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赤壁市卫生健康局 返回赤壁政府首页

赤壁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重点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发布时间:2023-03-01打印文章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健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为根本目的,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更加注重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更加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显著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奋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卫生健康事业三年行动2023-2025发展目标

居民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进一步提升,居民健康管理日渐完善。2025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加快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至。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重大慢性病得到有效管理;高血压、糖尿病控制率大幅提高;加强产前筛查,降低出生缺陷率,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高于25%,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明显改善。重点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职业病、地方病得到有效防控。

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基层下沉,按照“县要强、乡要活、村要稳、上下联、信息通”的思路,推进医共体建设,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新增不少于10个优势明显、综合竞争力强的省级及以上临床重点学科。市(县)级医院引进医疗卫生领军人才不少于10人,提升乡镇卫生院现有人员技术水平,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努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深化健康服务供给侧改革,增加群众就医获得感。2025年,多元办医格局进一步优化。增加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领域的资源供给,包括增加健康教育、健康管理、中医康复等人力资源和卫生经费配置。改善基层医务人员待遇。创新健康服务模式,推进智慧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健康服务机构间分工协作更加紧密,全面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切实增强居民在健康领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基本形成优质均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2025年,“医防融合”、“医养结合”等改革举措显现成效。做好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加强康复、老年病、长期护理、慢病管理、安宁疗护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建设。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推动健康产业发展,满足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培育一批有特色的大健康产业。积极发展健康养老、健康旅游和健康青砖茶等产业。壮大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基本建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新型绿色健康服务产业。

卫生健康事业三年行动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类别

序号

主要指标

2023年

2024

2025年

指标性质

健康水平

1

人均期望寿命(岁)

78.2

78.4

79

预期性

2

婴儿死亡率(‰)

≤5

≤5

≤5

预期性

3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7

≤6

≤6

预期性

4

孕产妇死亡率(1/10万)

≤13

≤12

≤10

预期性

5

重大慢性疾病过早死亡率(%)

12.1

12.0

11.9

预期性

卫生资源

6

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

6.04

6.8

7.5

预期性

7

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2.93

3.1

3.2

预期性

8

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人)

3.89

3.97

4.2

预期性

9

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人)

2.92

2.98

3

约束性

10

每千人拥有0-3岁婴幼儿托位数(人)

2.6

3.5

4.5

预期性

健康服务

11

居民健康素养(%)

35

35.5

38

预期性

12

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

48.28

47.78

47.28

约束性

13

高血压控制率(%)

62.5

62.7

62.8

预期性

14

糖尿病控制率(%)

62.3

62.5

62.7

预期性

15

产前筛查率(%)

75

75

≥80

预期性

16

县域内就诊率(%)

≥90

≥90

≥90

预期性

17

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90

90

90

约束性

健康保障

18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

≤27

≤27

≤27

约束性

重点任务及措施

(一)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能力建设

1.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按照岗位设置标准,足额配备公共卫生人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占比不低于岗位总量的85%,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不低于80%,高级岗位比例提高至15%,至少有1名正高级卫生技术人员。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配备公共卫生人员,每千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不少于1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不少于3人,乡镇卫生院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人员应不低于辖区公共卫生人员总数的10%(中心卫生院不低于15%),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配备1名公共卫生医师。

定期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检测、实验室检测能力、慢性病防治、健康评估等业务培训。开展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持续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建立面向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的流行病学、传染病、医院感染、营养支持等全员培训制度。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公共卫生能力培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急救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应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必要的能力培训。建设现代化、专业化综合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组建1支包含传染病、呼吸、重症医学、院前急救、中医等专业的不少于20人的综合类紧急医学救援队。

完善公共卫生人才激励机制,逐步推进疾控机构一类保障二类管理。允许疾控中心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在完成核定任务基础上提供医疗卫生技术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公共卫生医师薪酬水平不低于当地同级医疗机构同年资临床医生水平,所需经费按现行渠道解决,市级财政予以补助。

