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赤壁市民政局 返回赤壁政府首页

赤壁市民政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2-08-26打印文章

2022年上半年,赤壁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市委、市政府“冲刺全国百强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建设全国富裕示范市”工作目标,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加快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提升基本社会服务水平,不断开创赤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完善综合救助服务体系,实现救助保障新成效

1.巩固拓展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成果。

一是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加强与乡村振兴部门信息共享和工作衔接,充分运用核对平台,每季度对纳入防返贫监测系统的人员开展比对摸排,2022年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户等6340人依规纳入兜底保障范围或给予临时救助,累计发放社会救助专项资金1061万元,严防因救助不及时不到位而导致返贫问题发生。

二是建立低收入人口监测预警机制。在全市范围开展了低保边缘家庭、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困难职工等对象全面排查,做到应纳尽纳、能救及救。202216月,全市共计排查低收入人口8161061人,及时将符合条件的671906人纳入到城乡低保范围。

三是保持过渡期内社会救助兜底政策总体稳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市3947户乡村振兴低保兜底保障对象开展了核查评估,更加精准识别政策兜底保障对象,健全动态调整机制。完成了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5个问题整改和2021年湖北省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反馈2个问题整改工作。

2.推进社会救助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落实社会救助标准量化调整自然增长机制。20224月,城市低保保障标准650月,农村低保保障标准6600年,城市特困供养标准1300月,农村特困供养标准12252年。2022年上半年,全市共纳入社会救助对象22649人,累计发放社会救助专项资金5383万元。其中:城市低保73941242万元;农村低保137621931万元;城市特困221233万元;农村特困1272880万元;累计开展临时救助3817人次493万元;累计发放残疾人“两补”11413人次604万元。全市社会救助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救尽救,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二是进一步优化社会救助程序印发了《赤壁市进一步优化社会救助程序的实施方案》,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审核确认权限委托下放到乡镇(街道),缩短审核确认时间,加大审核确认频率,优化审核确认流程,切实提高救助对象的精准度和审核确认时效。

三是加强社会救助动态管理。202216月,全市社会救助对象动态新增1324人,动态退出1393人。

四是加强社会救助领域政务服务工作。统一规范社会救助事项承诺办结时限缩减至22个工作日。其中:城乡低保对象确认和临时救助(支出型)对象确认由法定30个工作日缩减至22个工作日;城乡特困人员认定由法定37个工作日缩减至22个工作日。

3.建立健全监督检查长效机制。

一是开展大数据监督检查。开展了运用“乡村振兴和民生领域政策落实监察系统”开展监督检查试点工作,反馈问题线索共计1072条。其中:农村低保235条;特困供养27条;残疾人“两补”810条。通过各乡镇(街道、区)调查核实、市民政局督导复核,不符合政策规定的查实问题线索共计488条,查实率为45.5%。其中:农村低保58条;残疾人“两补”430条。查实问题线索于20225月全部停发了享受待遇,对3名责任人进行了追责问责,做好了违规资金追缴退交工作。

二是开展“一卡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启动了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专班,按时报送了20202021年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治理基本情况表。

三是开展临时救助备用金专项治理。根据《咸宁市临时救助备用金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完成了20202021年临时救助备用金自查报告。

4.加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建设。报请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采取公开招标方式,在上级社会救助专项资金、福彩公益金、社会服务和社会组织培育引导等资金中统筹安排199.65万元,向市曙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购买2022年赤壁市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向市社会工作服务总站和各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配备社会工作服务人员37人,开展了业务培训,从事社会救助、社会事务、社区治理、养老、儿童关爱保护等社会工作。全市各乡镇(街道)形成了公务员、社会工作服务人员、“以钱养事”公益性岗位等多种力量共同发力的基层民政服务队伍,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品质养老新亮点

1.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成2所民办养老机构的备案工作。共建42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98个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覆盖率分别达到86%70%。完成2021年度街道综合性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提档升级、民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补贴等方面的资金拨付工作。完成全市157所养老服务机构与我市医疗卫生机构的《赤壁市医养签约合同协议书》的签订工作。

