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赤壁市民政局 返回赤壁政府首页

赤壁市民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3-02-08打印文章

2022年,赤壁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市委市政府“冲刺全国百强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建设全国富裕示范市”工作目标,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加快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提升基本社会服务水平,不断开创赤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完善综合救助服务体系,实现救助保障新成效

1.巩固拓展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成果。

一是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加强与乡村振兴部门信息共享和工作衔接,充分运用核对平台,定期对纳入防返贫监测系统的人员开展比对摸排,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6360人依规纳入兜底保障范围或给予临时救助,2022年累计发放社会救助专项资金2063万元,严防因救助不及时不到位而导致返贫问题发生。

二是建立低收入人口监测预警机制。通过线上数据比对、线下主动发现及时掌握困难群众生活状况变化信息。在全市范围开展了低保边缘家庭、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对象全面排查,做到应纳尽纳、能救及救。累计排查低保边缘家庭11601525人,及时将符合条件的9741322人纳入到城乡低保范围;排查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防返贫监测人员48户,及时将符合条件的41户依规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急救难作用,拨付各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35万元,对急难型困难群众实行“快速响应、先行救助”,累计发放临时救助备用金8215万元。

三是保持过渡期内社会救助兜底政策总体稳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市3947户乡村振兴低保兜底保障对象开展了核查评估,更加精准识别政策兜底保障对象,健全动态调整机制。完成了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5个问题整改和2021年湖北省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反馈2个问题整改工作。

2.推进社会救助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落实社会救助标准量化调整自然增长机制。20224月,城市低保保障标准650月,农村低保保障标准6600年,城市特困供养标准1300月,农村特困供养标准12252年。2022年,全市共纳入社会救助对象22179人,累计发放社会救助专项资金11490万元。其中:城市低保70142487万元;农村低保136283923万元;城市特困240484万元;农村特困12971829万元;累计开展临时救助4891人次834万元;累计发放残疾人“两补”11732人次1194万元,资助参保739万元全市社会救助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救尽救,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20228月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共计22573548万元;2022910月发放发放价格临时补贴201万元;发放电价补贴148万元;发放春节慰问金618万元。

二是进一步优化社会救助程序市政府出台了《赤壁市民政服务事项权限下放乡镇(街道)实施方案》,将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审核确认、临时救助审核审批、残疾人“两项补贴”审核审定等4个民政服务事项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缩短审核时间,加大审核频率,优化审核流程,切实提高民政服务对象的精准度和审核时效。

三是加强社会救助领域政务服务工作。统一规范社会救助事项承诺办结时限缩减至22个工作日。其中:城乡低保对象确认和临时救助(支出型)对象确认由法定30个工作日缩减至22个工作日;城乡特困人员认定由法定37个工作日缩减至22个工作日,全面推行“一网通办”“全省通办”。

3.建立健全监督检查长效机制。

一是开展大数据监督检查。开展了运用“乡村振兴和民生领域政策落实监察系统”开展监督检查试点工作,反馈问题线索共计1072条。其中:农村低保235条;特困供养27条;残疾人“两补”810条。通过各乡镇(街道、区)调查核实、市民政局督导复核,不符合政策规定的查实问题线索共计488条,查实率为45.5%。其中:农村低保58条;残疾人“两补”430条。查实问题线索于20225月全部停发了享受待遇,对3名责任人进行了追责问责,做好了违规资金追缴退交工作。

二是开展“一卡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启动了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专班,按时报送了20202021年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治理基本情况表。

三是开展临时救助备用金专项治理。根据《咸宁市临时救助备用金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完成了20202021年临时救助备用金自查报告。

4.加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建设。报请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采取公开招标方式,在上级社会救助专项资金、福彩公益金、社会服务和社会组织培育引导等资金中统筹安排199.65万元,向市曙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购买2022年赤壁市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向市社会工作服务总站和各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配备社会工作服务人员37人,开展了业务培训,从事社会救助、社会事务、社区治理、养老、儿童关爱保护等社会工作。全市各乡镇(街道)形成了公务员、社会工作服务人员、“以钱养事”公益性岗位等多种力量共同发力的基层民政服务队伍,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品质养老新亮点

