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招商安商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赤壁市2019年招商引资工作要点》的通知
赤招安委办发〔2019〕1号
赤壁市招商安商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印发《赤壁市2019年招商引资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市直相关单位:
《赤壁市2019年招商引资工作要点》经市招商安商工作委员会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赤壁市招商安商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019年2月25日
赤壁市2019年招商引资工作要点
2019年,全市招商工作总体思路与目标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咸宁市委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争当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建设强而优中等城市的目标定位,按照“1356”高质量发展区域和产业布局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赶超跨越,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源头工程”,坚持全要素、全领域、全地域招商,为推动赤壁高质量发展夯实后劲,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达到260亿元,其中省外到位资金180亿元;新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50个以上,其中工业项目70个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0家左右;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5个以上,亿元以上项目20个以上。
一、工作重点
以助力“1356”高质量发展区域和产业布局为重点,实施招商引资“四大工程、九项计划”。
(一)实施工业崛起工程。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做好现代工业文章。
1.实施主导产业延链强链补链计划。围绕电力能源、电子信息、应急装备等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壮大“五大百亿产业集群”。
一是依托高新区中伙园区新征土地重点引进大型央国企战略布局项目1-2家,培植“五大百亿产业集群”新的龙头;依托钛城项目引进一批钛产品制造项目;
二是依托中国应急赤壁基地项目、维达力电子玻璃项目的龙头效应,主动对接其供应商、零配件生产商,引进上下游配套项目10家以上;
三是依托华润电力,合理配置全市矿产资源,引进1-2家脱硫产品和钙石深加工项目;推进增量配网试点,引进1-2大数据中心项目;利用华润余热、余气及废渣,进行绿色循环再利用,引进1-2家循环经济项目落户循环经济产业园。
2.实施专业园区满园计划。围绕高新区新空间产业园、高新区众创空间产业园、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蒲纺双创基地产业园、创新聚集区等5个专业园区开展招商,力争满园。
一是利用高新区新空间产业园现有约4万平米厂房和土地引进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具备核心竞争力,可培育成龙头企业的亿元以上高新技术项目2-3家;
二是利用高新区众创空间产业园现有近20栋标准厂房和100余亩工业用地进行重资产招商,引进具备核心技术,发展潜力大的电子信息、设备制造、汽车零配件以及主导产业配套项目15家以上;引进重点院校研发中心、实验室以及科技孵化器3家以上;
三是利用新材料产业园现有1.5万平米厂房,引进高分子新材料产业项目2家以上;
四是利用蒲纺双创基地产业园约2万平米厂房以及周边闲置厂房,引进新型纺织纤维材料产业、高端纺织服装、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和纺织服装信息化技术等项目5家以上;
五是做大做强创新聚集区,围绕金融信息港、人才超市、科技孵化园三大板块,重点引进“四新经济”、金融投资、电子商务、咨询服务、高新技术孵化器等项目30家左右。
3.实施存量资产重组盘活计划。全面梳理高新区中伙产业园、赤马港工业园、陆水工业园以及蒲纺工业园、各乡镇产业园闲置厂房、存量土地和“僵尸企业”,按照“一厂一策”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和投资企业通过重组、并购、风投、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盘活存量资产,“腾笼换鸟”,力争盘活企业5家以上,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二)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工程。深化“一城为核”的发展理念,围绕城市功能配套,城市内涵提升以及生态新城建设,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