2.开展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排查整改。成立了排查整改工作包保督导领导小组,将全市16个乡镇(街道、园区)划分为7个小组,局党组成员分别担任各小组组长,结合《赤壁市民政局关于加快发展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工作目标和要求,重点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的资金、资产以及服务功能发挥情况进行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按照一个中心一个整改方案的要求,建立整改情况,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和整改责任人,通过示范引领一批、综合提升一批、有效并转一批,在今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改工作。

3.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根据《2022年赤壁市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行动实施方案》(赤政办函〔202210号)的要求,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夯实居家养老基础地位,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品质,对具有我市户籍的已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共计1722户,按照2000元和3000元的标准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目前,该项目已进入政府公开招投标阶段。

4.做好养老领域诈骗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出台了《赤壁市民政局关于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二是通过发布“赤壁市关于举报养老服务诈骗线索的公告”,制作宣传横幅、宣传画册等,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帮助老年人守护好“钱袋子”;

三是对已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包括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未经登记但开展养老服务活动的场所进行排查,在每月22日前报《养老服务机构诈骗风险隐患排查情况统计表》及《未经登记但开展养老服务活动的场所风险隐患排查情况统计表》。

5.做好老年人关心关爱。

一是推进农村留守老人及分散供养特困老人的关爱服务,目前共有留守老人243人,均已建立信息台账,并在金民系统录入老人信息,今年已为全市243名农村留守老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保险资金共24300元,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定期探访制度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加强定期巡访。

二是做好特殊老年人的关心关爱工作,20225月,出台了《赤壁市特殊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重点排查掌握老年痴呆、空巢老人、无人照顾的失能老人等三类特殊老年人的生存和生活现状,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

规范高龄津贴发放管理,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民政服务对象死亡书面报告处理制度的通知》,截至2022年二季度,全市80岁以上老年人享受高龄津贴总人数是10385人,累计发放总金额402.4万元。

四是开展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人购买服务工作,通过政府公开招投标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厦门智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服务合同,为全市1721名经济困难高龄和失能老人提供精神慰藉、入户医疗和居家家政等上门服务。五是开展金融助老工程,在河北街社区和营里社区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探索建立了2家“时间银行”,自主配建零售专柜,且有专职人员负责运营管理,目前2个社区的“时间银行”均运转顺畅。

6.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管工作。

一是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所有养老机构实行封闭管理,封闭管理期间暂停收住新入住人员,暂停接收新上岗员工。所有养老机构内全面使用湖北健康码,要求按照统一的标准制作张贴到位,并每天及时填报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日报表。

二是加强对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危险物品隐患的管理工作。建立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食品安全痕迹化管理,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规范的培训,提高养老机构负责人食品安全意识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技能。严格落实《社会福利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十项规定》,提前进行风险研判,履行消防安全责任。按照不漏一间房、不漏一个人的原则,重点排查老年人房间内是否存放刀具、钝器、玻璃片、绳索、火种、烟花爆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三是加强老人心理疏导及非法传教问题。密切关注养老机构服务对象、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及早发现和处置各类苗头性矛盾纠纷问题,对情绪异常人员做好精神慰藉和心理疏导。密切关注是否存在非法传教和强迫信教及开展非法宗教活动,一旦发现及时上报。

7.提高养老队伍技能水平。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组织了20名护理员参与线上线下的培训,参训人员全部考取国家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依托赤壁市社会福利中心,组织开展了“百千万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工程”赤壁市2022年养老护理培训班,从老人日常照料、基础护理、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理等方面,让护理员能够熟练掌握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提升我市养老服务质量。

(三)健全儿童福利和“三留守”关爱服务体系,提升关爱服务能力

1.切实做好农村三留守关爱工作。

一是做好购买2022年农村三留守人员意外保险工作。继续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支公司合作为全市1445名农村“三留守”、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其中:留守儿童632人、留守老人243人、留守妇女338人、孤儿80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52人),保险资金14.45万元。

二是做好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在全市积极开展“喜迎二十大、以法护未来”宣讲进校园活动。

2.提升儿童福利水平。

一是做好孤儿基本生活费的发放。目前,散居孤儿月标准1300元、集中供养孤儿月标准2080元。目前全市共有孤儿81人(其中:散居孤儿52人,集中供养孤儿29人),202216月孤儿生活费75.9万元已发放到位。

