发展论坛暨第五届中国茶业大会“赤壁青砖茶”获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黑茶类唯一茶饮“万里茶道第一砖茶”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长江猕猴桃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成功落户。赤壁大米首次获得有机认证。茶庵岭镇“羊楼洞砖茶”、官塘驿镇“有机猕猴桃”获批国家“一村一品”示范镇。工业经济稳中竞进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26亿元,同比增长9.2%。成功获批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万津实业、住方科技、雄韬电子等重点产业项目开工建设;长城炭素二期、知腾工业、蒲电环保等22个项目投产加快盘活闲置资产,蒲纺创业基地众创空间新材料发展新空间四个产业园引进企业21家。每季度举办一次工业产品推介会,共72家企业109种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服务业发展欣欣向荣中国青砖茶博物馆开馆,羊楼洞·世界茶业第一古镇投入运营,“万里茶道源头寻源之旅线路”入选全国“20条茶乡旅游精品线路”,我市成为全国八个茶乡旅游深度合作地区之一。三国赤壁古战场获评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基地。预计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数、门票收入、旅游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7%、15.4%、15.2%。同鑫源购物中心、西湖国际、群兴购物广场相继开业。赤壁(国际)农副产品物流园开工电商产业园引进企业300家,年营业额达15亿元。

(三)发展活力更加强劲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纵深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减轻企业负担2.94亿元。工业投资项目“承诺办理先建后验”、企业网上登记、“最多跑一次”登记、企业开办“511”工作法全面实施。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7221户,同比增长74.38%。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注册企业1057家,为企业贷款23.96亿元。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城发、建工、交投、水务、公交、商发、金投、勘测设计八大集团组建运营创新驱动深入实施。湖北优秀人才创新创业超市、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成功申报,湖北技术交易大市场(赤壁)成功批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家、科技型企业3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2.1%开放合作不断拓展新签约项目144个,到位资金263.5亿元。抓住广州市白云区美丽健康产业向内地转移契机,引进绮易美、优聚等5家美妆企业。长江经济绿色发展示范区项目成功签约。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先后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第二届进口博览会等展会上百场次。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46.8%

(四)城乡面貌深刻变化城市品质显著提升。《赤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编制工作启动。“点亮陆水河”成为城市旅游新亮点。北山大道等17条路网全面贯通,赤壁长江公路大桥、城区外迁段加快推进,东洲人行天桥107国道改扩建工程、107国道中伙立交桥等道路工程完工陆水河综合货运码头项目启动。桃花坪、花果山等集贸市场投入运营。城市管理日臻优化。建立“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新模式,落实“街长制”,实行网格化管理,打击占道出店经营,规范户外广告管理,美化了市容市貌。首批“申请式红绿灯”启用,建成一批港湾式公交站,斋公岭货车停车场龙泉大酒店停车场、陆水湖景区停车场投入使用。控违拆违服务实现市场化。启动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11个乡镇25个村以及城区3条主干道沿线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全力开展。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建成“四好农村路”241公里农村公路安防工程68公里。实施“五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建改六类厕所23112座,建成7个垃圾中转站,8个乡镇污水处理厂试运营,新店、黄盖湖、茶庵岭3个乡镇“千吨万人”规模水厂加快建设完成植树造林1.4万亩,森林蓄积量达371.59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5.5%。全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百日攻坚”“百日提升”“百日巩固”工程,涌现出东柳、芳世湾、羊楼洞、柳林、御屏山、蓼坪等一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新村。