4.实施生态新城强基计划。按照生态新城建设规划,有步骤的开展商务招商,奠定发展基础。
一是引进1家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激活新城活力;
二是通过市场方式,引进2-3品牌房地产项目,促进房地产业提档升级;
三是适时引进大型央国企、上市公司区域总部项目,打造地标式建筑。
5.实施城市功能提档计划。按照主城区功能分区,以补短板、提档次、强功能为重点,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一是配合西湖国际广场、三国绿色商贸城、亿丰建材市场开展招商工作,提升区域商业中心档次;
二是合理布局,适时引进一批城市旅馆、特色餐饮、品牌连锁超市项目;
三是谋划建设汽车市场,引进汽车4S店或汽车综合服务店1-2家;
四是依托斋公岭园区发展空间和望家欢区域,引进1-2家冷链物流、综合仓储等现代物流项目和农产品交易专业市场项目;
五是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教育办学,引进2-3家资金实力雄厚、管理能力强、办学水平高的教育企业参与我市学龄教育、特色双语教育和职业教育。
6.实施城市空间拓展计划。围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引进1-2家实力雄厚、理念先进的央国字号和世界级投资主体参与沿江片区发展新空间的建设与运营;积极跟进软件工程园、通航(空天)产业园和创新产业园的签约落地。
(三)实施文旅康产业壮大工程。坚持“大文化、大旅游、大健康”战略发展,充分发挥我市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优势,招大引强。
7.实施文旅康融合发展计划。以文化为魂、旅游为核、康养为辅,做好全域旅游文章。
一是围绕蒲圻古城“一条龙”历史文化街区、蒲纺工业遗产文化街区等一批特色老旧街区的规划设计、改造升级和投资运营引进1-2家专业投资运营企业;
二是围绕陆水湖自然风光旅游区,重点就陆水湖风景区的升级和运营,葛仙山养生旅游基地的投资运营引进1-2家知名旅游企业;适时引进一批民宿项目;
三是围绕汤茶养生休闲度假区,引进1-2家投资企业改造升级五洪山温泉疗养区、龙佑温泉休闲度假区;新引进1-2家投资亿元以上汤茶康养休闲项目,差异化发展,形成产业聚集;
四是围绕三国古战场旅游区,积极跟进“赤壁小镇”项目开工落地,协助盘活“风情赤壁”休闲度假区;
五是积极跟进箐荷里-赤壁茶文化商业街项目签约落地,打造赤壁砖茶商创特色小镇;
六是深入挖掘赤壁“旧八景”“新八景”文化价值,抓好创意设计,推出1-2个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引进规模以上文化企业2-3家;
七是积极跟进蒲纺智慧康养小镇项目落地,配套引进1-2个品牌民营医疗机构,建设“智慧医院”。
(四)实施乡村振兴工程。以农业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为重点,大力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农产品深加工、美丽乡村建设,做好现代农业文章。
8.实施农业产业振兴计划。充分发挥我市农业种养资源和特色优势,聚力农产品深加工开展招商。
一是围绕茶叶、猕猴桃、小龙虾三大产业发展分别制定优惠政策,新引进茶叶精深加工企业8家以上;改扩建猕猴桃基地1万亩以上;新引进小龙虾加工企业2家以上;
二是依托竹资源优势,新引进竹产品加工项目1-2家,提升竹产品附加值;
三是依托粮食生产物流园,新引进粮食深加工项目2-3家,打造名优品牌;
四是围绕建设林产品加工园区,盘活冠森竹纤维制品和纽兰木业;
五是结合对外招商,助力“三乡工程”,引进一批能人、企业回乡投资创业、兴乡富乡。
9.实施农旅融合发展计划。结合“五带联动”布局,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引进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3个以上,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引进一批先进的瓜果、蔬菜、苗木、花卉种植基地项目,形成示范。
二、工作措施
聚焦“项目落地年”“工作落实年”活动开展,围绕招商引资“四大工程、九项计划”工作重点,紧紧抓住招商项目的意向跟踪、签约落地和开工建设重点环节,真抓实干,奋进作为。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构建自上而下的工作网络,形成工作合力。
1.结合机构改革,调整市招商安商工作委员会领导机构,由市委书记担任工作委员会政委、市长担任主任,相关“四大家”领导为副主任,相关部门和乡镇为成员。定期分析研判招商引资工作,督导调研“四大工程”进展情况,研究解决招商工作重大问题。定期会商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和落地项目政策兑现事宜。
2.按照“四大工程、九项计划”组建四个产业招商工作专班。每个专班由一名市委分管领导牵头,每项招商计划安排一名市级领导牵头,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和工作任务,对招商项目实行全过程服务。
3.全市招商安商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成立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招商工作专班,安排专(兼)职招商专干,研究分析本单位、本辖区、本行业招商工作,收集招商信息、开展招商活动、服务招商项目、规范工作台账。