2.完善基层公共卫生预防控制体系

明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疾病预防控制、流行病学调查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监测预警、检验检测、人群健康调查、风险评估、干预与评价、疫情报告及健康信息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研究指导等职能。重点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管理的组织实施、技术指导、监测评估、流行病学调查等职能。市级医疗机构设置公共卫生科,配备公共卫生医师,承担疾病报告、医院感染控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死因监测等工作,并协助开展疾病调查和标本采集工作。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科建设,在市疾控中心指导下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推进医共体与市疾控中心协同发展,加强全科医生培养。

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学校设置保健科(卫生室),配备专(兼)职卫生技术人员,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通过设立医务室或购买服务等方式,做好职工疾病预防工作。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商业保险机构、各类健康服务机构等向社会提供预防保健服务。

强化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公共卫生工作职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为街道(乡镇)开展公共卫生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引导社区力量参与防控,发挥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形成基层公共卫生工作合力。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划与标准化建设。每个街道至少设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居民健康服务需求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巡诊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周边辐射作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衡发展。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标准,充实专业力量。

3.增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早期监测预警能力

构建多层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体系。建立以网络直报、舆情监测、医疗卫生人员报告、可疑病例讨论报告、科研发现报告、零售药店药物销售等信息为基础的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协同监测机制,完善症候群、疾病及其危险因素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系统。在车站、学校、码头等场所建设监测哨点。建设医院发热、呼吸、肠道门诊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筛查哨点的传染病动态监测系统,整合各类医药服务信息,实现病例和症状监测实时汇集,以便开展系统化分析。

加强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化发热、肠道门诊(诊室),完善传染病监测哨点门诊建设。规范发热筛查哨点的改造建设、人员培训和运行管理,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预警报告能力,加强发热患者源头管理。

加强疫情跟踪监测。发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传染病定点医院的优势,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展重大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疫情追踪及人流、物流等分析,及时开展国内外流行性疾病走势和风险研判,形成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

4.做好公共卫生应急救治设施建设

加速推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代化建设,建设市公共卫生检验检测中心、卫生应急指挥中心(物资储备中心)、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重点提升疫情发现和现场处置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设备配备,配齐现场快速检测设备装备,满足现场检验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等需要。

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发热、肠道门诊设置均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要求,具备为发热病人及时开展传染病筛查的能力。其他类型的医院全部建立发热、肠道门诊规范化建设,验收合格并投入使用。加强市级综合性医院负压病房建设,重点扩大市人民医院传染病区负压病房规模。新建、扩建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公立医院须按照建设标准配备一定数量的负压病房。

重点改善市人民医院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市级医院发热门诊、急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等业务用房条件,更新换代医疗装备,完善停车、医疗废弃物和污水处理等后勤保障措施,支持市人民医院一院两区建设,在高新区建设平战结合医院。提高市级医院传染病检测和诊治能力,重点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和相对独立的传染病区建设,完善仪器设备配置,提高快速检测和诊治水平。建设可转换病区,扩增重症监护病区床位,市级综合医院按照编制床位2-5%设置重症监护病床,“平时”可作为一般病床,发生重大疫情时可以立即转换。支持市中医医院按照传染病病区建设标准进行改扩建及功能布局调整,加强急诊、重症和感染疾病科等科室建设,提升市中医院应急和救治能力。

增加急救站点和负压急救车等设备配置。依托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等,按照规划和建设标准,每个街道(乡镇)建1个标准化急救站,配备必要的车辆和设备。到2025年,全市急救车配备达到1辆/3-5万人,其中常备负压急救车占比不低于20%。

推进公共设施平战两用改造。制定大型公共建筑转换为应急设施预案,以及临时可征用公共建筑储备清单。新建的体育馆、剧院等大型公共建筑,要兼顾应急救治和隔离需求,预留转换接口。到2025年,全市建设1-2个“平战两用”的集中医学隔离点,部分人防设施可作为战备防控物资储备库。

构建传染病检测实验室网络。在全市统筹建设至少1个公共卫生检验检测中心,面向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科研机构、企业开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成负压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P2+),支持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蒲纺医院建立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建立全流程安全检查、监管和责任追溯制度,安全规范开展传染病原学检测和监测等实验活动。统筹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第三方检验机构力量,最大限度提升检验检测能力。

