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商务经济形势运行分析
一、主要商务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目前我市限上商贸企业73家,其中:批发业12家,零售业42家(含两家打捆企业赤壁商城和建材大市场),住宿餐饮业15家。
2018年1-6月实际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7亿元,占目标任务134.7亿元的47.3%;同比增速12.1%。掉进度2.7百分点。新增限上商贸企业4家。预计1-7月完成社会消费品总额74亿元,增速12%。
2、外贸出口:1-6月完成外贸出口23608.9万元,同比增长34.1%。预计1-7月完成外贸出口27200万元,同比增长29.4%。
3、实际利用外资:1—6月份,完成实际利用外资1721万美元。占赤壁市目标任务1800万美元的95.6%。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入库项目结构不优、质量不高。目前限上企业73家,批发业12家,仅占比为16.4%,零售业42家中有两家已经注销停报(唯一家私和新九龙酒店),赤壁商城和赤马港建材大市场两家打捆企业在国家名录库近十年之久,实行租赁管理模式,不参与日常经营,大多数以独立经营户和个体户为主,不具备法人资格,不具备独立核算,是不符合国家统计局贸易专业统计方法制度规定的。且基数高、块头大,没有上升空间,2017年两家打捆企业总量达61.4亿元,占全市社零总量120.31亿元的51%;2018年1-6月完成总量为23.7亿元,占社零总量63.7亿元的37.2%,增速均在17%左右。引起国家统计局的关注,省统计局曾多次要求这两家打捆企业按照国家制度要求集中收银,限期整改到位,否则取消其网报资格。
(2)统计工作氛围不浓厚。一方面是相关部门和企业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差距大,有些部门和企业甚至还有抵触情绪和不配合的现象,特别是一些个体经营户担心如实上报其营业额会增加其税赋负担,对统计数据上报和统计调查工作缺乏应尽的法律义务;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在统计法规政策的宣传和统计行政执法力度上还不够,致使统计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威慑力还不足以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
2、外贸出口:
(1)汇率上升。2018年1月2日1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6.5079,而到7月24日1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6.7891,增长了4.3%。我市传统的出口产品纺织服装类商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人民币升值后,降低了外贸企业劳动力资本带来的企业成本优势,减弱了我市外贸商品的国际竞争力,造成外贸企业出口产品减少,赤壁市斯宇纺织品有限公司出口下滑,同比减少33%。
(2)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此次中美贸易摩擦直接导致我市大型的贸易企业安盛贸易公司对美客户贸易订单流失,出口额同比下降30.2%。正常情况下该企业对美国的贸易订单周期一般为当年7-8月签订,于第二年的7-8月前实施完毕,在今年8月底去年签订的最后一笔订单交货后,没有后续订单支撑,企业面临停产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建立完善的统计基础台账和原始数据资料,夯实统计基础。所有限上商贸企业必须规范企业统计台账(统计台帐主要包括:商品的入库单、出库单、销售凭证、增值税发票、等统计报表方面的资料),完善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原始记录的填写要准确,做到记录与实物、账本相一致;原始记录的传递要规范,保证统计、会计和业务核算之间数字的准确性、及时性和一致性,这样才能经得起国家和省统计局检查。
(2)调优限上企业结构,大力新增限上商贸企业。将赤壁商城和建材大市场实行慢慢消化,把打捆企业中达到限上标准的企业和大个体户及时纳入国家名录库中,让这些达到限上标准的企业和大个体户替代打捆企业,建议由政府牵头协调将亿丰国际商贸城作为新型商业综合体纳入国家名录库取代赤马港建材市场,真正做到让打捆企业逐步消亡。
(3)加强统计法规政策宣传和统计业务培训。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加强《统计法》等相关统计法规政策的宣传,使广大企业和个体户明白向统计部门申报数据是应尽的法律义务;同时要定期对企业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企业统计业务水平,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2、外贸出口:
(1)引导企业开拓海外市场。鼓励企业积极开拓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强化外贸企业的经营安全,运用中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引导开拓俄罗斯、南美、非洲、东南亚、南亚、中东等新兴的外贸市场,减少外贸企业不稳定风险。
(2)兑现2017年度外贸出口奖励资金。目前有许多的外贸出口企业前来询问奖励资金兑现时间,担心出口扶持政策出现变动,部分企业在订单洽谈时态度谨慎。商务部门将继续做好解释工作,打消出口企业的顾虑,促进外贸出口稳定增长。了解财政清理奖励文件的进度情况,再次向市政府报告兑现2017年度外贸出口奖励资金详细情况,力争早日兑现外贸出口奖励,稳定外贸出口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