1.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成2所民办养老机构的备案工作。共建42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98个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覆盖率分别达到86%70%。完成2021年度街道综合性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提档升级、民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补贴等方面的资金拨付工作。完成全市157所养老服务机构与我市医疗卫生机构的《赤壁市医养签约合同协议书》的签订工作。

2.开展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排查整改。我市现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2个、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98个,覆盖率分别为86%70%。成立了排查整改工作包保督导领导小组,重点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的资金、资产以及服务功能发挥情况进行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按照一个中心一个整改方案的要求,建立整改情况,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和整改责任人,示范引领一批、综合提升一批、有效并转一批,完成整改综合提升。

3.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夯实居家养老基础地位,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品质,以政府办名义出台了《2022年赤壁市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行动实施方案》(赤政办函〔202210号),对具有我市户籍的已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共计1722户,围绕助行、助浴、助洁、紧急救援等内容,采取“争取上级支持一点,地方配套一点,企业让利一点”的办法按照2000元和3000元的标准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目前,该项目施工已全部完成

4.做好养老领域诈骗风险隐患排查工作。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出台了《赤壁市民政局关于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二是通过发布“赤壁市关于举报养老服务诈骗线索的公告”,制作宣传横幅、宣传画册等,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帮助老年人守护好“钱袋子”;三是对已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包括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未经登记但开展养老服务活动的场所进行排查。

5.做好老年人关心关爱。一是全市目前共有留守老人243人,均已建立信息台账,并在金民系统录入老人信息,今年已为全市243名农村留守老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保险资金共24300元。二是出台了《赤壁市特殊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召开全市特殊老年人排查专题会议,在全市范围内重点排查掌握老年痴呆、空巢老人、无人照顾的失能老人等三类特殊老年人的生存和生活现状。三是报请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高温天气下居家高龄老人、困难群众和福利机构安全生产生活的通知》,切实保障居家高龄老人、困难群众和福利机构的安全生产生活。四是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定期探访制度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落实分散供养特困户的照料人,制订个性化帮扶措施。五是规范高龄津贴发放管理,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民政服务对象死亡书面报告处理制度的通知》,全市80岁以上老年人享受高龄津贴总人数是10557人,累计发放总金额为801元。开展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人购买服务工作,通过政府公开招投标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厦门智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服务合同,为全市1721名经济困难高龄和失能老人提供精神慰藉、入户医疗和居家家政等上门服务。七是开展金融助老工程,在河北街社区和营里社区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探索建立了2家“时间银行”,自主配建零售专柜,且有专职人员负责运营管理,目前2个社区的“时间银行”均运转顺畅。

6.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管工作。一是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督促指导各养老机构执行《养老机构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指南(第三版)》,落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五天一检”等防控工作要求,确保我市养老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和应急处置有备有序有力。二是加强对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危险物品隐患的管理工作。建立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食品安全痕迹化管理。严格落实《社会福利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十项规定》,提前进行风险研判,履行消防安全责任。按照不漏一间房、不漏一个人的原则,重点排查老年人房间内是否存放刀具、钝器、玻璃片、绳索、火种、烟花爆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三是加强老人心理疏导及非法传教问题。密切关注养老机构服务对象、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及早发现和处置各类苗头性矛盾纠纷问题,对情绪异常人员做好精神慰藉和心理疏导。密切关注是否存在非法传教和强迫信教及开展非法宗教活动,一旦发现及时上报。

7.提高养老队伍技能水平。组织全市17家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人员、护理人员、社会组织和家政服务人员147人,17个乡镇(街道)互助照料中心工作人员、村(社区)干部、志愿者、家庭照护者等1200人,围绕老年人心理健康、养老护理员职业道德、老年人日常照料内容和方法、老年人日常照料模拟实操等内容分别举办4期提升班和15期基础班培训,从老人日常照料、基础护理、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理等方面,让护理员能够熟练掌握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提升我市养老服务质量。