)、更加有效地推进健康赤壁建设

1.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一是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建设生命健康科普馆,建立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依托学会协会组建专家库,借助市卫生健康局、市疾控中心、健康赤壁等网站和公众号,加大健康知识普及力度。到2025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30%。将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纳入医疗机构绩效考核,纳入医务人员职称评定和年度考核。

制定实施全民营养计划,开展合理营养与膳食教育项目,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推进健康饮食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居民营养监测制度,对重点人群实施营养干预。实施临床营养干预,医疗机构配备临床营养(技)师。加强对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营养健康工作指导。开展示范食堂和健康餐厅建设。到2025年,居民营养知识素养明显提高,超重、肥胖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二是干预影响健康危险因素。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和人群健康危险因素评估,围绕“323”攻坚行动进行健康危险因素干预。加大控烟力度,全面实施公共场所室内禁烟,到2025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以下。加强限酒健康教育。以青少年、育龄妇女及流动人群为重点,加强性健康教育,加强对性传播高危行为人群的综合干预,减少意外妊娠和性相关疾病传播。加强毒品危害教育,早发现、早治疗成瘾者,健全完善戒毒体系,最大限度减少毒品危害。

三是加强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居民能够进行常见慢性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察觉心理和生理疾病的早期症状,并决定是否有求医需要。具备生存和应急救护基本知识和技能,降低、减少二次伤害。增强居民残疾预防意识,针对主要致残因素、高危人群,实施重点防控,减少残疾发生。

四是提高居民心理健康素养。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加强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推进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建设。加大对重点人群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力度。提高突发事件心理危机的干预能力和水平。到2025年,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60%以上,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

2.提升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水平

落实重点慢性病综合防控。持续建设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完善“防、治、管”一体化慢性病综合防治模式。优化城区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农村以乡镇卫生院为慢病防控据点的防控策略,打造多部门合作推进重点慢性病及高危人群管理的创新模式。建立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专病防治机构为骨干、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学会协会、信息化为支撑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

做好重点癌症、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筛早诊早治,完善筛查手段、扩大筛查种类和筛查覆盖面。重视癌症患者全病程管理和健康营养管理,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到45%以上。做好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管理服务,70岁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低于8.5/10万,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低于13%。全面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和血糖,覆盖面达到100%。加强出生缺陷防治,产前检查率高于80%,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知晓率高于85%;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不高于48.2%。

加快建立线上慢病管理问诊、慢病药物线上采购及配送、慢病线上线下转诊、慢病线上培训等互联网慢病管理体系。建立以互联网、大数据为基础的居民健康风险监测和干预指导平台,健全死因监测、肿瘤登记、慢性病与营养监测制度。

3.开展卫生城镇创建行动

一是夯实卫生城镇创建基础。加强卫生创建技术指导和监管,巩固扩大卫生城镇建设成果。全市实现国家卫生乡镇力争达到30%。

二是实施健康细胞培育工程。坚持把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和健康家庭建设作为健康城镇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广泛开展健康社区建设,加强社区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建设和维护。以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为重点,深入开展健康机关、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医院等健康单位建设。强化健康自我管理意识,推进健康家庭建设,推动健康责任的社会化和全民化。

4.开展健康环境治理行动

一是全面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推进农村健康环境整治,加强病媒生物综合预防控制,降低城乡病媒生物密度,减少病媒疾病危害。2025年,全市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

二是加强环境与健康监测评价。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风险评估机制,实现环境检测评估工作常态化。开展重点区域、流域、行业环境与健康调查,建立覆盖污染源监测、环境质量检测、人群暴露监测和健康效应监测的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网络与风险评估体系,进一步加强环境与健康管理。建立统一的环境信息公开平台,全面推进环境信息公开。推进空气质量监测和信息发布,完善水质、重污染天气、土壤污染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到2025年,初步形成科学的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网络和职业病监测、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医用辐射防护监测体系。

5.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

建立爱国卫生运动全民动员新机制,建立“平战结合”的动员模式,丰富动员手段,规范动员行为,重视网络动员,实现社会动员现代化、科学化、法律化。从传统的环境卫生整治扩大到从饮食习惯、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将爱国卫生运动融入基层治理工作,使爱国卫生运动与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紧密结合、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