二是做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发放。参照孤儿最低养育标准,目前全市共有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49人(其中:散养儿童144集中供养5人),202216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费106.5万元已发放到位。做好收养评估工作,2022年正在评估1例。

三是做好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金发放。根据省民政厅办公室《关于印发“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项目实施细则的通知》(鄂民办发[2019]7号)精神,2022年摸排符合条件29人,每人每学年1万元,下半年进行发放。

3.做好儿童福利机构规范化建设。做好孤儿弃婴“养、教、治、康”管理工作,开展医疗康复救助工作。与定点医院开通儿童就医绿色通道,病残儿童及时就医,定期复查,上半年为有康复需要及突发病况儿童实施康复诊疗累计20人次。规范家庭寄养工作,组织走访寄养家庭30余次。加强职业品行、心理疏导、康复训练知识技能和生活护理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上半年共组织不同岗位工作人员参与各类学习培训共16人次。提升孤弃儿童受教育水平,争取政府购买服务,聘请专业社工和心理咨询师长期驻院,因人施教,开展文化补习、兴趣培养、心理疏导。

4.开展低收入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项目试点工作。车埠镇为低收入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试点项目单位,开展为期一年的照料护理服务试点工作。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积极引入专业机构和社会工作组织参与,以居家照料、上门服务、日间短托为主,为贫困重度残疾人提供方便可及的居家服务和日间照料照护服务。试点项目服务对象为车埠镇车埠社区、车埠村、黄土村、肖桥村、勤俭村、官田村6个村(社区)中的50名低收入重度残疾人。自202111月起截止到20226月,项目共计开展8期入户照护服务,其中服务团队培训2次,防疫宣导2次、防疫物资发放2次、春节物资慰问1次、重点服务对象家庭家政清洁8次、居家医疗监测8次,健康监测8次,宣传报道1次,市局领导下乡考察项目工作3次。8期照护工作累计服务950余人次,人均受益次数8次。

(四)夯实基层社区治理体系,拓展治理能力新路径

1.夯实村居政权建设治理基础。

一是推进规范化建设。指导187个村(社区)全面修订村(居)民自治章程和村(居)民公约,进一步加强工作督办检查,促进村务公开机制常态化,出台《“阳光村务”管理细则(试行)》,“打造“阳光村务”。加强村(社区)两委人员培训,6月份举办全市新一届村(社区)两委培训,通过系统培训不断明确职责,提升服务群众能力。

二是推行积分管理模式。积极探索以“积分制”为抓手,4月份以赤壁镇小柏村为试点,根据村级实际切实将村规民约内容全面形成村级积分细则,为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市民政局积极探索积分有约APP,便于基层群众网上积分,实现基层治理“一网打尽”,激发村(居)民自治活力。

2.健全城乡治理机制,总结提炼经验。为加强基层治理工作指导,市民政局通过多方征求意见制订健全基层治理机制,下发《赤壁市基层社会治理八大机制体制》的通知,通过“事务精细”、“村居有序”、“治理有约”、“美丽家园”、“阳光村务”、“向善乡风”、“留守有爱”、“履职有章”等八个方面细则形成乡村治理指导工作手册,全面指导村(居)级自治组织开展自治能力建设。持续推进志愿者积分项目、“红色物业提升工程”,在31个社区组建物业与环境委员会,完善“三方联动”机制。通过全覆盖的社工站建设,打造一支专业化的社会工作队伍,以三街一园为依托,培育孵化一批赤壁品牌社区社会组织。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在蒲圻街道、桂花树社区推行“全科社工”服务模式,制定“最美社区”评选方案,不断强化社会工作的职业培训力度,提升社工持证率。

3.推进宗祠“回头看”,倡导发挥作用。落实全市宗教会议精神,对我市49家登记备案的宗祠场所进一步提升转化标准,实现转化后的“一增一减”。“一增”是在祠堂文化中提倡先进文化进祠堂,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移风易俗等宣传内容,提倡公益活动进祠堂,统一发放了《赤壁市农村文化礼堂活动记载本》,进一步规范祠堂管理。“一减”是去祠堂元素,对场所内所有含宗祠元素的牌匾、对联、规约、制度等进行更换或覆盖,并统一标准严格落实分区,做实“五个一”举措。

