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社会组织建功先行区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社会组织工作决策部署和省厅、市局工作要求,进一步促进我市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推动社会组织在赤壁建设全省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发挥积极作用,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三年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主题,以优化社会组织结构布局为主线,以提升社会组织在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贡献度为导向,坚持积极引导与依法管理相结合,到2025年底,力争实现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工商服务等重点领域、重点类型社会组织登记数量倍增,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数量倍增,社区社会组织总量倍增,社会组织制度设计更加完善,结构布局更加合理,运行发展更加规范,发挥作用更加明显。
二、重点工作
(一)实施社会组织助力科技创新行动
1.提升科技创新类社会组织比重。围绕本地区科技创新重点,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支持聚焦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新学科,成立学术型社会团体或非营利性研究机构。到2025年底,力争实现科技创新类社会组织数量倍增。
2.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标准规范研制。鼓励社会组织在数字经济、智慧城市、光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5G通信、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领域参与团体标准、新技术标准研制,创制一批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二)实施社会组织助力产业发展行动
3.提升产业发展类、工商服务类社会组织比重。围绕本地区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培育产业发展类、工商服务类社会组织。到2025年底,力争实现产业发展类、工商服务类社会组织数量占比达15%。
4.引导行业协会发挥作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服务市场主体作用,及时反映行业企业诉求,帮助特殊困难企业纾困,提供市场考察、行业调研、政策研究、信息咨询、市场拓展、权益保护、人才保障等专业服务。支持现代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应急装备等新兴行业协会发展。支持各行业协会间加强合作建立“组队”,更好整合力量、汇聚资源、形成合力助力产业发展。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助力营商环境改善。
5.引导地域商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支持各级各部门加强与异地本籍商会联系,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鼓励本地域商会与原籍地相关组织建立双向嵌入机制。大力支持乡镇商会发展。依托地域商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地域商会在投资兴业、项目合作、人才交流、产品销售、技术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鼓励各地定期举办对接交流活动。
(三)实施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行动
6.建设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对接平台。会同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有关部门,及时发布各地乡村振兴规划、政策、项目等信息,促进社会组织资源供给与帮扶地区需求精准、有效对接。
7.开展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结对帮扶。引导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专长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就业、教育、养老、托幼、消费等多样性帮扶。动员有实力的社会组织与重点乡镇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到2025年底,结对帮扶的社会组织力争达10家以上。
(四)实施社会组织助力共同缔造行动
8.提升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比重。市县社会组织登记聚焦基层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突出便民利民、服务属性和地方特色优势。到2025年底,市县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占比力争达15%以上。
9.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聚焦为民服务、基层治理、养老托幼、文体娱乐、农业生产技术服务等领域,采取政府购买服务、设立专项资金、补贴活动经费、公益创投竞赛等措施,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到2023年底,全市社区社会组织力争突破0.1万家,到2025年底,力争突破0.15万家。充分运用“五社联动”机制,支持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发挥作用,激发社区社会组织活力。
10.搭建社会组织孵化平台。整合闲置公益资产,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建设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到2025年底,力争实现市、县两级孵化基地全覆盖。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乡镇(街道)、社区建立孵化基地。支持乡镇(街道)成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依托综合服务中心、社工站,为备案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培育孵化、资金代管、人员培训等综合服务和指导支持。到2025年底,力争实现全省街道和50%以上乡镇建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
(五)实施社会组织助力共同富裕行动
11.大力培育发展慈善组织。发挥登记引领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慈善组织依法登记。及时对新认定的慈善组织赋予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并实行动态管理,会同财政、税务部门落实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大力培育社区慈善组织,规范发展社区慈善和网络慈善。
12.拓展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途径。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基本民生保障、基本社会服务等公益慈善事业。支持社会组织为城乡居民创业创造、勤劳致富提供信息、技术等服务,提升生活质量。优化等级评估指标体系,引导社会组织自觉履行公益责任。深入开展社会组织品牌创建,打造一批公益品牌。推动社会组织开发就业岗位、提供就业服务,助力大学生等群体就业。到2025年底,全市社会组织创建发布公益品牌5个左右,吸纳就业人员2千人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将社会组织建功先行区三年行动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切入点,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要结合本地实际,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行动方案落地落细,确保2023年开局起步、2024年重点突破、2025年见到成效。
(二)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全面实现行政服务信息化,落实社会组织登记“一网通办”。全面推行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建立并动态更新管理台账。建立社会组织数据分析报告制度,为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鼓励社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博览会、展销会、对接会、竞赛和路演等活动,支持社会组织通过各种形式建功先行区。
(三)提升能力水平。进一步强化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培训,探索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职业化道路。支持、鼓励社会组织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规范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薪酬管理,完善工资福利政策,提高职业声望和社会认同。组织开展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培训,构建稳定的社区社会组织骨干人才发展梯队。支持鼓励社会组织开展交流研学,推动社会组织建功先行区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
(四)注重示范引领。强化等级评估引领,全面开展等级评估,到2025年底,力争3A以上社会组织占比达5%以上。强化典型示范引领,选树一批社会组织建功先行区的先进典型,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对社会组织建功先行区的宣传报道,及时总结推广上报一批先进典型和成功模式,唱响社会组织建功先行区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