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的身影
在赤壁市西北边陲的一个乡村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身影,不是在入户看情况,就是在村委会里忙着填写扶贫相关资料,这就是发改局驻劈精村的工作队员——余名。
“余名你到劈精村驻村,你有什么意见和想法。”“我没有意见,服从安排”这是2018年5月的一天,发改局党组书记与余名的谈话。
第二天,他就来到驻点村报到,熟悉村里的基本情况,一个星期的时间,他全面掌握了该村基本情况,有多少贫困户,享受什么样的政策,家里几口人,他都一清二楚,随时可以答出来。
他一来到村里就和村里的干部、群众吃住在一起,与群众连成一片。他积极协调,扎实开展工作,认真落实村委会安排的每一项工作任务,一心一意为该村发展尽心出力。
他为该村贫困户积极联系工作,让该村的贫困户到神山兴农公司务工,为贫困户种植、养殖联系技术人员,为贫困户办理低保、修缮房屋,在村委会轮流值班做饭,没有那样是他不做的,只要是贫苦户需要解决的问题,他都全力以赴,自己能够解决的立即解决,超出能力范围之外的,积极与领导沟通协调,将问题反映上来,尽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
“我家的孙子现在六岁了,还没有上户口,上学很麻烦”,劈精村的一户村民对其说道。据了解,这户村民家中有10口人,没有房屋,一直租房生活。在掌握这些情况下,他毫不迟疑,及时向局领导和汇报,发改局积极与公安、民政部门联系,及时为该村村民的孙子上了户口,解决困扰该村民已久的堵心事。
该户村民一直租住在他人房屋生活不是永久之事,要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这是包保该户的责任人说的话,这件事也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让每一位群众都能真正享受到“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实现脱贫致富是群众的夙愿,也是他工作的目标。
在他的联系帮助下,该户享受到危房改造资金2万元,发改局支持帮扶资金3万元,经过三个月的时间,四间平房落地建成。经过简单装修后,该户村民终于搬进属于自己的房屋。村民感激的说道:“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发改局的扶贫工作队,让我们一家住进自己的房屋”。
“我帮助你家小孩到北京务工,你同意吗”这是余名对一户群众中说的。“同意,就麻烦你帮忙给联系吧!”村民答应说。后在其帮忙联系下,介绍该户小孩到北京某售楼部工作,再回访中,得知该村民的小孩在北京打工每个月平均收入在8000元以上。
努力后的喜悦是最幸福的。经过努力,该村的路灯亮了起来,路通了起来,村容村貌美起来了。他见了人都会会说我们村现在条件改善了很多,希望多到村里走走看看。他把自己当成该村的一员,已与该村融为一体,与该村建立起难以忘怀的情感。
能够尽自己的一点能力帮助贫困群众,改善他们的生活,让村民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真正过上幸福的生活,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真正惠及给每个贫困户,是他的工作目标和方向。
疫情期间,他积极响应防控号召,正月初三就下到驻点村开展疫情防控。在南方的乡村,一户与一户相隔较远,为了将防控要求宣传到每家每户,他不怕天寒地冻、风雨无阻,骑着电动车在每个村组之间往返宣传,为的是将疫情防控知识送到每一户群众,确保群众的安全。
疫情期间,更难做的就是为群众购买生活必需品,尤其是小孩用品,交通受阻、商店关门,平常很容易买到的物品在疫情期间变得十分艰难,在难的事只要用心做就不在艰难。一个村民小孩没有奶粉喝,他步行2个小时到城里购买,为了满足村民的需要,他用尽全力、想方设法满足群众的需求。
疫情之后,为防止脱贫群众因疫情影响返贫,他积极为村民联系外出务工事宜,帮助三个村202人外出务工。帮助村民积极开展春耕生产,减少疫情给春耕带来的影响。
几年的驻村,他已经与群众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清楚的知道每户群众的情况,现在发改局包保的三个驻点村的贫困户基本上已全部脱贫,但有返贫的可能。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他深知肩上的工作任务和责任,继续扎根在每个村,协助村干部继续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奔波在扶贫路上的身影在该局还有两位,发改包保三个村,其他两名队员同样忙碌在扶贫的路上,在杨泗庙村和鲁庄村同样留下了他们扶贫的身影。
扶贫的路上有孤单,但是扶贫的路上绝不是只有一个孤单的身影,而是由许多不同的身影汇聚起脱贫攻坚的基层力量,也许他们所做的事都是平凡的,正是有这么多的平凡才凝聚起了脱贫致富的基石。
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把最美丽的时光挥洒在扶贫的路上、乡村的田间地头是值得骄傲,也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学习他们的默默付出和无声的担当;学习他们无怨无悔的努力和勇毅;学习他们在扶贫路上坚定的步伐与信念。
向扶贫的身影们致敬!致敬扶贫路上哪些我们不知道是60后、70后、80后、90后,抑或是年轻的或是年长的扶贫人,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相信在诸多扶贫身影的努力下,2020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一定能够打赢,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定能够实现。