4.选派一批党员干部组建招商工作组,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以及中部发达地区节点城市开展驻点招商,收集信息、拜访企业、对接项目。
(二)做实基础工作。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产业,策划项目,加强宣传,增强招商工作针对性,营造浓厚氛围。
1.结合全年招商引资工作目标任务,量化分解到市招商安商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层层压实责任;制定“四大工程”行动方案,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实行清单管理,
2.聘请专业机构,重点针对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应急安全产业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主要产业链缺失环节,寻求目标市场,为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做大集群,开展精准招商提供信息支撑;
3.梳理各领域、各地域、各产业资源现状和发展空间,精心策划一批具备投资条件、可实施的招商项目,汇编成册,制作ppt,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推介,以项目招商,提高效率;
4.制作招商政策宣传册、投资指南、招商宣传片等各类招商资料,利用电视、报刊、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多媒介对外宣传推介我市投资营商环境和招商项目。
(三)丰富招商方式。坚持传统与创新结合,行政与市场结合,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元化的招商活动,务求实效。
1.坚持领导带头招商。市级领导带头“走出去、请进来”开展招商活动,以上率下,形成招商工作“拳头效应”。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月带队外出招商不少于1次;市“四大家”领导外出招商每季度不少于1次,重点项目亲自挂帅,重要客商亲自对接,重大问题亲自协调。
2.积极拓展会展招商。主动对接发达地区行业协会、产业联合会、地方商会年会之机,开展专题招商推介;积极参加省、市组织举办的各类经贸招商活动,进行项目推介;长期关注上海、广州等地各类国内国际展会活动,寻找招商信息;有计划的组织各类协会、商会来赤考察招商环境,扩大影响。
3.深化以商招商、人脉招商。借助市统战部赤壁在外人才库建设,主动联系赤壁在外成功人士,寻求招商机遇;联合市人才办筹划开展赤壁市“赤才赤用·资智回赤”双招双引活动,吸引集聚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新创业、反哺赤壁;主动对接本地企业供应商、上下游客户,引进一批产业链项目;聘请一批人脉资源丰富的成功人士担任“招商顾问”,拓展招商渠道。
4.搭建平台招商。运用微信公众号、招商网站和手机微网站,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互联网+”招商;加快产业基金、孵化园、高校研发中心等平台建设,运用金融技术服务平台开展“基金+技术+项目”招商;依托赤壁在外商会组建招商工作站,利用协会平台开展合作招商;对接“东方龙”等商务中介公司,利用市场平台开展有偿招商。
(四)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招商政策,简化决策程序,优化服务环境,打造招商引资政策“洼地”,服务“高地”。
1.制定出台更全面、更系统,针对性更强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总结现行《市人民政府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试行2年的执行情况,按照“1356”高质量发展区域和产业布局对招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进行自主改革,针对不同产业,结合重点产业,按照“一个产业一个政策”基本原则,制定出台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提高招商吸引力。同时,制定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兑现机制,明确政策兑现条件,简化政策兑现流程,提高履约公信力。
2.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减少项目审批环节和收费目录,实行一站式审批,畅通办事流程,缩减项目开工手续办理时限;建立重点项目落地市领导“一对一”服务和责任单位包保服务机制,为项目注册、开工、投产提供全程服务,及时帮助解决企业用工、融资及生产环境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营造“亲商、安商、富商”投资氛围,打造一流的投资环境。
3.强化考评督办。把招商引资情况纳入全市综合考评和领导班子履职尽责考评范畴,实施全程纪实管理。坚持月通报、季调研、年考核制度,每月对招商引资完成情况进行一次通报;每季度开展一次招商引资工作调研督导,对掉进度掉任务的单位采取函询、约谈等形式进行提醒;年终组织考核,对招商引资考核完成情况年度排名靠后的实行一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