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2019年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党组始终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发展机遇,站在树牢“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扶贫攻坚决策部署,全力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号工程,攻坚克难,扎实推动各项工作,现将目前今年我局驻百花岭村精准扶贫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百花岭村位于赵崇路交界处,东与桂花泉镇桂花村交界,南与桂花泉镇双港村相邻,西与石人泉村相望,北与官塘林场相邻,辖区面积12.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44亩,林地面积6632亩。6个村民小组,400户2008人。共有党员54名,其中党小组3个,村“两委”班子4人,支部书记、主任1人,副主任1人,两委“委员”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40户172人。自2018年3月驻百花岭村来,我局始终以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为主线,动员全局上下力量、整合资源,全面大力推进百花岭村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截至目前全村40户172人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摘帽,其中2014年脱贫2户10人,2015年脱贫2户6人,2016年脱贫6户28人,2017年脱贫20户94人,2018年脱贫10户34人。
二、主要工作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务实基础工作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按照赤扶指发【2019】3号《关于2019年度驻农村工作队(扶贫工作队)组派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局坚决严格部署落实,成立以第一书记刘蒲咸同志为驻村队长、徐烨同志为队员,局工会主席赖世美同志为分管领导的驻村工作队伍,驻村第一书记每周五天四夜全脱产驻村帮扶。为落实“一对一”结对帮扶政策,局党组、党委书记沈卫华同志模范率领11名局领导干部结对百花岭村50%贫困户,即共计19户贫困户。切实发挥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作用,形成最大合、重拳出击、全力打赢百花岭村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二是计划落实到位。按照赤扶指办2019年驻村帮扶工作文件精神,今年初部署制定《司法局2019年驻百花岭村帮扶“十件实事”》,现已全部落地落实,其中帮扶产业发展4件:(1)新建苕粉基地10亩,发展5户种植大户,2018年4月已完成;(2)2019年5月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免费提供600只小鸡、2头猪,提高收入水平;(3)对村一二组50亩荒田地灭荒开发,鼓励种植红苕,2019年6月已完成;(4)将“一村一品”统一设置包装、统一加工、统一销售,2019年7月已完成。基础实施3件:(1)2019年7月投入1.5万元对村四组庄屋门前70平方米港护彻修复;(2)2019年2月投入1.5万在六组榔树坳桥安装60米护栏;(3)2019年8月投入3000元对一组四合门陈家堰进行维护;(4)2019年4月投入7000元,完成五连桥的维修加固。公共服务2件:(1)12月对村委会后幢扶贫车间改造维修,苕粉加工项目正式开工实施;(2)10月完成村委会操场花坛绿化,新建2面文化墙。
三是务实基础到位。制定《关于对百花岭村2019年扶贫工作规划》,结合“基层工作日”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精准规范基础数据,做到国网、扶贫手册与贫困户实际情况三一致,全面梳理村级、户档脱贫攻坚基础台账资料,按照“综合类、精准识别类、精准施策类、精准脱贫类”四分类的要求进行查缺补漏、规档整理,确保内容更加真实可靠、全面详细、清晰完整,力争达到规范化的目标。
(二)加强产业发展,规范扶贫项目,带动脱贫致富
一是产业扶贫提档升级。畜牧、水产、种植补助做到应补尽补,23户贫困户享受畜牧扶贫专项资金。
二是扶贫项目再接再厉。新建苕粉加工厂项目经村级申请、镇市审批,层层审核把关,操作规范,严格实施,总投资为30万元,资金来源为市级财政扶贫资金,现已正式运营,预计可壮大村级集体收入约3万元。
三是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积极改善村内基础设施。完成对剩余7公里组道硬化工程,包括五组的王泥湾、五组的苕乐门、六组的饶家湾、六组的榔树坳。壮大“一村一品”“一户一业”扶贫产业项目,打造百花岭苕粉村特色产业村,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三)坚持以人为本,确保政策落地,务求脱贫实效
一是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2019年共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39人,包括资助异地就读贫困学生6人,“雨露计划”贫困学生9人,其中春季补贴贫困学生4人,秋季补贴贫困学生5人,贫困学生补助28人。