(五)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教育事业加快发展。九年制实验外国语学校建成投入使用,新车埠高中组建完成,新建公立幼儿园2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开营。专业校车服务实现全域覆盖。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举办“我和我的祖国”大型群众性合唱比赛等群众文化活动200余场次。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入围第二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羊楼洞古镇“万里茶道”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市体育中心体育场封顶181个行政村(社区)农民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省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等一批省级体育赛事在我市举办。卫生健康特色发展。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市人民医院外科楼改造完成市疾控中心启动建设市妇幼保健院综合楼主体工程完工,爱尔眼科医院建成运营。按“1+15”格局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医共体,基层医疗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成功创建胸痛中心、国家慢性病示范区。血吸虫病防治项目成效显著,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为零。社会保障殷实有效。新增城镇就业7728人,登记失业率2.85%。719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全部竣工验收。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75%25898名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11056万元。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65%。全市2287名留守儿童、1680名困境儿童信息全部录入“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涵盖全区域的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保障体系全面建成,退役军人安置就业任务全面完成,省首个退役军人健康服务中心成立。社会治理稳步推进推行“领导联社区、党员进网格、干部包街道”和“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单位或志愿者接单、社区信息员跟单”机制,深入开展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试点工作。法律顾问制度覆盖全市182个村(社区)、65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建成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2个。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车埠派出所获评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总体来看,2019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仍然是赤壁最大的实际。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质效不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环境保护、民生保障与群众期盼还有较大差距等等,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0年经济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经过全市上下艰苦卓绝的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今年已过去5个月,下一阶段我们要更加坚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提升政治站位,主动担当作为,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细落实落效。打好“十三五”规划收官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和咸宁市经济工作会议“两会”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有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深化“1356”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咸宁市平均水平;城镇新增就业8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努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三、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一)持续打好三大战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力提升脱贫质效。把防止返贫摆在重要位置,组织对脱贫人口开展“回头看”,对标“两不愁三保障”,全面排查梳理返贫风险点,统筹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措施,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现贫困人口帮扶工作继续落实“八个一批”扶贫政策和精准帮扶举措,实施社会保障扶贫、基础设施、安居保障等十一大巩固提升工程,着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融合发展,接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全力推进污染防治。坚决打好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和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实施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二期工程,打造长江滨江生态公园加快建设长江绿色生态码头和砂石集并中心。实施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精准灭荒、石漠化综合治理和天然林保护等五大工程,推进陆水河、西凉湖、黄盖湖等流域治理加强城乡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推进城乡垃圾分类治理,确保城区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30%,“窗口地带”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

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边梳理、边治理边防控、边化解,加大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及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企业债务等重点领域的风险排查,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非法P2P网贷等行为。进一步明确八大集团主营业务和盈利模式,加大自主经营性项目建设,提高自主融资能力,强化国资国企监管,确保债务总体可控。加快推动新动能产业发展基金和湖北省(赤壁)长江光电子产业投资基金在赤壁项目落地

(二)充分挖掘需求潜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深入推进消费升级。鼓励经营困难的传统百货店、大型体育场馆、老旧工业厂区等改造为商业综合体、消费体验中心、健身休闲娱乐中心等多功能、综合性新型消费载体。改造提升商业步行街。打造深夜营业专区、24小时便利店等特色街区加快西湖国际二期、商贸物流园赤壁(国际)农副产品物流园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养老地产、特色民宿等,鼓励住房租赁消费。加快推进羊楼洞世界茶业第一古镇、五龙山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康养产业,推进蒲纺智慧康养等项目建设。推进产业+物流、互联网+物流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华中地区现代物流基地。

合理扩大有效投资。抢抓中央支持湖北疫后重振一揽子政策窗口期,坚持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研究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举措,重点围绕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水利、交通等重大工程,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十四五”规划和项目库,积极争取国家、省各类政策资金。以“重大项目建设攻坚突破年”活动为契机,深化“三抓一优”,重点瞄准省三类重点项目和市级重点项目,逐一夯实项目包抓责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攻坚破难,确保一批重大项目早落地、早受益。开工建设赤壁长江公路大桥东延段、S319崇赵线改线工程等项目;加快万津实业、住方科技、高正二期、蓝炬三期赤壁长江公路大桥、城区外迁段、世界茶业第一古镇等重点项目建设;争取长江取水工程项目尽快落地建设统筹招商力量,创新招商方式,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力争引进项目160个左右,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以上,亿元项目20个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70亿元

稳定发展外资外贸。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发展战略,加强与津京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产业对接,探索创新飞地经济、园区共建等合作模式,提升外向型经济比重着力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推动“一带一路”茶产业论坛上升为省级战略。加强与省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联动。鼓励维达力等龙头企业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逐步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参与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京交会)等综合性展会,提高电子信息、茶叶、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出口比重。实际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以上。

(三)加快实施创新战略,培育壮大新的动能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百企百亿”技改工程,支持企业“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重点支持纺织服装、应急装备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施“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做实企业家信息发布平台,培育一批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及“一县一品”和中小企业质量提升工程,建成运营公共检验检测中心综合实验室项目,培育更多名企名店、名家名匠。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壮大应急装备、电子信息、电力循环等产业集群,大力推进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推动5G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与制造业有机融合,加快培育新动能。加快万津实业建成投产,大力引进数控装备企业和3D打印企业,做大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建设应急产业“三园一城”。做强做大优势产业集群,重点打造应急装备、纺织服装、电力循环、电子信息、茶产业等5个百亿产业。

提升园区承载能级加快高新区“三横三纵”路网配套工程建设,建110千伏丁卯山变电站,推动维达力四条35千伏专线投入使用推动陆水园区蒸汽管道进厂,盘活众创空间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发展新空间产业园闲置资产。加快蒲纺纺织产业区基础设施建设,盘活蒲纺创业基地产业园存量资产,做大做强纺织服装、工业旅游等产业。加强个办事处和工业基础较好的中伙铺镇、官塘驿镇、车埠镇、赵李桥镇等乡镇工业园区建设,着力引进一批强优工业企业,形成多点支撑、共同发力格局。