(五)完善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体系,打造社会组织发展新模式

1.加强社会组织动态管理。

一是加强对我市社会组织的协调和指导,通过微信、QQ等方式将上级的政策、精神及时传达给各社会组织,同时也要求其开展活动的情况及时报备社团股,加强与社会组织互动,采取以年检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社会组织的党建、业务活动、财务管理及规范运行等情况,促进社会组织有序健康发展。

二是按照省厅要求,对每个登记在册的社会组织进行认真的审核,确保录入的信息规范,做到录入信息项不缺失、录入的信息不简化等基本要求,把信息录入为空率、错误率降到最低,切实规范社会组织数据质量。

2.加强社会组织监督管理。

一是加大对社会组织的监督检查力度,抓好社会组织的成立、变更、注销等工作。今年社团新成立5家,变更3个,民非新成立4家,变更6个。今年年检工作已顺利结束,社团年检合格71个,民非年检合格62个。

二是加强与教育等前置审批部门及相关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沟通、协调和配合,对现已登记社会组织中开展校外培训活动的机构前置审批情况进行摸底排查,积极配合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依法依规稳妥推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工作,做好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由备案制转为审批制后的登记工作。

三是按照省厅关于推进民办非企业单位依法换届的通知要求,通过QQ工作群、微信工作群向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宣传,督促这些社会组织依法进行换届,并跟踪抽查换届进展情况。

四是扎实开展“僵尸型”社会组织专项整治工作,对不开展活动、不接受年检、不依法换届的“三不”社会组织下发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彻底的按行政处罚程序予以撤销,进一步净化了社会组织环境。

五是强化社会组织双重管理制度,及时与相关业务单位联系,做好业务对接,确定联络人,进一步规范社会组织管理。

3.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涉收费。及时出台了《关于开展2022年度赤壁市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自查抽查的通知》,在QQ群、微信群里广泛宣传。并联合社会组织业务主管部门、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工商联等相关部门,实地到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里检查,通过开展集中排查整治、年度检查、“双随机、一公开”重点抽查以及日常举报受理等方式,对行业协会商会“三乱”(乱评比、乱表彰、乱收费)等问题进行重点整治。对存在“三乱”行为的行业协会商会,坚决依法查处,并纳入活动异常名录或严重失信名单,通过排查尚未发现行业协会商会存在违规涉及收费行为。

4.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拟定了赤壁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工作方案,并发至相关社会组织,同时准备组织召开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交流座谈会,就社区需求以及社会组织提供的资源进行精准对接。

(六)提升专项社会事务水平,谋求社会服务新发展

1.加强区划地名管理。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重点做好新出台的《地名管理条例》宣传,在村(社区)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地名条例宣传标语,户外双立柱路牌设置地名管理细则展板、市民政局大厅专栏宣传展板,大力宣扬规范地名设置,方便公众出行,赓续地名文化,形成传统地名传承保护靠大家的良好氛围。

二是对城区道路命名、路牌设置进行全面清理,对南港大道、中伙大道进行更名,做好银轮大道延伸命名工作。

三是成立工作专班,启动湖北聚落地名大典编纂工作,开展地名信息建设行动,已完成4316条地名信息核查整改和更新工作。

四是稳妥推进房地产不规范地名清理整顿,排查了5处不规范地名,在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下达商业和住宅用地规划条件和批准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启动审核程序,实现命名关口前移,严格杜绝房地产项目名称不规范的问题。

五是提升界线管理水平。做好省级验收各项准备工作,4月份通过省民政厅验收组验收,经业内、业外勘查,赤壁市获评优秀等次。6月份赤壁市将牵头开展全省第四轮行政区划界线联检工作,推进平安边界创建工作。

2.提升救助管理服务水平。坚持主动救助,上半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群众344人次,出动救助车276台次,护送老、弱、病、残和未成年人返家48人次。做好医疗救治,处理受助人员身体异常情况8次,送定点医院住院治疗19人次,送体检23人次。将无身份信息的长期滞站受助人员9名按政策上户口、办理特困供养后移交市社会福利院。将符合条件的5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送至咸宁市精神卫生社会福利院托管(寄养)。加强与公安机关联动,对滞留站内所有救助人员进行了人脸识别和DNA信息采集,通过人脸识别,帮助3名受助人员找到了亲人,首例通过DNA数据库比对寻亲成功,同时,还建立了重复救助赤壁籍人员档案,对于易走失人群,做到有记录,有痕迹。上半年共帮助群众寻找到走失家人25人次。今年1月,与赤壁市同济蒲纺医院、赤壁市第二人民医院、咸宁市博德医院、咸宁市附二医院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提升服务质量。将原24小时救助热线电话整合进“12345”热线平台,借助赤壁市“义工群体”服务平台信息资源整合优势。