(三)健全儿童福利和“三留守”关爱服务体系,提升关爱服务能力

1.切实做好农村三留守关爱工作。一是继续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支公司合作为全市1445名农村“三留守”、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其中:留守儿童632人、留守老人243人、留守妇女338人、孤儿80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52人),保险资金14.45万元。二是做好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在全市积极开展“喜迎二十大、以法护未来”宣讲进校园活动。

2.提升儿童福利水平。一是做好孤儿基本生活费的发放。目前,散居孤儿月标准1380元、集中供养孤儿月标准2208元。目前全市共有孤儿82人(其中:散居孤儿54人,集中供养孤儿28人),2022年发放孤儿生活费156万元。二是做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发放。参照孤儿最低养育标准,目前全市共有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69人(其中:散居儿童162集中供养7人),2022年发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费230万元。三是做好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金发放。2022年摸排符合条件28人,每人每学年1万元,按要求进行发放。

3.做好儿童福利机构规范化建设。做好孤儿弃婴“养、教、治、康”管理工作,开展医疗康复救助工作。与定点医院开通儿童就医绿色通道,病残儿童及时就医,定期复查,全年实施康复诊疗累计50人次。规范家庭寄养工作,组织走访寄养家庭30余次。加强职业品行、心理疏导、康复训练知识技能和生活护理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组织不同岗位工作人员参与各类学习培训共20人次。提升孤弃儿童受教育水平,争取政府购买服务,聘请专业社工和心理咨询师长期驻院,因人施教,开展文化补习、兴趣培养、心理疏导。

4.开展低收入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项目试点工作。车埠镇为低收入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试点项目单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积极引入专业机构和社会工作组织参与,以居家照料、上门服务、日间短托为主,为贫困重度残疾人提供方便可及的居家服务和日间照料照护服务。试点项目服务对象为车埠镇车埠社区、车埠村、黄土村、肖桥村、勤俭村、官田村6个村(社区)中的50名低收入重度残疾人。自202111月起截止到202210月,项目共计开展12期入户照护服务,累计服务1700余人次,人均受益次数12次。

(四)夯实基层社区治理体系,拓展治理能力新路径

1.健全基层组织自治机制,夯实治理基础。一是开展换届“回头看”。一是指导开展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回头看”工作,对全市村(社区)换届“回头看”进行全面督导调研,对存在的问题逐一清单式并整改到位。二是推进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指导187个村(社区)全面制定修订村(居)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全面建立村(居)民议事协商委员会,开展议事协商活动,畅通民主渠道、推进城乡社区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三是村务公开规范化。出台《“阳光村务”管理细则(试行)》,通过督办指导促进村务公开常态化、规范化,共同打造“阳光村务”。四是规范村委会调整。严格规范我市村民委员会调整工作,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村民委员会调整有关工作的意见》,严格规范村委会调整工作。

2.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创新,总结提炼经验。一是完善治理机制。制订下发《赤壁市基层社会治理八大机制体制》的通知,从基层治理的八个方面形成乡村治理指导工作手册。二是打造示范点。赤壁市官塘驿镇张司边村被评为“全省百佳村民委员会”、华舟社区党委书记金玲推荐为全国社区建设先进个人,在9个村(社区)指导开展社区公益创投项目。三是探索“积分制”。以“积分制”为抓手,以赤壁镇小柏村为试点,购买专业社会服务,探索运行大数据积分APP软件系统,根据村级实际切实将村规民约内容全面形成村级积分细则,形成全市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实现基层治理“一网打尽”