)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建立人、财、物一体化的紧密型医共体。将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公共卫生机构部分职能纳入医共体建设,拓展医共体职能,在功能上形成健联体,做实医防融合,让医共体在公共卫生、在全生命周期保障人群健康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依托市(县)医院建设县域医共体内的医疗质控、人力资源、运营管理、医保管理、信息数据等高质量管理五大中心,强化市(县)医院对县域医共体内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协调管理。加强医共体龙头医院服务能力建设,通过人员流通、支付方式改革,搞活乡镇卫生院,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医共体通过远程医疗、专科联盟和对口帮扶,与上一级医院建立联系,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落实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按病种分级分工制度,严格落实转诊制度,同时做好各级医疗机构能力评估和病种动态管理。到2025年,分级诊疗体系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家庭医生规范化签约服务达到60%以上,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比例达到70%以上,实现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主要在基层解决。

2.健全科学有效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增幅的同时,全面落实符合规划的公立医院投入政策,通过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和增加财政补助确保公立医院正常运行,逐步偿还化解符合条件的长期债务。

优化医院内部管理,采取有效形式建立公立医院内部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落实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内部分配、运营管理等自主权。推进公立医院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两个允许”,探索实行年薪制和协议薪酬,提高人员支出占医院业务支出的比例。在医院内部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在紧缺专业人才招录使用上给医院充分授权,为公立医院招聘急需短缺医学人才打通绿色通道。健全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财务报告、信息公开及内部和第三方审计机制,所有二级及以上医院设置总会计师岗位。

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医院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以公益性和运行效率作为绩效考核核心,将考核结果与院长任免、医院财政补贴水平挂钩。

2025年,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十四五”期间,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年增长率平均增幅控制在10%以下,全市公立医院每门急诊人均医药费用、每出院患者平均医药费用年均增幅不超过10%。

3.巩固完善全民医保制度,深化支付方式改革

深化支付方式改革。结合临床路径,研究分级诊疗病种的单病种定额标准,特殊辅助病例按床日付费或项目付费,鼓励市级医院探索按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付费和基于大数据病种分值付费(DIP),形成总额预算管理下的复合式付费方式。为了适应支付方式改革,必须加强病案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制定远程医疗、日间手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价格政策和医保支付标准。到2025年,全市80%的医疗机构实现按病种付费。

强化医保对医疗行为的引导与监督制约。采取措施着力解决“挂床”住院、骗保等问题,科学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建立与县外就诊率相挂钩的医疗费用增长控制及考核评估机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医疗机构费用增长情况的监测。

发展商业保险。鼓励开发与健康管理、养老等服务相关的健康保险产品。促进商业保险公司与医疗、体检、护理等机构合作。鼓励发展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推进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特定疾病保险等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保险产品。加快发展医疗责任险、医疗意外险,探索多种形式的医疗执业保险。大力发展消费型健康险,鼓励保险公司开发长期护理险、中医药养生保健等各类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提供与其相结合的康养、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服务。

4.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加强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储备制度。健全市、乡、村三级监测哨点和信息监测直报体系。完善应急医药储备制度,动态调整储备目录,保障突发事件应急药品供应。建立健全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制度。解决好低价药、临床用量少药品的供应保障工作。健全短缺药品信息逐级报告制度。加快推进医保付费方式改革,使药品成为医疗机构运行成本,调动医务人员使用常用低价药品的积极性,落实处方点评和审核,优化用药结构。促进基本药物制度与分级诊疗、慢病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衔接。

加强阳光采购,全面落实药品购销“两票制”。落实医疗机构药品分类采购,推进带量采购,鼓励联合采购,鼓励建立药品价格谈判机制,并延伸覆盖至全部医用耗材和医疗器械。推动本市药品流通企业结构调整、兼并重组,鼓励区域药品配送城乡一体化,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强化药品质量监管和部门合作,进一步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全面实现高值医用耗材线上阳光采购,完善集中采购机制。2025年,建立药品、医疗器械出厂价格、配送、使用等全过程可追溯机制。

5.健全综合监管制度

完善监管制度,建立监管机制。按照“属地管理、部门联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原则,建立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机制,主要包括联席会议机制、应急处理机制、案件督办机制、联合执法机制、投诉处置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到2025年,建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