(四)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增添经济发展活力

着力增强主体活力。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普惠性减税政策,持续打好区域性综合评价银企对接、涉企收费清理等降成本“组合拳”,降低企业成本。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推动“个转企”“小进规”。落实奖补政策,鼓励支持民营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积极支持企业上市。建设非公企业投诉服务中心,设立举报曝光台和举报热线,加强“云上赤壁”网络问政,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对标国际国内一流营商环境,逐步实现“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人通办统筹使用各种过桥资金、重大产业发展基金等,激活沉淀的县域调度资金,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规范有序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加快政府融资平台转型发展,建立健全政府、银行和担保公司风险分担机制,更好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撬动作用

着力推进创新创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建设湖北技术交易大市场(赤壁),着力把创新聚集区打造成真正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区域性金融聚集区、人才创新创业超市。做实高质量发展研究院,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探索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离岸科技孵化器。加大“双招双引”力度,深入开展“站点引才”、专家项目成果展示、企业院士行活动,实施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建立科技人才信息库。

(五)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深入推进三农发展

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加快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茶叶、猕猴桃、小龙虾等种养殖业,推进规模种植与林牧渔融合,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深入推进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加快建设粮食加工园、茶叶加工园、赵李桥砖茶小镇、竹木产业科技园、赤壁农副产品创新产业园。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加快农业与旅游、文化、生态等产业融合。深入实施精品名牌战略,着力打造“赤壁青砖茶”等特色农业品牌。建立茶产业标准化体系,支持1-2家茶企开展省级标准化试点。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力争省级黑茶检验检测中心成功落户。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实行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确保“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安全。

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7个、整治村27个;打造省级美丽乡村试点村4个。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清三治”三年行动计划,全域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建设一批绿色乡村、森林村庄。完成“五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对通客车的乡村道路进行提档升级,推进“农村公路+特色产业+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由乡镇向村延伸。加快推进农村“四网”村村通建设。

推动农民全面发展。深入实施“三乡”工程,引导“三乡”主体与村集体和农民开展股份、租赁、流转等合作,充分激活乡村振兴主体力量。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帮助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加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支持力度,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力度培养造就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六)坚持统筹协调发展,推进城乡加快融合

优化空间布局。围绕“1356”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按照政策理论有高度、项目确立有深度、广度、发展措施接地气“三结合”的原则,科学编制我市“十四五”规划加快生态新城产城融合,加快旧城区更新步伐,拓展发展新空间。加快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大力推进107国道、三国大道沿线城镇规划建设,强化产业支撑,突出特色发展,重点建设赵李桥砖茶小镇、茶庵岭镇汤茶康养小镇等特色小镇。

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公园城市建设,建成砂子岭公园、体育文化公园等城市公园和街头游园,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维养护。加快建设政务服务中心。加快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优化社区便民服务设施,布局居住商业教育医疗等功能打造15分钟服务圈。加强蒲圻古城保护与利用,打造“一条龙”特色文化街区。建设500个充电桩。加强各类市场专项整顿。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用好数字城管平台,推进综合执法和市容市貌整治,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

推动“五带”发展。加快107国道经济带、旅游快速通道经济带、阳羊线生态景观带、渣枫线特色经济发展带和赤神线生态农业示范带建设大力推进凤凰山生态修复及绿色城市开发、107国道城区外迁段、中船重工(赤壁)国际灾害体验城等项目建设。

(七)着力做好民生改善,持续增进人民福祉

更加充实群众获得感。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教育优先,建成北山和陆水2所公立幼儿园。新建清泉和汪家堡2所义务教育学校推行全民参保计划,不断扩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面。深入推进医共体建设,推行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加强医保信息化建设。深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建设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深化融媒体中心建设。建成群艺馆,推进图书馆、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改造提升14个乡镇文化馆,建设50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做好公益性文化活动场所免费开放,广泛开展送戏、送文化、送图书、送电影“四下乡”和戏曲进校园、进乡村、进军营等公益性文化惠民活动。积极推动万里茶道申遗。加强文物保护力度,综合整治赤壁摩崖石刻岩体及周边环境,启动新店明清石板街古民居万安桥修缮保护保护修缮工程。加快文化体育中心等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完善维护社会稳定和治安防控体系。加快实施“雪亮工程”建设,确保重点部位、重要场所及治安复杂区域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覆盖率和联网率达到100%。纵深掘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打违法犯罪行为建设平安赤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健全法律公共服务体系。加强食品药品、校园、消防、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风险辨别与评估,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城市”。

附件:
分享到:
./t20200616_2130222_app.shtml
./t20200616_2130222_xxgk.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