3.提升城乡社区服务能力,突出履职管理。一是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截止2022年底,我市城乡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社区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95%、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为18人。二是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建立社区工作者“四岗十八级”的岗位等级序列,落实“3456”履职基本要求,推行“全科社工”服务模式,推动落实“岗在网格(小区)、重在服务、责在连心”工作机制。配合市委组织部举办了2期全市新一届村(社区)两委培训、组织开展了3期社工考前培训、2期公益创投培训,城市社区工作者持有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比例提高到20%三是推进“五社联动”工作机制。培育孵化“王婆婆”“向日葵”“张向温”“楼栋益管家”等一批赤壁品牌社区社会组织,六米桥、华舟、河北街、桂花树社区持续开展志愿者积分兑换。

4.推进宗祠“回头看”,倡导发挥作用。落实全市宗教会议精神,对我市49家登记备案的宗祠场所进一步提升转化标准,实现转化后的“一增一减”。“一增”是在祠堂文化中提倡先进文化进祠堂,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移风易俗等宣传内容,提倡公益活动进祠堂,统一发放了《赤壁市农村文化礼堂活动记载本》,进一步规范祠堂管理。“一减”是去祠堂元素,对场所内所有含宗祠元素的牌匾、对联、规约、制度等进行更换或覆盖,并统一标准严格落实分区,做实“五个一”举措。

(五)完善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体系,打造社会组织发展新模式

1.严格登记审查。一是制定了赤壁市社会组织红黑名单制度,完善社会组织信息制度,落实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信用承诺制度,对新申请成立的社会组织引导其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奉献社会,自愿签订信用承诺书,签订率达90%以上。二是实现社会组织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注销清算审计。要求按照《条例》规定提交相关材料,出具有财务审计资格的第三方的验资报告,对所有资产予以清查并形成书面报告备案。

2.强化社会组织监督管理。一是依法开展年检。截至目前我市社会组织共计213家(含基金会1家),其中:社团123,已年检111家,民办非企业单位89家,已年检76家,年检率均达90%。二是开展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性”监管专项行动,对落实情况随机抽查,并将抽查结果予以通报。

3.推进社会组织行政执法。一是开展社会团体涉企收费整治工作。制定实施方案,要求各社会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并如实填报涉企收费情况,暂未发现社会团体涉企收费行为。二是开展“僵尸型”社会组织清理整治及非法社会组织打击整治工作,按照行政执法程序撤销9家社会组织,同时,联合有关部门对未在我局登记的非法社会组织进行清查,尚未发现有开展活动的非法社会组织。三是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清理整治“回头看”工作。从85826日,联合相关部门对全市28家行业协会商会开展为期20多天的乱收费清理整治工作,通过对行业协会商会四类15项乱收费重点突出问题联合督查,暂未发现违规乱收费及依托行政机关或者利用行政影响力乱收费行为。

4.引导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动员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制定《赤壁市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积极引导其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共计有19家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投入资金564万元,投入人数1225人,累计收益人数34662人。二是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社会组织面向高校毕业生发布招聘岗位18人,实际招聘18人,招聘就业见习岗位7人,实际招聘7人,共计开展各类就业活动6场次。

5.组织实施社会服务与社会组织培育引导项目。一是社工站建设情况。目前我市已建立社工站16个,其中14个乡镇(街道)均已建立社工站,另在蒲纺工业园区、沧湖开发区建立2个社工站,乡镇(街道)社工站总数占乡镇(街道)比例高于80%二是社工人才培训情况。今年共计开展社会者能力提升培训3次,共计培育持证社工人才125人,其中取得中级社工证6人,初级社工证119人。三是社会服务。组织实施“行为银行”积分兑换服务项目,在赤壁镇小柏山村举办“行为银行”现场活动。四是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作用,积极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截至目前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430个。