二是积极推进金融扶贫政策。根据贫困户产业发展需要,全村共有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申请小额扶贫贷款,共计56万元,其中2019年6户45万,有效助推扶贫产业项目发展和贫困户致富增收。
三是全力贯彻健康扶贫政策。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医保费用由免缴改为缴一半,享受低保和特困救助的贫困人口本人免缴,现百花岭村2020年人口缴费工作已接近尾声。
四是按部贯彻易迁危改政策。百花岭村有4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已全部完成“交钥匙”工程,入住率达100%,拆旧复垦工作也已全面完成。为确保安置户后续发展,赵李桥镇党委、政府计划在安置点引进苕粉加工厂,吸引周边安置户入厂工作,提高其收入水平,确保了贫困群众搬得出、建得起、住得好,让贫困群众实现“安居梦”。 7户危房改造,其中2017年4户,2018年2户,2019年1户。
五是因地制宜跟踪兜底政策。百花岭村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包含低保户19户16人,残疾人口11户13人,今年自然死亡1户5人,贫困人口由原41户177人变为40户172人。
六是扎实推动分类管理政策。一是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类管理工作。将百花岭村传统存量贫困户40户172人按上级政策要求,合规合理分为一类贫困户34户148人,此类为原贫困户,即所有政策正常享受;二类贫困户6户24人,区别于一类贫困户的关键核心在于二类贫困户不能享受产业奖补政策;三类贫困户0户0人,此为传统意义上的“硬伤户”,即三类贫困户自2019年6月起不再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管理,但仍需在国网中维护其基础信息,避免疑点数据再现。
七是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自查整改大行动。通过下村入户、发现教育补助方面存在补助未到位、黄新民危房改造情况,经过调查核实,迅速整改,现已整改到位。认领落实“大数据”问题线索整改销号工作。对照问题清单,逐条整改逐条销号,1条贫困户医保数据彻底销号封存。
(四)狠抓宣传发动,汇聚多方力量,强化社会扶贫
扶贫宣传持续加力。通过召开“村湾夜话会”、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标语、开展大走访等多形式宣传精准扶贫政策,发放100余份《精准扶贫政策清单》、《政策明白卡》,开展政策知识宣讲及屋场会40余场次,确保扶贫政策家喻户晓、入脑入心。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局领导现场为贫困户宣讲精准扶贫政策、赠送书包文具等。
三、存在的问题
百花岭村脱贫攻坚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一是包保责任不实。部分帮扶干部工作流于形式,等培训等开会等布置,靠上面、靠分管、靠帮扶单位,不能创造性的开展扶贫工作。二是产业增收不明显。经过前期努力,全村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但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贫困户与市场主体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增收途径不多,增收效益不明显。三是动态管理不易。贫困户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在基层操作非常困难,扶贫干部几乎都是兼职,工作量大,精力上顾不过来,推动工作难。四是内生动力不足。少数贫困户自我脱贫意愿不强烈,要钱要物、以贫为荣,对扶贫工作产生了依赖。
四、下一步计划
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意见为引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论述精神和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确保百花岭村顺利通过“国考”、“省考”。我局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夯实驻村帮扶工作。指导各村规范扶贫软件资料,及时更新完善基础信息,提升数据质量,开展大数据比对,提高贫困人口精准度。完善动态调整和动态管理,确保扶贫对象精准。落实脱贫后“四不脱”责任,继续强化帮扶措施。
二是进一步细化落实扶贫政策。全面落实八个一批政策措施,凡是八个一批政策措施该享受的,确保一项不漏的、一分不少的落实到户到人。
三是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切实发挥驻村帮扶作用,加大政策宣讲,普法宣传力度。通过座谈会、屋场会、法律咨询等形式,宣传党在新时期农村各项惠农政策和涉及“三农”的法律法规,把每一项精准扶贫政策宣传落实到户。
四是进一步严守驻村工作纪律。做到忠于职守,严守岗位,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损群众一草一木,决不有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