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赤壁市商务局 返回赤壁政府首页

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助力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的通知

来源:赤壁市人民政府门户网 发布时间:2018-09-03打印文章

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助力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的通知

咸商发〔2018〕12号

各县、市、区商务局: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关于促进电商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国开办发〔2016〕40号)、《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鄂政办发〔2016〕75号)、《商务部关于推进农商互联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和《商务部农业部关于深化农商协作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助力产业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战略总体要求,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参与的方式,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健全完善特色产业开发、网货供应、包装加工、物流快递、网络营销等农村电商扶贫产业链,提高农村电子商务应用发展水平,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增收,助力产业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二、工作目标

构建畅通、安全、高效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培育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全市农村网购网销快速发展,农村物流配送能力和农产品商品化率大幅提高,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三、重点工作

(一)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大力引进电子商务人才。全面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建立电子商务人才资源库,加大电商高层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完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开展管理人员培训。组织村干部、精准扶贫驻村工作人员参加电子商务培训班、研修班学习,明确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意义,了解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和发展趋势,提升电子商务认识。三是开展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培训。充分发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和信息进村入户政策效用,积极利用“湖北省电子商务精准扶贫领头人培养计划”或结合县域特色自行设定培训项目等,对农民合作社成员、创业就业人员、电商转型的企业和政府部门人员等,开展电商理念、基础理论、技能技巧等不同层次的培训。

(二)完善平台建设体系。支持传统企业使用电子商务平台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深入、精准对接,发展订单农业、产销一体、股权合作等模式,实现联产品、联设施、联标准、联数据、联市场,打造上联生产、下联消费,利益紧密联结、产销密切衔接、长期稳定的新型农商关系。支持企业和专业市场发展电子商务,带动低收入农户网上创业。支持电子商务平台与农业种养基地、农产品营销大户、大中型超市、大中型餐饮连锁企业及中高档酒店对接,加快建设双向互动的农村电商网络服务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实现脱贫致富。

(三)完善物流保障体系。推动仓配一体化和共同配送,推进电商物流渠道下沉,支持连锁零售企业、邮政快递企业、末端配送企业、生活服务类企业共同打造便民利民的电商物流服务体系,解决“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末端配送难题。整合供销、邮政等物流资源,构建“共享、拼车”等县域电商物流服务体系。加快以鲜活农产品、食品为主的电子商务冷链物流发展,构建电子商务全程冷链物流体系。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扶持农产品上行。

(四)推进基础网点建设。一是建设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为村民提供网购网销、金融服务、缴费、充值、订票、代收代付等服务。二是建设城区或社区农产品生鲜直销店,销售特色产品,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于电子商务行列。尚未形成优势产业的乡镇、村组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发展一些突出生态、环保、健康特色的致富产业,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和主打品牌,避免同质化无序发展和竞争。三是支持和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零售企业和农产品电商企业设立产业扶贫农产品销售专档、销售专柜和扶贫频道,推动贫困地区农产品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拓展销售渠道。

(五)培育打造农产品品牌。推动农产品流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检验检测、可追溯体系建设,从源头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按照市场需求优化种、养、加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农产品品质。以特色优质农产品为重点,强化品牌建设工作,选择一批品质上乘、标准化程度高的特色优质农产品开展多种形式的营销促销,打造一批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推动农产品流通企业开展品牌推广活动,集中进行品牌宣传,树立品牌形象。

(六)打造全产业链条标准体系。建立覆盖农产品种养加工、检验检测、质量分级、标识包装、冷链物流、批发零售等各环节,国标、地标、团标、企标有机结合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为提高农产品品质、提升流通企业服务质量提供标准支持。推动农产品流通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标准的推广应用,提升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标准化水平。

四、工作措施

(一)营造宣传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电商平台、微信等信息平台、广告条幅、宣传车等渠道和方式,全方位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宣传。挖掘乡村振兴、互联网小镇、现代农业三产融合和电商精准扶贫创业典型,利用新媒体、自媒体等渠道推介优秀农村电商创业网店,营造加快农村电商发展、推进产业精准扶贫的浓烈氛围。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民间组织联系政府与企业的桥梁作用,举办形式多样的座谈会、电商沙龙、电商讲座等活动,营造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农村电商载体。支持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创建活动。在总结通山、赤壁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示范县创建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支持通城、崇阳、咸安、嘉鱼四县区申报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创建工作,争取电子商务进农村全市县域全覆盖。指导县域电商产业园或电商创业孵化基地配套设施建设,加强管理、运营、招商、宣传,依托电商园区或基地,建立一个集产品供应、质量检测、货物仓储、物流配送、电商培训为一体的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发挥综合平台孵化作用。