转变监管理念,增强监管合力。加强全行业、全要素、全过程监管,重点针对医疗卫生服务要素准入、医疗质量与安全、医疗机构采购和使用药品、医药耗材、医疗器械等医疗相关产品、医疗卫生机构运行、医疗费用调控和医保管理、医疗卫生从业人员、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秩序、公共卫生服务、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健康产业领域等进行有效监管。构建多部门联合的综合监管体系,加强部门之间协作,制定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工作清单,理清部门职责,明确监管任务。强化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发挥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作用,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发挥媒体监督作用,引入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

创新监管手段,提升监管效能。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信息等多种手段,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落实规范化行政执法机制,“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医疗卫生行业信用制度,信息公开制度,风险预警和评估机制,网格化管理机制。建立信息化监管综合服务平台,提升综合监管信息化水平,扩大在线监测,100%应用手持移动执法终端和执法记录仪,加强信息互联互通,加强综合监管结果协同运用。建立一支专业高效、统一规范、文明公正的卫生健康执法队伍,提升群众对卫生健康执法队伍的认同度。

)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转变发展理念,完善功能定位

公立医院转变发展理念,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从设施建设转向人员激励,市域内各类医疗机构要分级分类,明确定位。加强慢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等短缺机构建设,市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强公共卫生机构现代化建设,强化监测预警和分析研判能力,扩展公共卫生机构职能,开展健康大数据健康评价、健康管理和指导,为重点人群提供干预措施和手段。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成为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健康管理、康复护理、上门服务的主要服务平台。

2.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服务体系协同发展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间的整合,市域内建立1个紧密型医共体,促进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整合学科资源,建立横向专科联盟,以专科建设促进服务质量提升。医共体以远程医疗、专科联盟、对口帮扶为主要抓手,加强与省、市高水平医疗机构的交流合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吸引高质量医疗卫生资源。

促进医疗机构与公共卫生机构的分工合作,实现医防协同融合。做实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能,公共卫生科在人群健康管理、健康评价、疾病监测与预警方面发挥作用,二级及以上医院成立健康管理科,派专人为群众提供健康咨询、健康管理服务。二级及以上医院全面落实健康处方。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纳入医共体,主要负责医共体内的公共卫生工作。

吸收、包容社会办医力量的参与,弥补短板,扩大卫生资源供给。在康养疗护、中医养生、健康养老等公立医疗机构提供不足的地方,积极吸收社会资本,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

3.创新医疗卫生服务模式

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签约服务为入口,建立健康守门人制度。推行以全科医生为首,护士、健康管理师、专科医生、心理咨询师、康复治疗师、社工等组成的家庭医生团队,制定家庭医生服务规范,建立家庭医生线上服务平台,卫生机构或家庭医生绩效评价由服务数量转为服务质量,以健康档案建档数量转为以服务对象健康状况改善为评价核心指标。到2025年,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签约服务应签尽签。

医院内部创新服务模式,优化学科布局,建立多学科诊疗模式,建立智慧医院。建立1个市级医学中心,加大投入,引进人才、技术、管理,市级医学中心达到三级医院水平。建立官塘驿镇、赵李桥镇、赤壁镇等农村区域性医疗中心,至少1个中心达成二级医院标准。县域医共体内统一建立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五大中心,在中心内结果互认,同质服务。

医共体内部形成医院与基层、医疗与医保、医疗与预防结合的医疗卫生服务新模式,形成贯穿上下的一体化服务全链条。通过远程医疗、业务培训、5G信息技术等,加强医院与基层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联系,让信息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路。加快市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全市健康大数据互联互通,市人民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

