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赤壁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28号提案的答复
张涛、沈立志、吴姣、李玉德、陈热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赤壁市文旅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市文旅产业发展的高度关注,我局对您提出的建议表示肯定,现答复如下:
我市坚持以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为主要方向,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和市场主导作用,进一步丰富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优化文旅发展业态。
(一)强产品。围绕古战场、陆水湖、羊楼洞、五洪山温泉四张名片,做强核心产品,夯实全域旅游架构的“四梁八柱”。一是加快赤壁古战场提档升级工作。聚焦“赤壁之战”,以文化赋魂、科技赋能,通过智慧景区建设、基础设施完善、文化体验提升和互动体验项目建设等对景区进行提档升级,讲好赤壁故事,扛起赤壁文旅大旗;二是陆水湖风景区完成滨水栈道、探秘恐龙岛、秘境森林感官公园、5D飞翔影院、码头商街等项目建设,新增帐篷露营、水上运动等项目,进一步增强景区参与度、体验度;三是羊楼洞古镇整体改造提升项目完成投资13亿元,持续用于羊楼洞镇区以及明清古街环境综合整治、文物修复、场馆建设等,让古镇焕发新活力。四是龙佑温泉度假区经改造升级后重塑我市温泉品牌,茶文化产业园新建青砖茶未来馆、优化园区观光线路,获评为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区。通过着力提升三国赤壁古战场、陆水湖风景区、羊楼洞等核心旅游产品品质,丰富文化内涵,增强体验性、娱乐性、科技性,以核心产品为依托,联动周边区域一体规划、一体发展,形成一二三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提升全市旅游核心吸引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创品牌。一是注重品牌塑造。“赤壁之战”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赤壁IP具有唯一性。把“赤壁”作为城市文化品牌,构建完整的品牌包装、输出、延伸和管理体系,形成强大而统一的品牌文化,唱响“万里寻茶道、赤壁借东风”城市文化口号,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升赤壁市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推进三国赤壁古战场5A复核工作,擦亮金字招牌;持续推进陆水湖国家水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建设;紧紧抓住羊楼洞小流域综合试点机遇,做强 “万里茶道源头”“千年古镇—羊楼洞”品牌。通过以“创”促“建”,打造城市文旅品牌,凝聚发展共识,形成发展合力。二是强化宣传推广。我市抓住每一次市场放开窗口期,开展多矩阵宣传,保持赤壁旅游的市场“点击率”。先后举办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万里茶道”文化旅游推广赤壁考察活动、全国品牌旅行社房车主题体验暨湘鄂赣旅游交流活动、“乡村四时好风光”葛仙山樱花节等活动,2024年以来在人民网、长江云新闻等国家级、省市级媒体平台发布赤壁文旅相关稿件500余篇(条),在广州、武汉、上海、西安、兰州等城市建设对外开放窗口,重点推介赤壁旅游景点、旅游线路。主动融入“知音湖北”全省宣传战略,推出“知音湖北 遇见赤壁”系列推广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赤壁文化。
(三)延链条。以四大主导产品为基础,以点带线扩面,联动城市消费、带动乡村旅游。一是在主城区加快夜游陆水河项目建设,打造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积极推动羊楼洞申报省级夜间消费聚集区,激活夜间文旅市场消费活力;二是整体改造升级旅游快速通道、107国道,完成大羊线、渣枫线等路网建设,连通陆水湖风景区、羊楼洞古镇、三国赤壁古战场重点旅游景区,串珠成链,打造最美旅游公路,形成大循环;三是沿大循环沿线,引导资源禀赋好,有一定发展空间的镇村发展乡村旅游。大力实施乡村旅游“万千百”工程,布局旅游客房,安排农家饭桌,研发特色菜,推广“爱上你的小屋”品牌,引导农民规范建房,实现住房变商铺、住户变商户。
(四)强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高规格的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识,把文旅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产业来抓。二是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充分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先进经验,重点就旅游项目的招商、投资、建设,旅游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旅游市场的推广、游客招徕以及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发展,制定出台系统的产业扶持政策,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三是搭建搭建发展平台。树立旅游综合开发理念,整合区域类泛旅游市场主体,依托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做实旅游发展联盟,形成利益共同体。
(五)树形象。一是以赤壁IP为核心,树立城市品牌推广意识,系统谋划城市整体宣传;二是持续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提高市场监管效率;健全投诉处理机制,畅通游客投诉渠道,对于游客投诉做到现场解决、灵活处理;严厉打击违规违法经营,优化营商环境和市场环境;三是引进专业团队参与景区景点管理运营,吸引专业人才;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与企业、院校的合作,开展专题学习培训,贯彻旅游服务标准,培养专业文旅人才,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与质量。
再次感谢您对赤壁市旅游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我们将认真采纳您的建议,并结合实际工作,努力推进赤壁市文旅产业高水平建设。
2024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