3.加强殡葬管理。治理城区乱搭灵棚办丧和乱埋乱葬现象,努力提升火化率。落实惠民殡葬政策,免除了本市户籍人口死亡人员四项基本殡葬费用,加强了火化资料的管理,做到一人一档,每月汇总数据报上级主管部门。清明节期间,按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坚守岗位不休假,认真做好祭扫人员车辆疏导,设置鲜花兑换鞭炮点,免费提供扫墓接送专车、矿泉水、祭扫用具、描碑服务,通过媒体、展板、通报、宣传册、横幅等多种形式宣传节俭文明治丧,引导文明绿色祭扫,累计接待前来祭扫的车辆3812台,祭扫人数17431人,鲜花置换3500束,新增车位200多个,同时邀请赤壁市义工联盟志愿者10多人义务引导客户祭扫,更新丧葬观念。严格按标准执行,通过公墓合规性审验,对2020年至2021年经营性公墓面积、墓穴数量与规格、殡葬方式、墓穴销售情况、相关管理及服务模式等进行了详细地登记与填报,顺利通过省殡葬事业促进会专家考核审验。

4.推进残疾人福利。推广应用全国统一的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平台,落实信息比对机制,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对象的审核、审批和资金发放工作,进一步巩固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累计发放残疾人“两补”11413人次604万元。

5.依法办理婚姻登记。

一是严格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离婚登记,截至630日,共办理结婚1200对;申请离婚1060对,离婚468对;补发婚姻登记证549对;登记合格率、归档率达100%

二是做好历史档案电子资料录入工作。将2021年所有纸质婚姻登记档案扫描录入《湖北省电子资料综合管理系统》,圆满完成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双套制”保管。

三是联合开展离婚纠纷调解。共接待婚姻家庭纠纷757起,调解成功131起,回访7起,523日现场调解一起父母干涉子女婚姻案件。四是延长特殊日期登记时间,安排高峰期的婚姻登记和网上预约登记,做好“2.14”、“3.8”、“5.20”几个特殊日子婚姻登记工作预案,520日谐音“我爱你”当天办理结婚登记133对。

6.发展慈善事业。全面实施慈善助医,大力提升弱势群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上半年共救助 1478人,救助金额71.49万元。积极与省总会对接“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并在全市范围展开广泛宣传。与赤壁一中建立助学助教基金,募集到首笔善款160万元,已使用助学助教基金80多万。

(七)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1.扎实开展好2021年度民主生活会。228市民政局党组召开了2021年度民主生活会。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理论学习,广泛征求意见,开展谈心谈话,帮助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理清思路。同时,深入包保永邦小区认真听取小区委员会、群众的意见建议。通过会前谈心,共收到口头或书面意见建议10余条次。

2.扎实推进清廉机关建设。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制定了《赤壁市关于推进清廉赤壁建设的实施方案》,成立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局属各单位、机关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125日,在全市民政系统内开展了风险点排查,进一步完善了权力运行风险排查和防范机制,制定了赤壁市民政局职权风险表现及防控办法主要从社会事务、救助对象、政权建设、内部事务四个管理权方面入手,合计51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报送人才工作计划和人才项目清单。

3.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530日,组织召开市民政局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动员部署会,制定党组成员及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联系基层情况一览表,以联系社区、联系企业、联系基层单位、负责项目等制定清单内容,悉数排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树立好服务型民政新形象。

(八)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夯实民政工作基础

1.积极谋划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一是赤壁市殡仪馆搬迁项目,占地315亩,静态投资2亿元),二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华润赤壁康养乐园),占地16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8万平方米,2000张床位)纳入国土空间规划。该项目作为重点项目已分别上报至省民政厅和省发改委。 

2.推进殡仪馆工程建设。完成新建便民服务中心工程、附属设施的广场及生态停车位工程的审计结算;守灵厅及附属工程已全面竣工,进入验收结算阶段;申请2022年专项债券1900万元工作仍在积极推进中。