医共体实行医保基金“总额预付、超支共担、结余留用”,促进基层诊疗模式逐步转变。加快医保基金对医共体及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倾斜,医共体医保基金在市域支出占比不低于70%,通过发挥医保利益调节作用、推行基层首诊转诊后的报销优惠政策、积极引进优秀医师下基层、鼓励基层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等引导患者在基层就医。医共体内成立公共卫生中心,中心主任由医共体领导班子成员兼任,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公共卫生管理科,将公共卫生经费和城乡居民医保资金统一委托医共体管理,打通慢性病用药目录,医保结余资金由医共体和公共卫生机构共同分享,建立以医共体为整体的绩效考核机制,将医疗机构履行公共卫生职责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4.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加强市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能力。依托市(县)医院构建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重症监护五大临床服务中心。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依托医共体建设,加强市域内传染病、急诊急救、重症医学、血液透析、妇产科、儿科、中医、精神疾病等临床专科建设。针对市级医院专科现状和发展需求,加强薄弱专科能力建设,提升专科综合服务能力,积极组织市人民医院、市蒲纺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医院申报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新增不少于10个优势明显、综合竞争力强的省级及以上临床重点专科。重点支持市级医院呼吸内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以及检验科等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相关专科的设置和建设。提升市人民医院服务能力,支持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级医院,加强内涵建设,发挥其龙头作用。

拓展中心乡镇卫生院功能,增加重大传染性疾病初步筛查能力,提升急诊抢救、二级以下常规手术、正常分娩、高危产妇筛查、儿科等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职能。重点补乡镇卫生院人才短板,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按照县管乡用,落实薪酬分配制度,多举措稳定乡镇卫生人才队伍。到2025年,每个乡镇卫生院力争有1-2名本科毕业的全科医生。通过开展远程医疗、上级医院医生下基层、对口支援等方式,推动上级医院把技术传到基层。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诊治、康复服务能力。强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守门人”职能。每个村卫生室要有一名合格的村医,按照乡管村用,落实村医养老保险,提高村医待遇,稳定村医队伍。大力开展远程医疗,到2025年,远程医疗100%覆盖所有行政村。

加强面对重大疫情的医疗救治能力建设。新建医院全部按照“平战结合”原则进行设计,现有的市级医院逐步完善硬件设施,达到平战结合医院标准。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加强老年病科、营养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呼吸内科能力建设。加强区域急救中心和急救网络建设,每个街道、乡镇建立1个急救站。进一步加强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

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建设医疗质量与控制信息化平台,实现全行业全方位、实时管理与控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升医疗服务同质化程度,非计划再住院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等主要医疗服务质量指标达到国家、省级要求。全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行为,优化诊疗流程,实现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增强患者就医获得感。推进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大力提高医疗服务人文关怀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5.拓展深化健康管理

创新健康管理模式。以市级医院为龙头,依托已经建立的紧密型医共体,构建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健联体,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创新管理制度,健全以政府主管、专业机构直管、单位社区协管、家庭个人自管的管理体制;推进健康人群保健服务、高危人群干预服务、疾病管理服务、康复疗养服务、签约服务为核心的健康管理工作机制;探索全民免费体检制度,完善健康管理服务内涵,提高群众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识和技能。推进商业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机构合作。

拓展健康管理内容。提供面向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长期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明确本区域重点人群的重大健康问题,并进行动态监测。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充分利用居民健康档案,针对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提前干预,并根据健康状况的变化进行相应地调整。根据区域内居民健康指标的变化来评价健康管理服务效果。健康管理延伸到影响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

)提高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能力

1.提高妇幼健康水平

实施母婴安全计划,倡导优生优育,向孕产妇提供生育全过程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继续推进免费婚检、免费孕期检查,加强孕产妇急救体系建设,畅通绿色通道,提高孕产妇危重症救治能力。加强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母婴设施建设。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开展儿童营养改善和问题儿童健康管理项目。提高妇女尤其是低收入妇女常见病筛查和早诊早治率,扩大适龄女性“两癌”检查范围,做好救治工作。加强贫困妇女慢性疾病的防治指导,减少由于慢性疾病导致的失能残障,降低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到2025年,妇幼健康主要指标进一步优化。

2.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完善三孩配套政策。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特别扶助制度,继续做好计生特殊家庭关爱帮扶和政策支持,继续做好计划生育术后并发症人群管理和关怀工作。建立健全出生人口监测工作机制,继续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到2025年,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实现自然平衡。

