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赤壁市教育局 返回赤壁政府首页

对赤壁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03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12-10打印文章

樊吟娅方坚坚、钟琼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取消课后延时服务,成立社区(小区)“少年儿童之家”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开展课后服务的政策性和必要性

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减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增强教育公共服务能力,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我市根据《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办发〔202140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28号)等文件要求,全面推进课后服务,既是落实中央双减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既是有效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有效途径,也是教育为民服务、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更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我市各学校主动承担起课后服务责任,将课后服务作为培育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周密部署、攻坚克难、担当作为,不断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确保相关工作按上级要求落到实处。

二、积极开展社区(小区)托管服务

今年暑期,为解决家长后顾之忧,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安全快乐度暑假,市教育局、团市委以及各乡镇街道推动资源服务下沉,已在全市各乡镇(街道)广泛开展留守儿童暑期公益托管服务,主要情况如下:

1.托管服务范围做到三覆盖。一是全对象覆盖。全面掌握前期摸排出的6000余名留守儿童居住地、父母工作地、监护人情况等信息,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组织各地党员干部深入留守儿童家庭走访调查,精准识别有托管需求的留守儿童2500余名。二是全区域覆盖。全市14个乡镇(街道)和蒲纺工业园根据辖区内留守儿童数量及分布情况,按照安全、方便、就近原则和每2-3个村(社区)至少有1个托管服务点的要求,利用现有具备条件的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乡村文化站等公共场所,科学规范设立托管服务点72个(其中团市委牵头43个,赤马港街道16个,蒲圻街道10,学校3个(官塘中学华师大、随阳小学武大等)),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为2836名儿童提供公益托管服务。三是全时段覆盖。托管服务总时长一般为2—4周,托管时间为每天上午8:30-12:00和下午15:00-18:00,基本涵盖暑期留守儿童无人看、无人管的时间段。各托管服务点还根据实际情况,经与家长沟通一致后适当调整时间,为家长提供灵活方便的服务,保证儿童在家长和托管服务中心之间无缝对接。

2.托管服务资源做到三整合。一是建强基层阵地。建立一把手工程,一盘棋推进,一套班子落实,一竿子到底的工作机制,切实压实各乡镇(街道)服务辖区内留守儿童的领导责任。在辖区内规范场地建设、活动设置和人员安排。各村(社区)主动扛起主体责任,落实留守儿童专干岗位职责,保障留守儿童服务工作质量与安全。二是配优师资队伍。组建由在职中小学教师志愿者、高校志愿队、返乡大学生、社团协会志愿者、社区五老等多方参与的多元化师资队伍。全市共招募托管老师259名,为每个留守儿童托管服务点按照最低1:10的师生比率配备人员力量。三是用好部门资源。团市委通过广泛发动社会募捐筹得善款,采购文具、球具、棋具、跳绳等文体用品,把社会的关心关爱传递到孩子手上;市教育局、市科协、市妇联、市文旅局、市政数局等用好本部门资源,支持托管工作。

3.托管服务效果做到暖三心。一是让孩子开心。结合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状况,暑期托管服务除了常规的作业辅导外,还开设了防溺水教育、安全防护教育、科普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艺术教育以及户外拓展课程等,为孩子们提供多元化的课程。二是让家长放心。认真贯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明确村(社区)书记为托管服务点安全保障员,严格落实一日三检、因病缺课缺勤、病因追踪等工作要求,指导家长共同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消除安全隐患。三是让社会关心。积极调动和激活已有的社会资源,把经过筛选的社会优质力量为我所用,明确各方责任,以社会共同参与的方式,让主动参与活动的代理家长”“哥哥姐姐”“爱心奶奶等志愿者们一同托举起有质量的托管服务。

今后,我们将继续推进公益托管服务工作,使孩子们心理有、学业有、生活有安全有

赤壁市教育局

2024715


附件:
分享到:
./t20241210_3836914_xzap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