3.推进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赤壁分平台建设。已建立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赤壁分平台,建设部分社区辐射式服务网点覆盖整个城区,现准备运营并签约若干个线下服务实体,主要围绕“六助一护”(即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医、助购及远程照护)开展服务。

4.推进养老服务体系项目建设。

一是养老康复中心(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对象养护楼)建设,拟在原市二医院征用门诊大楼进行改造建设。

二是示范性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项目建设,蒲圻街道北街社区养老综合体建设项目目前已进入招投标阶段;3个农村互助照料中心提档提升目标任务已完成项目筹划,即将进入实施阶段。

三是特困供养服务机构项目建设。做好新店镇朱巷农村福利院维修改造项目收尾工作,制定官塘驿镇农村福利院维修改造施工方案。

5、推进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已完成申请2022年一般债券的前期工作,61日已到位一般债券资金300万元。目前神山镇、余家桥、蒲圻街道大田畈社区三个农村公益性公墓已开工,其中神山镇已完成工程量80%。,余家桥已完成工程量50%,大田畈社区已完成工程量70%

6、推进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项目实施地点在凤凰山社区(市儿童福利院内),拟采用EPC模式,由赤壁市国企平台设计建设,市设计集团已完成初步设计。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1.社会救助工作。开展巩固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成果“回头看”,对未在兜底保障范围内的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以及突发困难户进行摸底排查,落实兜底保障政策。推进社会救助领域审核确认权限委托下放到乡镇(街道)工作,选取34个乡镇(街道),先行开展审核确认权限委托下放工作试点,通过总结试点经验,全面实施社会救助领域审核确认下放乡镇(街道)工作。推进社会救助监督检查,开展2022年社会救助全面核查工作,加强社会救助对象动态管理,调查核实2022年上半年集中信息核对问题线索,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实施社会救助对象分类管理。完成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完成临时救助备用金专项治理工作。

2.养老服务工作。继续做好2021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适老化改造工作、防范养老机构非法集资工作、养老机构责任险投保工作、特困对象集中供养等基础工作。做好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的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和养老信息平台运营工作。完成2022年赤壁市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行动项目;推进康养中心项目建设;完成2所特困供养服务机构项目的建设工作。

3.儿童福利工作。一是继续做好精减退职回乡人员的救助、孤儿基本生活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的发放和收养登记等基础工作,二是做好低收入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项目试点刹尾工作,三是开展“喜迎二十大、以法护未来”宣讲进校园工作,做好暑期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和防溺水工作,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4.基层政权和城乡社区治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群众自治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持续推进“村规民约”为主要内容的积分制管理试点村,总结提炼自治能力建设的工作经验。大力开展村(社区)议事协商工作,进一步提升基层群众议事、协商能力。

5.社会组织工作。完善党领导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制度,协同推进社会组织党建与登记、年检、评估同步开展。完善社会组织工作协调机制,依法依规做好学科类培训机构登记。推进社会组织依法换届。加强社会组织监督管理,规范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持续推进“僵尸型”社会组织清理整治,重点整治不年检、不换届、不开展活动的“三不”行为。持续开展社会团体涉企收费、违规评奖整治,铲除社会组织领域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推进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加强“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协作,引导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共同开展志愿服务,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

6.区划地名管理。全力推进第四轮行政区划界线联检工作,落实全省现场会会议、后勤保障,确保各项联检任务按期完成,推进平安赤壁边界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文明城市创建能力,重点做好道路交汇处、十字路口、道路更名及延伸路段路牌更新、城市主干道老旧不锈钢路牌更换以及回应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完善道路命名、更名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持续做好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传承和保护好赤壁地名文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助力赤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7.社会事务工作。继续开展“冬季送温暖”、“夏季送清凉”、“6•19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市殡仪馆建设工程和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加强殡葬管理,治理城区乱搭灵棚办丧和乱埋乱葬现象,努力提升火化率,积极推进生态节地葬,争取扩大绿色惠民殡葬政策。进一步宣传慈善文化,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筹募善款能力,发挥慈善事业第三次分配作用。实施“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作。

附件:
分享到:
./t20220826_2777338_xzap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