(六)提升专项社会事务水平,谋求社会服务新发展

1.加强区划地名管理。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在村(社区)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地名条例宣传标语,户外双立柱路牌设置地名管理细则展板、市民政局大厅专栏宣传展板,大力宣扬规范地名设置,方便公众出行,赓续地名文化,形成传统地名传承保护靠大家的良好氛围。二是规范地名管理,做好新建道路街巷命名更名工作,规范设置道路标识,成立工作专班,启动湖北聚落地名大典编纂工作,持续做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进一步完善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建设,开展地名信息建设专项行动,高质量完成第一批6814条和第二批1624条地名信息核查整改和更新工作。三是开展专项清理,稳妥推进房地产不规范地名清理整顿,与自规局排查了赤壁市5处不规范地名,建立住建、自规、民政部门对房地产项目规划阶段联合审核程序,实现命名关口前移,严格杜绝房地产项目名称不规范的问题。四是创建平安赤壁,全面完成乡镇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工作,4月份通过省民政厅验收组验收,赤壁市获评优秀等次。湘鄂线咸宁临湘段第四轮行政区划界线联检工作6月份在赤壁市召开,湖北、湖南省民政厅领导和两省县、市代表参会,赤壁市就平安边界创建工作进行交流发言。五是转换地名成果,全面完成《湖北聚落地名大典》国典赤壁篇编纂工作

2.提升救助管理服务水平。全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788人,其中:公安等部门护送来站63人,自动来站求助685人,主动上街救助21人,其他人员19人。安排车票食宿自行返乡749人,护送返乡39人,为长期滞人员上户口安置到市社会福利中心9人。加强与公安机关联动,对滞留站内所有救助人员进行了人脸识别和DNA信息采集,通过人脸识别,帮助3名受助人员找到了亲人,首例通过DNA数据库比对寻亲成功,同时,还建立了重复救助赤壁籍人员档案,对于易走失人群,做到有记录,有痕迹。共帮助群众寻找到走失家人25人次。开展夏日送清凉"6.19"救助开放日活动及寒冬送温暖专项活动。将原24小时救助热线电话整合进“12345”热线平台,借助赤壁市“义工群体”服务平台信息资源整合优势。

3.加强殡葬管理。治理城区乱搭灵棚办丧和乱埋乱葬现象,努力提升火化率。落实惠民殡葬政策,免除了本市户籍人口死亡人员四项基本殡葬费用70多万元,加强了火化资料的管理,做到一人一档,每月汇总数据报上级主管部门。引导文明绿色祭扫,清明节期间累计接待前来祭扫的车辆3812台,祭扫人数17431人,鲜花置换3500束,新增车位200多个,同时邀请赤壁市义工联盟志愿者10多人义务引导客户祭扫,更新丧葬观念。

4.推进残疾人福利。推广应用全国统一的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平台,落实信息比对机制,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对象的审核、审批和资金发放工作,进一步巩固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累计发放残疾人“两补”11618人次996万元。

5.依法办理婚姻登记。一是严格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离婚登记,截止1231日,共办理结婚2127对;申请离婚1711对,离婚940对;补发婚姻登记证1033对;登记合格率、归档率达100%二是做好历史档案电子资料录入工作。将2021年所有纸质婚姻登记档案扫描录入《湖北省电子资料综合管理系统》,圆满完成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双套制”保管。三是联合开展离婚纠纷调解。共接待婚姻家庭纠纷1369起,调解成功703起,回访172起,523日现场调解一起父母干涉子女婚姻案件。四是延长特殊日期登记时间,安排高峰期的婚姻登记和网上预约登记,做好“2.14”、“3.8”、“5.20”几个特殊日子婚姻登记工作预案,520日偕音“我爱你”当天办理结婚登记133对。

6.发展慈善事业。全面实施慈善助医,大力提升弱势群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全年共救助2740次,共救助资金138.33万元。积极与省总会对接“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并在全市范围展开广泛宣传,3个乡镇落实了“幸福家园”项目工作。

(七)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1.扎实开展好2021年度民主生活会。228市民政局党组召开了2021年度民主生活会。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理论学习,广泛征求意见,开展谈心谈话,帮助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理清思路。同时,深入包保永邦小区认真听取小区委员会、群众的意见建议。通过会前谈心,共收到口头或书面意见建议10余条次。

