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2019年度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2019年以来,市人社局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始终将促进就业与精准脱贫相结合,以促进贫困劳动者就业创业为抓手,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核心,突出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开发就业岗位、实施技能培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等切实帮扶举措,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
一、近三年来扶贫工作情况
就业扶贫方面,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新增就业6096人,举办精准扶贫专场招聘会6场,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奖补97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加就业创业培训2569人;扶贫专岗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累计1457人次,其中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1457人次。在社保扶贫上,全市累计为35378人次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代缴金额累计707.56万元。在技能扶贫上,全市建档立卡“两后生”33人(其中实现就业20人、继续升学2人、无培训意愿3人、剩余8人),接受职业教育技能培训8人,比例达100%。
二、2019年扶贫工作情况
(一)就业扶贫落到实处
一是积极开展就业转移扶贫工作。加强岗位信息收集整理,对本地企业缺工岗位进行统计分类,筛选出适合扶贫对象就业的工作岗位,鼓励企业招收贫困人员就业加强就业信息的宣传对接。结合每年开展的“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为扶贫对象搭建用工对接平台。2019年,举办扶贫专场招聘会6场,提供岗位1468个,组织贫困人员1193人次参会,现场达成意向人数1083人,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新增就业1803人。
二是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就业创业培训。联系就业训练中心,汽车运输公司汽运驾驶员培训学校,万通职业培训学校,以及汇泉家政培训学校,组织并实施,根据精准扶贫户情况开展专项技能培训,同时根据赤壁市精准扶贫全面小康建设指挥部要求,在全市各乡镇办事处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农村实用培训,并落实培训政策补贴。全年组织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加就业创业培训1456人,发放补贴49万元。
三是扎实开展贫困劳动力公益性岗位安置工作。 根据市政府批示,为解决精准扶贫劳动力就业困难的问题。年初我们计划对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未就业劳动力1705人,纳入就业援助,实施公益性岗位安置;截至目前已安置1457人(异地搬迁8人),其余未安置人员主要是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已实现再就业。
四是积极开展就业奖补工作。为鼓励企业吸纳精准扶贫对象实现就业,根据鄂财社发[2017]102号文件关于印发《湖北省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我局对全市吸纳了精准扶贫对象实现就业的企业进行奖补,受理资料119份,经初审复核其中有22人不符合补贴条件,对剩余的97人,按每人补贴2000元计算,发放194000元。
(二)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应保尽保
一是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根据部、省、市多级部门对养老保险扶贫工作的多次动员部署,我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责任,增强责任担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就如何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展开讨论。
二是把握节点,逐一销号。根据省相关文件精神,按照我局10月份扶贫工作专题会议安排,为确保12月20日前全面梳理全年代缴情况,完成最后兜底,对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分别明确了分管领导、责任人和工作期限。
三是分类复查,全面复审。为迎接2020年的扶贫工作全面验收,我局决定开展扶贫工作“回头看”,分年度、分类别进行数据重新比对和清查,按照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的总体要求,进行全面复审。
2019年,我市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员34680人,除不符合参保条件(在校生、16周岁以下等)6621人外,28059人已全部参加社保,代缴15843人(含42名外地参保人员),代缴金额316.86万元。目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享受社保待遇达8724人。
(三)扎实推进“两后生”培训工作
我市2019年精准扶贫建档立卡“两后生”共26人,前期已组织专班,采取下乡入户,走访调查了解详细情况。综合各“两后生”的培训需求和意愿。26名“两后生”中,实现就业20人、继续升学2人、无培训意愿3人、有培训意愿1人,目前该名“两后生”正在赤壁市就业训练中心学习中式烹调师,培训率达到100%。
(四)做好驻村扶贫工作
2019年,我局严格贯彻落实全市精准扶贫工作部署, 结合我局职能,紧紧围绕“精准识别”、“就业扶贫”、“基础扶贫”的宗旨,做好驻村的扶贫工作。
一是落实就业扶贫政策。①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就业创业培训 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职业技术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结合我市产业结构及用工需求,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②积极开展就业转移扶贫工作。结合每年开展的“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扶贫对象搭建用工对接平台,帮助符合岗位条件并有意愿赴企业就业 。
二是加强贫困人员产业帮扶。针对各村具体情况,组织贫困人员开展小龙虾养殖、水稻再生技术、科学养鸡等方面培训,达到授人予渔的目的。目前已帮助驻村兴办楠竹拉丝厂一家、鳝鱼养殖基地500个网箱、优质水果基地200亩。
三是夯实基础脱贫致富。通过完善党员群众活动中心、解决村民自来水管老化、道路建设、灌溉明渠、翻建晒谷场、安置工程等基础建设,解决驻村饮水难、出行难、灌溉难等问题,为做好“两不愁三保障”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