(三)创建村级电商服务示范网店。推进乡村宽带网络建设,确保宽带网络、移动网络全覆盖。支持阿里巴巴、京东、邮乐购、供销e家等大型电商企业农村电商发展战略,推进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至“十三五”末,全市大部分行政村建成1个电商综合服务站点。鼓励扶持低收入农户自主创业,开办网店。按照“六有”标准(有宽带网络、有上网设备、有多点合一的店面、有一定数量的网货、有线上交易额、有帮扶低收入农户机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的贫困村要扶持发展一个电商扶贫示范网店。建有“一村一品一店”的村,可依托村网店进行规范提升,建立具有代销代购功能的电商扶贫服务点,线上线下相结合;或由大学生村官、驻村干部、“第一书记”等异地创办或者代运营该村网店,销售该村和当地特色农产品。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电商扶贫示范网店、电商扶贫龙头企业(网店)与低收入农户结对帮扶,以保护价优先收购、销售低收入农户农产品,通过网络为低收入农户代购生产资料、生活用品等,便利群众生产生活,形成一店带多户、一店带一村的电商扶贫模式。

(四)打造农村网货供应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乡情村情,做好适合网销的产品产业培育。加快特色种植养殖、花卉苗木、竹木工艺、禽蛋果品等产业发展和品牌打造,重点做好咸安的香莲、桂花苗木、桂花制品、竹木工艺;嘉鱼的水产品、蔬菜、莲藕;赤壁的砖茶、绿茶、猕猴桃、鱼糕;通城的茶油、豆制品、紫苏酱;崇阳的小麻花、蜂蜜;通山的茶油、麻饼、果品、包坨、豆豉等企业、基地的发展壮大,强化品牌营销、市场推广,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尚未形成优势产业的乡镇、村居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生态、环保、健康特色,发展小杂粮、土鸡蛋、手工艺品等一些周期短、见效快、适合网销的致富产业,或依托成熟产业,在种苗、肥料、包装、冷链等环节拓展产业链条,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和主打品牌,避免同质化无序发展和竞争。鼓励支持龙头网店发展产品基地。鼓励和支持本土网店在知名第三方平台上设立网上商城、网上批发市场。支持电商龙头企业设立“扶贫特色展厅(展馆)”。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网销产品质量监管,对县乡供货平台开展经常性的抽检,保证网货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四)构建农村电商物流服务体系。支持和鼓励各地企业申报国家和省级市场建设促进资金,加快县域物流园、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物流中心和交易市场建设。完善现有集聚区服务功能,丰富和增强孵化功能,放大示范带动效应。指导县域乡镇场(街道)利用闲置厂房、校舍、仓库,扶持建设网货仓储配送中心。鼓励支持商品配送及物流企业到乡镇、村居设立服务点,发展草根物流,解决网货配送难题。对电商扶贫示范网店和低收入农户开办的网店,给予快递补助。

(五)强化电商人才支撑。依托社会培训机构,开展网络创业初始培训、提升培训、精英培训等。电商示范县初始培训农村电商人员不少于500人。鼓励支持电商孵化中心(基地)对低收入农户开办电商进行跟踪培训、指导运营,实现培训一个人、孵化一个店、脱贫一家人、带动一大片。

(六)完善责任机制。市商务局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扶贫、电商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科室人员为成员的产业扶贫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制定相关措施,协调解决相关重大问题,建立绩效评价与目标考核机制,监督、检查、指导电商扶贫、乡村振兴政策及工作落实、人员培训、统计分析等工作。各地商务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具体负责本辖区商务产业扶贫、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全市各级商务部门驻村工作组要配合做好电商扶贫、乡村振兴项目实施、政策宣传、组织培训和各项政策措施的执行。

2018年7月9日

附件:
分享到:
./t20180903_1226996_xzap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