建立健全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以及托育机构注册登记备案制度,开展形式多样、覆盖城乡的托育服务,重点推动发展家庭养育型、政府引导型、单位福利型、社会创办型、托幼一体型的托育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普惠托幼服务。强化科学育儿指导,强化婴幼儿健康服务,到2025年,每千人拥有4.5个0-3岁婴幼儿托位,每年接受6次以上科学育儿指导的适龄婴幼儿家庭占比达到70%。

3.推进老龄健康服务

夯实基层老龄健康服务网络,积极推动健康服务资源向家庭、社区和农村延伸,构建由家庭医生、药店药师、专业健康管理公司、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组成的多层次健康服务体系。推进中医药与养老融合发展,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融合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加强老年常见病、慢性病的健康指导和综合干预,强化老年人健康管理。推动开展老年心理健康与关怀服务。发展居家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积极培育和支持企业和机构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方式,发展“互联网+”健康养老服务,建设居家服务网络平台。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居家呼叫和应急救援服务系统建设,运用智慧手段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服务。到2025年,建成居家、社区、机构养老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65岁以上老人健康管理率达到90%以上。

4.加强职业病防治

职业病危害防治水平和政府职业卫生监管能力有效提升。进一步健全职业防治服务网络和监管网络。职业病监测能力不断提高,健全重点职业病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网络,落实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实现重点职业病监测全覆盖。推进职业病防治信息化系统建设,逐步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劳动者健康权益得到有效保障,逐步实现工伤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社会慈善、商业保险等有效衔接,切实减轻职业病病人的负担。

5.巩固健康扶贫成果

将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为重点转向巩固健康扶贫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25年,保持健康扶贫政策总体稳定。优化大病集中救治措施,优化高血压等主要慢性病签约服务,完善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政策,持续提升县级医院诊疗能力,加大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卫生健康帮扶政策与健康赤壁建设相衔接,加强健康教育进乡村、进家庭、进学校,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引导形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强化重点人群和脱贫人口重大疾病综合防控。做好脱贫人口和因病返贫人口的防贫监测,建立防止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因病致贫返贫风险。

)全面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1.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

加强中医药服务机构建设,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建成以市中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等其他类别医院中医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医堂为基础、中医门诊部和诊所为补充、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在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国医堂,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强市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完善以中医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推进中医移动医疗、智慧医疗发展。鼓励社会资本优先举办中医康复、骨伤、妇科、儿科、肛肠等中医医疗机构,鼓励中医医师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门诊和中医诊所。

2.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

建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实现集团化发展或连锁化经营。在市级中医医院建立治未病科室,提供中医治未病服务,依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为群众提供集健康咨询、干预调理、随访管理为一体的中医治未病服务。推动中医药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到2025年,中医药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80%。

3.提升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

充分发挥中医药对重大疫情的防治能力。根据疾病流行特点在全市推广20种中医治未病服务方案。挖掘整理经典中医药预防、救治、康复药方,坚持中西医并重,组织编制常见多发传染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完善中西医联合救治机制。

提升中医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与院内感染控制能力。加强中医医院急诊科和感染疾病科建设;建立传染病定点医院对中医医疗机构常态化的院感防控指导机制,以及中医医疗机构公共卫生人员定期到传染病定点医院轮训培养制度,提升中医医疗机构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能力和水平。

)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

合理规划健康产业布局,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产业链。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绿色食品融合,建立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挖健康青砖茶产业潜力,形成健康产业品牌。

大力引进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生产企业落户。重点发展治疗、急救及康复技术产品、电生理检测、监护设备及传感器、医学检验技术设备、专用手术器械、面向社区医疗健康的数字化诊疗集成系统、新型计划生育器具等。

推进互联网+健康服务。优先整合利用现有医疗数据,建设赤壁市健康大数据中心,实现部门、区域、行业间数据开放融合、共建共享。聚焦慢病管理,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通过互联网将高年资护士牵引到家,为慢病居家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护理服务。

积极培育体育市场,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增强群众体育健身和消费意识,人均体育消费支出大幅提升。鼓励引进社会资本举办健康管理咨询和体检机构。引导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中心、医疗影像中心、病理中心和血液透析中心等。支持二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形成链条式健康管理服务。提高健康服务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

附件:
分享到:
./t20230301_2982516_xzapp.shtml
./t20230301_2982516_xzxxap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