2.扎实推进清廉机关建设。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制定了《赤壁市民政局关于推进清廉赤壁建设的实施方案》,成立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局属各单位、机关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125日,在全市民政系统内开展了风险点排查,进一步完善了权力运行风险排查和防范机制,制定了赤壁市民政局职权风险表现及防控办法主要从社会事务、救助对象、政权建设、内部事务四个管理权方面入手,合计51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报送人才工作计划和人才项目清单。

3.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530日,组织召开市民政局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动员部署会,制定党组成员及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联系基层情况一览表,以联系社区、联系企业、联系基层单位、负责项目等制定清单内容,悉数排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树立好服务型民政新形象。

(八)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夯实民政工作基础

1.积极谋划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一是推进赤壁市殡仪馆搬迁项目,占地315亩,静态投资2亿元,纳入国家“三区三线”省级重点项目规划。二是推进殡仪馆工程建设。完成新建便民服务中心工程、附属设施的广场及生态停车位工程;守灵厅及附属工程已全面竣工。

2.推进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赤壁分平台建设。建立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赤壁分平台,累计录入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信息8.5万条;为全市1721名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人提供进行精神慰藉、入户医疗和居家家政等上门服务。 

3.推进养老服务体系项目建设。一是示范性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投入100万元用于蒲圻街道北街社区养老综合体建设项目;新店镇夜珠桥、神山镇凤凰村、赤马港街道营里社区各投入10万元用于互助照料中心提档升级。二是失能半失能康复中心建设项目。新增养老床位200投入资金400万元主体工程建设进度已完成50%,预计于2023年上半年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三是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建设项目投入8万元柳山湖镇农村福利院进行维修改造投入50余万元官塘驿镇农村福利院进行维修改造拟对中伙铺镇农村福利院、黄盖湖镇农村福利院、赵李桥镇农村福利院进行改扩建,在我市建成3所区域性的特困人员供养机构,目前正在会同相关单位进行现场勘察,并形成专项材料,报市人民政府审批立项。

4、推进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已完成赵李桥镇、黄盖湖镇、陆水湖街道、柳山湖镇、赤壁镇、沧湖开发区、官塘驿镇、神山镇、余家桥乡、蒲圻街道大田畈社区10个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其余7处公益性公墓建设前期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5、推进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项目实施地点在凤凰山社区(市儿童福利院内),拟采用EPC模式,由赤壁市国企平台设计建设,市设计集团初步设计,已公开招标。

二、2023年工作计划

1.巩固拓展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成果。落实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政策,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加强与乡村振兴部门信息共享和工作衔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户等依规纳入兜底保障范围或给予临时救助。完善临时救助制度,探索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有效衔接机制,强化急难救助功能。健全困难群众联系帮扶机制。

2.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农村福利院管理改革工作,推进赤壁市失能半失能康复中心和社会福利院建设项目,启动农村社会养老中心建设。探索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工作,新增家庭养老床位323张,累计数量达到423张,开展失能老人居家照料服务试点项目,将对745名失能老人开展不间断护理服务。健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依托社区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的多样化养老服务,推动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持续健康运营。

3.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全面推进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积分制管理试点完善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会议等制度,规范村(居)议事协商活动,打造“阳光村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下的村民(湾)理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志愿服务队、“村湾夜话”作用,激发治理活力。实施“幸福家园”项目助力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社会组织覆盖各行各业,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和引导,广泛参与到共同缔造中来,让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到一个社会组织中。

4.加快健全社会福利体系。完善和落实儿童福利制度,健全完善“三留守”人员关爱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健全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5.深化专项社会事务管理。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加强地名管理,探索建立道路命名部门联席机制。健全基本殡葬服务制度,加快补齐设施短板。提升救助管理服务水平。加强进驻政务中心的婚姻登记处规范管理,提升服务。

6.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一是投资2亿元,推进殡仪馆搬迁项目。二是投资500万元,建成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三是投资1400万元完成7个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实现全市乡镇全覆盖。

附件:
分享到:
./t20230208_2955653_xzap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